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饭饭大吃货
右耳钉的豆豆
本文是学英语多久可以实现流利听说的第三篇,前两篇我们介绍了学好英语的三个基本能力分别是 目标力 持续力 精进力 原文可以参考这里: 学英语如何实现流利听说 学英语多久后可以实现流利听说 - 第二篇 本篇我们来说一下精进力。什么是精进力? 精进力注定是只属于少数人的能力。 如果你只是单纯想学好英语,看前两篇就够了。如果你也想成为少数人,就请继续看。 我想先从一个公众号的名字说起,这个名字叫 - 学习学习再学习。 相信你马上就知道这是哪位大神的公号了,对,就是多本畅销书作家,比特币天使投资人,得到App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作者 - 李笑来。 话外音:李笑来老师也是学英语出身的,由此可见好好学英语还是大有前途的。 好了,回到公众号的名字,学习学习再学习。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分析一下这三个"学习"的词性,是动词还是名词。 认为这三个词都是动词的请举手。 其实我在刚开始关注这个公众号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就是不停地学习嘛。 李笑来老师一定是认为学习很重要,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当时还自认为悟到了李笑来老师成功的秘诀。 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我“学习学习再学习”,并不是三个动词。 只有第一个和第三个“学习”是动词,第二个“学习”是名词。 哎呀,词性一变,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变了;句子的意思变了,它指导的行动也变了。 它从“不停地学习”变成了“先学习‘学习’这件事情,再去学习。” 那一刻,我终于体会到了做好阅读理解的重要性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那什么叫做学习“学习”,再学习呢? 拿查理芒格的一句话来解释: “在我这漫长的一生中,没有什么比持续学习对我帮助更大了。而我能够持续学习,是因为我幸运地很早就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也就是说,要先学会学习,再去学习。 就像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那么,这和我们说的精进力有什么关系呢? 所谓的精进力,是指你光学会了那个动词“学习”或者“渔”还不够, 你还要不断地提升,精进它们。 你不仅要学习“如何学习”,再要学会如果不断地升级“如何学习”。 那么如何才能不断地升级“如何学习”呢?第一种方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迭代自己。 2016年,AlphaGo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世界一片哗然。 2017年,AlphaGo又战胜了连夺三个世界冠军的柯洁,又一次震惊世人。 然而,这还不是最厉害的。 接着,AlphaGo的新版本AlphaGo Zero又以大比分89:11战胜了打败人类的AlphaGo Master。 AlphaGo Master的胜利是站在了人类世界冠军的肩膀上; 而AlphaGo Zero的胜利,又是站在了AlphaGo Master的肩膀上。 AlphaGo Zero可怕的战绩告诉我们: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触及前所未有的高度。 回到我们学习英语的正题上,AlphaGo的胜利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我们学习英语并不是为了成为世界冠军,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借鉴世界冠军的方法: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什么意思呢? 就是向优秀的前辈们学习, 学习他们是怎么学习的。 你现在费时费力研究的学习方法,其实前辈们早就遇到过; 他们不仅遇到过,他们还尝试过; 他们不仅尝试过,他们还总结过哪些好用哪些不好用。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要花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再去试一遍吗? 当然不用了。 拿来用就好了。 然而,你可能会问,我怎么知道那些厉害的人用的是什么方法呢?我又不认识他们。 成甲老师曾分享过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他应邀参加阿里巴巴某大区的年会并做了 “主动找一流高手求教”的分享。到了提问环节,一名阿里的员工问道:成甲老师,请问怎样用你的学习方法,能让我明年的业绩翻一番? 成甲老师一听笑了,对提问的小伙子说:公司刚刚展示了今年全年业绩排名在前200的员工信息,当时我在台下就注意到,这200人中,排名前5的员工,他们个人的业绩是整个团队平均业绩的10-15倍。 换句话说,明明现场坐着有比我们业绩好10倍的专家,可是我们却居然没有意识到要主动去找他们?而要问一个这个领域的门外汉? 这么一说,小伙子立刻恍然大悟,头点得像拨浪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找优秀的人学习,有时候并不是说一定要认识到谁,连接到谁, 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时刻保持主动向专家求教的意识。 当你拥有了这种意识,你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和事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经验的。 只有不断地识别到身边比自己长得高的“巨人”,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才能在他们的肩膀上实现梦想。拥有了不断升级的学习方法,就像拥有了网络游戏中不断升级的道具,那么,就一定能胜利了吗? 不一定。 你还要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水平。 