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9

風雨飘零
首页 > 英语培训 > 扬州白英英语培训机构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洛洛智久

已采纳
1996.5-1996.6:国家新闻出版署“总编业务培训班”,进修1994-1995:美国加州伯克力大学人类学系,进修教育人类学博士课程1993-1998: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育人类学在职博士候选人,博士1993-1994: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国家教委出国人员培训部,英语培训1988-1989:中央民族大学外语系托福英语班,结业1991-1992: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访问学者1985-1987: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硕士1983-1984:中央民族学院高级英语培训班学习,结业1978-198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学士 中央民族大学1999至今: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开设课程:西方教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与研究方法、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社会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双语教育、社会科学与教育人类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教育学、专业外语等1992-1999: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开设课程:西方教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社会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双语教育、中外教育史、民族教育学研究方法、专业外语等培训班授课:共四届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岗前教育学、心理学培训班;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民委处级干部硕士研究生课程班1987-1992: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教研室,讲师开设课程:教育原理、教学论、教育管理学、德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评价学、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民族教育学、双语教育等培训班授课:共三届全国教育局长、学校校长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1982-1987: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教研室,助教开设课程:教育学原理、教学论、教育管理学、心理学、德育原理、普通心理学、教育评价等培训班授课:新疆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贵州省黔东南、黔西南地区、市、县、民委教育系统干部、民委干部参加的研究班 33.《乡土知识与文化传承——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论文集》,主编,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32. Special Issu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China’s Society,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Guest Editor: Teng Xing with Rebecca CLOTHEY, Volume 7-2, 2012.31.《经济文化类型与校本课程建构》,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30.《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29.《中国乡土教材应用调查研究》,主编,民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28.《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应用研究———在学校教育和扫盲教育中使用情况的调查》,主编,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27.《书斋与田野:滕星教育人类学访谈录》,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26.《多元文化教育:全球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与实践》,主编,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25.《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24.《教育的人类学视野——中国民族教育的田野个案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23.《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22.《多元文化社会的女童教育——中国少数民族女童教育导论》,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21.《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20.《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主编,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19.《族群、文化与教育》,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18.《西部开发与教育博士论坛》,主编,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17.《民族教育学通论》,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6.《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5.《中国民族教育50年》,执行主编,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14.《文化变迁中的中国凉山彝族双语社会与双语教育》,著,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实地考察报告1998年3月13.《学校教育评价》(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合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版12.《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合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11.《民族社会学》,合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0.《民族教育经济学》,主编,《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民族经济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9.《教育大辞典·民族教育分册》,编委,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8.《21世纪中国与世界丛书》,编委,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7.《世界教育史大事记》国家教委审定高校文科教学参考书,主编,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6.《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副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年版5.《社会科学大辞典》,教育学科编委,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4.《中外教育名人辞典》,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3.《文化学辞典》,编委,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2.《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手册》,合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1.《20世纪文库》,教育学科编委,华夏出版社,1985年-1991年版 99.白英/问,滕星/答:《 民族文化传承与双语教育发展》,思想战线,2015年第2期。 98.虎技能,滕星:《 G州民族类中学藏汉双语“一类模式”教师队伍结构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 97.周兰芳,滕星:《英国牛津民族志会议的历史演进与经验总结》,民族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 96.彭亚华、滕星:《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重心变化与发展》,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 95.巴战龙、海路、陈学金/问,滕星/答:《中国教育人类学新进展——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六十九》,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94. 《全球化时代“三种认同”与中国民族教育的使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与陈学金合撰)93. 《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几个根本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与陈学金合撰)92. 《语言规划与双语教育》,《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与海路合撰)91.《壮汉双语教育的问题及转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90.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tegrat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eng xing, P163-168, Special Issu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China’s Society,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Guest Editor: Teng Xing with Rebecca CLOTHEY, Volume 7-2, 2012.89.《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实地考察与对策研究》,《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与陈学金合撰)88.《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多元文化教育发展》,《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 第09期8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新疆双语教育》,《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 第01期.86.《教师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项个案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 第06期85.《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百年发展历史与文化功能述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05期84.《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 第04期83.《田野工作与教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04期82.《“静寂的课堂”——一项民族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04期81.《“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 第01期80.《乡土知识:收藏、研究与开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79.《法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6期78.《“好学”与“难用”——对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扫盲教育的回顾与反思》,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2009年05月77.《文化多样性与现代教育——答中央电视台记者白英问》,《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76.《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视角》,《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7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师院校角色定位的思考》,《教育导刊》,2008年第5期74.《奥格布(Ogbu)对教育人类学的贡献及影响——教育人类学学者访谈录》,《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73.《对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扫盲教育的思考》,《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72.《中国百年乡土教材演变述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71.《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第二辑·序言》《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70.《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进展与问题》《深入推进教育公平:2008年中国教育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69.