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jisubyun
释义:一个人,老是喜欢炫耀自己的长处,终究是肤浅之人。
估计大家都读过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伤仲永》,主人公叫“方仲永”,他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声名鹊起,堪称“神童”。
他的父亲四处炫耀,让仲永表演给人看,以谋求赏钱。最后,仲永因父亲不让他学习,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成了一个普通人。所以说,有天赋是好事,如果不戒骄戒躁,还四处炫耀,终究都会沦为平庸之人,而其根源还在于“肤浅”二字!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的起点比他人高,并不意味你能够最先到达终点,而骄傲自满、炫耀长处等这些肤浅行为,就是成长进步的绊脚石,会让你栽跟头、吃大亏。
曾国藩说:“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即:谈论别人缺点的人,其实是在掩饰自己的缺点;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其实是嫉妒或者想掩盖别人的长处罢了。这两种行为都是因为心得不够厚道,见识和气量过于狭小!
所以说,夸夸其谈,喜欢自我炫耀才能的人,便是肤浅之人。而越是浅人,越是福气也浅,比如杨修喜欢在曹操面前显摆小聪明,最后也丢了小命等等。
二、傲人不如者必浅人。——清代申居郧《西岩赘语》
释义:一个人,骄傲自满,老是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必定是个浅薄的人。
俗话说的话“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一个人越是有点本事,越是喜欢骄傲嘚瑟,认为其他人都不如自己,继而目中无人、不可一世。但他们熟不知,“天欲灭人,必令其狂”,上帝欲使你灭亡,必先使你疯狂,等你积累足够多的“骄傲”凶德后,灾祸就会降临。
比如说,项羽年仅20多岁便当上了西楚霸王,号令群雄,分封十八路诸侯,威风八面。但骨子里的那种傲气,使得他变得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认为自己天下第一,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一意孤行。最终,项羽成了孤家寡人,被各路诸侯围剿,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前。
虽然是大将军韩信消灭了项羽,但韩信也没有汲取项羽失败的教训,犯了同样的毛病——“骄傲自满”。
刘邦问韩信:“依你看来,像我能带多少人马?”
韩信说:“陛下能带十万。”
刘邦又问:“那你呢?”
韩信说:“对我来说,多多益善,当然越多越好!”
而正是因为韩信居功自傲,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最后给自己招致了杀身之祸,甚至被诛灭三族。
所以说,老是认为别人不如自己的人,也必定是个浅薄的人。一个人,越是言行浅薄,最后福气也浅薄!
爱吃糖z
肤浅的原意是学识浅薄或对学识理解得不深刻,而肤浅的引申意思是用在形容人的气质上:是形容此人,有点浅薄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形容此人涉世不深、单纯、幼稚(比较中性的评价),和形容此人对事物和人的理解还没有成熟而缺乏深度。
黑暗中的精灵88
肤浅指的是一个人的见识比较短浅,处于一种肤浅的状态,当一个人处于风险的状态的时候,可能看待事物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并不能做一些深层次的思考。也可能是说明了这个人对事情的理解力比较差,所以会显现出一种为人肤浅的状态。
Elephantwoman
指局限于表面的、浅薄的、不深刻的,强调不多、不深。常用于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等。“常用于人的作风、为人等。如: 文章只肤浅地论述了问题的表面现象。
Tracy猪猪
肤浅(fū qiǎn),指局限于表面的、浅薄的、不深刻的,强调不多、不深,要面子。
1、出处:
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序》:“释《谷梁》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少经师匠。”
释:翻译《谷梁》的虽然有近十位,但是都限于表面,没有深刻的理解与雕琢。
2、用法
常用于观点、认识、体会、理论、人的作风、为人等。
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学识、观点的时候,表示对知识、学识的理解浮于表面,只理解字面意思,理解的不够深刻。
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气质、作风的时候,表示这个人是浅薄的、缺发深度的,注重外在的形象,要面子等。
扩展资料
近义词:浮浅
浮浅(fú qiǎn)指浮在表面,不切实际。常用于人的态度、作风等,重点指人态度浮躁、思想浅薄、缺乏修养。
出处:宋·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四:“睛色杂而光浮浅者,心不定,无信人也。”
释:眼光漂浮、心思杂乱的人,心不能安定,不能相信啊。
辨析:肤浅、浮浅的意义侧重点不一样。
肤浅强调不深入、不深刻,止于表面,多与表示人的认识活动的词语搭配,比浮浅常用。
浮浅则强调浅薄、轻浮,重在表示缺乏某种知识、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