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82

天天快乐1414
首页 > 英语培训 > 布莱克英语培训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妖娆176991534

已采纳
去李阳疯狂英语培训吧,我向你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不用两年,两个月你将可以讲一口流利地道的美式英语.愿你早日成功.相信我在平安夜对你的祝福吧.

布莱克英语培训

97 评论(10)

mon也是部长

an+元音音标为首字母的单词单元音 [ i: ] [ e ] [ u: ] [ ә ] [ ɔ: ] [ i ] [ a: ] [ ә: ] [ u ] [Λ] [ ɔ ] [ æ ] 双元音 [ eә ] [ iә ] [ uә ] [ ɔi ] [ әu ] [ ai ] [ au ] [ ei ]e.g.an egg /e/ an apple /æ/也有很多说以aeiou为首字母的单词前加an,那个是错的,是为了方便没学音标的孩子们。

177 评论(15)

yiyiling1221

智课教育为您解答:首先可以先规范一下你的这个问题,其实你要问的应该是单数可数名词前不定冠词a/an的选用,如果该名词前无形容词,则看该名词的第一个音素或者说音标是否是元音,是,用an ; 如果该名词前有形容词,则看该形容词的第一个音素或者说音标是否是元音,是,则用an. 元音有20个分别是如下长元音 /ɑ:/ /ɔ:/ / ɜ:/ /i:/ /U:/短元音 / ʌ/ /ɒ/ /ə/ /ɪ/ /ʊ/ /e/ /æ//eɪ/ /aɪ/ /ɔɪ/双元音 /ɪə/ /eə/ /ʊə//əʊ/ /aʊ/

286 评论(15)

零下十三月

class与lesson属同义词,两者均表示“课业”的意思,常可通用。例如:There is a physics class/lesson on Tuesday. 星期二有一节物理课。但认真推敲起来,它们在意义上仍略见不同:前者侧重于课业的形式,而后者侧重于课业的内容。比如说:“I have two classes this afternoon.”时,讲话人所强调的是“两个45分钟”的课业形式,而当他说:“I have two lessons this afternoon.”时,则着重强调“两个学科”的课业内容。然而,指“形式”或“内容”,往往取决于说话人的主观意念。比如,下课时,教师通常说:“Class is over”,因为这句话几乎总是在下课铃声敲响的时候说的。此时,一听到铃声,人们总直觉地联想到“45分钟”的课业形式结束了。但也未必尽然。19世纪法国作家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1897)的名篇《最后一课》中,那法语教师听到教堂的钟声敲响了之后,宣布下课时所说的话,其英译文就用:“The lesson is over”(参见高中《英语》第二册The Last Lesson,p.183)。问题在于,那是法兰西沦陷区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不论教师还是学生,甚至连全体市民们,都关切地专注着它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因此选用lesson便有所侧重。观察下面几个包含class的例句:What shall we do in our English class tomorrow? 明天的英语课我们要做什么?Yesterday I was late for the politics class. 昨天我上政治课迟到了。In our school each class lasts 45minutes. 我们学校,每节课上45分钟。以上场合所指的“课业”多半与形式有关,故选用class为宜。再看下面几个包含lesson的例句:Ms Smith was preparing the new lesson with other teachers. 史密斯女士正和别的老师一起备新课。When she hurried into her classroom, Mr Black was already beginning his lesson. 当她匆匆赶进教室时,布莱克先生已经开始在讲课了。They all enjoyed their lessons. 他们都很学喜欢他们所学的功课。以上场合所指的“课业”,多半与内容有关,故选用lesson为宜。

215 评论(8)

