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蓝色的风铃
拽拽小蘑菇
有句老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学校里,这么个教育基地竟然有人打着培训的幌子来骗人的,还没出校园,就领略到了,人心不古。那时我正在上大二,刚开学没多久,在班里看到了关于一个培训机构的宣传,一个个小纸片就这样占据着每一个班级里的课桌,我们都感觉很奇怪,因为发传单的见多了,这样简单地小纸条样式的传单还是第一次,这一下子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大家认真的谈论了好久。小纸片上写的是某时间在某班有一个关于考导游证的讲座,说真的这次不像其他的培训机构倒像我们学校自己在组织考证似的,因为学校班级一般是不向外面的培训机构的借用的。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拉着朋友去看了一下,结果去的晚了,竟然没有座位了,看来同学们的热情很高涨呀。主讲的老师也很给力,她大讲了,现如今国内的旅游现状,以及现在考取导游证的好处,不得不说做导游的嘴皮子就是好用,把同学们的情绪把握的刚刚好。讲完她还把同学们的联系方式一个个留下,并说如果要参加导游证培训的话,明天还在这个教室把钱交了,然后他们机构就会每星期开设课程,由各个资深的导游专家给我们上课,保证通过率,另外她也是我们的授课老师,有什么不懂得可以问他。我纠结了好久,最终还是取钱交了,毕竟我也想考个导游证,不是为了以后工作用,而是她说有了导游证出去景点玩可以不用掏钱或者是半价的这很吸引我。到了授课的日子,我们早早的到了授课地点,又脏又破的一个小屋子,没办法钱都交了,只能硬着头皮来了,等了老半天,来了一个年轻人,说是我们的老师就给我们上课,他讲的很快,基本是照着课本念的,等他念的累了,就会说,下课了,你们走吧。等第二次去上课的时候,等了一上午,竟然没来人,照着他们留的联系方式打过去对方说打错了,那时真的感觉受骗了,仔细一想除了做宣传的那个女的和给我们上课的那个男的,我们竟没有见过第三个人,那时我们真的感觉上当受骗了。有的同学没死心,一直等到下午,没想到下午真的来人了,那个男的授课老师驾着一辆本田小轿车来了,那个同学很开心的在群里说,老师来了,慌的我们又都跑过来,没想到老师说下午有事这个星期的课和下个星期的课都不上了。就这样培训课有一搭没一搭的上着,一转眼就大半年了,去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少,最后就剩我们几个了,没想到临到考试报名的时候,整个机构一个人都没有了,再去就关上门了,一问周围的人说,这段时间都没咋地见过开门。一直到考试完也没见人来。这真的是我见过的最坑的培训机构了。本来学拿点钱去参加培训就不容易,再碰到这样的让人无语的培训机构,真的是太坑了。
美食VS钞票
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叫全英计划的英语培训班,为期两周,费用五千多。其实当时纯粹就是被洗脑了,因为培训班打出两个周说出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的噱头,有点类似于李阳的疯狂英语。当时报名的时候,培训班的老师还一本正经的说这个培训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参加的,会有严格的审核,还记得我听后还超级紧张,担心自己没有资格。结果去培训班的第一天,我就傻眼了,什么标准,只要是个人就能参加,全班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超级流利,有的连自我介绍都说不好。那老师还一本正经的差距不是问题,这十四天会彻底改变。我呸,人家花十年学的英语,别人要是十四天就能超过,那谁还会浪费精力。再说说上课,教学模式确实挺独特的,为了锻炼学生积极性,回答问题跟战争一样激烈,但有些过于注重形式了,完全不在乎学生回答的怎样。上课没有课本,老师想到哪里讲哪里,一节课下来啥也不会,就光记得几个所谓的常用短语。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两个周,最后送两天做生存计划,就是出去,拿五块钱活一天,只说英语。开始我觉得这个活动真的挺挑战自己的,直到真的参加后,才发现就跟乞讨差不多。人家凭什么让你白吃白喝白坐车啊,就因为你说英语,你说英语你觉得很special,但是人家不不觉得。比你英语好的人有的是,英语在现今社会只是工具,并不是谋生的手段。总之,就是废了五千多块钱,干了一堆疯狂却毫无意义的事。以后坚决不上当了,学英语这种事,还是踏踏实实自己模仿自己练吧。
北京吃贷123
