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6

applealing
首页 > 英语培训 > 培训机构小学英语游戏教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星耀夜阑

已采纳
买个小布娃 让后从一边开始 你在电脑放个搞笑的音乐! 你不要看他们玩!过一段时间(最多两分钟)后停 停在哪儿 ,输了的同学唱歌!(英语),背单词,等…

培训机构小学英语游戏教案

178 评论(10)

樱花龙女

1、“碰地雷”:在英语单词教学中,学生不太愿意跟读。用此法不错。在一个词下放一个地雷,这个词是不能读的,如果学生不小心跟读,就是踩到雷了。大家一起数one two three,bomb,向他砸过去!有趣,气氛也好,学生在玩中也学得扎实! 2、补全句子:在学习句中,要慢读,必要时分解读。在跟读几遍后,可以让学生补全老师没说完的部分。比如:my name is rebecca.可让学生补rebecca、is rebecca、name is rebecca。这是个反应练习,可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子。 3、此呼彼应 :(1) 全班学生坐在原位。 (2) 教师描述一些事物,如果的是对的,例如:The dusks are swimming.学生就学叫“嘎嘎”,如果的是错的,学生就保持沉默。 (3) 做错的学生暂且退出游戏。游戏继续进行。 (4) 剩下的一个学生即游戏的优胜者。 (5) 变化:The bike is coming .或 A cat can run. 等。 (6) 作用:可用于现在进行时态和can 句型的教学,可训练学生的听力。 4、拍皮球 :(1) 学生分两组坐在原位,合上眼,教师为两组打分。 (2) 教师拍皮球,学生默数教师拍了几下。假设教师拍了19下。 (3) 教师突然停下,问一个学生:“What’s the number?”该学生应该答,“Nineteen”。如果他答对了,该组得分,并由该学生接替教师拍球,游戏继续进行,如果他讲错了,就让别的学生纠正。 (4) 哪组学生得分多,就为胜者。 (5) 变化:教师拍球时可以在中间来个停顿。如先拍4下,停一停,再拍3下,接着问:“What’s the number?”学生应答“Seven”或“Four plus three is seven.” (6) 作用:操练数词和加法运算句型。 5、加减连算 :(1) 学生分成两组,互相出题,教师仲裁打分 (2) 由A组第一个学生先出题,如:Five plus five ……B 组第二个学生必须立即回答:Five plus five is ten.然后由该生再接下去,如:Minus four, A组第二个学生再接着答题Ten minus four is six.如果讲错,该组就扣分。 (3) 数字的和或差可限于一事实上数字范围内,如20,30等。 (4) 变化:教师可让一个学生把所念算式写出来:5+5-4+8…… (5) 作用:操练数词和加减运算句式。 6、将错就错 :(1) 学生坐在原位,注视着教师。 教师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他可以突然停在一个学生面前,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说:This is my eyes(有意讲错) 那个学生也将错就错,指着自己的眼睛说:This is my nose. (2) 如果学生讲错了,就让他代替教师,再同样地做一遍。 (3) 变化:教师可以手拿一些文具,指着钢笔说:This is my pencil.学生则指着自己的铅笔说:This is my pen. (4) 作用:巩固单词,操练句型。 7、各就各位 :(1) 教师读一段对话Dialogue或课文Text,也可以读一段自己编的短文。 (2) 让几个学生担任对话课文中的角色(或人或人物)。 (3) 教师先把整段文章念一遍或讲一遍。 (4) 教师在讲述第二遍的时候,每提到一个人或物,扮演该角色的学生就得马上站起来,如教师讲Saturday afternoon. The pupils are cleaning their classroom. The teacher is with them. (“Teacher”站起来)Look, Wang Hai is cleaning the window (Wang Hai 站起来)。 (5) 变化:可编排其内容,如At the Zoo 或In the Park. (6) 作用:培养学生理解短文内容,找出关键词的能力。 8、滚皮球(适合初学英语的学生) 目的:检查学生对字母顺序的掌握程序。 规则: 1.主持人手拿皮球站在圈内。 2. 主持人边说一个字母,边向四周的学生滚动皮球。接球者必须说出其听到的后面的一个字母。主持人说两个,接球者也得说出其后的两个字母,依此类推。 9、找朋友 目的:检查学生对字母四种体(大写、小写)的熟悉程度。 1. 准备好印刷体和书写体的大小写字母卡片若干张,分成几组。 2. 选出其中几组卡片,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允许他们互相看一看,但不能读出声音来。 3. 教师发令,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找到相同字母的三位学生为优胜。 10、猜一猜 目的:检查学生对字母的掌握程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规则: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模仿教师或自己决定一种姿势,做出各种字母形状。 3.教师下令,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然后快速写在黑板上,教师评分,得分高者为优胜。 11、点名 目的:检查学生听字母的能力。 规则: 1. 准备好字母卡片。 2. 要求学生每人拿一张卡片,卡片上的字母即为学生的名字。 3. 教师说字母(如Aa),持Aa卡片的学生即说:“Here I am.” 4. 加快说的速度,出错者出游戏,坚持到最后者为优胜。 12、聋哑读字母 目的:检查学生对元音字母的掌握程度。 规则: 1. 组织学生反复背诵26个字母。 2.遇到元音字母,就用手势来代替,如A,就举起右手;B,则举起左手;I,就用手指向自己的一只眼睛;U,就用双手一起指向教师。 3. 出错者,退出游戏。 13、Buzz(马兹) 目的:检查学生的辨音能力。 规则: 1.学生坐在位置上或围成一圈。 2.选定一个字母,如Aa[]。 3.然后依次从Aa开始说字母,但不能说含有[]这个音素的字母,必须代之以Buzz。也可增加字母数量,如Aa[],Ee[:]等等。 4. 出错者,退出游戏。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14、“warm and cold” 在教学单词“pen”的时候,可以把一支钢笔事先放在某个同学的抽屉中,让其中一个人来找,其他同学可以提示帮助齐声朗读“pen”,当寻找者接近目标时,同学们的朗读声就变得响亮;当寻找者远离目标时,同学们的朗读声就变得越来越弱,直到寻找者找到目标为止。 15、在黑板上贴出几张图片,然后学生拿一个充气榔头,教师说单词,学生听到后,马上跟读,然后将榔头砸在相应的图片上。 我也有几个呢~~希望有帮助 16 、拍手。 先把孩子分组,然后孩子们和老师一起,一边拍手一边说单词,老师突然停下来时,如果哪一组的孩子同时停下来就可以加分。(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嘻嘻~~) 17 、接龙。 由老师开始拍一下手说一个单词,然后迅速指一名同学,后由这名同学在接着说另外一个单词同时拍手指第二个同学,依次类推(速度要快,且单词不可重复,此方法最好用于复习单词大量单词。) 18 、前进。 地上有格子最好了,让每一组的第一名站成一排,然后由老师说汉语,孩子们拼读,若快的可以向前进一格(可自定格数)然后第二个学生接上,最终全组都走完规定格数的为胜。

