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为有你
一群青蛙在旅行途中穿过一片森林时,其中的两只青蛙掉进了一个深坑中。那个坑很深,其它的青蛙都说坑里的青蛙出不来了。那两只青蛙还在试着跳出来。其它的青蛙叫它们别再跳了。最后,其中一只青蛙放弃了,但另一只青蛙还在不停地尝试跳出来。其余的青蛙呵斥它快停下,但它跳得更努力了。最终它做到了!当它出来时。。。。。。欲知后事如何,请等楼主把后面得内容发上来!
甜甜起司wasabi
旅行青蛙手游怎么玩?最近这款“养娃”游戏可以说是非常火爆了,各个社交网络都刷爆了,有些玩家还不是很了解,就来为大家带来旅行青蛙新手玩法攻略,来看看吧!
游戏的主角是一只大眼睛无口的小青蛙,小青蛙独自居住在一个石头洞的小屋里,屋外头种着一片幸运草,屋里则是木头做的小阁楼。小青蛙平时就会在这里吃饭,在阁楼上的被窝看书,过着十分“居士”的生活。当然,它最大的爱好,就是出去旅行,世界这么大,小青蛙也想出去看看。放下一切琐事,小青蛙背起简单的行囊,带上它的荷叶小帽子出发了。
玩家在这个游戏里大多数时间处于“无所事事”状态,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开游戏看看,屋外的幸运草长满了就去拔一拔,收获的幸运草可以拿来购买各种便当、碗具、水壶、灯笼等道具,这些都是可以给小青蛙出门带着的。小青蛙的包袱里一般放便当、护身符、道具。便当就不用说了,路上的口粮,护身符是保佑出行平安的,道具可以是水壶、碗器、灯笼等等实用的东西,这些东西越好,小青蛙就可以走得越远,看到更多的风景。
当然了,想要买到这些好东西,还要多多收集幸运草,毕竟有些真的很贵。给小青蛙的行囊塞好吃的、用的、护符,它自己就会出发,但是它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来,玩家是无法控制的。我们也看不到它的行程,只有关掉游戏,放下手机,做别的事。然后隔一段时间回来看看,小青蛙可能还在路上,可能给你寄回来了一张照片,可能给你寄了一些特产,也可能已经回到温馨的小家,更有可能还在被窝里看书,还没有出门的打算。
所以这个游戏到底玩什么呢?
生活在你手机里的,是一个个有个性的自主小动物,这个屏幕呈现的是它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没有出现在屏幕里的,可能是它所存在的更广阔天地。从小青蛙发回来的一张张照片,我们可以猜测它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在路上它也如此自由,去过的地方比我们还要多,比我们更懂享受一个人旅行的乐趣。
虽然游戏非常简单,不过偶尔打开看看你的小青蛙,感觉还是很有爱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游戏现在只有日文版本,可能会有很多选项看不懂,希望开发商可以推出英文、中文等多语言版本,让更多玩家轻松感受,喜欢的话不妨试试。
来自巴厘岛的松
frog 英[frɒg] 美[frɔ:g] n. 青蛙; 〈侮辱〉青蛙佬,对法国人的蔑称; [交] 铁路辙叉; 饰扣,挂环; [例句]A prince turns into a frog in this cartoon fairytale在这个卡通童话里王子变成了一只青蛙。[其他] 复数:frogs
米米狗狗
播报一则新闻: hitpoint工作室宣布下载量超过1000万,其中中国占95%,日本占2%,美国占1%,正在考虑今后出官方中文和英文版。
最近这么火的一个游戏,很多人都在谈论着这只旅行青蛙。我也忍不住下载了。我的是苹果手机,下载了之后是日文版的,我是比划着看里面的问题,按这自己内心去点按键,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内容。
给自己的青蛙起了个名字:小娃娃。点来点去最后实在不知道什么意思,就不玩了,真不知道那么多人下载真的看懂里面的意思了吗!
用安卓的手机也搜了一下,搜到了中文版的,下载下来,才明白了大概的意思。
这款旅行青蛙也是非常萌的小游戏。
在游戏里你有一只青蛙,它会背着行囊去各地旅行,给你带回来各种各样的纪念品和照片,有它在沿途看到的风景,或者结识的新朋友。
你只需要帮他准备好食物和旅行用品,它就会自己出门,吃光了饭团就会回来取东西又一声不吭地走掉。总之这是一个完全靠运气才能看到青蛙的游戏,很多人说自己的青蛙不着家,到处流浪,收获满满。
于是我兴冲冲地下载了这个游戏,给青蛙收拾了一个吃穿住行大礼包,青蛙二话没说拎包就走,我蛙会不会给我带明信片呢,会不会交到新朋友呢,真是太期待了呢。
十分钟后,我蛙回来了。
给我一张照片,然后去吃饭了。
从此之后我蛙再也没有出过门!!