《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回顾与思考——教育人类学学者访谈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7期68.《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自主选择——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问题访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67.《教育领域中的国家整合与地方性知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66.《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启示》,《中国民族教育》,2007年第5期65.《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民族教育研究发展综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64.《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第5期63.《民族教育: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第一作者,与关凯合作),《中国民族报》2006年11月17日62.《民族地区教育要让学生“学得好”“用得上”》,第一作者,《中国民族报》,2006年3月24日61.《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优惠政策新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60.《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等》(第一作者,与马效义合作),《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59.《从书斋到田野——谈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第一作者,与巴战龙合作),《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58.《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第一作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57.《小康社会与西部偏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56.《在田野中追寻教育的文化性格》(第一作者,与徐杰舜合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55.《人类学·田野工作·教育研究》(第一作者,与巴战龙合作)《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54.《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一个教育人类学家的关怀、经验和信念》,《明日教育论坛》(总第十八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53.《社区变迁与双语、双文化教育 ———台湾地区少数民族社区变迁及学校双语、双文化教育的人类学田野工作综述》,《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52.《西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综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51.《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50.《全球化与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战略》,徐杰舜、周建新主编: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243页49.Bilingual society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of the Yi ethnic minority of the Liangshan Yi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China amid cultural change—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analysis, May—June,2002\Vol.35,No.3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48.《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应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349—351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47.《21世纪我国民族学院(校)的办学模式应作重大调整》,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352—356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46.《全球化与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新》,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568—572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45.《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与大学外事工作改革刍议》,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573—577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44.《西部开发与民族地区教育若干关系思考》,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343—348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43.《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召开的“种族.文化.国家认同对教育的影响”大会论文集,2001年版42.Objects, Characteristics, Content, and Method of research in Ethnic Minority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 March-April, 2001\Vol.34, No.2,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41.The Idea of Plurality and Unity in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and China’s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Its Ethnic Minorities, March-Apral,2001\Vol.34,No2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40.《影响与制约凉山彝族社区学校两类模式双语教育的因素与条件》,《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39.《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实施彝汉双语教育的必要性》,《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38.《国外教育人类学学科历史与现状》,《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37.《中国民族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36.《文化变迁的中国凉山彝族双语社会与双语教育──历史.现状.问题与思考》,《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论集》,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35.《中国新疆和田维吾尔族维汉双语教育考察报告》,《民族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34.《跨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儿童人格研究》《海峡两岸儿童人格教育研讨会论文集》,《民族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33.《民族教育概念新析》,《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32.《面向21世纪的市场经济与少数民族教育》(与苏红合作),《教育科学》1998年第1期31.《民族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30.《试论民族学校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与张俊豪合作),《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29.《试论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第一作者,与张俊豪合作),《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28.《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与苏红合作),《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2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26.《少数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与历史沿革》(与哈经雄合作),《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25.《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对象.特点.内容与方法》,《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24.《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与辍学问题》(与美籍学者香港大学白杰瑞教授合作),《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23.《论教学评价的规律和原则》,张健主编:《中国教育科研成果概览》,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第859页22.《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中国边政》,118期(1992年),台湾2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与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国边政》,116期(1992年),台湾20.《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综述》,《民族教育研究》,1990年第4期19.《我国原始公社制民族与教育》,《教育史研究》,1990年第2期18.《教育评价的规律与原则》,《教育科学》,1989年第1期17.《将民族教育导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求是》,1989年第1期16.《对中央民族学院教学改革的调查与建议》,耿金声、王锡宏主编:《民族教育改革与探索》,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15.《现代人类应付挑战的必由之路——终生教育》,《外国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14.《试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教育》,《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13.《中学应开设公民教育课》,《光明日报》,1988年5月14日12.《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整体改革初步探讨》,《中国农村地区教育整体改革》,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11.《文化背景与教育》,《教育简讯》,1987年第4期10.《对社会主义教育职能的再认识—兼谈教育培养目标》,《天津教育学院院刊》,1987年第2期9.《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价学》,《未来与发展》,1987年第1期8.《民族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教育科学研究》,1987年第1期7.《教育评价的历史与发展》,《教育简讯》,1987年第1期6.《对我院教学改革的调查与建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5.《试论我国民族教育》(与张养吾合作),《民族教育》,1986年创刊号4.《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探索》《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论文集》,1985年第3期3.《教育哲学概说》,《百科知识》1984年第12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2期全文转载)2.《高师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初步设想》,《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第1期1.《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与分析》合作,《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论文集》1982年版 5.《文化、教育与发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白杰瑞主编,滕星、马效义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4.《理解人类差异——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科普曼、歌德哈特著,滕星、朱姝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全球视野:教育领域中的族群、种族与民族性》(西马哈偌等主编,滕星、马效义等译),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2.《国际教学、教师教育百科全书》(米查尔·J·丹金著),合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1.《终身教育导论》(保罗·朗格让著),主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扬州白英英语培训机构

