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tienan002
meisha2345
我认为有三点:把同事当朋友;把公司当学校;把工作当奉献。把同事当朋友刚毕业的时候我总是习惯把表面上对自己好的同事当成朋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和同事一起去,无论什么小秘密都喜欢和同事分享,后来在这件事情上吃过亏,以后再也不敢把同事当成知己来对待了。比如以前经常喜欢和一位同事一起吃午饭,期间会和她背后议论领导。结果没过几天领导就找到了我,并且和我谈话说让我有意见可以直接向他反映,最好不要在公司表现的过于消极,容易影响公司其他同事的工作热情。这些话除了我和这个同事说过其他的同事是不可能知道的,肯定是她为了讨好领导向领导打了小报告。这件事情之后我就开始和这个同事保持距离,以后再也不敢轻易向其他同事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了。把公司当学校公司就是个利益场所,同事都是为了挣钱才聚到一起的,和单纯的学校生活没法比。不要把没有工作经验虚心向同事或者领导请教,他们就必须要交自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这个处处都存在竞争的场所,自保才是王道。所以工作经验不是靠前辈教的,是靠自己悟,是靠自己实践的,是靠自己总结的。把工作当奉献公司有一种声音说: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要那么计较得失,一定要先奉献才能有收获,所以关于薪资待遇还有休假不要斤斤计较,不然显得格局太小以后没有发展。我觉得这是披着奉献伪善的外衣剥削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我们上班首要就是挣钱,如果我们要是奉献不必要非来到公司,随便哪个社会福利机构都可以让我们发光发热。再说体恤是相互的,我们因为没有钱吃不上饭,交不起房租的时候,谁又能对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呢?那些说着先奉献后回报的大佬当初是也是不计回报的为公司奉献吗?我们付出劳动就要有回报,无论从法律上还是道德上说都是正正当当的,没有任何可以心虚的理由。以上就是我针对这个问题,所分享的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纠正。
大嘴闯天下
学生思维一,学生普遍对于积极工作的理解是雷厉风行地去解决问题。孔子说了,欲速则不达。这个学生思维的产生,我觉得直接来源是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工作中的问题对应的往往是自己以前经历的种种考试。而考试本事实际上是一个限定时间的胜负,而且考试往往题目都不是开放性的,而是封闭式,大多数情况是有标准答案的。所以学生初入职场的时候,往往遇到一个问题,还是希望自己能够用对待考试的方法赶紧快速的解决它。比如你刚加入了一个统筹项目款项预算的小组,然后你的老板忽然说,小李呀,你把那个报表A乘以一个利率5%做张表给我看看。你麻利地喊了一声好,然后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做完之后呈递给了老板。看起来很不错,电视剧里白莲花的女主角都是这么工作的。然而,如果你能慢下来,试图去理解老板让你做这件事的意图,思考问题背后到底是一个什么需求,就又是另外一个格局。比如,同样的例子,你如果能思考到老板可能只是想了解一下利率5%跟当前的利率2%的未来一季度的差值。这个时候,你不仅能把5%的报表做好,你还能够把5%的数据和2%的数据做到一张表上作为对比呈现给老板。如果你更高阶一点,甚至可以把利率这个地方做成一个公式,以后老板只要想换新的利率,他只要输入个4.5,就能出来4.5%的报表,输入3.2,就能出现3.2%的报表了。学生思维二,学生往往做得是给定框架内的选择题,往往非黑即白面对刁钻的送命题,优秀的职场人才要能跳出圈套想问题这个学生思维的产生,我觉得也是跟学生时期封闭性的考试占的比重过多有关。但是也没有办法,封闭性的考试的本质还是教育资源有限,如果是开放性的考试,需要消耗数倍的人力物力去进行评估和审核的。在咨询工作中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一个公司现在发展有两种模式可以走,一种是模式A,好处有123,一种是模式B,好处有456. 让你怎么选。如果学生思维的话,你会马上开始权衡A和B。而一个职场人才,会明确这是一个固有的框架,而跳出来,去想我能不能实行50%的A,50%的B,或者80%的A,20%的B,等等等等,变幻出非常多不同的选项。或者说,现在有两个姑娘给你选,一个20岁长得像林志玲一样,但是身背500万的债务,一个30岁家里很富但长得很丑的女人,你选哪一个?学生思维会马上陷入固有思路中去思考,而职场老手会告诉你,其实你是可以两个都不选的。学生思维三. 不够重视睡眠的重要性,努力就是要做到感天动地。头脑特工队对人在睡眠时期的描述非常传神这个思维的来源,我觉得是来自于各种心灵鸡汤的书刊等以及那些根本就没有任何职场经验的影视作品。这些作品对于努力的描述,就是熬夜通宵,不眠不休,黑眼圈,咖啡,感天动地。实际上这些都只是感动自己而已。而广大学生们,因为身体正是巅峰,确实也能够做到挑灯夜读或者临时突击第二天上考场,还能有血有蓝。但是如果你了解到人类睡眠的时候其实大脑真的是会像《头脑特工队》里面演绎的那样对于你之前的学习经验认知进行更有效的规划整理,清除垃圾,你就会明白,没有任何工作或者任何人类活动能够代替睡眠在头脑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和职能。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一直想不明白的课题,好好睡上一觉,第二天就想明白了。那位在梦中因为梦见一只蛇自己咬住自己的尾巴而想明白了苯的分子式的化学家可不是编的故事。学生思维四. 特别重视输入,不重视输出,所以容易眼高手低。为什么我们玩游戏的时候都知道输出重要,但是我们自己工作学习的时候却常常忽视输出我觉得这种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跟前面一样都是不能够怪广大学生的。因为学生时代本来就是以输入为主,学习新知识,上课听讲,上网课,甚至上知乎,都是输入。这种学到新知识的感觉也特别的好,感觉自己一下子又成长了很多。而输出的部分,很可惜,我们的教育里面真正让你自由输出的,在大学之前只有语文作文,英语作文这两项了。最最考研人输出的能力的演讲口语能力,竟然语文和英语都不要求!所以最终的结果是输出,尤其是自由发挥的输出,在我们的学生经历中是比较缺失的。而职场上,是极其考验你的输出能力的。同样是去陪领导考察一个项目,听一下项目上负责人的工作报告,你和另外一个新人都听明白了,全都理解了。但是人家一回来就能马上写出一份总结性很强的考察报告发给领导,你却干巴巴地写不出来,领导问你有什么想法,你又没有什么逻辑性,想到一句说一句。最后,你肯定也知道,自己跟对方差距太大了。总结以上便是我对职场中典型的学生思维的分析!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