以相亲之名打擦边球招生,英语培训巨头是因为双减政策的打击和疫情的冲击才慢慢走向没落。不只是该培训机构如此,其他的也是如出一辙,比如说新东方,已经走了进入了直播行业,没有在教育行业里面花太多精力。英孚教育一直是行业内标杆,大家也深知英语的重要性,有很多学生都分期付款来该培训班报各种课程。由于在线下当面教的氛围要更好一些,学到的东西更多,更多的人愿意在线下。许多加盟店都已经倒闭了,只好转为线上,有许多人并不愿意,才产生了纠纷,那么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吧!一,以相亲之名打擦边球招生加了英语培训班老师微信之后,他们就会在朋友圈里面发各种各样广告,这是司空见惯的。可是由于有越来越少的人报名参加学英语,又策划了新的文案,想要学员们在培训时认识如意郎君,还标榜自己也是通过在学英语的过程中碰到了心仪对象。尽管没有直接表明是为了招生而相亲,但是行为已经说明了一切,令不少要学习的学生反感。二,英语培训巨头如何没落?没落主要源自于两点,第一点是疫情的冲击,第二点是双减政策。除了该英语培训结构,其他的英语培训机构也是一样遇到了寒冬时期,应该找一个新的突破口,不要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上面在下功夫。有的加盟店在学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闭店,在闭店前半个月时间还在收培训费,可见他们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只计较个人得失,从来不考虑学员的钱,这一点是最让人感到愤怒。总之,英孚教育自从走了下坡路之后,吃相变得难看起来。不遗余力的推销课程,经常有跑路的情况,在培训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找直营店去进行报名,每次报名的钱不要超过一个季度就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
wangqinglin0
什么是传销呢?大家应该听过著名的“ 庞氏骗局 ”,就是以后来者的钱发前面人的收益。 现在也涌现出许多 新型传销 :他们不会限制你的人身自由,也不收手机身份证,不集体上大课,而是以资本运作为旗号拉人骗钱,利用开豪车,穿金戴银等,用金钱吸引,让你亲朋好友加入,最后让你达到血本无归的地步。 我想说的是充斥在大学校园里的各种“ 软传销 ”。 先将我自身作为一个例子: 我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遇见了一个扫楼的小姐姐,她说她那边有个俱乐部,可以学习ps,彩妆,视频制作等技能,当时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就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后来又添加了小姐姐的微信。 和小姐姐聊天很舒服,两个人聊了好多,有很多共同语言。小姐姐说她是由一个挺牛掰的学姐带,让我可以添加一下学姐的微信。 我加了学姐的微信后,她约我第二天晚上七点见面,学姐的思维跟普通大学生很不一样。 她认为在大学里不应该只局限于学习,还应该多关注一下职场方面的信息,比如说各种职场软实力,怎样在面试的时候将自己推销出去。 学姐跟我讲了一大推,说她曾经也是一个连当众说话都会脸红的女生,后来遇到一个贵人,进了那个贵人的大学生培训机构,才有了后面的改变,现在她也是这家机构的某个部门的负责人。 我对学姐无比崇拜,觉得人家才大二就已经这么厉害了,这个培训机构还真神奇。 后来跟学姐进一步接触,我慢慢听出了学姐话中的意思,她想让我报那个教育机构的班,费用是5998元。这对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每个月的生活费才1200元,哪里有这么多的钱去报班。 学姐说她报班的费用,是她一个暑假到处打零工挣来的,挣钱很辛苦,但是事实证明钱也没有白花,她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所以视学姐为大佬,一心想着要跟学姐混的我,去找爸妈商量了。爸妈听到我要在大学提升自己,尽管觉得费用有点高,还是给我打了钱。 我在那个培训机构试听过一次课,主讲人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士,大家都称她为“萍姐”,也是学姐口中的那位贵人。 她讲的是关于“性格色彩”的一节课,来参加的都是周边的大学生,萍姐讲课确实很有气氛,能让大家的思想都跟着她走。 但是不知怎么的,我对她喜欢不起来。她像是在蛊惑人 ,让大家对她言听计从。有点…有点像是 传销洗脑 ? 后面交了钱,学姐便是我的负责人,去她们公司的时候,我还看到一两个和我同校的女生,她们穿着职业装,在工作台的电脑前忙着。瑜姐说她们过来这儿有半年了,现在也在某某部门工作。一个个看起来都很厉害的样子。 