hanzhe2013

乔治·布莱克原姓贝哈,于1922年11月11日生于荷兰鹿特丹。父亲艾伯特·贝哈是英籍土耳其人,母亲是荷兰贵族后裔。父亲因病去世后,13岁的布莱克前往埃及的姑母家寄居。在开罗,布莱克与他的叔叔,后来成为埃及共产党领导人的亨利·库里尔朝夕相处了三年,年轻的布莱克受其叔叔影响,接受了早期共产主义教育。16岁时,布莱克回到了荷兰。1940年德国入侵荷兰,盖世太保逮捕了布莱克,把他关进了集中营。虽然集中营由党卫军严加看守,但布莱克还是设法逃了出来并顺利地逃到外地的叔父家。不久,他就参加当地的抵抗运动,充当抵抗运动的信使,执行了几次传递情报的危险任务。战后,布莱克因此还获得了荷兰女王授予的四级拿骚十字勋章。为了躲避盖世太保的追捕,布莱克前往英国,并报名参加了英国海军。几个月后,他的上级发现了布莱克的语言天赋——精通英语、荷兰语、法语和德语,因此,送他到军官学校培训。接受完培训,布莱克先在海军情报部门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转到特别行动委员会荷兰分部,从事密电码的截收和破译工作。二战结束之时,布莱克已经晋升为海军上尉,在汉堡的英国军舰上任情报官。1947年,由于特别情报处官员肯尼思·科恩的推荐,外交部决定录用布莱克,并派他进入剑桥大学唐宁学院学习俄语。布莱克在唐宁学院的学习持续了一年,毕业之时已经精通俄语。外交部将他分配到外事局九处一科,暂时任代理领事。实际上,布莱克的真实身份是秘密情报局特工。几个月后,布莱克接到通知,要他到韩国首都汉城任职。于是,1949年布莱克抵达汉城,谁也预料不到,远东之行彻底改变了它的命运。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朝鲜人民军攻进汉城后,英国公使馆里所有人,包括布莱克,立即成了阶下囚。后来,英法两国使团成员都被朝鲜拘留在鸭绿江边的满埔。据布莱克晚年回忆录叙述,在朝鲜,他目睹了李承晚政权的昏庸无能,亲历了美国飞机对朝鲜村庄的野蛮轰炸,内心深受触动。在朝鲜拘留营里,苏联和朝鲜开始对布莱克等人进行“洗脑”,向他们灌输共产主义思想。苏联国家安全部政治教育部还专门派来了意识形态专家格列戈里·库兹米奇,试图策反这些“战俘”。在被捕后的第17个月,布莱克告诉库兹米奇,他已经信仰共产主义,愿意为克格勃效力(有趣的是,后来库兹米奇反而叛逃到美国,投靠中央情报局)。但是他提出为苏联工作的三个条件:第一,他只提供与反对共产主义国家有关的英国情报活动的情报;第二,他不接受酬金;第三,不必提前释放他。总之,从那时起,布莱克就是克格勃的间谍了。1953年3月,布莱克和英国公使、领事等人在苏联驻北京大使馆的安排下,经北京、莫斯科、西柏林,返抵英国。在那里他们受到英国外交部高级官员的热烈欢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布莱克被分配到军情六处克伦威尔街分部工作,专门负责窃听和秘密拆封外交邮袋。1955年春,布莱克被派往西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内秘密情报局工作站任技术行动部副主任,他的特殊使命是研究驻德苏联军队的情况,并在苏联军官中物色可能的叛徒。就在这时候,布莱克上司发现他与苏联人有联系,但以为他只是为了向苏联人传递假情报。因此,布莱克为苏联服务,后来是经过秘密情报局特许的。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布莱克真正效忠的是克格勃,而不是秘密情报局。 在军情六局伦敦总部工作时,布莱克将秘密情报局的“战斗序列”——全局工作人员名单和工作情况提供给苏联。而最重要的情报还是在柏林任职的四年里,他向克格勃报告了英国秘密情报局布建间谍网的情况,其中包括在共产主义国家中招募的近400名间谍人员名单。据称,因为布莱克的叛变,导致42名英国间谍死于他手,为此,英国司法当局判处布莱克42年徒刑。布莱克欠下的第一条人命是东德国家安全局局长比亚韦克中将。1953年,他叛逃到西柏林,改名换姓之后,被秘密安置在西柏林的一个安全住处。比亚韦克受到特殊的照顾,秘密情报局在他的公寓里安装了保险锁,还有与英国安全官员联系的报警器,因为他们知道,克格勃对待叛徒决不会心慈手软。