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8

艺术边上观望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培训教孩子撒谎了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喵咪天才

已采纳
很多孩子都会撒谎,孩子撒谎是很不好的一种现象。孩子撒谎的原因有很多,父母们应该及时找对原因,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改掉孩子撒谎的坏毛病。那么孩子撒谎怎么办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孩子撒谎怎么办 多聆听并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另外,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家长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坏作用,可能会促使孩子今后更加努力地说谎。 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家长应将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说谎时会感到不安,即使蒙混过关了也会十分担心,但是如果这第一次说谎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孩子便可以品味到说谎所带来的甜蜜,他也就会由此产生再次尝试说谎的欲望,孩子会觉得家长是“好骗的”、“可欺的”,他的胆子会越来越大,谎话会越说越多,越编越像,最终就撒谎成性了。 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像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像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更易进行想象型撒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发生的,什么是想像的,让孩子逐渐把现实和想像区分开来 家长给孩子作一个好的榜样 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不要不经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出做不到的承诺,或骗人的话,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对孩子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犯错后要及时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这样孩子便可从中学习到好的行为。 父母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 家长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不仅易导致孩子撒谎,还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和特点施教。只要孩子每天都有进步,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父母就应该为之高兴和骄傲。 正确运用惩戒手段 让孩子认识到谎言总会识破,说谎只有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而诚实是美德,是高尚的品质,同时诚实也会减轻对过失的惩罚程度。 不同年龄的孩子撒谎的处理 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孩子说谎的性质是不一样的,父母不要一概而论,一定要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更重要的是提前做好预防,做到未雨绸缪。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对一些概念模糊不清,经常会出现混淆概念的现象,这时候父母不要给孩子过早地下结论,贴标签。因为他们还不能够理解父母的指令,还没有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所以,孩子看到、听到一些事物的时候,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出幼稚的判断,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模式表达出来。如果孩子的表达不是父母所要的答案或者是超出了父母的想象,在不能理解孩子的情况下,就会给孩子贴上一个这么小就学会了"说谎"的负标签。 所以,针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在与其沟通的时候,不要把孩子说的话和自己所认为的完全联系起来,也不要带有自己的想法判断孩子所说的话。其实,有些时候你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多听少说,是最好的方法。 年龄稍大的孩子 年龄稍大的孩子如果出现说谎的现象,有时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父母不能够公正的处理,一看到孩子有错误或者惹了麻烦,气就不打一处来,根本就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劈头盖脸不是批评就是打骂,为了自己的安全,孩子会用说谎的方式来逃避父母的责骂;当父母提出一些超出孩子能力范围之内的要求或者给孩子制定一些无法实现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时,孩子经过努力之后没有完成或者以孩子的能力根本无法达成的时候,孩子会迫于压力而说谎;当孩子向父母提出正常的要求,父母处于"好心"拒绝孩子时,往往会让孩子采取说谎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父母对孩子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把孩子看成是无所不能的天才,人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会说一些话和做一些事情来减少压力的,孩子更是如此。平时多交流, 不要一味的关注学习,多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会对亲子沟通起到帮助的。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说谎,有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见和观点。如果这个时期父母不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不尊重孩子的意见,不信任孩子的做法,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孩子不但要说谎,甚至,有的时候连让你听谎话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的原因。孩子的想法和观点会让父母有一种危机感,感觉孩子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认为孩子不听话了、叛逆了,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侵犯。于是,父母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不要让孩子说话,不信任孩子的能力,对孩子表示失望,这些做法只能让孩子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让孩子关闭心灵的大门。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有表达想法的机会,并且尊重孩子所提出的合理的要求。 还有一种情况的说谎,就是为了掩盖一些道德和法律上的错误或者是偏离了人格发展的正常轨道,把说谎当作了家常便饭,无视父母的存在和劝解,这种说谎就需要父母及时的根据情况做出恰当的处理。 总之,孩子说谎并不是一种好的品德习惯。同时孩子的说谎也给父母们敲响了警钟,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不能够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不信任孩子,对孩子一言一行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平时和孩子不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只是一厢情愿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无视孩子的存在,不去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当面对说谎的孩子时,父母一般会毫不客气、不问青红皂白的指责、批评孩子。这种方式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还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恐惧感,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并且对事物失去辨别的能力。如果父母不能及时的纠正自己的做法,改变自己的态度,孩子不但会养成说谎的恶习,严重的会出现人格上的不完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父母和孩子不能很好交流的原因之一。 如何培养孩子诚实的好习惯 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爱说谎的孩子大多与家长[微博]平时说话不算数,对孩子的承诺不能兑现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想孩子诚实守信不说谎,父母就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注意自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孩子做个榜样,做个表率。 尊重孩子,尊重规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当问题发生以后,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要把自己的主观判断强加给孩子,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 启发引导,小事做起 "不已善小而不为,不已恶小而为之"。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孩子参与家庭中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了解孩子,信任孩子 父母一定要做到懂孩子,观其心,知其行。多和孩子在一起共同探讨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了解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也只有了解孩子的想法了,才能做到无条件的信任孩子。 及时发现,明确态度 百密仍有一疏,当发现孩子有说谎行为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掌握好处理的分寸,不要妄下结论,不要强迫孩子坦白、承认。了解事实真相,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要让孩子明白说谎是不良的习惯。

