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了三五斗啊
是的,高考英语听力是一倍速的。
高考听力部分是整套高考英语试卷中最简单的部分,是拿分点。有时不单单考察你的英语听力水平,同时还会考察你临场应变能力、猜题能力、记忆能力等等。高考英语主要考察学生听、写、读、译等方面能力。要注重平时的课下积累,做到在考场上巧妙应对。
英语听力技巧:
一、抓住首尾句
主题句常常是在对话的开头,它对整个对话的内容起一个概括和提示的作用,实际上是说话人所谈论的中心话题。长对话中的第一题很可能是针对对话的开头提问,考查考生对整个对话的主题或所谈话题的把握。
结尾处往往涉及到建议、决定或某种行为等,它对整个对话起到一个总结的作用。长对话的最后一题经常是针对对话的结尾设题,故留意其中的关键动词就成了解题的关键。
二、留意对话中的一问一答
长对话中,对话双方往往出现多个一问一答,而这一恰恰是长对话的一个出题重点,对话后面问题往往就是对话原文中问题的照搬或是同义转述,因此其答案就是对话中紧接问题之后的答语,而且一般不会有同音或近音词的干扰,因此对于这类题目答案的基本原则就是"听到什么选什么"。
三、留意重复率较高的词或短语
对话的主要内容理所当然会得到说话人的强调,而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明显的强调方式就是重复,而且重复的词语往往能够揭示对话的主题。因此对那些对话双方多次提到的词语或内容应进行重点记忆。
四、留意选项中的要点内容
正确选项往往与原文相似,或是原文的同义表达,因此应注意提取选项中的关键点,在听音时留意其是否在文中出现并加以记录。
遇到数字、人名、地名、时间、年代时要对相关信息做简要记录,尤其是选项中出现类似的概念时,在听音时更应重点留意。

猫猫猫啊哩
高考听力标准时间二十分钟模拟题训练带都是二十分钟左右听力是高考英语考试重要的考查内容,肯定需要练习的即使高考改革也不会取消听力的,现在注重培养的就是听、说能力,对以后用处大啊。
WaimanTong
首先,不要太想、专注于一句话,一个单词,还是某一个地方听不懂,根据总体情况来说,在听听力之前,就得把题目先看完,之后再说听听力上网话,否则搞不赢。然后在根据题目内容来选,但要记住,在题目中出现的往往都不是正确答案,这一点,楼主应该知道,除非,那一年的踢特别简单,简单到弱智的地步。然后要跟据下一句来仔细听以后的内容。还有几天就高考了,楼主,可以抓时间来多听听多看看关于你们高考的内容,多做熟悉。俗话说的好;林正磨枪不亮也光。所以楼主加油吧
小胶带儿
近期,我司在设计一个听力教材音频播放的小程序,东西不多,但里面有好多个小细节都很有意思。我准备逐一记录记录。 首先,是这个关于播放时听力语速的切换,这个细节让我琢磨了好几天。整个过程相当有意思。 第一版设计的时候,当时是我想加这个功能,理由呢,一个是本来自己日常在各种听节目的app上厮混,里面都会有这个变速的功能(虽然我几乎不用吧...)还有一个,隐约印象中我们的产品里是有慢速和快速的内容提供的。那就加一个吧,按多少倍速来呢,看了看podcast,1x -> 1.5x -> 2x -> 0.5x -> 1x . 好,那就按这个来吧。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我还真是懒惰地使用了系统1(见注释1⃣️)在做决策。多亏了 立十 (见注释2⃣️)在评审的时候点醒了我,这语速可是有讲究的,不是这么随便加的,你回去再研究一下竞品。 然后我就针对英语语速这里,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如下: 但是日常的我不太喜欢直接“抄”别人的,特别是这种数字题,其实是有机会有理有据地找到接近完美的答案的。于是我又慢下来,想了一下。既然我们做的是高中的英语内容,那么对标的一定是高考,高考的语速应该是有据可查的才对。于是求助于百度,查了好久,但是都找不到官方发布的数据,零星的资料都是夹杂在什么文章里,来源堪忧,大概搜索了如下的信息:高考听力语速在每分钟100~120个单词之间,VOA慢速英语语速是每分钟90个单词左右,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语速在130~150个单词之间。如果取平均数:90、110、140的话,倍数关系大概是0.8x、1x、1.3x。这个时候已经感觉自己特别的有理有据了,但是因为搜索信息来源堪忧,心里还是犯嘀咕。其实这个结论我已经再次发给 立十 了,毕竟时间不等人啊,现在想想,他也许又在心里默默地吐槽了我的不专业。。。所以他给我的反馈是要“放慢、正常、加快”这组。。。这是不是又在考验我。。。虽然我们可以给用户这么呈现,但是也得给开发人员一个具体数字的倍数关系,他们才能开发不是嘛。。。 好,那我继续为自己找根据。我们不是还有英语高考考纲和新课标吗?是不是也可以查查,于是乎继续搜索,但是很遗憾,还真是没查到。。。我还有两种方法,一个,既然我司一直视e听说为标杆,那不如用最笨的方法听一下他们的语料,记个时,数个字,算一下三种速度究竟是多少。另一个,既然我司做教辅这么多年了,在约外语主播的时候总得给录音标准吧,也许是有一个具体数字可查的。 好,先说方法一,首先找到e听说北京高三的内容源(其实心里有闪现过一个微弱的念头,北京的会不会语速慢啊。。。)课文朗读来一篇,数了一下大概155个词左右(是生数嗳。。。我是有多笨。。。哈哈),正常计时65s左右,慢速105s左右,快速45s左右,好,那么下面是数学题,根据以上四个数据,请计算出语速的倍数关系。(其实看到155个词用65s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之前肯定是打脸了,因为之前我搜索的信息居然是每分钟100~120词。。。果然不靠谱)算完了,倍数关系是0.6x、1x、1.4x或1.5x左右。 再来说方法二,问了大概3个教研的小伙伴,终于有了一些具体的录音要求: 初三130~140词/分钟,一般中考是130词/分钟,高中150词/分钟,且高中对标的是英语高考全国卷。好吧,现在知道我刚刚觉得自己有理有据的时候是怎么打脸的了吧。哈哈哈哈~ 而且我还获得了另外两组宝贵的数据,那就是我们其实是有给过快速的录音要求的,是180~200词/分钟,高一只有少部分会有140词/分钟的要求。这下不是齐活儿了嘛。这倍数关系一下子可算:0.9x、1x、1.25x,为啥取0.9x而不取0.93x呢?我觉得我可能要给一个非理性的理由了,首先0.93是像1.25那么常见的整数,那取0.95就变成142.5词/分钟,稍微偏快。取0.9则为135词/分钟,稍高于中考标准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定为0.9x、1x、1.25x是我给出的最优解。当然了,可以给用户只展示“放慢、正常、加快”这个说法。 最后,感叹一下,如果我是个英语老师,也许一下子就定出了这个倍速关系,毕竟一段英文语料该是多少词每分钟,她们是了然于胸。但是我这个半调子在探索的路上真是花了好多的时间,不过有过这一次,我就又新增了一个小小知识点,也解开了心里的一个结,畅快。 注释1⃣️:《思考快与慢》中的名词,可以简单理解为凭直觉做事情 注释2⃣️:一个人物,我司共事的同事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