251 评论(14)

卫浴小哥

品相端正的蓝白猫,脸颊通常会呈现“正八字”形状。这个品种主要是看分脸对不对称,如果是八字脸对称,粉红鼻子,脸上干净。蓝色和白色要分布均衡,特别是在猫的头部;两种颜色色泽要清晰明快,如果有混色就不好了。在猫的口鼻,要成正八字分布颜色才更加好看。毛要是短而密的绒毛, 富有弹性,可将全身紧密地包住。品相好的猫眼睛圆而大,睁得很大,两眼位置宽而平。扩展资料蓝白英国短毛猫外型:身体很厚实,胸部饱满宽阔,腿部粗壮,长度为短到中等,爪子浑圆,尾巴的根部粗壮,尾尖钝圆。头部为圆 形,两耳间距较宽,面颊浑圆,下巴结实,耳朵为中等大小,大而圆的眼睛睁得很开,鼻子宽度适中。被毛短并非常的密。公猫的腮部比母猫发达,而且从各方面来说都比母猫大。这个品种要完全发育成熟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猫只应该表现出整体的匀称和比例,不应过分强调某一特征,以免诱使繁育过程中出现忽视或极端的倾向。由中型至大型,骨架及肌肉很发达。短而肥的颈,阔而平的肩膊相配合,适合捕猎。头部圆阔,最大的特点是支耳的距离很接近,尾巴的长度大约是全身的2/3。毛色:共有十五种品种被承认,其中最著名的是蓝色系的英国短毛猫。阴影色虎斑纹出现在纯色、烟色、阴影色、 阴影金色、双色、及三花色的幼猫里面不算是不好。毛质:短而密的绒毛, 富有弹性,可将全身紧密地包住。抗寒性好。毛种:短毛种。眼睛:圆而大,睁得很大,两眼位置宽而平。目色:依体毛而有不同。参考资料英国短毛猫-百度百科

