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7

古蒂guti
首页 > 英语培训 > 小学牛津英语教材教法培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想不想澪

已采纳
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遵循以下教学设计原则"1!以学生发展为本原则1)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保持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尚不能把学习和一些崇高的志向和远久的未来结合起来,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而言,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兴趣"很难想象一个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的小孩子会对自觉主动地学习英语"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如何有效地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2)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毋庸置疑,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在小学不同的年段中,教师可以有重点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例如:在低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书写习惯!朗读习惯等;在高年级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摘抄和整理笔记的习惯等"3)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学生有效学习!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前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学生进行细致透彻的分析,以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经过全面和深层次思考的教学设计才有可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2!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原则1)听说领先,读写跟上2)注重复现,力求整合2!以活动为中心原则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而牛津英语也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无论是真实的任务还是拟真实的任务,都是由一连串相互关联的活动组成的"所以,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应打破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设计中,以活动为主线,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英语学习情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实施这一原则时,教师要注意运用情景来呈现语言知识,让学生在真实或拟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感知!体验语言,再通过读写跟进来加强语言的巩固和落实"¹施良方:5学习论6,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In页一136页同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从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也要考虑如何通过活动的开展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愉悦学生的身心"教师在实施这条教学原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例如,有的语言活动是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训练学生的听和读的技能,或者为后续学习做准备;而有的活动则侧重于促使学生进行语言输出,训练学生说和写的技能,或者检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其学习效果怎样"在真正的一堂教学课中,教师很难也很少在课堂上只完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一项技能的训练,但是,教师在设计一项活动时,还是要在四项技能的训练上有所侧重,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1)活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吸引学生参与到语言学习和运用中来"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考虑到其趣味性或者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提供给学生的内容是学生能够并且希望了解的,也是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的;更重要的是,活动还需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过于简单或复杂的活动,都会让学生减少或丧失参与的兴趣和热情"3)活动形式要多样人们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差异"其中有的学生属于视觉性学习者,有的属于听觉型学习者,也有的学生适合触觉型学习者者或动作性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变化不同的活动方式不仅能适合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是增加课堂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听!说!读!写!画!演!看等活动来丰富活动方式;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交替使用对子活动!小组活动或个人活动等方式来吸引学生"当然,在真正设计教学活动时,除了上述三点,教师还要兼顾考虑其他诸多影响活动效果的因素,例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参与人数!所需时间!对环境的要求,活动结束后对学生情绪的影响都要逐一考虑"4!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原则美国教育家温斯顿一伦姆伯格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0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和世界观!思维!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¹文化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文化现象,是文化总体的一个部分,是自成体系的特殊文化"Hymeshe和Gumperz认为语言使用和分析是离不开对社会因素的分析,具体的社会情境!说话者的社会背景和身份以及语言本身所包含的社会意义都会影响语言的使用"所以,要想理解一个人的话语,一定要知道他的整个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鉴于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教师不可能在教学英语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系统教学"所以教师在实施这一原则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道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1)在挖掘教材中的隐含的文化因素小学英语牛津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其主题式教学不仅包含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到了英语国家及中国的部分文化,例如对中国传统节日Mid一AutumnFcstival,springFcstivai等的介绍,也有对西方节日的介绍,例如Christlnas,Mother.5Day等;即使在对学生进行食物类词汇教学时,教材也同时出现了中国人喜食的加odies,rice和西方人喜食的p让za,hamburger"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不同国家的节日文化或饮食文化的介绍,让学生对此有个初步的了解"2)充分利用课外的各种丰富资源现在的社会是个信息畅通的社会,互联网,各种报刊杂志,电台电视每天都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文化信息"教师在进行词汇!句型,阅读和听力教学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相关的文化内容,让学生在进行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感受和了结果各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等"例如,牛津英语五年级教材中有一个单元的主题是ParksandPlacesinchina,主要教授句型I肋"wthisPlace.n.s,n.sin,"教师完全可以视实际情况利用网络或录像等让学生了解一些世界各地的著名景点,例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白宫等"3)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现在很多学校开设了英语角,英语活动室,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聘有外教到学校任教,这都给学生提供了使用英语的机会"而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培养¹张红玲:5跨文化外语教学6,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2页一89页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一种好办法"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究其本质还是语言知识,缺乏使用的真正场所,而这些活动则给学生提供了使用语言进行真实交际的机会,而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也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西方的文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各国文化的兴趣"以上是我在一篇优秀论文中找到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牛津英语教材教法培训

343 评论(14)

贰格格的爹

牛津英语的巧妙教学方法   牛津英语这套教材有着我国传统教材无法比拟的优点:结构新颖、图文并茂,贴近生活、涉及面广。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对于国内学生来说,本套教材词汇量大,语法“零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下面我收集一些牛津英语的巧妙教学方法,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巧妙编游戏,单词易记又有趣   由于预备班的学生没有学过音标,对词的读音尚处于机械模仿阶段。学生要在短时期内掌握大量的新词确实存在很大困难。我在教学中一方面启发学生采用谐音联想的方法,将“音”同“义”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动脑筋,编游戏,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记忆单词。   例如,我编了一个从词中找词的游戏叫“Word in word”。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向学生出示卡片,要求学生迅速找出词中词,如:flat(at),small(all),than(an),woman(man),beach(each),peach(each),weight(eight),cage(age),bus(us),brother(other)等等。这样的单词很多。由于这些“词中词”与本单词的读音及拼写都有直接联系,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把新旧单词联系起来,既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极其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及拼写,使枯燥的单词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学。   再比如“改头换面”游戏(Change the face)。我向学生出示一个单词,要求学生将所给单词,或添或减或换一个或几个字母后变成新单词。如给出“right”, 要求对字母“r”做变动。学生便会积极开动脑筋,想出很多词,如“light,bright,fight,night,height,eight,weight”等等,有些可能老师都没有想到。做这个游戏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积极去挖掘去回忆已有的词汇,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个游戏同“Word in word”一样,可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些字母组合规律。    二、语法规则不用愁,只须记住“顺口溜”   牛津英语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一点在本教材的编排体系上已得到充分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完全抛开语法。不可否认,对于一个受母语影响已经很深的中学生来说,了解语法规则对于语言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也是必要的。但如何使枯燥的语法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记,却让人费尽心思。我在给学生归纳语法现象时采取编“顺口溜”的办法,因为“儿歌”同游戏一样深受孩子们喜爱。这种方法,学生学起来容易,记起来扎实,同时也便于在以后的语言运用中以此来修正错误。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会说出这样的句子:   We are go to school together.   I'm play football.   He like to watch TV.   这表明学生在时态的运用上还存在问题,没有找到规律。针对这一现象,我编了两则“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及现在进行时的构成。举例如下:   我总唱歌,我常喝茶,动词是啥就用啥。   他、她、它后面动词长尾巴。   我怎样,他多大,你在哪儿,   看不见动作用am,is,are。   有了这个“顺口溜”,教师只要向学生简单讲解:   1.当表示某人“经常”、“总是”做某事时,第三人称单数后的动词有变化,其余都用原形。   2.当表示“怎样”、“年龄”、“存在”时,没有动作,用am,is,are表示。再比如,“正在做事要注意,动词前有be,后有i,n,g”。简单一句话就可帮助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的构成了。当学生出现语病时,教师只要提及“口诀”,不需反复讲解,学生便会自我发现问题所在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相信:只要有心就会有法。 ;

17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