整整两天没有出过门!!桌子上的东西一点没少。
我每次上线看看,它还在吃饭。严重怀疑这个游戏设置了计步器,于是我领到了一个像我一样的死宅蛙,qq每天都提醒我是不是计步有误,我只想说,没有,我就是一天没下床。
本应是想在找点乐子,可没想到,除了开始给蛙起了个名字以后,我就不知道该干嘛了。当时我还跟坐我旁边的 Nadya 说这款游戏到底在玩什么啊,因为与其他游戏不同,在《旅行青蛙》里能让我干的事情太少了。
初次上手的时候都没有找到互动的点,但一件能流行起来的事物,势必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能让人觉得很新颖。而《旅行青蛙》的这个点,就在于这只小青蛙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就是一个旁观者,看着它在屏幕里度过“蛙生”。
你在游戏中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当它父母一样的角色,给你的“蛙儿”准备东西。
就好比小时候父母每天晚上给你收拾书包一样,你可以给他带食物、护身符以及道具。当然了,这些东西也分三六九等,你儿砸吃的用的好不好,决定了他去哪,去多长时间,以及给你带回带什么阳纪念品。他不在的时候,你就收拾收拾外面的三叶草,也就是游戏中的货币,用来给他买东西。
给它收集三叶草,给它换吃的,给它收拾书包。游戏中只能干这些事情。
也许我们都把它当成了自己虚拟的孩子,所以这游戏在玩法上就形成闭环了——收割三叶草—给你儿砸买好吃好喝的—儿砸能去更好的地方—给你带回更好的纪念品—儿砸能有更多的小伙伴—收到小伙伴们更好的回礼—给你儿砸带更高级的好吃好喝—……买不起就氪金买三叶草吧!
除此之外,你就与你儿砸没有任何交集,因为孩子大了,父母也不能老管着。你在游戏中能干的,也就上面我所说的这么多,三段文字把游戏能玩的东西基本上全概括了。但这款游戏的魅力就在于,它触动了玩家心底那颗“父母心”,你真的像一名家长一样,看他在家的时候就盼着他出去,唠叨他别老宅在家里玩游戏(哦不对,是看书)。等他真走了,你又老想打开游戏,看看儿砸回没回来。
好不容易给盼回来了,还不愿意与你敞开心扉,写日记的时候都要背着你。是啊,孩子也是有隐私的,不过孩子也有能跟你分享的东西,那就是能看看他旅行时拍的照片,收拾一下他带回来的纪念品。然后,就关掉应用,该干嘛干嘛去吧!放置的是游戏,玩的是对儿砸的牵挂,让你对一款游戏无时无刻地走心,制作这款游戏的公司可真花心思呢!
所以,《旅行青蛙》为什么能这么火?
首先,游戏设计者选对了题材,并且给它赋予了可爱的外表。你可别小看它,外在的吸引力是能让玩家选择和下载的第一步。换句话说就是,这款游戏和玩家有没有眼缘——我在应用商店里看截图就没有下载的冲动,游戏里面做得再好谁又能知道呢?这事儿还真挺“外貌协会”的,特别是这种放置类的游戏,要么可爱、要么奇怪。
显然可爱的路线更为保险,更符合大众的审美,小猫小狗做的人太多了,这次就换成了小青蛙。全世界喜欢蛙的人可一点都不比猫少,尤其是日本人,他们对蛙更是情有独钟。所以,让玩家能在商店里一见钟情,这就是好的开始,也就成功了一半。不信打开商店搜一下“放置类”游戏,你看看有多少名字类似“天天挂机”的游戏直接输在了起跑线上。
其次,是游戏类型的选择,放置类题材游戏本身就有火的潜质。因为这类游戏入门成本很低,操作极其简单/就和上文中说的一样,玩法基本上就是“没事儿打开点两下”。放置 Play,Play 的是放置——游戏的主要内容是“搁着”,打开游戏,交互的内容都是为了更好的“搁着”。这类游戏也因此跨越了语言障碍,全世界的玩家都能无师自通。这就为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提供了最必要的条件。
关掉游戏的时候才是真正地玩游戏,而打开游戏的操作是为了更好的“关掉游戏”
但你会发现,满足以上两点的游戏依然有很多,为什么火的偏偏是《旅行青蛙》呢?因为这款游戏能准确把握住玩家的“牵挂心理”。我们一提到放置类游戏,能想到的玩法都是“角色升了多少级”“地下城打通多少层”“院子里收了多少菜”,这些玩法不是说不好,而是太多了。而且,这些放置类的游戏只是让玩家有了“成长”与“收获”的心理,依靠奖励不断地刺激玩家持续玩下去,是挺有意思,但总有审美疲劳、满足感溢出的时候。
说白了就是玩腻了,而且很快就会达到这个阶段,欲望被填满后,就觉得游戏没意思了。而《旅行青蛙》所抓住的“牵挂心理”,却是一种长期的、折磨人的情感。就好像某首歌里唱的:“想念是会呼吸的痛。”前面所说的放置类游戏让我愉悦,而《旅行青蛙》却让我痛苦、思念,并为之欲罢不能。可与说,这款游戏的核心,就是在游戏中放大玩家的“牵挂心理”,让玩家更有“为人父母”的代入感,无时无刻地都惦记着儿砸。
《旅行青蛙》所放置的,是对儿砸的牵挂
而在你牵挂过程中,还会产生“操心”以及“碎碎念”,这就成为了玩家之间传播的内容。你就像一个操碎心的父母,和邻里街坊抱怨着你家孩砸多不省心。只不过真正的父母可能是在小区门口干这事儿,而你是在手机里的社交平台上。
朋友圈、微博,哪不在传播着你的好友对儿砸的“牢骚”?然而除了抱怨,还有炫耀。小时候你的爸爸妈妈会因为你考了前十而骄傲,你在《旅行青蛙》里也会因为儿砸回家给你带了好的纪念品而欣喜。难道你不想在朋友圈里晒晒儿砸有多孝顺吗?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