169 评论(13)

snowangeltan

保洁重中之重在于管理,这是我上个月刚整理的,希望对你又所帮助  保洁员培训资料  一、岗位职责  1、负责所辖区内(室内、室外)设施、设备日常清洁和爱护。  2、服从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并按时按量完成。  3、积极参加部门组织的培训并按规范操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4、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中的安全规定操作。  5、协助、配合班长、保安工作问题的发现,立即汇报。  6、阻止、劝阻所负责辖区内发现的破坏行为。  7、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一般作业的操作程序和原则  总原则是:从里至外,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先易后难。  1、扫地、拖地的程序是:由内到外,从边开始再中间清洁。  2、抹物的程序是:从上至下,由左到右,再清洁边角。  3、垃圾袋的更换:室内、室外垃圾不能超出2/3满,白天出现异味、较脏、  破坏现象要及时更换垃圾袋。  4、推尘:沿地面直线成行操作。  三、保洁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表情亲切、热情、永远保持微笑;在公共区域清洁工作时应脸部带微笑,目光不能呆滞、东张西望或无精打采。  2、保持口腔清洁;谈吐、口齿清楚,不大声喧哗、不讲粗话或不礼貌的话;上班前不食用有异味的食物,无论是客户还是访客有事讯问,一定做到有问有答,不懂学会礼貌拒绝。  3、礼貌礼仪:上班时应与同事相互问候,工作时遇见客户、领导应及时问好或点头微笑;走路要稳,不要跑跑跳跳,不得大声喧哗,不得与客户讲一些与工作无关的话。  4、仪容仪表:每天保持较好精神面貌和愉快心情工作,脸部要保持干净,头发梳理整齐,着装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着装,且必须着最新款式的工作服,不得串季着装,同时需保持干净、整洁、不得有异味,不能有明显邹痕、破损或掉扣现象;不留指甲,女性尽量化淡妆,额前头发不能超出眉毛下,后脑勺头发应盘起来,男性不留胡子,头发不得过长。  5、室内清洁时,不得随意翻阅客户物品,不得使用客户物品,如:电话、电脑、洗手间等,注意与客户沟通内容,注意作业效率;室外清洁时,注意清洁的姿态、姿势,遇到客户应主动让路。  6、在公共区域清洁时应注意前后行人,速度要适当放慢,有3人以上同行的情况下,必须停下手中工作等行人路过再开始清洁。  7、清洁时应注意保持现场卫生,一定不要忘记放温馨提示牌。  8、清洁后应清洗工具,归还到指定地点。工具摆放应注意:发给个人的工具随人走,公共工具应放回固定工作间,所有工具不得随意乱摆放。  9、清洁后应及时向上级汇报清洁结果。  四、常用清洁剂的认识与使用  1、清洁剂按常规可划分为:中性清洁剂、酸性清洁剂、碱性清洁剂。  2、中性清洁剂:是一种温和的清洁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任何物品及人  身造成任何的反应和伤害。  3、酸、碱性清洁剂:带有气味性和轻微毒性,在使用过程中不当,将会影  响物品损害或人身伤害,使用时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4、中性清洁剂有:  A、绿水:用于拖地、抹物,特别是拖瓷砖地面,有较好清洁效果。  