英语培训教孩子撒谎了

214 评论(15)

尘世任我行

老师应该要及时制止,让孩子能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改掉这样的坏毛病。

94 评论(10)

踩野花屌丝

要了解孩子说好的原因,之后要慢慢引导孩子,要让孩子知道说谎本来就是不正确的行为,之后千万不要恐慌孩子,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平时要给孩子营造好的家庭环境。

281 评论(11)

jimmy吉米吉米

如果孩子撒了谎,你会怎么教育孩子?怎么教育是第二步,弄清楚孩子经常撒谎原因,是第一步,这不能本末倒置。在你不知道孩子为什么经常撒谎的原因之前去教育他,那就是在跟他讲道理。他是听不进去的,并且有可能更加防御,撒更多的谎。有的家长在孩子撒谎之后,把孩子痛揍一顿。这不但不会让孩子停止撒谎,反而会撒更多的谎来避免眼前的痛苦。那孩子撒谎的原因通常是什么呢?第一,比较小的孩子分不清现实和想象,5岁之前的孩子基本上是这样的。第二,有的孩子因为小伙伴们有某个东西,同学有,于是特别渴望拥有这个东西,撒谎说自己也有。是为了和别孩子一样,能够融入孩子们的团体中。第三,想要逃避惩罚。孩子是最活在当下的,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做错的事要被惩罚时,就会撒谎,比如孩子无意中把花瓶打破了,害怕妈妈惩罚,妈妈问是谁打破的?孩子就会说:是猫咪。第四,是家长方面的原因。家长无意识的言传身教。就是家长经常撒谎,孩子学会了。比如朋友或邻居想要借家里的什么东西。妈妈不想借给对方,于是说我们这个东西被人借走了。或者单位打电话来要加班,妈妈不想去加班,于是告诉对方说自己生病了,孩子就学会撒谎。所以对不同的情况的撒谎,家长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第一,如果是孩子特别小,他不能够分清想像与现实,那这个时候他不是说谎。如果家长说孩子是说谎,并贴上撒谎的标签并予以惩罚,有可能把孩子的想象力给扼杀了。这个时候家长要耐心的听孩子表达,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孩子的表达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第二种情况,比如孩子的同桌有特别漂亮的橡皮,你的孩子没有,但她也特别想有一块这样的橡皮,是她就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一块这样的橡皮。那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问孩子:你也想有一块这样的橡皮吗?孩子就会跟你表达和沟通。第三种情况,害怕被惩罚。因为孩子是最活在当下的。比如当孩子考试考的不理想,他害怕回家,父母惩罚他。于是就把分数改了。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家长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期待是否过高,让孩子达不到。或者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待,家长就会惩罚孩子,甚至是体罚,孩子很害怕,于是就想让自己好过一些,那当下能够蒙混过关,不挨打。上面我们说了,孩子是活在当下的,并且他们不会考虑那么长远。当下不挨打就好。所以如果是这样,家长需要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允许孩子犯错误,因为当犯错误的时候,才能从错误中有所学习。最后一点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我有一位来访者,她的女儿谈恋爱被她发现。她老公把女儿狠狠的揍了一顿。禁止女儿谈恋爱。但是女儿把谈恋爱转入到地下了。这位妈妈把女儿押过来做咨询。说绝对不能允许撒谎。但其实这位妈妈和自己的老公早已经离婚了,但是他们瞒着女儿,认为女儿不知道。看,我们经常会双标。我们自己撒谎,但绝对不允许孩子撒谎。所以家长的身教非常重要。其实真的很有意思。比如有一些家长,当孩子撒谎的时候,告诉孩子,“如果你说实话,我就不惩罚你。”可是当孩子说了实话之后,家长忍无可忍把孩子又揍一顿。你用撒谎的方法骗了孩子说实话,你又违背了你的诺言,把孩子揍了一顿。就是用撒谎的方式教育孩子诚实,这似乎很矛盾。最后我还想说一点就是是什么让你认为不能撒谎这么重要呢?确实我们提倡诚实这个品德。可是在现实中,我发现很多家长对“不能撒谎”,太过于执着。所以如果你是特别执着于“不能撒谎”这一点,那你可以去感受一下你内在发生了什么呢?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观点不同的人,以及你们的每一个观点。

35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