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8

多多121015
首页 > 英语培训 > 资本原始积累英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没事就做吃货

已采纳

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共有三种主要途径。一,剥离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使农民沦为无产者,成为被雇佣群体。例如14-18世纪的圈地运动。二,通过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如1757年克莱武攻占孟加拉,红墙孟加拉王宫。三,直接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如在南美对金银矿的开采。

资本原始积累英文

217 评论(9)

零碎的回忆123

海外贸易、重商主义、新教、普通法

148 评论(12)

嘟嘟198887

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共有三种主要途径。剥离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使农民沦为无产者,成为被雇佣群体。例如14-18世纪的圈地运动。二、通过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如1757年克莱武攻占孟加拉,红墙孟加拉王宫。三、直接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如在南美对金银矿的开采。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原始积累的基础。一、在英国,这个过程进行得最彻底、最典型。15世纪末,英国的毛纺织业已成为当时发展最快的生产部门,产品拥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毛纺织业的发展迅速扩大了对羊毛的需求,羊毛的价格上涨,养羊业成了极为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二、大地主和农场经营主除了把自己已有的耕地变成牧场外,还用暴力掠夺公有地和份地。他们拆毁和焚烧农舍和村庄,用栅栏和篱笆把大片土地圈起来变为牧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最典型的“圈地运动”。与此同时,英国王朝又颁布种种血腥法律,用鞭打、烙印、监禁、割耳朵,以至判处死刑等方法,禁止农民流浪,强迫他们成为雇佣劳动者,强制地使他们接受雇佣劳动制度。三、在原始积累过程中,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封建贵族,还通过对殖民地人民和本国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积累起大量的货币财富,其主要手段有:推行殖民制度,贩卖黑奴,进行商业战争,发行国家公债,建立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等等。资产阶级用侵略、征服、残杀、掠夺和奴役,写下了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第一页。是其主要的方式,英国在圈地运动中跨入了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早、晚时期圈地运动的历史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次,具体分析了不同时期圈地运动的不同特点,并介绍了近些年来英国史学界对圈地运动的一些新观点、新史料。

132 评论(9)

猫与老虎

就是一开始投资的钱从那来的

139 评论(9)

燕子138158

原始积累”一词被人们认为出自马克思。大家都知道马克思那句名言:“资本来到世间,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话正被人从两个方面来引用:过去人们为抨击“资本”而痛斥它的“血和肮脏”,而目前更多的则是因向往“资本”而对“血和肮脏”也见怪不怪了。马克思书中的原始积累被看成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于是我们这里的原始积累也似乎成了“市场经济初期”的理所当然。 这是个歪曲。马克思从未把“原始积累”视为早期资本主义,他甚至没有用过“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一词!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中讲的是“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要随积累而增加”、“在积累进行中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以及“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等等。这里并未提到“抢来本钱做买卖”的种种行为。第二十四章是“所谓原始积累,它开篇即明言“假定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积累,即亚当·斯密所说的Previous accumulation”。Previous是“在……以前”之意,Previous accumulation即“在(资本主义)之前的积累”。我国现行斯密著作中译本多译为“预先积累”,它与“最初的资本主义积累”完全是两回事。马克思以德文写《资本论》时把英文Previous换成德文词ursprüngliche(原始的),它表达的仍是斯密的意思。因此马克思明白地说,“所谓原始积累”并不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资本生出剩余价值,从剩余价值生出更多的资本”这样一种积累,即它不是“资本主义积累”,它产生于尚无所谓“剩余价值”的那个时代,即“资本主义史前”时代。 马克思之后直至二十世纪初的文献中也没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之说。列宁传世著作中提到“原始积累”不下十次,也是沿用的马克思的提法。如早期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中说:“在资本主义时代以前,至少在英国有过……所谓原始积累……。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则……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变(变为资本),就要采取新的形式。”后期的著作中也强调“必须把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资本积累和所谓原始积累区别开”。 到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俄在战时共产主义条件下借“红色恐怖”之势实行“余粮收集制”,无偿夺取农民粮食来供给苏俄创业所需。为了替这种作法寻找理论依据,著名布尔什维克学者B.M.斯米尔诺夫在《真理周刊》上撰文,套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之前先要有“所谓原始积累”的说法,认为“社会主义积累”之前也要先有“原始积累”,他称之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以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相区别。这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这一提法之始。这个“两种原始积累”论很快为当时苏俄理论界所普遍接受。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经济学》中使用不少篇幅把“社会主义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作比较。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新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社会主义原始积累”问题的著作,其中也有大量关于两种“原始积累”之比较的论述。该书认为,正如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以抢来本钱做买卖的方式获得前提条件一样,社会主义苏俄在国营经济能按计划经济规律实现“社会主义积累”之前,也要先以强制手段“剥削”农民来建立国营经济,这一过程“在同社会主义生产的关系上的经济实质正像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在同资本主义生产的关系上的经济实质一样”。唯一的区别是:由于苏俄国家具有更大的强制与垄断权力,因而其“采用非经济的强制方法进行的积累”能力更大。同时由于苏俄没有可供“剥削”的“殖民地”,因而也更需要对本国农民搞“原始积累”。所以苏俄国家的任务不是从小生产——农民那里“拿得比资本主义从他们那里拿得更少”,而是要比后者“拿得更多”。

12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