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超man
幼儿英语早教,最主要的方法无非就是听音频和读绘本。我相信很多家长肯定也尝试过这两种方式,但是普遍没有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们读绘本和听音频的方式错了啊!先说听音频,也就是俗称的磨耳朵1、磨耳朵就是单纯的让孩子听素材吗?当然不是啊,磨耳朵是英语语音输入积累的总称。磨耳朵既包括精听也包括泛听。这一点,并非像有些人理解的,磨耳朵就是单纯的让孩子听素材。事实上,磨耳朵是一件很系统的事情,并且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做法。2、再说说素材的选择问题,磨耳朵的素材不同,作用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儿歌和童谣的作用,重点在韵律节奏和听力辨音;而动画片和绘本重点在于情景对应,培养的是听力的理解能力。因为素材的不同,使用的方法也不同:儿歌童谣这种完全可以听着玩,作为孩子平时消遣的内容,无需要求孩子正襟危坐,更没必要要求孩子把每一句歌词都弄懂含义。孩子只要听着高兴就行,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语音会满满地自己进入到孩子的大脑。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自己哼哼旋律了。动画片和绘本吸引孩子的是故事情节。所以这种素材要先陪着孩子一起弄明白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这里说的内容并不是说翻译素材里每一句话的意思,而是带孩子搞明白素材讲了个什么故事就行。孩子理解了素材之后,往往会更有兴趣,翻来覆去地听。情景对应的也越来越好,而且遇到相同场景的时候就还会有迁移,这就是语言从理解到运用的一个重要过程。3、磨耳朵的素材越多越好吗?就像第一点里提到的,磨耳朵分为精听和泛听。泛听的目的一是为了找到孩子喜欢的素材,发现孩子的兴趣点,然后针对孩子喜欢的素材进行精听。二是解决孩子刚开始听时候的排斥问题,让孩子慢慢适应磨耳朵的过程。现在有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认为磨耳朵就是给孩子听大量的素材,也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有的家长把音频放上N个小时让孩子厌倦,几首儿歌听了好几个月还在泛听,结果让孩子觉得听力就是这么一回事。有的甚至搞了素材来随便播放,孩子自己玩自己的,根本不被吸引。那么如何选择素材呢,当然是看孩子的兴趣啊,先给孩子提供大量的素材,选出孩子最喜欢的来进行精听,精听才是真正提高孩子英语听力的磨耳朵方法。

小树旁的小树
很多家长并不了解早教的英文教育是什么?而现在很热的英语启蒙是什么?和英语学习区别又是什么呢?
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给低幼年龄段孩子的英语启蒙,并不等同于英语学习。
英语启蒙的首要目的是让孩子觉得英语好玩,对英语感兴趣。然后才是沉浸式的习得,大量接触和使用,潜移默化地学习语言。而英语学习,则是有技巧性地掌握规律和技能。
所以在英语启蒙之前,我们要认清方向,我们不是在教孩子字母,不要求孩子马上开口讲,不要求孩子一个月能学会多少单词。就比如,我们在教孩子走路(英语学习)之前,是需要先扶着孩子让孩子慢慢站起来(英语启蒙),这就是早教里的英语启蒙教育了。
刚启蒙时,父母需要先了解些什么?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是迷茫的状态的,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要么难度太高不会教,要么孩子不喜欢不配合,总之各种别扭....其实这时候家长们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英语启蒙老师,帮助孩子开启英语启蒙之旅,担心孩子口音问题的,可以找全外教老师,选择来自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的老师,担心孩子不配合的,可以选择小班制教学的,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也可以跟同学有更多的互动学习,担心孩子不喜欢的,可以选择有特色课程的,让孩子可以在玩中学习。
球球阿月
孩子大了越不敢说越不利于语言学习。所以三岁开始学习英语,发音更有可能类似母语者。发音地道能带来很多情感优势,容易受到他人表扬和佩服,从而增加好感,产生极大自信。
其次,3-4岁孩子还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或敏感期,中文思维没有那么强势,不容易形成“中文拐杖”的现象,即所有外语内容都要借助中文翻译,在这个时机开始英语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利于在孩子的大脑里直接建立英语思维,形成英语程序化记忆,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此外,另一大好处是3岁孩子通常还不排斥英语,有很多适合幼儿阶段孩子的动画和读物,语言简单重复,即符合语言认知规律,也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孩子能够跟随相匹配的动画和读物一起成长,相比而言,5岁以上的`孩子因为中文能力已经比较强了,会开始排斥过于简单的内容,而学习第二外语又需要从基础开始,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综上,幼儿阶段的孩子学英语是非常有必要的,错过了这个绝佳的启蒙阶段,后期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够赶上这样理想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