只可惜百密一疏,1956年2月的一天,比亚韦克一时高兴,在没有安全人员陪同的情况下私自出门散步,他刚走到小巷子口,就从暗处闪出两个人来,扑向比亚韦克,将他拖进一辆早已等候在那的小汽车。英国政府多次向苏联政府提出交涉,但苏联当局一口否认他们知道比亚韦克的下落,英国人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原来,比亚韦克的房子与布莱克住处正好在一个胡同,布莱克发现这一秘密后立刻通知了克格勃。从此,比亚韦克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另一个被布莱克出卖的是格鲁乌的彼得·波波夫。1953年在维也纳,波波夫暗中投靠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并且很快成为战后为西方效劳的最有成效的间谍。在维也纳工作的两年期间,他提供了有关400余名潜伏在西方的苏联间谍人员情报。当他从维也纳调到东柏林后,暂时与中情局失去了联系,于是他给联络人写了一封信,托正在东德访问的英国军事使团转交。按工作流程,这封信应首先交给秘密情报局当地情报站,然后由情报站与中情局联系。于是,信便传到了柏林情报站的布莱克手中。布莱克不辱使命,如期把信交给了中央情报局。只不过,在转交信之前,他已经阅读了信的内容。格鲁乌得到报告后立刻把波波夫召回了莫斯科,并秘密监视其行踪。1959年10月的一天,当波波夫在莫斯科一辆公共汽车上向美国驻莫斯科使馆中一名中情局间谍传递情报时,被格鲁乌当场抓获。波波夫的下场十分悲惨,在众多格鲁乌同事的面前,他被活生生地扔进烈火熊熊的炉子里烧死了。 布莱克最为得意,给英美情报机构造成损失最大的要数他出卖了“柏林隧道”的秘密。1953年,英国秘密情报局制定了一个名为“黄金行动”的计划:从西柏林挖一条长450米长的隧道通到东柏林,并在东柏林至莫斯科的三条地下电缆上,采用英国工程师设计的搭线方法,实施窃听。该线路除窃听苏联与东德之间的军政电话外,还窃听东柏林到波茨坦的苏联军事管制总部,以及苏联驻德防区和华沙之间的电话。由于隧道要从美占区开挖,因而,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参加了这一秘密行动。挖掘隧道与安装窃听设备历时一年,耗费了 2500 万美元。秘密情报局和中央情报局都指望柏林地道能作为一个超级的情报来源,在苏联采取军事行动前能提前得到一些预警时间。但是1956年,苏联出兵匈牙利,地道里却没有传出一点征兆,令西方情报机构大为不解。原来,早在隧道还未动工之前,布莱克就已经把这项绝密计划的相关文件泄露给克格勃了。从此,俄国人就把机密情报改在其它线路上传送,同时,利用这几条电缆向西方传送假情报。1956年4月22日,苏联通信工程兵在维修电缆时,一个通信兵突然掉进隧道,柏林隧道无意中暴露出来。苏联当即召开记者会,指责美国人入侵苏联管辖区,并让众多记者参观这条通向美占区的隧道。与此同时,美、英传播媒体也大肆宣传,说这条隧道三年来的窃听行动,是冷战中西方最大的成功。直至1961年,布莱克间谍案曝光后,英美情报机构才意识到自己被苏联人耍了。 布莱克在柏林工作了四年后,于1959年调回伦敦秘密情报局总部工作。但是,他呆在伦敦的时间并不长。苏伊士运河危机发生后,英、法、以三国发动侵埃战争,妄图夺回运河,不料遭到失败。英国感到必须派一个掌握多国语言的人到中东去,这样可以在诸如约旦、科威特和其它波斯湾阿拉伯语国家中保持应有的影响。于是,他们想起了“语言天才”布莱克,派他到黎巴嫩学习阿拉伯语。布莱克在柏林期间,曾经发展了一名叫霍斯特·埃特纳的双面间谍,埃特纳过去曾经在西德情报局长莱因哈德·格伦将军的机构中任职,后来因为生活奢侈而被解雇。英国秘密情报局同意埃特纳在布莱克领导下向克格勃提供假情报。在布莱克到达黎巴嫩的同一个月,埃特纳的妻子因为丈夫有了外遇,气急之下向联邦德国保密局告发了他。保密局逮捕了埃特纳,指控他向苏联提供情报。埃特纳在狱中承认了他的双重间谍身份,并供认他是在一个名叫“范弗里斯”的英国人煽动下才为苏联人搜集情报的,而“范弗里斯”正是布莱克的化名。联邦德国向秘密情报局通报了有关情况,但他们对此不以理睬,因为布莱克同埃特纳接触是经过秘密情报局批准的。