B、洗洁精:用于清除物品表面、地面油迹多现象。  C、洁而亮:用于清除所有白色台面、墙面、地面、塑料、玻璃、不锈钢等  表面严重污渍,用途广泛。  D、128万能起渍剂:用于清除质地好的墙面、玻璃等难以去除的血渍、油  迹、油漆,棉布、毛地毯上的严重污渍。  5、酸性清洁剂有:  A、盐酸:用于刷洗外围白英石地面、硬坚固的地面污渍。使用后及时冲水。(属强酸性,使用时要注意安全,开荒时要大量使用。)  B、漂白水:用于漂较脏的毛巾、拖把或处理黄色污渍。  C、红水(洗厕灵):用于刷洗洗手间便池及硬坚固材质物品污渍。  6、碱性清洁剂:  A、洗手液:用于洗手间洗手。  B、洗衣粉:用于清洗较脏毛巾、拖把、洗地等。  C、烧碱:用于硬坚固地面。  7、使用酸、碱性清洁剂时的注意事项:  A、使用前应戴手套、或穿雨鞋做好防护措施,不能直接用手接触药水,不慎沾在皮肤上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B、使用前必须查看现场材质,大理石、瓷砖、不锈钢等不能用酸性清洁剂,容易腐蚀。  C、所有强腐蚀性清洁剂在使用前先在物体表面淋上清水,再用稀释成一定比例的浓度。  D、碱性清洁剂与酸性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会发生中和反应,没有清洁效果且会产生新的污垢与杂质。例:盐酸和漂白水不能混合使用。  E、如清洁剂使用量大,必须在环境主管的指导下操作。  8、以下清洁剂未分类,它们有的是中性、酸性或碱性性质,可分别清除在不同材质物品上的污渍:  A、起蜡水、底蜡、面蜡、抛光蜡:用于大理石、瓷砖保养。  B、静电吸尘油:用于推尘板推尘。  C、地毯水、地毯去污剂(碱性清洁剂):用于清洗、清除地毯污渍。  D、碧丽珠:用于保养皮具、石材、木板等物品。  E、空气清新剂、喷香剂:用于洗手间排除异味,净化空气。  F、香精球:用于男洗手间小便池除异味。  G、不锈钢清洁剂:用于不锈钢亚钢清洁保养。  H、洁厕精(酸性):是高效快速除垢清洁剂,适用于卫生间洁具、瓷片、地砖、马赛克、石料、塑料的清洁。使用时注意安全,不要将药水溅到周边理石地面,以免腐蚀地面。  五、常用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1、扫把(胶扫把、竹扫把):室内使用胶扫把,室外使用胶扫把、竹扫把,扫地应从里到外顺序。  2、垃圾铲:用于放垃圾,在使用时,应一手拿扫把,一手拿垃圾铲同时进行。  3、拖把、拖桶:用于拖地使用,在拖地时拖把的水分要扭干,防止水分过多容易滑倒行人,并将拖布散开,增大沲洗面积,增大拖布的使用率。拖桶装水不能超出2/3满,在洗拖把时,用力轻些,并注意前后行人,防止水溢出影响行人及拖把杆碰到行人。根据物品脏的程度及时更换清水并放中性清洁剂一起使用。  4、尘推:用于瓷砖、大理石、木地板地面,先推尘,推完后喷尘推油,干10分钟后再使用。  5、水刮:用于洗地、雨天刮水。  6、玻璃刮、涂水器:用于清洁玻璃、墙身瓷砖,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操作,在涂水时,扭去多余水分,防止水分多在地面影响行人,工具用完后及时用毛巾擦干,防止生锈。  7、刀片、铲刀:用于清除瓷砖、大理石、水泥地面、白英石及墙身上表面上的胶印、口香胶及水泥污渍。  8、地刷、洗厕刷:用于清洗水泥、白英石地面、地毯,洗厕刷清洗便池。  9、胶手套:用于洗手间操作或使用酸、碱性清洁剂,做防护作用。  10、毛巾、方巾:用于擦拭物品表面灰尘、污渍。  11、镜干布:用于擦拭不锈钢镜面手印、灰尘或会议桌面清洁,其作用是无碎毛,较光滑。  