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3

雨林之声
首页 > 英语培训 > 闵子骞路英语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mini罗

已采纳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目录生平简介闵子骞遗迹鞭打芦花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丝绵衣己所生二子。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 单衣顺亲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闵子骞崇尚节俭,鲁国要扩建新库房,争取他的意见时,他批评说:“原来的库房就很好,为什么再劳民伤财去改造?”孔子赞成他的意见,赞扬说:“这个人平时不乱说,讲出话来就非常正确。” 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管理费地。开始时闵子骞不同意,对来人说:“好好给我辞去这个职务,如果再来,我就离开此地到汶上去(暗指离鲁奔齐)。”可是后来经孔子劝说,还是任了费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村名闵子庄(今闵家寨)。他治理费地很有成绩,但看不惯季氏行为,最后毅然辞职。由此可以看出闵子骞刚正不阿的品格。编辑本段闵子骞遗迹 闵子骞曾随孔子去列国游学,病卒于长清县内。闵子骞葬于何地尚无确址,但他儿子闵沃盈葬在闵家寨却是人所共知。因此,闵家寨闵子祠成为海内闵氏续谱处和祭祀处。其面积约有二十余亩,曾十一次重修,有碑碣百余通。正阳门三间,上悬乾隆皇帝手书“笃圣祠”三个金光大字,今尚有遗址。 济南也有闵子骞的纪念祠堂,坐落于百花公园西侧。推开两扇虚掩的木板门,向南而行,就可看见一个高约两米的坟堆。在坟堆四周,立有数十尊石羊、石马、石狮、石龟、石佛、铜佛。此处还立着刻有“首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据说,文革前(60年代)闵子骞墓规模还很大,当时墓区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200米。墓堆封土直径七八米,高十几米,周围还有合抱粗的古树30余棵,历代碑刻10余尊。文革时整个墓区遭到严重破坏,祠堂被拆掉,碑刻被毁,古树被砍,仅剩两棵,封土被挖去烧砖瓦,空闲处还建了鸡舍。文革后,不少市民多次呼吁,有关部门也做了努力,但至今未能修复。据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的同志介绍,文物部门目前已着手研究方案,准备让沉寂多年的闵子骞墓重见“光明”。 济南现在还有闵子骞路。编辑本段鞭打芦花 体现闵子骞孝心的就是大家熟知的“鞭打芦花”的故事。 这个故事由来已久,宋(元)《说苑》里就收入了《闵子骞单衣记》。这个故事是说闵子骞十岁丧母,其父闵世恭再娶,但继母李秀英对他虐待,给自己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棉花,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冬天外出驾车时其父发现了这件事,很生气,决定休了李秀英。但闵子骞以德报怨,尽力劝说,双膝跪地以情动父:“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继母深受感动,遂对三个儿子一般看待。这个故事很感人,人有做诗称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类似的记载,只是情节略有不同:李氏有了亲生儿子以后,为让他独占家产,就设计让赵财主招闵子骞为婿。先是劝婚,继而督婚,甚至逼婚。这件事令其父恼怒不已,遂要休了她,接下来的就和上边的故事大同小异了。孔子听说了以后,对闵子骞极力赞赏,他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 当时孔子正在广收门徒,所以一家人和好以后,闵子骞就投师孔门。但当时家贫交不起充学费的束修(干肉条),他就为老师奉上一缸精心酿制的佳酿。同学中有人嗤笑说:“曹溪之水,怎能抵得上束修?”孔子闻言,讲学时故意说道:“闵子骞千里求学,精神可嘉,虽是曹溪一滴,远胜束修百条。”闵子骞求学后,读书刻苦,为人沉稳持重,崇尚节俭。鲁国要扩建新库房,征取他的意见时,他批评说:“原来的库房就很好,为什么再劳民伤财去改造?”孔子赞成他的意见,评价他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闵子骞重视道德修养,淡漠仕途名利。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管理费地。开始时他不同意,因为他认为季氏是通过篡夺才当上国君的,如果做了他的官,就违背了忠信,所以就推辞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暗指投向齐国)后来经孔子劝说,还是任了费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即现在闵家寨)。他治费很有成绩,但看不惯季氏行为,最后毅然辞职,又随孔子去列国游学,病卒于长清县内。 闵子骞葬于何地尚无确址,根据《济南时报》报道,济南的这个闵子骞墓也仅是衣冠冢,同时萧县(江苏)和范县(河南)以及宿州(安徽)也有闵子骞墓(祠)。其中宿州市曹村镇的闵子骞祠,还是宿州市重点名胜古迹,也是安徽省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人很多。虽然闵子骞葬于何处尚无定论,但闵子骞的儿子闵沃盈葬在闵家寨却是人所共知。因此,闵家寨闵子祠成为海内闵氏续谱处和祭祀处,正阳门上悬乾隆皇帝手书“笃圣祠”三个金光大字,今尚有遗址。 在中国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核心就是忠孝仁爱,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宣扬闵子骞孝悌忠义,对他多有嘉奖追封: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玄宗封闵子为“费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封琅琊公,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在墓前建祠堂。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又称费公。经过历代皇帝赐匾封公和文人墨客赋诗题记,闵子骞的懿行美德更是千古流传——其实闵子骞真正葬在哪里并不重要,人们只要学习他美好的德行就行了。希望对您有帮助!

闵子骞路英语培训

353 评论(13)

papapaopao

2017年8月13日匿名用户回答有误,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主校区在烟台,学校校园占地1418亩,校舍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总投资达7亿多元。目前,学校面向全国20余个省市招生,在校生15000余人。学校建成了独具优势的经济管理、食品科技、机械数控、信息技术、会计财务、商务外语、艺术设计、建筑工程等八大专业群,设会计系、经济管理系、食品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与艺术设计系、商务外语系、建筑工程系和基础课、思政理论课教学部等9个教学职能部门。济南校区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闵子骞路24号。2015年有原省粮食干部学校并入,目前没有招收高职在校生。

308 评论(8)

达达1110

我还真不知道有叫这个路的,是不是 闵子骞路啊?在燕子山路和 洪楼南路中间那一小段 南北走向的路就是。那里有个单位叫 电力设计研究院吧。路两边都是小区

189 评论(9)

桠枫娇娇

南校区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食品质量与安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日语、应用韩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2015年9月,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济南校区在济南揭牌。经省政府批准,原省粮食干部学校并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成立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济南校区。山东省粮食局局长杨丽丽、副局长王传民,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耿建敏、院长杨新春及省粮食局、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部分处室负责同志、原山东省粮食干部学校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济南校区成立大会。原山东省粮食干部学校成立于1980年,一直开展中专学历教育以及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培训、轮训工作,为各级粮食部门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2006年9月,经劳动部和国家局批准,设立“山东省粮食特种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济南校区的成立,对学校进一步扩大办学空间,提升办学水平,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6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