257 评论(15)

搁小浅671

我学会与人相处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与人相处的学问,使学生懂得与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基本的交往原则和交往技巧。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与人友好相处的快乐。二、教学准备:1、课前调查本班同学的交往情况,搜集典型案例,以备上课时用。2、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漫画3、准备有关友谊主题的配乐诗朗诵。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今天我们的教室真干净啊!能告诉我昨天的值日生是哪几位吗?(表扬)师:刚刚被表扬的几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你现在的心情吗?(活动)(二)谈感受1、前后座的四人分为一组,每人说出三次自已被表扬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2、老师在各组选出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陈述。(三)互相赞美1、同座位两人一组,每人回想可以赞美对方的三处,依次写在小纸条上,写上自已的名字交给老师。2、老师将纸条收齐后,打乱了放在一个大信封里,随机请同学上来抽取其中的一条,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3、请被读到的同学向大家说自已被赞美的感受和感谢。(四)赞美他人1、请每位同学找出生活中三个赞美的对象,比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邻居等,回想他们身上值得赞美的地方。2、向老师说出自已准备赞美他们的时间和方式。(五)理解课题师:刚才许多同学体验到了赞美,也向别人表达了赞美,相信大家感受到了赞美的力量。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课本上的课题“送人玫瑰手指留香”的意思是什么?(六)朗读短文《赞美的力量》1、请一位朗读好的同学起来有表情地朗读《赞美的力量》。2、思考讨论:要不要赞美他人。哪些同学有了自已的答案?全班交流。(七)辩论表演1、请持有相同观点的同学自动组成一组,进行小范围的辩论表演。2、请全体同学为辩论双方打分。(八)阅读文章《孤独的小美》1、请同学阅读《孤独的小美》。2、师问: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你自已或周围同学的?3、角色互换:师问:假如你是小美,你准备怎么办?(收集金点子)4、师总结:我将同学们的金点子汇总起来,想办法通过课文的编者交给小美,好吗?(九)赞一赞1、请每个同学找出自已在班上交往最少的同学,想一想原因是什么?2、继续想一想,这些同学身上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3、在课堂上向这些同学说出自已的赞美。(十)设计最佳方案1、阅读课文中的“嘘,千万别......"2、组织学生回答课文中的三个问题。3、选择讨论较好的几个小组起来回答。4、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方案。第二课时(一)师出示漫画或请同学表演事先准备好的小品。1、师问:像他们这样与人交往会获得友谊吗?为什么?2、完成课文第31页上的选择;请部分同学说说选择的原因;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3、完成课文要求的游戏,组织同学两人一组。(1)你说我听。(2)我说你听。(3)双方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模拟两种不同的听法;认真的耐心的和不认真的。(4)给对方作为听众的角色打分。(二)学习美文《听的艺术》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你会聆听吗?”中的美文《听的艺术》。2、组织讨论:我们在做听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3、教师总结,补充同学们关于听的艺术。4、小结:播放有关友谊的配乐诗朗诵,让同学们再次学会聆听。(三)播放歌曲《朋友》。1、请大家跟着录音机一起哼唱《朋友》;2、请一些同学说说歌词的意思。(四)学习美文《一群光头男孩》。1、集体阅读“全在真情付出”中的美文《一群光头男孩》。2、讨论思考:(1) 为什么学校里会出现一群光头男孩?(2) 你能想到这样的真情付出的方法了吗?(3) 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能像文中的男孩们一样以实际行动献出真情吗?(五)朗读《神奇的“心灵创可贴”》1、请一位同学有表情的地朗读《神奇的“心灵创可贴”》。2、请同学回忆让自已感动的事情,并说出来给大家听。3、举办一次以“真情到永远”为题的小型征文活动。(六)小结:找一找,自已周围有哪些需要帮助的同学?自已的力量如果不够,试着约请其他同学共同商定友情帮助的方案。五、课后反思:男生女生不一样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从小就科学地认识到男女生在性别上的差异所带来的体能、思维、个性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学会科学地面对这些差异。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解男女生除了生理上的不同外,还有各方面的特征差异,这些差异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特点不同而已。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异性同学会优势,学会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共同健康成长。二、教学准备:根据教材要求帮助同学组织各自的男生沙龙和女生沙龙。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问:不管是什么运动会,比赛项目都会分成男子组和女子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后,请一个同学朗读《凯凯日记》)(二)组织讨论1、组织学生讨论《凯凯日记》。2、请男生女生分组列举在平常的活动中,男生女生在体能上的差别。3、完成教材第35页各项男女生差别的小游戏。4、在游戏过程中,启发学生发散思考:男生女生还有哪些不同呢?5、教师利用小资料总结:男女生的上述种种差异大多与生理、遗传有关,只有不同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尤其在智商等方面。(三)互相欣赏1、请大家推举班上的优秀班干部、优秀队员等。2、请男女生相互比较在对班集体的贡献中,男女生的不同。完成教材第36页中关于“当好班委”和“解决相处矛盾”的活动,在黑板上分别写出男女同学在这两方面的不同优势。(四)课外延伸:布置男女同学分头查找资料,找出自己崇拜的男性杰出人士和女性杰出人士,并准备下节课向大家介绍他们的事迹。第二课时(一)导入:请男女同学代表分别向大家介绍自己崇拜的男性杰出人士和女性杰出人士。(二)展示风采1、请同学展示男生沙龙和女生沙龙的标志、口号、议题、主持人、特邀嘉宾。2、请全班同学评选最佳口号。(三)我们都是好样的1、请男生从女生俱乐部中列出本班女生的十大优点。2、请女生从男生沙龙中找出本班男生的十大优势。(四)共同成长1、阅读《我的“野蛮”同桌》。2、启发学生发现同桌的优点,参照短文,根据同桌特点,改写为《可爱的同桌》。(五)交换快乐1、请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交换快乐”中的内容。2、引导每一组同桌讨论,说说自己从同桌(异性)得到哪些帮助,向对方表示感谢。3、请每一个同学依次说出同桌(异性)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六)共同成长1、讨论教材中童话的寓意。2、完成教材中的“设想一”和“设想二”,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假如是单纯的男生校或女生校的学习生活场景。3、教师总结男生女生共同成长的意义。(七)活动总结1、师:如果你是女同学,请你在周围选几个特别值得你学习的男同学做好朋友;如果你是男同学,请你在周围选几个你认为值得你学习的女同学做好朋友。2、评选班级的女生之星——“红星”和男生之星——“蓝星”。五、课后反思:心中有“规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规则的态度,培养收集资料、获取信息、修正自我、约束自我的能力。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规则的态度,从而树立起规则在心中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努力做到遵守规则。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一些故事,引导学生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遵守规则,严以律己。二、教学准备:1、组织学生收集SARS期间的一些关于规则的故事。2、报道SARS期间的各方面人物的电视短片或图片。3、收集有关社会中不守规则的现象。三、教学时间:2课时

15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