12、百洁布:用于茶水间清洗茶杯或擦拭物品表面严重污渍。  13、伸缩杆:同玻璃刮一起使用,主要清洁高位玻璃、瓷砖、木板墙身。  14、铝梯:用于清洁高位处的卫生工作。  15、不锈钢垃圾桶、纸篓等:用于放垃圾。  16、常用清洁机械的认识和作用  A、洗地机:用于清洗室内大理石、瓷砖、胶地板地面、地毯,室外白英石、  水泥地面,使用前注意底盘的安装是否牢固,根据地面材质选择相应的磨片。使用率很高,使用前先放好指示牌,电线应搭在肩上,避免电线卷入机器内。  B、吸水机:用于洗地、漏雨产生积水的情况。  C、吸尘机:用于地毯、地面、槽缝吸尘作用,但不能吸颗粒大垃圾,防止  堵塞吸口,每用完一次要及时清理尘袋。  D、高压枪:用于冲洗外围地面,使用后必须将水管水放清,冲洗时双手紧  握枪头,以免高压碰伤。  E、抛光机:用于瓷砖、大理石保养,可增加地面的光泽、明亮度,延长使  用寿命期限。  F、烘干机:用于地毯清洗后吹干或漏雨造成应急处理。  以上所有机械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好电线是否完好无破损。  17、清洁工具的保养:清洁工具使用完后,都应将工具清洁、擦拭干净。电动清洁工具还应将电源放置指定位置,以备下次再用。  六、清洁物品材质的识别  A、地砖:大理石、抛光石、云石、瓷砖、白英石、地毯等。  B、地板:木质地板、胶地板。  C、不锈钢:镜钢、亚钢。  D、墙面:木质、布质、玻璃、涂料、纸质。  E、垃圾桶:不锈钢、塑料、铁皮、木质等。  F、拖把:棉质、布条。  G、扫把:塑料质、竹叶质、毛质等。  H、玻璃:镜面、钢化玻璃,有机玻璃。  七、保洁工作的基本操作  1、扫、拖地:扫,一手拿扫把,一手拿灰斗,边扫边往灰斗内装;拖,拖地后退着拖,按地板、地砖的纹理进行拖洗,拖地每拖3m2进行清洗一次拖把。  2、毛巾的使用:应对折为8面,反正面可用16面。  3、擦拭办公桌:视办公桌的种类配用不同的清洁剂,木质应用碧丽珠、家私蜡顺着条纹进行清洁。  4、不锈钢制品清洁:准备两条毛巾及不锈钢水,首先用干毛巾擦上面灰尘,把不锈钢水喷洒在另一条毛巾上,顺着条纹进行擦拭。(不能沾水)。  5、玻璃门的清洁:  A、用涂水器浸透沾有清洁剂的水逐块对玻璃门进行擦洗;  B、每块擦洗后应用玻璃刮刀从上至下刮去玻璃上的余留清洁剂;  C、玻璃刮刀每刮一次应用半干湿毛巾对刮刀胶片进行擦拭,以抹去刮刀胶片上的清洁剂,然后再进行下一次工作;  D、清洗工作完成后应将工具放回指定地点。  6、铜制品清洁:准备两条毛巾及铜亮剂。  A、首先用干毛巾擦去灰尘;  B、把铜亮剂喷在毛巾上顺着条纹进行擦拭(不得喷过多、不能沾水)。  7、公用烟灰盅的清洁:  A、将烟灰盅内烟头捡出,再将石米倒入筛网内进行烟灰盅的清洁,洗净擦干后换上干净的石米;  B、将筛网中的石米浸入水中进行翻洗以洗去烟灰;  C、将洗去烟灰的石米放入清洁用桶,加入清洁剂或漂白水进行反复搓洗;  D、将洗好的石米晒于指定地点,晒干后及时收回放于指定地点,以备后用。  8、洗手盆的清洁:将毛巾沾上洁而亮进行清洁洗手盆,每天至少用洁而亮清洁一次,然后在用清水进行清洁,有物质特别难以去除的污渍用百洁布小心擦拭,最后用毛巾进行清擦。  9、便池的清洁:首先倒入洁厕水进行刷洗,以洗去便池上的污迹,然后在用清水进行清洁。  10、马桶的清洁:首先倒入洁厕水进行刷洗。然后用清水进行清洁,最后用毛巾将马桶周边的水迹擦干。  11、垃圾的收集:每天早、晚各收集垃圾一次,楼层收集垃圾时,选择适宜的时间和通道,只能使用货运电梯或消防电梯,不可使用客梯,并避免与顾客同乘一趟电梯;不能将垃圾散落在楼梯、楼面或路面上;倾倒垃圾后,用水或清洁工具将各临时盛装垃圾的容器清洗干净,再将垃圾袋套上;垃圾车用完后要进行清洗,再放回原处。