布莱克此次侥幸过关,但不久后,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狙击手”是波兰总参情报部副部长迈克尔·戈伦涅斯基的代号,他是美国中情局的一名间谍。此人行踪十分诡秘,在1961年叛逃之前,连中情局都不知道他的国籍和真正身份,只知道他与克格勃有密切联系。“狙击手”提供的一份情报说,克格勃已经搞到一份秘密情报局文件,上面列有英国在波兰的谍报人员名单。中央情报局把这个情报通知了秘密情报局,秘密情报局的头头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又出了个菲尔比。 “狙击手”又透露说秘密情报局内部隐藏着一个极为活跃的克格勃间谍,代号为“钻石”。然而秘密情报局查遍了总部和波兰间谍站的所有特工,结果还是一无所获,不仅“钻石”没有被发现,却因此暴露了“狙击手”的存在。“钻石”立刻向克格勃报告,波兰情报部内有一个为西方工作的间谍,代号“狙击手”,但是不知道其具体身份。“狙击手”与“钻石”都知道对方的存在,清醒地意识到对方都能将自己置于死地,因此急切地要求自己的主子清除叛徒。克格勃比军情六局的动作快,只可惜,他们找错了人。由于戈伦涅斯基是波兰情报部内负责反间谍事务的直接领导,且一直得到克格勃的器重,因此克格勃把挖出‘猪’ (“猪”是克格勃对叛徒的称呼)的任务交由他负责,大吃一惊的戈伦涅斯基了解情况后仓惶逃往美国。军情六局专家立即前往美国,去调查那份名单的情况。得知军情六局还没有找出“钻石”后,戈伦涅斯基吓坏了,他生怕来审问他的人就是“钻石”,说不定还奉了克格勃的命令来干掉他,于是痛斥MI6的无能。不过最终他还是与秘密情报局合作,告诉他们克格勃不是从秘密情报局总部和波兰获得的名单,而是从一个柏林情报站的情报人员那得到的。而且,1960年以后,“钻石”提供的机密文件突然中断了,那时,布莱克恰好被派往贝鲁特学习阿拉伯语。如梦初醒的军情六局,这才相信“钻石”的存在,而且,这名间谍就是乔治·布莱克。他们急忙将布莱克从贝鲁特调回伦敦,从此,布莱克接受了无休止的审查,最终招供了他为克格勃进行的所有间谍活动。 1961年5月3日,伦敦中央刑事法院以叛国罪判处乔治·布莱克42年徒刑,这是英国自废除死刑以来最严厉的判决。布莱克起初被关押在伦敦北部的斯克拉布监狱,并被列为“特殊监护”的犯人,这是对有可能越狱的犯人采取的特别措施。然而,4个月后,秘密保安局局长罗杰·霍利斯爵士通知监狱负责人,对布莱克的调查已经结束,要求解除对布莱克的“特殊监护”。于是,监狱长把布莱克安排到第四排牢房的一间普通单人牢房中,并让他担任监狱的阿拉伯语函授教员。在斯克拉布监狱的犯人中,有四个人对布莱克的越狱逃跑起了积极作用。肯尼思·戴库西是金融巨头,因为诈骗和诬陷而被捕入狱。肖恩·伯克年轻机智,在布莱克越狱过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米歇尔·兰德和帕特·波特尔都是爱尔兰人,他们都认为英国司法当局对布莱克的判决过于严厉。1966年,伯克刑满获释,开始为布莱克策划越狱行动。10月22日星期六放电影时,有人将一根铁棍塞进布莱克的牢房。布莱克用铁棍撬开了铁窗,并从房顶上爬了出来。此时,天色漆黑,大雨倾盆。他快速奔向15英尺外的围墙,抓住伯克早已安放在围墙上的尼龙绳梯,很快就翻过围墙逃走,不幸的是从墙头跳下时,手臂摔骨折了。布莱克在伦敦以北的一个住所躲藏了两个月,避开了警察的追捕高峰。后来,兰德·米歇尔把布莱克藏在一辆坐卧两用汽车的床下,经过多佛尔渡口,到达比利时。又经西德前往东德,在那里,布莱克受到克格勃官员的热烈欢迎,并乘飞机前往莫斯科。 乔治·布莱克抵达莫斯科后,受到苏联当局的热情接待,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和红旗奖章。此后,布莱克一直默默无闻地在莫斯科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上班。将近1/4世纪后,他终于打破了沉默,撰写了《我的间谍生涯》一书,向世界读者展示了其不平凡的一生。菲尔比让秘密情报局从“超级机密”的光环中跌入黑暗的深渊,而布莱克在秘密情报局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彻底摧毁了英国情报系统的声誉,可怜的英国秘密情报局何时才能恢复元气,只好靠女王保佑了。

