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234

贝贝781213
首页 > 英语培训 > 周洪涛英语培训班

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equila1114

已采纳
1987年,从高中二年级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期间,在英语快班和数学快班(学习数学分析),全校计算机软件大赛笔试第一名、上机比赛第二名;读研究生期间,成绩全优良,获得直博的资格,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山东省赛区特等奖,全国鼓励奖。大学毕业论文师从刘晨光教授,研究生师从赵福麟教授。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进修界面化学化学物理(2001-2003年脱产,断断续续直到2009年结束),在山东大学攻读胶体与界面化学博士学位,师从郑利强教授。从2003年底开始独立承担科研课题,2004年到2010年,每年在油田现场工作半年以上,建立了现场工作经验。1997年任讲师,14年后,2011年底提为副教授。目前的科研课题,理论与现实结合紧密,与多个油田的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现在调剖堵水和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逼近研究和生产前沿,正与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成都所、中科院新疆所的胶体与界面化学方向联合,推进胶体与界面化学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工业应用。目前正在进入非常规油气藏领域,展开国际合作。在科研理念上,打造“油藏地质+采油化学=大采收率”的科研主题(利用地球物理、测井、石油地质、油藏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认识油藏,围绕油藏的非均质性,基于物理化学渗流机理,提出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的技术方案,然后优化配方和工艺,现场实施,增油降水,提高原油采收率)。有所失必有所得,虽然担任讲师14年,但是在此期间,建立了深厚化学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油气田开发工程矿场实践经验。二十年磨一剑,为打造化学与油藏地质结合的“大采收率”方向奠定了基础。1991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化学专业,1998年获得油气田开发工程硕士学位。2001年-2003年,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进修胶体与界面化学;2011年,开始在山东大学郑利强老师研究组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大学毕业后即到石油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研究生课程《提高原油采收率原理与工程》、本科生课程《油田化学》、《化学原理II》、《EOR原理》、留学生全英语课程《提高采收率原理》和《油田化学》。已经协助张贵才教授指导研究生1名(毕业分到塔里木油田公司),协助葛际江教授在读指导研究生3名(两名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签约中海油和新疆油田公司)。1991年-2001年,是赵福麟教授研究组的核心成员之一(三人小组为赵福麟、张贵才、周洪涛),典型成果是PI决策技术以及软件,编写了PI决策软件的全部代码,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山东省计算机优秀成果二等奖;也是“2+3”技术的原创者之一。1991年-2004年,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进修期间,在清华大学听了《量子光学与量子通信》和《原子分子物理学》,参加北京大学举办的《超级计算》培训班(4周)和化学暑期班,获得《理论与计算化学》结业证书,然后参加全国华人理论化学和计算化学研讨会(CCCP4和CCCP5),目前实验室4路12核心计算服务器一台(共48计算核心)和2路4核心计算服务器(8计算核心)两台。

周洪涛英语培训班

13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