但是在我加入后的这段时间里,我只去听过一两次课,每次去听课,算上坐公交的时间,差不多要花上四五个小时,由于太费时间,后来就没怎么再去,但是交进去的钱肯定是退不回来了 。 学姐之后想另谋高就,不在这家教育机构干了,她自身表达交流能力挺强 ,深得萍姐重用,在她离开后,萍姐有时候见到她,竟然对她冷嘲热讽的,一点也不顾之前的情谊,有种落尽下石的感觉。 学姐一直对我感到很愧疚,因为当时为了让我有钱报班,还加了我妈的微信,跟我妈说她要好好带我,现在我才来了不到半年,她倒是不继续干了。 于是学姐告诉了我一些那家教育机构的内幕,说公司现在好多人都走了,因为拿不到工资,我其实相当于她发展的下线,交了钱之后,上一段时间的课,萍姐就会给你分配任务,让你以扫楼的名义继续发展自己的下线,要是成功拉到了人,你就是那个人的负责人,你的职位也会升高一些。这根本就是传销常用的手段。 学姐还说,自己曾经以股东的身份投进去两万,事实证明,这些钱都是进了萍姐的口袋。 因为我是比较认可学姐,才听信她的话报的班,学姐说等她挣到钱之后,会把那六千块钱还给我。我不怨学姐,毕竟她曾经也是受害者,只能以后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可能这种不属于传销,但是打着 传销的擦边球 ,我称之为“软传销”,你花的钱相当于买了人家的课,就算报警,人家也是合法的机构,抓不到什么把柄,至于你去不去听,有没有学到东西,那是你自己的事。 传销里“ 发展下线 ”说的好听一点,就是让你自己带人,提高你的领导能力;让你去扫楼,也是让你实操,锻炼自己的表达交流能力。 “软传销”面向的群体,多半是初来乍到想多学一点技能的大一新生,也有急于找工作,想提升一下职场方面能力的大三大四的学生,然后利用大学生在大学生里面发展下线,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 还有我在学校经常碰到的那些宣传英语培训机构的学长学姐,也是以这种方式出来发展下线,一个不小心,热爱学习的你就掉进坑了。 顺便告诫一下,大学生首要的任务还是 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该过级过级,该考证考证,学习好的最好拿到奖学金 ,想学习ps,彩妆技能的,可以去请教一些信得过的学长学姐,或者自己百度,网上其实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 至于职场方面的软实力,你参加学生会,或者自己有意识的参加各种活动,在里面就会学到很多,根本不需要报什么培训班。 毕竟只有你具备了一些真材实料,能拿得出各种有份量的证书,而不是只会一些花拳绣腿,公司才能知道你能为他们创造价值,才会录取你。 今天讲述我的故事,就是希望大家能以我作为教训,能识别并避免校园里的各种“软传销”。 注:你还知道哪些“软传销”呢,欢迎在小鹤文章下方留言哦。
紫童vivi
EF英孚教育于1965年由Bertil Hult创办。EF属于私有企业,旗下有16个下属机构及非盈利性组织,提供各种教育类课程,包括语言学习、留学旅游及学位课程以及文化交流。英孚教育以前在教育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他还请了非常火爆的明星胡歌为他代言,不过还好胡歌没有继续给英孚教育代言,不然他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英孚教育目前已经没落了,他打着相亲的擦边球来招生,让不少的人表示英孚教育是相亲俱乐部。那么,英语培训巨头到底是如何没落的呢?英孚教育入驻中国已经有20多年了,他也算得上是英语教育界当中的开山鼻祖,很多后起之秀都是模仿了英孚教育的方式来培训的,并且效果都很理想,让他们能够青出于蓝。目前英孚教育将关闭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外的,西安,武汉,苏州,徐州,成都,无锡等多成人校区。这一个消息一经爆出之后,让很多的人都表示唏嘘不已,曾经如此庞大的一个教育,如今变成了这个样子。但是也有很多的人认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他们自己经营不善,才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为什么说英孚教育打着相亲的擦边球来招生呢?因为曾经有英语老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过这样的动态,在这个动态里面,他写到不想再当单身狗了吗?你们的相亲课程来了,单身小伙伴不论男女都可以在学校认识潜在对象哦,并且还配上了几张图片。而让我们更想不到的是,在即将关闭线下的门店之后,英孚教育还在大量的推销他们的课程,并且还有不少人在这段期间选择了报课,但是英孚教育却没有提到会关闭相关校区的一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