215 评论(15)

善美梅子

26个字母分成5个元音(A,E,I,O,U)+21个辅音。加不定冠词a/an是要看单词第一个字母所发的读音, 而不是元音字母。元音音素指读音是由元音字母(A,E,I,O)发出来的读音; U是特例, 有两种读音, 一个是元音音素, 一个不是。比如: apple-->第一个字母A所发出的读音一定是元音音素, 所以1个苹果= an apple特例:1、umbrella-->第一个字母U所发出的读音和字母A发出的读音类似, 所以一定是元音音素, 所以1把雨伞= an umbrella2、university-->第一个字母U所发出的读音和字母A/E/I/O发出的读音都不一样, 所以不是元音音素, 所以1所大学= a university3、hour-->虽然第一个字母是H, 不是元音字母, 但是此时的H没有发音(silent), 所以看第二个字母O, 它发出来的一定是元音音素, 所以1小时=an hour扩展资料不定冠词a和an的用法一、a和an用在可数名词单数前,我们要注意的是,a用在辅音开头的名词q前;an用在元音开头的名词前面。大家要注意分清楚,元音辅音,不等于元音字母辅音字母。比如说:a computer 一台电脑;a desk 一张桌子;a country一个国家;a university一所大学;a European一个欧洲人。在这里,元音字母E开头,但是E不发音。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元音开头的名词,如:an apple一只苹果;an egg 一只鸡蛋;an uncle 一位叔叔;an umbrella一把雨伞;这里U和前面university一样,在单词的开头,university里的U是发半元音/ju/ ,所以看成辅音,用a university,而在这里,umbrella是发元音//,所以用an umbrella。再又比如说我们很多的字母,它的发音往往是一个元音开头,比如说x,an "x", m, n, f, l 等,一个前面都要加"an" : an "m, n, f, l" ,所以这是a和an,我们要注意的第一点。二、a和an的用法1、首先,a和an用在可数名词的单数形式前,它是用来指第一次提到的一个名词,我们在会话的时候,第一次提到,比如说:I need an English grammar book. 我需要一本英语语法书。They live in a two- storey house.他们住在两层的房子。He bought a pencil. 他买了支铅笔。2、他们可以用在单数名词前,当然还是可数名词,表示一类人或者物,这比较特殊,泛指,比如说:A bike is very useful in the countryside.在乡下自行车很有用。A bike在这里不是一辆自行车,而是统称自行车这样的东西。An elephant is stronger than a horse.An elephant也不是指某一只大象,而是大象这种动物。a horse也是马这种动物。大象比马更强壮。3、很特殊的一种用法,用的数字前面。a hundred 一百,a thousand 一千,a million 一百万,a half 一半,不过半小时,我们即可以说a half hour 也可以说half an hour。4、a和an 也可以用在价格,速度,比比率,频率之类。我们经常说,twice a week,每周两次,一周a week。 或者我们说,six kilometres an hour 指速度,一小时60公里。 或者我们说,fifty yuan a kilo 一公斤50元,a 和an 相当于"每",相当于"一",5、我们以后要学习的感叹句经常用。Such a lovely day! 这天气真好!What a cute baby! 多可爱的孩子!What a beautiful campus! 多美的校园啊!What an exciting trip! 激动人心的一次旅行!Such tiresome work! 真让人疲劳的工作!Such exciting trips! 令人激动人心的旅行!6、用法比较特殊,我们经常用某个人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指的是,这个人,我是不熟悉的,对我来说,他是陌生人。a Mr. Black 有个布莱克先生,a Mrs. Black有个布莱克夫人, a Miss. Black有位布莱克小姐7、a和an可以用在一些固定的短语里,主要是与数量有关的。a number of 一些,a couple of 一些,a piece of,一片,一件,一个,总而言之a piece of最常是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表示不可能数名词的量,a slice of一片。一天,a lot of 许多,a great deal of 许多,等等。这些是不定冠词a和an的主要用法。三、不用a和an的情形第一,不可数名词前,绝对不用;第二,复数名词前面,当然也不能用;第三,要注意,一日三餐前我们一般不加a或者an,如dinner, breakfast, lunch, supper。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假如一日三餐前有形容词修饰它,这种情况下,这个一日三餐是比较特定的,我们要加ah或an:a good meal美味的一餐a good breakfast很好的早餐a dinner to welcome him 欢迎她来的晚宴注:a, an和one表示数,或时间,地点,重量之类,a, an和one是可以互换的:a/one pound 一磅a, an其他用法上,一般不能用one代替。

