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ping达人0459
玉面小达摩1986
所谓英语思维,就是Think in English,或者Use English to think;简单直白地说,就是要避免翻译Aviod Translation,跳过中文,直接用英语去想、去表达。作为非英语母语者,我们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无论在纸面上还是脑子里,都习惯去做“翻译”。我们这里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慢慢地建立起简单的英语思维,1,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通过各种方式接触英语,看英文报纸,书刊,听英文歌曲,看英文电影,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手机和电脑都变成英文的版本,总之,给自己营造一个虚拟的纯英文世界,当你接触英文多了,慢慢地就会改正你的中文思维,当英语已经润物细无声的成为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时,用英语思考也不再会是什么难事。2.努力提高英语的听说水平培养英语思维和提高口语听力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笔者小时候也对英文没有多大兴趣,每天面对着令人烦躁的语法,和多如牛毛的单词就觉得此生最不喜欢的科目就是英语。而到了大学的时候,当我试着可以用自己的蹩脚的口语可以和老外对话,甚至可以帮助他的时候,那时候的成就感是无语言表的,自此之后,疯狂地爱上了英语,然后从蹩脚的口语,到流利的,再到比较准确,之后就到了说一口地道的英文,这就是一个过程。英语学得越好,你使用英语的频率就越高,自然而然,你会形成英语思维。3.突破思维中“翻译”的瓶颈现在我们说的英文里,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国思维式的英文,因为我们是从脑子里都是先中文形成句子,然后再从脑子里翻译成英文,如果突破这个“翻译”的瓶颈,笔者有几个小方法,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帮助。第一步:每天在家闲下来的时候,闭上眼睛,脑子里先想想一些英语单词,比如你周围的电器和其他的东西,尽可能多想一些单词。第二步:第一步之后,第二步的方法就先从一些简单的句子连起,环顾四周,尽量能用英文串联起句子来第三步,经过上两步的练习,最后一步就是从脑中开始会以自己的将要做的事情,试一下用英文规划出来,从这开始,用英语开始考虑做简短的句子。之后思考更长的句子。再然后做“编故事”。接下来进行完整的对话,阅读整本书,观看你用英语思维的整部电影。你将会用你的方式更加清晰的思考和使用英语!
mirandamly
通过大量阅读和其他实践,理解英语和汉语在各个方面的异同。 1、语序的不同 如特殊疑问句,汉语是主语+谓语+疑问词的形式,就相当于用疑问词代替了原本的宾语/表语。但是英语是反过来的,疑问词+谓语+宾语。比如“你在哪?—我在天津”(陈述句与疑问句是相同语序),而英语where are you? I'm in New York.使用不同语序 2、关于定语和状语 六级阅读到底难在哪?句子更复杂了,更接近实际使用情况了。那么在实际英语写作中,一个句子可能有非常多的附加成分,而仔细分析一下,其实整个句子的谓语可能就一两个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插入语、伴随状语是扩展句子的可能方法。 而且对于一个修饰较多的句子,汉语可能是把修饰成分放在句子前面或中间,而英语句子经常放在句子末尾,对于一个本土讲英语的人,他可能首先说完了主干成分,事先没有想太多,说完之后有对其进行补充,常见的是后置定语、伴随状语、定语从句和表示时间地点的状语等。 3、文化差异带来的写作风格的不同 看china daily和new york times文章就会看出,中国日报里的文章经常表现出作者严谨、谦虚、保守的文风,而且对政治的评判往往没有太多锋芒。国外由于政治环境、社会制度的不同,写作风格也就不同,可能一篇严肃的评论文章都用一些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主观判断的词句。关于听力,我认为听力和口语是有很大关联的,可以互相促进。所以很有必要把每个音都发准确。但需要知道不同讲英语国家口音大有不同,像美国,虽然方言没有中国这么多样化,但也是有区别的。只要学习通用的读法就可以。看电影和听英语歌曲当然可以同时提高听力和英语语感,我就不多说了。每个人的发音都不同,有时候你认为自己发音很准确的词,听人家一读,还是觉得有差距。
翻滚的小鱼人
语文:我们老师要我们做学会圈圈划划,文章的最后几题要扣住文章中心,还要联系自己,如还不行,就把你认为是中心的句子全抄下来,总会得点分。英语:没什么技巧,就是多听听磁带。
我爱吃酸甜苦辣
