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5

晓布丁2011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培训行业的故事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榴莲恋上冰激凌

已采纳
赢在单词,主要还是教你背单词,而且词汇有一定深度,不然怎么让你赢啊,呵呵。楼主目前还是中学生,词汇量当然很重要,但有一定的范围就足够用了,选书应该选比较适合自己的,而且花太多时间背单词那你其他科的学习和玩的时间不就不多啦。 英语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用太迷信所谓老师,培训。 李阳自己还熬了那么多年呢。

英语培训行业的故事

158 评论(13)

浅浅浅浅灰

一、黄词瀚:黄词瀚初中辍学,从做杂工开始,通过自学英语向世界顶尖成功大师学习西方现代成功哲学、卡耐基演讲学、巅峰成就心理学、巅峰销售、优势谈判等,成为一位成功演说家及培训导师。黄词瀚老师先后亲自参加世界多位成功大师的成功论坛,并专注于研究与实践国际成功哲学大师们的系统智慧。此外,他还向国内知名演说家、培训师、企业及个人发展专家顾问学习。黄词瀚运用英语优势,大量研究英文原版成功哲学,并创办了KISS成功学习系统,通过传播KISS成功理念,他不仅仅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且帮助了无数人改变了人生命运,成为21世纪青年成功的榜样。二、马云: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目标北大,只考上杭州师院;三年高考,一年数学成绩1分,一年成绩19分。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马云说,“我当年学英语,我没有想到后来英文帮了我的大忙。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喜欢,只要你认为对的,就可以去做。如果你思考问题功利性很强的话,肯定会遇到麻烦的。”后来这位“杭州最棒的英语老师”因为英语好的原因,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结果是债没讨成,却促成了他与互联网的十年姻缘。互联网本来就是“舶来品”,马云流利的英语赋予他一张“国际通行证”,使得他有机会征服《福布斯》记者,早早登上了《福布斯》的封面;使得他可以结交杨致远、孙正义甚至比尔克林顿这样的人物;使得他可以穿梭在达沃斯论坛,让大家记住阿里巴巴。这些都促成了马云的国际化视野,使他能弄来资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马云说,自己一直学习不好,但仍有得意之处,那就是英语。三、邓亚萍: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2001年拿下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2002年12月12日,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邓亚萍用求学路上一路奋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世界冠军求学的悬梁岁月……清华:从写26个英文字母开始“临近退役时,我便开始设计自己将来的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哪天我不当运动员了,我的新起点也就开始了。”邓亚萍说。“1996年底,我被萨老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我明白,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用和信任,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奥委会的办公语言是英语(论坛)和法语。然而,这时我的英语基础几乎是零,法语也是一窍不通。面对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和自己外语水平的反差,我心里急得火上房。”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邓亚萍以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身份初进清华时,她的英文几乎是一张白纸,既没有英文的底子,更别说有口语交流的能力。“怀着兴奋而又忐忑的心情迈进清华大学。老师想看看我的水平——你写出26个英文字母看看。我费了一阵心思总算写了出来,看着一会儿大写、一会儿小写的字母,我有些不好意思——老师,就这个样子了。但请老师放心,我一定努力!”“上课时老师的讲述对我而言无异于天书,我只能尽力一字不漏地听着、记着,回到宿舍,再一点点翻字典,一点点硬啃硬记。我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从课本第一页学起,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背起;一天必须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5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正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邓亚萍几乎完全取消了与朋友的聚会及无关紧要的社会活动,就连给父母打电话的次数也大大减少。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和会话能力,她除了定期光顾语音室,还买来多功能复读机。由于总是一边听磁带,一边跟着读。同学们总是跟她开玩笑:“亚萍,你成天读个不停,当心嘴唇磨出茧子呀!”“但我相信:没有超人的付出,就不会有超人的成绩。这也是我多年闯荡赛场的切身体验。”学习是紧张的,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除学习之外,邓亚萍每周还要三次往返几十里路到国家队训练基地进行训练,疲劳程度可想而知。“每天清晨起床时,我都会发现枕头上有许多头发,梳头的时候也会有不少头发脱落下来。对此我并不太在意,倒是教练和队友见到我十分惊讶:‘小邓,你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可能是学习的用脑和打球的用脑不一样吧。虽然都是一个‘苦’字,但此时的我却有不一样的感受:以前当运动员,训练累得实在动不了,只要一听到加油声,一咬牙,挺过来了;遇到了难题、关坎,教练一点拨,通了;比赛遇到困难,观众一阵吼声,劲头上来了,转危为安。但读书呢,常常要一个人孤零零面壁苦思,那种清苦、孤独是另一种折磨,没意志、没恒心是坚持不下去的。”为了更快地掌握英语,几位英语老师建议邓亚萍到国外去学习一段时间,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经清华大学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1998年初,刚在清华读了几个月的邓亚萍作为交换生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突击英语。

