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口的miraale
仁: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论语》“孝悌者也,其为人之本与”。 养气:《孟子》中说“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包括“明道”和“积义”两个方面,即提高对道的领悟,以及道德修养。礼乐:礼乐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独有文化体系,后经孔子和孟子承前启后,聚合前人的精髓创建以礼乐仁义为核心的儒学文化系统,从而得以传承发展至今,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也被称之为“礼仪之邦”。传统的“礼乐文化”在今天还是能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们达到自我完善的作用。慎独:“慎独”:是一种修身境界。“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中庸:儒家把“中庸”看成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之道亦被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做一个有用的人才,要在其位谋其职。正名:孔子最早提出。“名”就是名分,即你的社会角色。实际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要知道自己所处的地位,在家庭,在社会,在单位,在集体,你是干什么就干好什么。孔子讲的正名和周礼相关。后代也把儒学称为名教。天命:在《论语》中,天命就是天对人事的主宰,但孔子所说的天不是人格化的天。天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孔子说,君子要畏天命。另一方面,孔子又主张积极主动,“知其不可而为之”。所以李泽厚说“尽人事而听天命”乃儒学义理。后来荀子说“制天命而用之”,和孔子主张相去颇远。六经: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汉族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南宋形成十三部儒家经典并称的局面。君子:“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泛指贵族男子,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论语》中讲到了许多君子的品格。圣人:“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儒家认定的尧舜禹等圣人是受到诸子百家的公认。性善:出自《孟子》。孟子认为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而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荀子主张性恶论,与孟子针锋相对。民本: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道统:儒家传道的脉络上接尧、舜、汤、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到了孔子形成儒家学派,传至子思、孟子。独存心法不见心传。这符合韩愈之说,我们现在的儒家思想遗失了心传。复性:唐代李翱提出,成为圣人的一套学说;性是上天赐给每个人的,普通人若能消除情欲的蒙蔽,使性恢复原来的光明,就能成为圣人。这就是复性。理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天命之学,故称为理学,又名为道学。理学是融合释、道二教部分教义与传统儒学的新思想体系。理学兴起于北宋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心学:儒学的一个学派。最早可推溯到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致良知: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体用:体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一般说来,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体”就是根本的,第一性的;所谓“用”就是从生的,第二性的。这是“体”与“用”的最简单最主要的意义。三不朽: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命题。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忠恕之道: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忠诚;宽恕。中国儒家伦理范畴,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反求诸己:最初的意思是,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孟子·离娄章句上》: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后来王阳明将其一用到心学,反求诸己与致良知相类。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影响深远。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和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一般认为,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才在为理性知识而愁。”
海鲜饭泡粥
今天给大家总结了72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词汇翻译。欢迎大家留言学习交流。1. 元宵节: Lantern Festival2. 刺绣:embroidery3. 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4. 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5. 剪纸:Paper Cutting6. 书法:Calligraphy7. 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8. 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9. 人才流动:Brain Drain/Brain Flow10. 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11. 战国:Warring States12. 风水:Fengshui/Geomantic Omen13. 铁饭碗:Iron Bowl14. 函授部:The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15. 集体舞:Group Dance16.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17. 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18. 中秋节:Mid-Autumn Day19. 结婚证:Marriage Certificate20. 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21. 附属学校:Affiliated school22. 古装片:Costume Drama23. 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24. 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25. 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26. 火锅:Hot Pot27. 四人帮:Gang of Four28. 《诗经》:The Book of Songs29. 素质教育: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30. 《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31. 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32. 《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33. 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34. 针灸:Acupuncture35. 唐三彩: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ry36.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hinese-charactered Socialist/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37. 偏旁:radical38. 孟子:Mencius39. 亭/阁: Pavilion/ Attic40. 大中型国有企业: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41. 火药:gunpowder42. 农历:Lunar Calendar43. 印/玺:Seal/Stamp44. 物质精神文明建设: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45. 