144 评论(15)

灰羽联盟

写这个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写比较好

260 评论(10)

棉花糖夫人

1.香港大学(港大/HKU)香港第一所大学成立于1911年。它在建筑、经济、金融、会计、生物医学、牙医、教育学、人文学科、法学、语言学、政治学与社会科学等领域实力不凡。港大:亚洲「常青藤」2.香港科技大学 (科大/HKUST)科大是一所成立于1991年的年轻大学。短短数年,它就成为了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科大位于风景优美的清水湾,在电子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机械和化工等等方面都极为突出。科大: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发挥影响力3.香港中文大学 (中大/CUHK)香港中文大学坐落山中,是「书院制」大学,它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等科系脱颖而出,是历史悠久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中大:德智并重,博文约礼4.香港城市大学(城大/CityU)城大位于市区九龙塘,也是一所比较年轻的研究型大学。土木工程、会计与金融、通信、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都是知名优势学科。城大:「大隐隐于市,学研研出」5.香港理工大学(理工/PolyU)PolyU开设的多门课程为全港独有: 设计学、工程物理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服装与纺织学、测绘与地理资讯、国际航运与物流管理学、医疗化验科学、眼科视光学、治疗学和放射学。理工的酒店及旅游管理、医疗和工程专业也极为热门。在香港,PolyU的三大治疗科——放射治疗(Radiotherapy)、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和职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还一同享有「Poly三宝」之称‍。理工大:「开物成务,励学利民」6.香港浸会大学(浸大/HKBU)香港浸会大学和城大毗邻。最初由教会成立,共有文学院、理学院、传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等8个学院。传媒(传理)专业实力强悍,会计、金融、计算机、数学及统计学等众多学科也名列前茅。浸会: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7.香港岭南大学(岭南/LingU)岭南大学诞生于广州,根植香港。岭南奉行博雅教育,在香港独树一帜。岭南的本科教育质量口口相传,是广获好评的教学型大学。岭南的人文艺术学科、经济学、哲学、翻译学、视觉研究、金融学科以及管理学科都十分优秀。岭南:亚洲博雅大学联盟创始成员8.香港教育大学(教大/EdUHK)教大是香港唯一以师范教育为本的大学。教大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中叶的圣保罗书院及香港首间师范官立院校。教大培育了敏於思考、关怀社会及放眼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及社会领袖。教大的教育学科在国际排名全球领先;其语言学和社会科学也久负盛名。

189 评论(13)