207 评论(15)

甜心小葡萄499

俞敏洪一手创办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现任新东方 教育 集团董事长等职。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俞敏洪 事迹 ,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俞敏洪的 创业之路   1.创业的痛苦   第一个痛苦是自己两次遭遇绑架,险些被撕票;   第二个痛苦是自己在没有成功之前,天天遭受着悍妻的折磨;   第三个痛苦是遭遇了不讲情理的学校领导,最终愤然辞职,忍受着失业的痛苦;   第四个痛苦是请来了王强、徐小平这两个老哥们,不曾料想权力日渐被架空,真是“引狼入室”;   第五个痛苦是领导着一个只会谈论尼采哲学、动辄大喊大叫的董事会,活活吓跑了拎着几千万现金想来投资的养猪老板,痛失一笔庞大的资金;   第六个痛苦是十分后悔将新东方上市,但如今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2.创业缘起   妻子的唠叨:据英国《金融时报》,俞敏洪把他弃教从商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妻子没完没了的唠叨。他以自己那种特有的坦白说道:“我的一些朋友挣到了更多的钱,我妻子希望我也能更成功。她觉得,与他们相比,我是个失败者。”于是俞敏洪奋起迎接挑战,创建了新方学校,并将其打造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公司,在34个城市建立了英语学校和 其它 学习中心。在一个财政年度,有100多万学生入学,将新东方的收入推高了36%,达到逾10亿元人民币(合1.36亿美元)。   未获美国大学奖学金:俞敏洪也表示,之所以创办新东方,也是由于他没能获得美国大学的奖学金。为了筹到足够的钱让自己去美国 留学 ,俞敏洪干起了业余语言家教,同时还在北京大学教授英语。最终,他放弃了这种两班倒的工作方式,因为他意识到,要花5年多才能筹到去美国的学费。   3.创业经过   在好不容易疏通关系,获得了一张开办私人学校的许可证后,1993年11月,他在北京的首家新东方学校向13名学生敞开了大门。   此举最终使俞敏洪得以成行美国。但他目的地是纽约证交所,而不是一所大学。自从在纽约证交所进行首次公开发行以来,新东方的市值已升至逾20亿美元。经过配售后,俞敏洪现持有新东方25%的股权,同时通过其它员工和同事持有的股份保留着投票控制权。   坐拥约2亿美元的资金,俞敏洪决心在全国各地开办更多学校,并将业务范围拓展至语言培训以外,新东方很快将增设数学课程。他希望提高新东方的市场份额。中国的语言培训业市场规模为30亿美元,较为割裂,新东方所占的市场份额约为5%。   4.接掌民办大学   2013年10月9日,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正式向外界公布,已接手一所民办大学耿丹学院,并担任理事长。俞敏洪早在2008年就已成为耿丹学院理事会成员。2013年8月6日上午,耿丹学院召开理事换届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耿丹学院理事会,全体理事一致推选俞敏洪理事担任理事长。   俞敏洪的创业经历   截止到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约80%,全国50%的 出国 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数量达20万人次。同时新东方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也相当迅速,新东方学校的教育部门包括:   国外考试培训部   内考试培训部   基础英语一部(听说)   基础英语二部(新概念)    实用英语 部   高自考培训部   少儿英语部   小语种培训部   电脑培训部等;   主编了《英语我爱背单词》光盘、《英语GRE词汇大突破》光盘、《GRE模考》光盘、《GMAT模考》光盘等。成为中国颇有名气的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推动了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俞敏洪的办学事迹被中外众多报刊及杂志报导。   2000年,俞敏洪及领导团队成立了东方人投资有限公司,向教育产业化运作迈开了一大步。同年,新东方与联想合作,由联想注资5000万,新东方出品牌资源各占50%股份成立了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东方远程教学。