359 评论(12)

fengzhenpeng

恩~~抱一摞英语教材和小说什么的,与世隔绝两年...对了,多听英文歌曲

202 评论(10)

sanmoyufeng

首先先你要端正心态,不要急躁,不管别人考多少分,你做你自己的事,这样才能静下心来学习。要成为英语高手就必须比别人走更多的路,做更多的事,所以单词和语法都要拿下。首先,对于单词,有如下几种方法,第一个,是加强记忆的频度,也就是说,早上记了几个,隔几个小时又看一次,总之一天之内,记忆的间隔不要太长,否则你辛苦积累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淡化,第二个,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编顺口溜,比如good morning 是狗摸你……,第三个,最重要的是,记单词的时候,不要忘了阅读,一边记单词,一边看文章,这样可以把孤立的单词串联起来,记忆的效果会加倍,第四个。我建议你记单词要分门别类记忆,要形成一个意群,比如,重要性用magnitude magnificence ,表示非常,大大地有exceedingly,tremendously,extremely……这样做在你写作时,是十分有好处的,写作时不要尽写一些低级词汇,你要写高级词汇,比如重要性写magnitude,许多写a multitude of 或者handsome。其次,是语法。学习语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什么是系动词,什么是直接宾语,间接宾语,这些是学习语法的基础,语法是房子,主谓宾定状补等是沙石砖瓦 最后,我建议你,平时读报,或者做题的时候,发现有好的句子好的词汇,你要抄下来,长期下来,你的作文会有提高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提高过程可能很缓慢,但是最后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以前25分的作文我都能保证在21-23这个级别,靠的就是对语法的熟练掌握和积累了许多较高级的词汇,句型,句子。我个人的理解是,在你的语法达到基本不会出错的程度上,作文便应该以词汇取胜,因为在这个层次上,大家的语法都差不多,没什么变化,唯一有变化的就是你的词汇!给你打个比方吧,很多想到“许多”就用many,但是你别忘了many a ;handsome;massive,innumerable;很多人想到“专家”就写expert,但很少人会想到specialist,很多人在想到“擅长”这词,就写be good at ,却不知还有更高级的表达法:be expert at 或者excel in ……高手和庸才,就体现在这些细微的差别上 我用我的方法。从高一时90多,到高考129希望对你有帮助

223 评论(9)

马路小花

是元音音素开头的可数名词前面加an。元音音素就是音标里的那二十个元音。因为首字母如果是元音字母,大多会发元音,所以很多人存在误解。其实是根据单词的第一个音标来判断的。如:a useful book 【u 是元音字母,这个单词里面读/ ju:/ ,/ j / 是个辅音音素,所以用a 不用an】扩展资料:发元音时,气流从肺部通过声门冲击声带,使声带发出均匀震动,然后震音气流不受阻碍的通过口腔,通过舌、唇的调节而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因此属于浊音。也有的语言发元音时声带不振动,发出清元音(voiceless vowel)。元音并非在所有的语言中都与元音字母一一对应,一些元音字母的组合也可以表示特殊的元音,比如汉语中的某些复韵母;某些语言中一些元音字母在某些情况下不发音,如在大多数情况下,法语中元音字母“e”在词末不发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音

81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