angeldevil82

作者:中国保洁培训网 第一部分 公司组织目标第二部分 员工行为规范 一、员工守则 1、遵守国家政策法令、法规、遵守长春市民行为道德规范,遵守本公司规章制度。 2、按照人事部门要求如实填写各类表格,提供有效证件,不得有隐瞒或假造。 3、按照本公司《培训制度》的要求接受业务指导、各类培训及考核。 4、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团结同事、互帮互助,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质量标准要求开展工作,作业场所禁止无关人员逗留。 6、讲究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严守公司机密,廉洁奉公,维护集体利益和公司声誉。 7、爱护公物及公用设施,自觉维护和保持环境卫生。 8、勤俭办公,节约用水、用电,杜绝一切浪费现象。 9、衣容整洁,精神饱满、待人热情,文明用语。 10、关心企业,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扬企业精神,为企业作贡献。 二、工作态度 1、服从领导:不折不扣地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及工作调配。 2、严于职守:坚守本职岗位,不得擅自离岗、窜岗或睡岗。 3、正直诚实:对上级领导、同事和业主要以诚相待,不得阳奉阴违。 4、团结协作: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要互相配合,同心协力的解决困难。 5、勤勉高效:发扬勤奋踏实的精神,优质高效地完成所担负的工作。 三、服务态度 1、礼貌:这是员工对业主和同事最基本的态度,在任何时刻均使用礼貌用语,“请”字当头、“谢”字不离口。 2、乐观:以乐观的态度接待业主。 3、友善:“微笑”是体现友善最适当的表达方式,因此应以微笑来迎接业主及与同事相处。 4、热情:尽可能为同事和业主提供方便,热情服务。 5、耐心:对业主的要求应认真、耐心地聆听,并尽量在不违背本公司规定的前提下办理。 6、平等: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业主,不应有贫富之分,厚此薄彼。 四、仪容仪表 1、员工必须保持衣冠整洁,按规定要求着装,并将工作卡端正佩戴在左胸前。 2、任何时候,在工作场所不得穿短裤、背心、拖鞋。 3、皮鞋要保持干净、光亮,不准钉响底。 4、男员工应每日修剪胡须,发不盖耳遮领,不得剃光头;女员工头发应梳理整齐,不做怪异发型。 5、面部、手部必须保持干爽清洁,女员工不得浓妆艳抹,并避免使用浓味的化妆品,不留长指甲(不长于指头2毫米)和涂有色的指甲油。 6、保持口腔清洁,上班前不吃异味食物。 五、行为举止 1、举止应大方得体,与人交谈双眼应平视对方,不要左顾右盼。 2、遇上级领导或有客来访,应即时起身相迎并问好,先请来访人员入座后,自己方可坐下;来客告辞,应起身移步相送。 3、站立的正确姿势是:双脚与两肩同宽自然垂直分开(体重落在双脚上),肩平、头正、双眼平视前方、挺胸、收腹。 4、注意走路姿势,在楼道内行走脚步要轻,不得奔跑(紧急情况下除外) 5、进入上级领导或其他部门办公室前,应先立在门外轻叩站三下,征得同意后方可入内;若进去时门是关住的,出来时则应随手将门轻轻带上。 6、进出办公室、电梯时,应主动上前一步先拉开门或按住电梯按钮,请同行的业主、女士或来访人员先行。 7、对业主或来访人员提出的询问、疑难、要求、意见,要耐心倾听,在不违背保密制度的原则下,有问必答并做到回答准确(对自己无把握回答的应婉转地表示歉意,联系有关人员给予解答,或留下文字记录,限时予以回复)。 六、接听电话 1、所有来电,务必在三响之内接答。 2、拿起话筒先说“您好,迪邦保洁!”,语气平和。 3、通话时,话筒的一边置于唇下约5厘米处,尽量不使用免提键。 4、必要时要做好记录,将要点向对方复述一遍。 5、通话完毕后应说“再见”,不得用力掷话筒。 6、上班时间不打私人电话,如有急事,通话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禁止打声讯电话)七、奖惩制度 为保证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实行奖勤罚懒的用人机制,特制定员工奖惩制度。 (一)奖励 1.奖励种类 颁发奖状;通报表扬;物质奖励;晋级;发放奖金。 2.奖励条件 (1)对改进公司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有重大贡献者。 (2)为业主提供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受到业主表扬者。 (3)在发明创造、技术改进、节能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公司在管理中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者。 (4)在各类报刊或学术研讨会上发表有关物业管理论文者。 (5)发现事故苗头,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重大事故发生者。 (6)控制开支、节约费用有显著成绩者。 (7)廉洁奉公,敢于抵制不正之风,事迹突出者。 (8)见义勇为,舍已救人,或做好人好事,事迹突出者。 (9)拾金(物)不昧,主动上交者。 (10)敬业爱岗,工作勤恳,任劳任怨,模范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者。 3.奖励程序 凡符合奖励条件者,由所在部门将员工事迹以书面形式报告并填写奖励建议书呈报人事部,由人事部核实无误后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二)处分 1.甲类过失。有下列行为者属甲类过失: (1)不按公司规定着装。 (2)仪表、仪容不整。 (3)不按公司规定佩戴员工证。 (4)不使用本岗位礼貌用语。 (5)不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6)当班时间吃东西、收听广播、看报纸。 (7)在当值岗位使用公司电话办理私事超过3分钟。 (8)在当值岗位上吸烟。 (9)丢失公司财物。 (10)私自使用公司长途电话。 (11)无特殊原因不按时完成上级交付办的任务。 (12)工作时间接待私人来访时间超过15分钟。 (13)工作散漫,粗心大意。 (14)无故不参加公司的业务培训。 (15)1月内无故迟到、早退2次或每次迟到、早退超过10分钟。 2.乙类过失。有下列行为者属乙类过失: (1)委托他人或代他人打卡。 (2)当班时间睡觉。 (3)撤离工作岗位,经常迟到或早退(1周达3次)。 (4)因服务态度差受到业主投诉时,与业主争辩、吵闹。 (5)在辖区内变相赌博或从事不道德活动。 (6)未经批准私自配制辖区内房间钥匙。 (7)弄虚作假,涂改单据、证明、记录。

8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