这是新东方与外界第一次的正规合作,新东方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精神通过现代化科技以更快地速度渗透进社会。   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报告 显示,新东方2007财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净营收为4.293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00.8%。,新东方占有全国60%以上的出国英语培训市场。   俞敏洪很早就起床。上班,他得比平常提前近两个小时从家里出发。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这几天又到了招收暑假班的时候,由于报名的人太多,学校所在地、中关村一带的主要交通路段常常为之堵塞,——这种“夸张”的场面,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俞敏洪将车停在北四环路旁的一幢普通白色四层小楼旁。这是“新东方”的总部,也是被媒体称为京城最“热”的地方   据说,在美国、加拿大的任何一所著名高校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70%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身为“新东方”校长的俞敏洪,经常到北美考察访问,每次当他到附近的中餐馆就餐时,刚一落座,就会有几十个人站起来,同时称呼他“俞校长”。   俞敏洪人物事件   俞敏洪驳斥看衰新东方论 上半年或推在线教育产品   2014年3月11日,就在行业内热议以YY为代表的在线教育,会冲击传统教育新东方之时,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已做出了明确表态,称新东方发展稳健,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是互补关系。   俞敏洪在微博写到:“谈论在线教育不断升温,有些媒体和公司把新东方描述得好像已经分崩离析,恨不得马上唱衰新东方,迫不及待到了不惜编造谣言。而实际上新东方一直健康成长。”在提及在线教育冲击传统面授教育时,他谈到:“我认同在线教育对于传统面授是一种挑战,但我更认为是对传统教育的互补而不是取代。另外,做教育要把教育精神和互联网精神结合才能真正做好。”   俞敏洪建议国家与民间资本共同进入天使创投   2016年3月7日,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带来了三个提案,这三个提案重点围绕天使投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政策以及大学生实习报酬个税起征点进行。   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以及大学生的关注,体现了俞敏洪作为教育培训行业从业者的思考;同时近两年来投身于创投领域的俞敏洪,也针对国内天使投资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其中“国家主导的创投基金以股权合作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加入天使创投,完善尽职免责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创投引导资金的种子基金作用”的提法值得关注。   俞敏洪人物评价   一个曾经的留级生,让无数学子的人生升级;他从未留过洋,却组建了一支跨国的船队。他用26个字母拉近了此岸和彼岸的距离。胸怀世界,志在东方   现在终于理解老余了。如果他仍然站在学术的潮尖上,新东方就没有希望了。   从一名初中 毕业 的乡村 拖拉机 手,到一名乡村教师;从高考三次不中,到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从校园里内向自卑的丑小鸭,到英语系里耀眼的单词王;从被北大扫地出门的穷酸教师,到名动大江南北的培训界领军人物;从大街小巷刷 广告 的个体户,到亿万身家的上市公司老总;从付不起学费无缘出国的可怜虫,到学员遍布美国的“留学教父”……这就是俞敏洪,一个善于在演讲中激励学生的“圆梦大师”,一个没有一点架子、任由员工“开涮”的亿万富豪,一个创业伙伴们骑到他头上却不得不服气的校长。 看了“ 俞敏洪事迹”的人还看了: 1. 新东方俞敏洪寓言励志故事七则 2. 陈寅恪个人事迹介绍 3. 关于俞敏洪的高考励志故事 4. 名人为梦想奋斗的故事3个 5. 高考胜利者的奋斗故事10篇

187 评论(14)

艾薇喵跑

个人觉得还好吧,就是方便呀。我之前去的乐知,就蛮不错的!

33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