•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7

考小拉考小花
首页 > 英语培训 > 碳相英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七月紫梦

已采纳

拉丁文 英文

1 H 氢 Hydrogenium Hydrogen

2 He 氦 Helium Helium

3 Li 锂 Lithum Lithum

4 Be 铍 Beryllium Beryllium

5 B 硼 Borium Boron

6 C 碳 Carbonium Carbon

7 N 氮 Nitrogenium Nitrogen

8 O 氧 Oxygenium Oxygen

9 F 氟 Fluorum Fluorine

10 Ne 氖 Neonum Neon

11 Na 钠 Natrium Sodium

12 Mg 镁 Magnesium Magnesium

13 Al 铝 Aluminium Aluminium

14 Si 硅 Silicium Silicon

15 P 磷 Phosphyorum Phosphorus

16 S 硫 Sulphu Sulfur

17 Cl 氯 Chlorum Chlorlne

18 Ar 氩 Argonum Argon

19 K 钾 Kalium Potassium

20 Ca 钙 Calcium Calcium

扩展资料: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 B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 B族除外)。例如:氢属于I A族元素,而氦属于0族元素。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称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次级周期性

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到下p区元素的变化规律不是一条严格递增的曲线,而是一条锯齿状曲线。曲线上有两个拐点:第二周期和第四周期。按照相对论效应的计算,第六周期会出现第三个拐点。 [33]

第二周期的不规则性

成因是第二周期的内层电子少(只有1s2),原子半径特别小,所以第二周期元素成键的方式及种类和后面几个周期差异很大。例如氮族元素(ⅤA),第3~6周期的五氯化物均已制得,但是NF5却不存在,更不必说NCl5等分子了。又如碳和硅的最大配位数不同,导致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晶体结构的不同。

第四周期的不规则性

第四周期的p区元素刚刚经过d区,所以原子半径比同族的第三周期相比变化不大。因此,第四周期元素很多化合物较不稳定,如HClO4和HIO4很早就被制得了,但HBrO4却是在1967年才制得,且氧化性为高卤酸(高氟酸除外,因热力学不稳定)中最强。

第六周期的不规则性(6s2惰性电子对效应)

第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太大,6s电子电子云间隔很大,不易成键。除Tl(Ⅲ)较稳定以外,其余第六周期p区元素均很难显现族价。比如Bi2O3还原性比Sb2O3差得多,Bi2O5氧化性比Sb2O3强得多,而Po(Ⅵ)和At(Ⅶ)预计不会存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元素周期表

碳相英文

304 评论(15)

我吃了一鲸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碳的英文名称carbon来源于拉丁文中煤和木炭的名称carbo,也来源于法语中的charbon,意思是木炭。在德国、荷兰和丹麦,碳的名字分别是Kohlenstoff、koolstof、kulstof,字面意思是煤物质。

现代已知的同位素共有十五种,有碳8至碳22,其中碳12和碳13属稳定型,其余的均带放射性,当中碳14的半衰期长达5730年,其他的为稳定同位素。 在地球的自然界里,碳12在所有碳的含量占98.93%,碳13则有1.07%。C的原子量取碳12、13两种同位素丰度加权的平均值,一般计算时取12.01。碳12是国际单位制中定义摩尔的尺度,以12克碳1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摩尔。碳14由于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衰变方式为β衰变,碳14原子转变为氮原子 且碳是有机物的元素之一,生物在生存的时候,由于需要呼吸,其体内的碳14含量大致不变,生物死去后会停止呼吸,此时体内的碳14开始减少。人们可透过倾测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来估计它的大概年龄,这种方法称之为碳定年法。

以无烟煤(一种煤炭类型),石墨和钻石的形式天然的存在,历史上更容易得到的是煤灰或木炭。最终这些不同的材料被认为是由相同的元素形成的。不惊奇的是,钻石是最难确认的。来自佛罗伦萨(意大利)的博物学者Giuseppe Averani和医学工作者Cipriano Targioni首先发现了钻石是可以被加热摧毁的。在1694年他们使用一个大型放大镜聚集阳光到钻石上,宝石最终消失了。Pierre-Joseph Macquer和Godefroy de Villetaneuse在1771年重复了这个实验。之后,在1796年,英国化学家Smithson Tennant展示其燃烧后生成的仅仅是CO2而最终证明了钻石只是碳的一种形式。

金刚石是最为坚固的一种碳结构,其中的碳原子以晶体结构的形式排列,每一个碳原子与另外四个碳原子紧密键合,成空间网状结构,最终形成了一种硬度大、活性差的固体。金刚石的熔沸点高,熔点超过3500℃,相当于某些恒星表面温度。在金刚石分子中,每一个碳原子都被另外四个碳原子包围着,这些碳原子以很强的结合力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分子,因此金刚石很坚硬。金刚石是绝缘体。用途是作装饰品,钻头材料等。

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既有原子晶体的性质又有分子晶体的性质。质软,有滑腻感,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熔沸点高。石墨分子中每一个碳原子只与其他三个碳原子以较强的力结合,形成了一种层状的结构,而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较小,因此石墨可以作为润滑剂。用途是制作铅笔,电极,电车缆线等。

足球烯于1985年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罗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一个C60分子中有60个C原子,构成32个面,20个正六边形,12个正五边形。富勒烯中的碳原子是以球状穹顶的结构键合在一起。

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不易反应,故古代名画现代能保存,书写档案要用碳素墨水。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剧烈放热,发出刺眼白光,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作为还原剂拥有和氢气、一氧化碳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生成物不同),都可以从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铁)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还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和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硝酸和浓硫酸被碳还原成亚硫酸(随即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氮等。

但是,碳在密封空间与高锰酸钾共热,高锰酸钾会分解出氧气,碳会迅速氧化,会发生爆炸。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131 评论(8)

yiyi1169681829

碳达峰碳中和英文:

碳达峰(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146 评论(12)

tiankongch

英语1 H 氢 Hydrogenium Hydrogen2 He 氦 Helium Helium3 Li 锂 Lithum Lithum4 Be 铍 Beryllium Beryllium5 B 硼 Borium Boron6 C 碳 Carbonium Carbon7 N 氮 Nitrogenium Nitrogen8 O 氧 Oxygenium Oxygen9 F 氟 Fluorum Fluorine10 Ne 氖 Neonum Neon11 Na 钠 Natrium Sodium12 Mg 镁 Magnesium Magnesium13 Al 铝 Aluminium Aluminium14 Si 硅 Silicium Silicon15 P 磷 Phosphyorum Phosphorus16 S 硫 Sulphu Sulfur17 Cl 氯 Chlorum Chlorlne18 Ar 氩 Argonum Argon19 K 钾 Kalium Potassium20 Ca 钙 Calcium Calcium

35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