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柚子好啊
多数人是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学英语没什么用处。工作上用到的不多。但是当工作之后你会发现。如果你真正想要接触的时候。你小学初中学的那些基础还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就是未雨绸缪了。但是在工作上用不到的时候日常生活中英语用的还是很广泛的。出国旅行,大多数国家都有英文标注的。简单的标牌必须得认识。简单的英语交流也应当会吧。这不就是用处吗。
不懂爱为何物
学英语当然有用,学英语并不是为了找工作的,学到知识就是自己,别去衡量得失。
章子怡曾在报道说:“我学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拍电影,而是为了能够真正在国际上立足并继续发展。现代年轻人应该要具备掌握英语的能力,懂得讲英语就多了与外国人沟通的机会。”
我们学英语,就是为了在有一份好工作、一次新的尝试,或者有一个更大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能有底气说出“我可以”!就算不为了工作,把英语做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充实自己也是能力的展现,给自己的履历增添一份色彩!
英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是英语,四分之三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电脑键盘是英语键盘,任何一个会议敢号称是国际会议,其会议工作语言一定要用英语,也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
我们看到,很多官方的、政府性质的活动、文件、交流方式都使用英语。
外贸行业也把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外贸交往、国际礼仪、书信函电、进出口文件、还有银行文件语言等等,统统以英语作为标准通用语言。
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府,大学院校,都开设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仅在中国,就有一百多所大学设有英语专业或英语相关专业。
电脑和互联网,也是建立在英语的基础上,这个行业的语言,就是英语。
此外,在医学领域、建筑领域、文学领域,都与英语有极大的关联。
linlin0530
最近微博王校长和花千芳的对骂很热闹,对于他们争吵的过程和结果我也不想说什么。可是这件事凸显出一个让人平时不会思考的问题--学英语到底有多大用? 首先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英语就是废物技能,虽然生活中多少能用到,但确实对于实际影响并不大,就算不会也无伤大雅。对于英语我的感受是深恶痛绝的,豪不夸张的说上初中高中时我数理化经常有满分的情况,但是我英语也曾考过全年级九个班倒数第一!29分!我记忆清澈!一辈子忘不了这个数字,五道对错判断题‘T’、‘F’我全部错了,没错、我全是蒙的。小时候仗着自己聪明就是不喜欢背课文,英语平时总能得个60来分,后来察觉小聪明在英语上不顶用已为时已晚,说实话宾主词什么玩意儿的我现在也不明白。就连我们班主任看我偏科严重有意专门辅导我英语、最后也莫名放弃了,我到现在还经常会思是什么原因而放弃,我多希望他当时没有放弃我,没有怨。只能说英语误极我类,一直觉得这是某种程度上教育体制的缺失,不仅仅是因为我自己。 不过我也要说一点的是,很多专业、比如计算机,很多高级课程文档文献都是英文,对于计算机语言本身会英语也同样更好理解,比较于死记硬背的会轻松许多。想再往上进阶升级就得会英语,或者你不怕麻烦找个人给你翻译,或许也可以。这也只能说某些专业或者某种程度是必须要用到英语。 国家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学有所成有所建树的,其实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学习好了不就是需要英语了吗?那何必考虑为什么要学英语?可事实上大多数人是半途而废、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不得不放弃继续晋级。考举制总归会分出甲乙丙丁、子午卯酉,现实中英语确实是造成某些人成绩差的原因,比如说分散精力、增加压力。我甚至感觉上学学英语就是浪费时间、至少上学时英语本身就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它跟数学语文完全没得比!或许把大学要学的东西多一点压缩到初高中英语省下来的时间里,如果布置妥当,那些不需要学英语的可以更早的去接触能接触的社会,毕竟人生短暂(可以早一点实现自己的价值),还有每个人多一点工作时间,社会不就是多丰收一点?另外专门在大学设置英语学科或者去雅思之类学习,那样学的还快!真的没必要给学生增加精力负担。 另外平时听到的的因材施教我感觉上只是口号、或者大方针而已,至少我上学时很少能感受得到,可能我的感受思想不到位,唯一感受到的就是让学习不好的孩子可以去技校学习有一技之长而已。而真正能用到的则是更细节的地方,却没有人有精力去注意的到。 顽固不化的教育体质真的拖累了很多聪明的人,上学时就在报纸上看到过类似的‘批文’,有很多文人试图用微弱的墨星来改变这一切,可徒劳无功一直被诟病却从来没改变,毕竟我们人多总会有出类拔萃的人出现,但是至于‘汲取效率’上来说真的不够优秀。 说回英语,常见的偏科现象,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很多聪明的孩子被偏科打倒在赶考的路上,反而有些不是很聪明却愿意踏踏实实死记硬背的孩子成为了尖端事业的中流砥柱,(当然你可以说活该谁叫他不愿意背,这就要说到因材施教上了,前文提到。)比如说科研,之所以说科研,原因是这个层面上极度需要创造创新、那种可以灵光一现的聪明人。当然这些能在层层考核中夺魁的人同样也是异常聪明的,这点没有人可以否认,如果有更好的汲取贤才得制度那岂不是更上一层楼?国家的速度不是会更快一点吗?我觉得科学应该有这些聪明的人的一席之地。 英语在现实中的地位不符合实际需要,我觉得甚至有点是教育布局错误,毕竟大多数人是‘用不到’英语的,还有一点我希望因材施教也不要只是一句口号。 随手写下,以表感言,抑或遗憾。
燕园小西
是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在中国,对大部分人来说,学英语没什么用处。绝大部分工作并不需要多少英语能力。
但如果非要学一门外语,英语确实是用处最大的一门。比如听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阅读英语文章等。但绝大部分人的英语水平无法达到能够流畅阅读英语原著的程度,所以学了英语还是要依赖翻译。从这个角度说,学英语(尤其是阅读能力)对提升自己很有用,但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
而国内由于语言环境、学习热情、使用需求所限,绝大部分人永远也不会达到这个程度,相反,会在工作中由于不使用英语而水平逐渐下降到几乎全部忘记。
我觉得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中文好比英文好更有用,哪怕只是字写得好;
数学好比英语好更有用,哪怕只熟练掌握微积分和线性代数;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比英文好更有用,哪怕只会写简单的程序。
所以英语当然有用,但没有一些培训机构吹得那么有用。听说高考改革方案里英语比重下降了,语文的比重上升了,我觉得很好,我很支持。
许多和英语毫不相干的岗位也要求英语能力证书,这难道不可笑?不荒谬?不值得讽刺吗?
英语能力,长久不用,是会减退甚至消失的。许多人浪费时间考了一个证书,也未必英语能力就有多大的提高,更是多数都用不到。其实不过是浪费时间、精力、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