其实英语思维这种事情真的不是很容易养成的。即便是生活在英语环境比如出国留学,也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才能差不多开始有点英语思维。而要做到真正的和英语母语国家的人一样完全性的英语思维这会是一个更漫长的过程。但也不是说因为难度大,就不去努力。个人认为可以从下面两个方向去改善:1.用英语去解释单词。我们习惯上会看到英文单词之后第一反应的是他的中文的意思,然后一句话会用每一个单词的意思拼接起来,翻译成它的中文意思。然后读这句中文,再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但是真正英语思维他需要你看到英文之后反应的是英文,而不是中文。看到一句英文,你可以直观的就反应出它的意思,而不用先跳到中文,再跳回他所表达的意思。同样,表达也是,当你想要表达一个意思的时候,你不用先去想它的中文怎么说,然后再在脑袋里换成英文,再去用嘴巴说出来。而是形成自然,就像自己的母语那样自然。自然到都不用经过大脑脱口而出。2.多追一些当下流行的事件保持自己词汇的最新。就像中国有很多时髦的词汇,会根据热点事件而爆出来,那英文也时不时会有一些新的词汇出来。适当的了解一下这样的词,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它们。如果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些词发展产生出来的原因,从源头上去更理解它,也有助于了解发生地的文化。
很多时候会想起
如何在非英语环境中培养英语思维-----浅谈我的英语教学体验广西玉林市第一中学英语教研组:刘竞对于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最大的障碍莫过于真实语言环境的缺乏。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感觉不到学习英语的必要和动力,感受不到地道的语音语调和生动的情感色彩。在他们的眼里,更多的是零散的英语语法和孤立的英语词句。那么,如何在非英语环境中培养英语思维呢?如何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增加视听输入的机会。大量的英语视听材料是语言环境的绝佳补充。无论是初学者还是长期的英语学习者,都要坚持开口模仿,多听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和所有别的语言学习一样,英语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听出来的,读出来的,说出来的。跟读时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大胆模仿和意群停顿的细心观察。《新概念英语》、《轻松英语名作欣赏》和《书虫系列》等都是原汁原味的经典视听材料,值得推荐。第二,多阅读经典的英语原文。大量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大量接触英文句子,提高语篇意识,培养上下文的逻辑思维和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使用语块理论来快速读句子。语块是一个记忆组织的单位,它由记忆中已经形成的组块组成并链接成更大的单位,简单来说,就是公式化框架。比如,...ago,after...,since...;又比如,What...is...;Theman,who...,left...without...这些都可以当做一个固定的框架来记忆,在不同的文章里被插入了不同的内容。掌握并熟悉了这些框架,在阅读的时候你就可以根据语块来读句子而不是逐字逐词的去读了,阅读速度自然就加快了。另外,要注意观察不同题材的文章的谋篇特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总起段落和总起句的提示,过渡句的承上启下等等,这些领悟和思维都是靠长期的阅读得来的。比如,描述一个事物,往往是由远到近,由外及里,所以描述事物的文章往往先写外观和初步印象,然后再陈述事物背后的故事,让读者逐渐感觉它的特别之处和特别意义。又比如,报道一个新闻事件,通常在文章开头用简洁的语言告知读者中心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事件和结果,接下来会围绕事件展开细节描述,以及对事件做出评论等。如此对文章有了语篇整体的把握,自然就对中心思想有更明确的理解了。第三,不断尝试写作。在非英语环境中,说的机会相对少,那么写就更有助于英语思维的表现和完善。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从短语和基本句开始,多模仿,多造句。然后多读小短文,摘抄好词好句,进行仿写。久而久之,你就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了。只拘泥于英语课本的精耕细作,或者只是孤立地背单词和学习语法,是难以培养语感的,也最终形成不了英语思维。只有在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中大量地进行听说读写,才可以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