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2

后颈伤痕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教师朗读培训方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arefreeyu

已采纳
按照英语课标的要求,学生要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英语的课堂训练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回顾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是否也关注到这些细节呢?学生的朗读训练是否高效呢?然而平时的教学常常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现象一:读熟读顺没落实到位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使课堂变得热闹非凡,但面对一个个学生时,却发现还有相当多的后进生,不要说读出纯正的英语,就连起码的读通读顺都成问题。追其因,主要是时间得不到保证,更多的是走过场,课堂上只一味听到中优生齐读,展示读,竞赛读……一些后进生只静静地坐在一边当旁听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形式单一,只是机械地重复。一遍又一遍,学生读得口干舌燥,自然读书的积极性大大被挫伤,久而久之,朗读成了一种负担。现象二:一味强调朗读的流畅而忽视了教师的朗读指导有的教师认为,新理念下的英语课堂,要让学生去大声朗读,就是让学生一遍一遍地按自己的意思去读。不考虑对话的内涵,不做具体的朗读指导,没有读书的目标,就是一个“读”字贯穿始终。于是,在课堂上,部分同学出现了唱读、误读,无视纯正的语音、语调和正确的停顿点。面对以上两种现象,我是这样思考的:一、关注全体,把读熟落到实处“熟读”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要“读”,二是要读“熟”。宋代的教育家朱熹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古人的方法能否运用到当今的课堂?拿到一篇文章要学生读熟,首先要给足练读的时间。我们可以这样安排:课前预习读,课中反馈读,课后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课前预习读。要求学生做到:自读课文不少于3遍。第一遍读圈划生字新词,拼读熟练;第二遍读划出“你认为读得最拿手的语段”,多读几遍;第三遍读划出“你认为最难读的语段”,想办法,努力把它读好。这样,每读一遍都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就会用心去读,时间长了,学生定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课中反馈读。这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熟练最关键的一环。有好些孩子,家长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辅导,因而让他们在课前预习环节把课文读熟并非易事,所以只能把这一任务放到课堂上。而一节课的时间是个常数,如果课堂上让一个一个学生各读一段,或是“开火车”读,试想:一篇对话短则十来句,多则三十几句,一轮下来,有几个学生能有幸被轮上?大部分学生似乎都坐上了“冷板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让反馈读进行一些花样的翻新,拓宽读书的参与面,增加朗读的趣味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来呢?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操作:首先四人一小组反馈交流预习情况,给足时间保证人人都能读一遍课文,建议组内互帮互读,尤其要注意一些后进生。也可以组与组之间进行赛读;其次,面向全体,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语段,也可以指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语段,或教师或同学给予范读。这样,运用互帮互读,朗读竞赛的形式,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朗读兴趣,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分别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使得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后指导读。所谓课后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是针对个别后进生而言的。一个班级的学生犹如我们的十个手指头,有长有短,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学习中,总有个别学生在正常时间内掌握不了应该掌握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开小灶”。二、在学生朗读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学生朗读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设置与课文匹配的情景,通过反复听录音、老师范读、学生范读等形式,让学生揣摩文中人物的语气,找准词句的重读、弱读和连读,以及停顿点,最终使学生少走弯路、错路,让指导和练习事半功倍。如:朗读句式The Chinese teacher’s lunch is on the chair. 时,有的学生停顿点不对,有的把句中每个词都读得很重,听起来很顿促。经过反复听录音,句子可以这样读:The Chinese teacher’s lunch /is on the chair. “/”是停顿点,划横线的单词要重读。经过这样详细的指导,学生在朗读训练时有法可依,部分后进生可以适当的在书中做一些笔记,便于课后巩固。总之,朗读是英语课堂上最常见的学习活动,我们要多一些思考,精心设计,尽最大可能的使我们所有的学生掌握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

英语教师朗读培训方案

216 评论(8)

海螺拍客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大环节缺一不可,利用好英语早读对于学生学习好英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该如何设计早读流程才能让学生通过早读课提高英语水平呢?现将我关于早读流程的初步设计与完善总结归纳如下:一、明确英语早读的任务和内容 每节的早读任务应该在早读的前一天就布置好,然后告知课代表,让课代表早读前写在白板上,这样学生在课代表的管理下可以先进入状态,早到的学生也不至于浪费时间。早读的内容从教材来看,主要分为单词、对话(交际用语)、语法句子、2b阅读文章和3a书面表达以及听力材料;从课外补充来看,主要分为课堂笔记、课外延伸词汇、好词好句表达以及优秀范文摘抄。每次的早读任务应该确立一项核心的内容,让学生在早读课上真正地通过读达到背诵的目的。同时早读任务要避免“一刀切”,各分数段的学生可以根据学情具体设置不等量的早读内容。 二、提供多样化的形式开启早读 1. 领读:可以分为课代表领读或优秀学生代表领读以及教师领读。领读的学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能给大家做示范,让其他同学看得见、信得过、赶得上。 2. 齐读:避免早读瞌睡,又能点燃学生兴奋劲头,可以加入一些拍手或拍桌子的动作,让早读更有节奏感。 3. 自由读:时间限定在10分钟,学生可以自读,也可以小组领读,互相监督。 4. 朗读比赛:在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比赛。如:短文朗诵、分角色朗读对话,看谁读得流畅、读得有感染力。 5. 背诵比赛:以小组为单位,给每组的组员编号,按号码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早读结束时及时评比,予以奖励。 三、及时检查早读的效果 如果只安排早读任务而不检查效果,一些自觉性不够的学生就会产生偷懒心理,做与早读无关的事或者睡觉。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对早读效果的检查和抽查。时间可选在早读中间或最后,并根据学生学习层次注意优差兼顾,难易适中。没有完成早读任务的,要责其限期达标,利用课后再检查,绝不姑息迁就,只说不兑现。     早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阵地。每天有规律地早读,可以巩固脑子里印象深刻的单词、短语、句型等。早晨是人的记忆高峰期,是黄金时段。我们要努力将学生的黄金时间激活起来,让早读精彩起来。

32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