你可能会问,什么认知水平,你不是要讲怎么学好英语吗,是不是扯得太远了? 我就举一个小明记单词的例子。 有一天小明看到一个新单词,想要记住它。 Strontium 化学元素锶 首先他用了最原始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 拿张纸在上面写三十遍Strontium,Strontium,Strontium... 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已经忘了。于是他又写了三十遍Strontium,Strontium,Strontium... ... 然而过了几天,又忘了......后来小明学到一种新学习方法 - 谐音法。 Strontium发音好像“丝状贴膜”。一联想“我给手机买了个贴膜,是用锶做的丝状的”。 哎呀,好像一下就记住了。 第二天再试试,看了看手机就记起来了。 第N天再试试,只要一提示,就能记得起来。 小明心想:还是要不断地升级自己的学习方法呀。又过了很多年以后,小明突然发现了墙角的一张纸,上面写着Strontium,当年记单词的情境涌上了心头。然而他更痛心地发现:这么多年以来,这个词就从来没用过。 这时候的小明终于顿悟:不是对每个人都要付出真心,并不是每个单词都要记住。 世界上有一种法则叫二八法则,它告诉我们只有20%的知识值得你付出80%的努力。故事讲完了。 小明用毕生时间记单词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精进学习方法很重要,精进认知水平更重要。 学习方法论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做一件事情,而不断升级的认识可以帮你决定是否要做这件事情。 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不论你用的方法多么有效,都是一场浪费。 就像双十一的时候,你对比着各种折扣价格,看怎么样更省钱,结果发现其实你跟本不需要这个东西,不买立省100%。 那么如何精进认知呢? 分享我常用的几个有效的方法: 1. 保持头脑高度开放高度透明。 这是2018年跨年演讲的时候罗胖推荐的《原则》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意思是保持自己大脑的开放性,当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不相符时,不要习惯性地说“No”。而是要理性地想一想,是不是有自己的认知盲区。 比如当别人说记单词不是学英语的有效方法的时候,每天坚持记单词的你,是不是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别人这样说的原因。2. 养成写反思日记的习惯。 成甲老师在的第一本书《好好学习》中提到过他有写反思日记的习惯。每天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反思自己。 人们每天都做几千甚至上万个决定,比如要不要打开一篇公众号,要不要读下去......这些决定有些是有意识的,但是更多是无意识,自动化的。 写反思日记最大的好处就是帮我们看到自己做了哪些无意思的决定,而这些决定是否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和进步。3. 学习别人的隐性知识 我们上边说到,想要不断升级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多向比我们优秀的人学习,看他们是怎么学习的。 其实除了向高手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这就是看不到的隐性知识。 猎豹创始人傅盛曾分享过自己通过学习隐性知识实现职场快速成长的故事。 当时他在奇虎360跟随周鸿伟工作,开会的时候负责写会议纪要。傅盛并不只是把周鸿伟的话写下来,而是思考他背后的逻辑: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为什么要联系到另外一个话题,他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反复推敲,提炼,思考,几年后,在奇虎内,傅盛被认为是能和周鸿伟进行思维对话的两个人之一。 这就是学习别人的隐性知识的威力。 通过观察别人的思维过程,来与自己的作对比,在这个对比的过程中来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本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了英语学习又不仅限于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能力 - 精进力。 刘润老师曾说, “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 所谓的精进力, 精进的就是你获得能力的能力,不断地升级自己的学习体系 。 如何升级呢? 最快的方法就是用“拿来主义”,学会借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到达更高的地方。 然而只升级方法还是不够的, 还要升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匹配。 到本篇为止,如何实现英语流利听说的三个能力就介绍完了。 根据黄金思维圈 Why-How-What理论。 目标力解决的是Why场面的问题。目的是搞清楚你为什么学的问题,因为这是你持续前进的动力源泉。 精进力解决的是how的问题,怎么学,用什么方法学才是更高效的。 持续力解决的是what层面,学什么才能做到以终为始地实现目标的,怎么样才能够持续下去。 这三个基本能力,不只是应用于英语学习,也适用于其它领域的学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往期内容: 找对方法,每个人都能够学好英语 提高50%英语学习效率的方法 - 提取练习 学好英语,最枯燥的才是最重要的 英语大神的学习秘籍 - 语块输出练习 记语块 - 英语学习的终极利器 和我一起看老友记学英语吧 - 从第一季第一集开始(002) 和我一起看老友记学英语吧 - 从第一季第一集开始(003) 和我一起看老友记学英语吧 - 从第一季第一集开始(004) 和我一起看老友记学英语吧 - 从第一季第一集开始(005) 我是如何看老友记学英语的 - 我的四步学习法分享 (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