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跃峡谷
在读/e/时,要用舌尖抵住下面的牙齿,稍微地抬起舌头的前面部分,然后慢慢地把嘴唇向两边分开,最后从咽喉冲出发出“诶”的声音。一般e会在重读开音节中读作/iː/,而在闭音节读作/e/,比如friend朋友、bed床等;组合ea在重读音节中/i:音和/e/音都可以发音,没有特定规则规定必须在什么情况下读为/i:/或/e/,比如heaven天堂。
kisscat0317
/e/。
e是拉丁字母、英文字母中的第5个字母,它来源于一个与它形状和功能相像的希腊字母Epsilon(Ε,ε)。 闪族语单词hê可能是第一个用来表示起到或称呼人的单词。
在闪含语中,这个字母发作/h/(在其它语言中可以发作/e/),在希腊语中hê变成 Εψιλον (Epsilon)发作/e/。
相关信息:
最初的拉丁字母只有21个,并没有“G”、“Y”。原来的拉丁字母并没有“U”字母,但有一个半元音字母“V”;也没有“W”,因为“V”字的本来工作就是今日英语“W”的功用;他们亦没有“J”字,因为“I”本身可以当作半元音来用。
直到11世纪才从“I”中分化出“J”,从“V”分化出“U”,又从"U"分化出“W”。从库米字母中,古代的意大利人发展出埃特鲁斯坎字母。这套埃特鲁斯坎字母有26个字母,而罗马人从这26个字母中只采纳了21个字母,成为了拉丁字母的雏型。
臭臭花1
/e/是单元音前元音,这个音标在英式音标中的符号是/e/,美式音标与之对应的发音符号是[ɛ]。
他们否定了闪族人h的标准并且给了它一个新的标准-元音e。他们叫这个符号为epsilon,意味着short e(简略的e)。罗马人采用了这个符号作为拉丁文中的大写字母E。
而这个符号又毫无改变的从拉丁文中应用到了英语中。希腊罗马时代的书写改变了字母使得它更适用于书写。到了这个时候英语的手写体和印刷体就成了小写e。
起源:
字母E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一个双手举起的人的符号,像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里并很早出现在约在公元前1500年的西奈半岛。这个符号对于埃及人来说是快乐或者高兴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在比布鲁斯(古地中海港市,位于现黎巴嫩贝鲁特以北的朱拜勒。
公元前第二个千年成为繁华的腓尼基城)和腓尼基的其他一些地方以及迦南的中心,这个符号是特定的线性形式,对于全部的线性形式来说。这个符号在闪族的语言里叫做he就像英语中H的发音。当希腊人开始从左到右书写的时候他们从中间翻转了这个符号使它容易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