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火+流萤
July是七月。七月是一年12个月中的第七个月,罗马统治者朱里斯·凯撒(又译朱利叶斯·凯撒、尤里乌斯·凯撒)大帝被刺死后,著名的罗马将军马克·安东尼建议将凯撒大帝诞生的7月,用凯撒的名字——拉丁文Julius(即朱里斯)命名之。这一建议得到了元老院的通过。英语7月July由此演变而来。我国阴历七月通常称巧月、瓜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巧月:七月七日是妇女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织女使她们心灵手巧。所以,七月就叫“巧月”。
中国情人节指的是牛郎织女鹊桥会。
Rabbit公主
没有七夕的英文简称,七月七日英文缩写July 7。
只有The Qi Xi Festival是国际上定义的七夕节英文名。Chinese Valentine’s Day,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The Begging Festival,The Qiqiao Festival,以上这些名字都只是别名。
而Chilseok是七夕节在韩国的叫法。Tanabata是七夕节在日本的叫法,意思是“Evening of the seventh”第七日的傍晚,七夕节在日本又被称为“The Star Festival”。
七夕节习俗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橘子汽水2046
'7月7日'用英语说为“7 July”。7月7日是星期日,农历六月初五。
历史上7月7日发生过的最重大事件是1937年侵华日军发动的"七七事变"(亦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7月7日夜,卢沟桥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
并谎称有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驻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日军竟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1947年7月7日 中共中央在抗日战争10周年的纪念口号中,向全国人民公开宣布了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蒋介石进犯军,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及没收官僚资本、实行土地制度改革、保护民族工商业等项主张。
winnietang1
July是七月。
July——7月罗马统治者朱里斯*凯撒大帝被刺死后,著名的罗马将军马克*按东尼建议将凯撒大帝诞生的7月,用凯撒的名字——拉丁文Julius(即朱里斯)命名之。这一建议得到了元老院的通过。英语7月July由此演变而来。
小桥人家1982
七夕:tanabata
七日:seven days
夕节既是拜七姐节日也是爱情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牛郎织女星象对应地理分野的记载见于《汉书·地理志》:“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在七夕节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