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13

七月的尾巴
首页 > 英语培训 > 鹪鹩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姹紫嫣红NEI

已采纳

hawk 鹰heron 苍鹭 hummingbird 蜂鸟 jay 坚鸟 kingbird 极乐鸟kite 鸢 lark 云雀,百灵鸟loon 潜鸟 magpie 鹊 meadowlark 野百灵 oriole 黄鹂 owl 猫头鹰 parrot 鹦鹉 partridge 鹧鸪 phoebe 燕雀 pigeon 鸽子 woodpecker 啄木鸟 wren 鹪鹩

鹪鹩英文

208 评论(10)

chunping1988

单独的wren是一个拉丁词,中文意思是:鹪鹩(鸟名)。若此翻译不符合你的上下文,请提供原文以便参考,谢谢。

295 评论(15)

辛巴在深圳

鹪鹩(jiāoliáo):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鹪鹩 (Troglodytes troglodytes;commonwren)雀形目鹪鹩科鹪鹩属的1种。又名巧妇。分布于新大陆和欧亚大陆,是鹪鹩科鸟类分布于旧大陆的唯一代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台湾及新疆西部。体长约86毫米,两性相似。上体棕褐色,下背至尾以及两翅满布黑褐色横斑,眉纹浅棕白色;头侧浅褐,而杂以棕白色细纹。下体浅棕褐色,自胸以下亦杂以黑褐色横斑

145 评论(8)

苏州小诸葛

猫头鹰owl蜂鸟hummer啄木鸟:woodpecker 杜鹃:cuckoo 斑鸠:turtle Dove 白鹭:egret 画眉:thrush麻雀:sparrow翠鸟:kingfisher 伯劳:shrike 喜鹊:pied magpie 八哥:myna

346 评论(8)

sml90050056

中国常见野鸟叫声(58):鹪鹩鸟

225 评论(15)

菲歐娜小盆友

鹪鹩(jiāoliáo) 鹪鹩,雀形目,鹪鹩科,鹪鹩属。俗名巧妇、桃虫、蒙鸠,拉丁文名Troglodytes troglodytes,英文名Wren 。 体长约86毫米,两性相似。上体棕褐色,下背至尾以及两翅满布黑褐色横斑,眉纹浅棕白色;头侧浅褐,而杂以棕白色细纹。下体浅棕褐色,自胸以下亦杂以黑褐色横斑。中国西北部的亚种tianshanicus色最淡,喜马拉雅山脉亚种nipalensis色最深。栖息于灌丛中,夏天3900米的太白山顶也能见到,冬季迁到平原和丘陵地带。性活泼,见人临近就隐匿起来。栖止时,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鸣声清脆响亮。 终年取食毒蛾、螟蛾、天牛、小蠹、象甲、蝽象等农林害虫,为农林益鸟。 繁殖期7~8月间。巢以细枝、草叶、苔藓、羽毛等物交织而成,呈深碗状或圆屋顶状。每窝产卵4~6枚。卵白色,杂以褐色和红褐色细斑。 分布于全北界的南部至非洲西北部、印度北部、缅甸东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及日本。繁殖于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西南、台湾以及青藏高原东麓的针叶林及泥沼地。 国内有5个亚种,青海分布有2个亚种:1)四川亚种 Troglodytes troglodytes szetschuanus Hartert见于互助、囊谦、班玛等县。省外分布于四川、湖北、陕西和甘肃等省。2)普通亚种 Treglodytes troglodytes idius(Richmond)见于乌兰、西宁、大通、、尖扎等地。省外广布于东北西南部及甘肃、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 鹪鹩终年吃昆虫,间或兼吃一些植物种子及蜘蛛、甲壳类等。所食的昆虫中有很多类都是啮食、蛀食树皮或吮令树叶害虫,对农林有效力,应加以保护。

179 评论(11)

红桃小K子

中文学名:鹪鹩中文目名:雀形目中文科名:鹪鹩科中文属名:鹪鹩属中文俗名:巧妇、桃虫、蒙鸠拉丁文名:Troglodytes troglodytes英文名:Wren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物种信息:体长约86毫米,两性相似。上体棕褐色,下背至尾以及两翅满布黑褐色横斑,眉纹浅棕白色;头侧浅褐,而杂以棕白色细纹。下体浅棕褐色,自胸以下亦杂以黑褐色横斑。中国西北部的亚种tianshanicus色最淡,喜马拉雅山脉亚种nipalensis色最深。栖息于灌丛中,夏天3900米的太白山顶也能见到,冬季迁到平原和丘陵地带。性活泼,见人临近就隐匿起来。栖止时,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鸣声清脆响亮。繁殖期7~8月间。巢以细枝、草叶、苔藓、羽毛等物交织而成,呈深碗状或圆屋顶状。每窝产卵4~6枚。卵白色,杂以褐色和红褐色细斑。终年取食毒蛾、螟蛾、天牛、小蠹、象甲、蝽象等农林害虫,为农林益鸟。分布于全北界的南部至非洲西北部、印度北部、缅甸东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及日本。繁殖于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西南、台湾以及青藏高原东麓的针叶林及泥沼地。7个亚种在中国有见--tianshanicus于西北;nipalensis于西藏中部;szetschuanus于西藏东南部及东部、四川、青海西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和湖北西部;talifuensis于云南;idius于青海东部、甘肃北部、内蒙古西部、河北、湖南及陕西;dauricus于东北;taivanus于台湾。北方鸟冬季南迁至华东及华南的沿海省份。鹪鹩 (Troglodytes troglodytes;commonwren)雀形目鹪鹩科鹪鹩属的1种。又名巧妇。分布于新大陆和欧亚大陆,是鹪鹩科鸟类分布于旧大陆的唯一代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台湾及新疆西部。体长约86毫米,两性相似。上体棕褐色,下背至尾以及两翅满布黑褐色横斑,眉纹浅棕白色;头侧浅褐,而杂以棕白色细纹。下体浅棕褐色,自胸以下亦杂以黑褐色横斑(见图)。栖息于灌丛中,夏天3900米的太白山顶也能见到,冬季迁到平原和丘陵地带。性活泼,见人临近就隐匿起来。栖止时,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鸣声清脆响亮。繁殖期7~8月间。巢以细枝、草叶、苔藓、羽毛等物交织而成,呈深碗状或圆屋顶状。每窝产卵4~6枚。卵白色,杂以褐色和红褐色细斑。鹪鹩在中国有7个亚种。终年取食毒蛾、螟蛾、天牛、小蠹、象甲、蝽象等农林害虫,为农林益鸟。

31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