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8

万家宅配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培训机构取缔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维生素ci

已采纳
家长太难了!培训机构的三句招生广告词,每一句都足以掏空家长的腰包。①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②再苦不能苦孩子!③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去,恐慌,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去了,累,明知是坑还得跳。家长难啊!令家长更焦虑的50%的中考录取率!校外培训机构做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延伸和补充,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国家的扶持!现在要做的不是抑制校外培训,而是应该研究如何有序开展校外培训工作!做为校外培训机构的一员,佑澄作文总部与您共勉[抱拳][抱拳][抱拳]大浪淘沙,赶出资本,淘汰商人!

英语培训机构取缔

248 评论(12)

奇文文1314

你好,补习英语培训不违法,如果是未经工商局批准私开补习班那就是违法的,开办补习班,需要教育部门批准,并领取办学许可证后,才能进行开课。注意:开办个人补习班必须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办学许可证,补习班的授课教师需要有教师资格证,这样才是合法的。当然如果规模不大,可以视为民事合同关系也是合法的。教育局明确规定,在职教师不能在假期私自对学生补课,也就是说不能寒 暑假办补习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根据以往情况,凡在职教师利用寒暑假办班的,都没有而且也得不到教育局批准,因为教师有休息权、参加培训权,教师这些权利在假期里要得到维护。因此,在职教师利用假期办班,基本上属于非法办学,应该严格禁止。已经办的,要予以取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在职教师不管是在校期间,还是在假期,国家都照发工资,而且,国家规定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教师待遇在目前得到了很大提高,今后还将不断提高。在职教师有偿办班,违法了教育公益性原则和办学不得以营 利为目的的原则。教师应该成为社会道德的榜样和守法的楷模,有偿家教和有偿办班这种违法行为就必须予以纠正。 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包括处分和其他处理。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为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期限为24个月。是中共党员的,同时给予党纪处分。其他处理包括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申报人才计划等方面的资格。取消相关资格的处理执行期限不得少于24个月。教师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教育局明确规定,在职教师不能在假期私自对学生补课,也就是说不能寒 暑假办补习班。

109 评论(10)

冰心草堂123

两会中,有政协委倡议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理由是培训机构很容易把教育的风气带偏带坏,给孩子们带来的压力太大了。孩子压力大这点我很赞同,现在的小孩太累了,幼儿园就被迫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童年时光,孩子们的压力太大了,这不是几岁孩子应该承担的。那么具体有哪些压力呢?01、学业压力。我一直都觉得现在的小孩比我们以前更幸福,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家长们都愿意给小孩花钱,因此现在大部分小孩都能够吃好穿好。每次看到街上那些穿着漂亮衣服的小女孩,我都很羡慕,但是想想他们的压力真的很大。读书年纪的娃,都一定要承受的一个压力就是学业压力,也可以说是升学压力。就算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小孩,培训班可以逃过,但是升学压力可逃不过。为了上一个更好的中学,他们在小升初的时候就要很努力;成功进入了那所中学以后,家长还会要求孩子向前看,最好能进优班,对考大学有大用处。每个年龄段都有学业压力 ,考重点中学,进优班,考重点高中,最后考重点大学。虽然说现在的大学每年都在扩招,但是985、211大学也不是那么好考的,因此孩子为了升学,受的压力可不必父母小。02、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压力。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父母更愿意给孩子投资了,这主要体现在父母从小给孩子们报各种培训班,比如说舞蹈、小提琴、钢琴等等。如果说孩子自己想去上兴趣班,那么这是一件好事,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就算辛苦也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很多家庭上兴趣班不是孩子决定的,孩子就像一个工具一样,被迫学习,被迫参加各种考级。看动画片、去动物园、海洋馆、游乐园,这些对孩子来说已经成了奢望,留给他们的只有一个接着一个的考级考试。父母的本意是好的,他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这起跑线压力不是孩子应该承受的,只顾着考级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会压抑孩子的天性。03、父母望子成龙的压力。父母对于孩子肯定是有期待的,不然他们不会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很多父母都有这种想法,他们把自己的梦想,自己年轻时候没有实现的事情,曾经留下的遗憾,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父母希望孩子活成他们想象的那般(美好)。本意是好的,但是这通常会忽视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理想,因此他们会想要摆脱父母的“掌控”,摆脱望子成龙的压力。

33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