京剧:Beijing Opera/Peking Opera46. 秦腔:Crying of Qin People/Qin Opera47. 太极拳:Tai Chi48. 独生子女证:The Certificate of One-child49. 天坛:Altar of Heaven in Beijing50. 小吃摊:Snack Bar/Snack Stand51. 红双喜:Double Happiness52. 政治辅导员:Political Counselor/School Counselor53. 春卷:Spring Roll(s)54. 莲藕:Lotus Root55. 追星族:Star Struck56. 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57. 相声:Cross-talk/Comic Dialogue58. 下岗:Lay off/Laid off59. 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60. 高等自学考试:Self-taught Examin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61. 烟花爆竹:fireworks and firecracker62. 敦煌莫高窟:Mogao Caves63. 电视小品:TV Sketch/TV Skit64. 香港澳门同胞:Compatriots from Hong Kong and Macao65. 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66. 长江中下游地区:The Mid-low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67. 门当户对:Perfect Match/Exact Match68. 《水浒》:Water Margin/Outlaws of the Marsh69. 中外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s70.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The Four Treasure of the Study" "Brush, Inkstick, Paper, and Inkstone"71.兵马俑:cotta Warriors/ Terracotta Army72.旗袍:cheongsam我们是:我要记单词(woyaojidanci)我们的口号:让单词记忆更简单。欢迎关注我们。如果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大家积极留言。小编看到留言后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如果你有想知道或想了解的专题,也可留言。如果你的留言非常具有特点,我们会单独写文章哦~欢迎点击订阅头条号。再次感谢~
最爱尛草莓
1。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2。刺绣:Embroidery3。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4。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5。剪纸:Paper Cutting6。书 法: Calligraphy7。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8。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9。雄黄酒:Realgar wine10。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11。战国:Warring States12。风水 :Fengshui/Geomantic Omen13。昆曲 :Kunqu Opera14。长 城 :The Great Wall15。集体舞 :Group Dance16。黄土高原 :Loess Plateau17。红臼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18。中秋节:Mid-Autumn Day19。花鼓戏:Flower Drum Song20。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21。中国结:Chinese knotting22。古装片:Costume Drama23。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24。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25。越剧:Yue Opera26。火锅:Hot Pot27。江南:South Reg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28。《诗经》:The Book of Songs29。谜语:Riddle30。《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31。《红楼梦》:A Dream of Red Mansions32。《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33。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34。针灸 :Acupuncture35。唐三彩 :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Dynasty/ 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ry36。二人转 : Errenzhuan37。偏旁 :Radical38。孟子:Mencius39。亭 / 阁:Pavilion/ Attic40。黄梅戏 :Huangmei opera41。火 药 :Gunpowder42。农历 :Lunar Calendar43。印 / 玺 :Seal/Stamp44。腊 八 节 :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45。京 剧 :Beijing Opera/Peking Opera46。秦腔 :Crying of Qin People/Qin Opera47。太极拳 :TaiChi48。《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49。天坛 :Altar of Heaven in Beijing50。小吃摊 :Snack Bar/Snack Stand51。红双喜 :Double Happiness5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The Four Treasure of the Study” “Brush,Inkstick,Paper,and Inkstone”53。春卷 :Spring Roll(s)54。莲藕 :Lotus Root55。罗盘 :Luopan56。故宫博物院 :The Palace Museum57。相声:Cross-talk/Comic Dialogue58。五行 :Five Phases59。北京烤鸭 : Beijing Roast Duck60。《桃花扇》:The Peach Blossom Fan61。木偶戏:Puppet Show62。敦煌莫高窟:Mogao Caves63。电视小品:TV Sketch/TV Skit64。甲骨文:Oracle Bone Inions65。古筝:Chinese Zither66。二胡 :Urheen67。门当户对:Perfect Match/Exact Match68。《水浒》: Water Margin/Outlaws of the Marsh
非非1227
写英语作文的时候写到传统文化这些名词性英语是不是不知道怎么表达,那么“传统文化”英文怎么说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传统文化英文怎么说
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短语
以中国传统文化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ellona
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haracter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pirit of China
双语例句
但是自1949年以后,谁比如今在位的这个政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还多?
But who has done more damage to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an the regime in place since1949? article.yeeyan.org
中国艺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hinese art stresses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danci.911cha.com
中医对世界的贡献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医疗体系.而且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TCM's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is not only an original medical system but also a part of China'straditional culture.
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