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2

袜子飞了
首页 > 英语培训 > 吴谢宇英语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是你的大白

已采纳
因为他非常的自卑,加上不愿意和人沟通交流,不了解母亲,觉得死是母亲唯一的出路,所以就会杀掉母亲。

吴谢宇英语培训

273 评论(15)

TVB脑残粉

不得不说吴谢宇颠覆了很多人的三观,他之所以会弑母,我觉得和他母亲对他的管教有直接关系,让他得不到释放,总是被压抑着,心里出现了严重问题导致的。

230 评论(14)

挂在盒子上723

01 将自己的母亲杀害 弑就是“杀”的意思,弑母就是将自己的母亲杀害,形容一个人残忍,没有人性。 弑母是什么?残忍的将自己的母亲杀害。 4月25日,福州市公安局宣传处负责人处获悉,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已经被抓获。吴谢宇于4月21日在重庆江北机场乘机时被抓。身上带了30多张身份证,通过网络购买,三年来一直在国内活动。 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发布了一则悬赏通告。2月14日情人节,警方发现一名女子谢天琴死在福州一所中学教职工宿舍内,其22岁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悬赏万元缉捕。犯罪嫌疑人吴谢宇就读于北大,作案后封死了住处,将尸体用塑料布层层包裹,还放入了活性炭吸臭。弑母后,还以母亲名义贷款。 北大学子吴谢宇精神有病吗?有暴力倾向吗? 从他的同学们和邻居所有的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他精神没有问题,人很和善,根本就没有暴力倾向,至少从来没有表现出来。 感谢重案组37号公号独家采访了吴谢宇的初中、高中、大学同学以及老师。在他们眼里,吴谢宇是一个成绩优异,待人友善的人。 “神一般的存在。”这是多位同学不约而同的评价。从小,谢天琴便以儿子为荣:中考第一、北大学子、GRE成绩全球前5%……福州警方人士透露,作案现场布置缜密,涉嫌杀人后还曾以母亲的名义借债一百多万元。 发出悬赏通告,距离尸体发现,已过去了19天。知情人士告知,谢天琴遇害,是在7个月前。知情人提供的在逃人员信息登记表显示,2015年7月11日,嫌疑人吴谢宇涉嫌在其母亲谢天琴住处,因琐事口角与母亲发生纠纷,随后涉嫌杀死谢天琴后脱逃。 2015年5月16日,吴谢宇在北京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3位创始人,最后一次见他。三位创始人回想起一个细节,在吴谢宇领取奖学金之前个把月,他曾提出提前支取奖学金急用。 “当时,以为他为了出国。”三位创始人有些懊悔,“出了这样的事儿,无论如何都是令人扼腕的……我们错过了与他最后一次的沟通。” 与母亲关系一直很僵吗? 谢天琴遇害那年49岁,是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历史老师。 一位2008年毕业的女生称,高一时谢天琴曾经是她班主任。她称,谢老师平时话不多,挺内向的,很疼爱学生,“我想家,她还带我去她家吃饭,很细心。” “她很疼爱她的儿子,从他儿子小时候起,就以儿子为荣。”这位女生记得,谢天琴丈夫在几年前因病去世,当时,吴谢宇还在上初中,此后只剩母子俩相依为命。 吴谢宇高中同桌王华东(化名)记得,高中时,吴谢宇几乎每晚都和母亲通话。大学期间,两人曾一起住过几晚,他也每晚必和母亲通话。 吴谢宇初中老师记得很清楚,每逢三八节、教师节,吴谢宇即使上了大学,也会发去短信祝福。“他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孩子,不然不会这么惦记老师。” 弑母是有预谋的吗? 犯罪嫌疑人吴谢宇作案后,封死了教职工宿舍,并将母亲尸体放在床上。尸体用塑料层层包裹,并在每一层缝隙中,放入了活性炭等吸臭。此外,他还在房间内安装了监控,并且连接了电脑。“弑母后,他又用母亲名义贷了款。” 接近福州警方人士还对媒体表示,“凶案用的摄像头、活性炭都是网购的,淘宝物流、现场指纹等都指向了吴谢宇作案。” 警方还透露,吴谢宇此前曾伪装其母亲口气到处发QQ借钱,借了100多万元。从作案后的冷静、周到看,嫌疑人是预谋作案无疑。 吴谢宇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现在爆出的有限信息分析,嫌疑人无疑透露出是一个冷静、冷酷、高智商的性格,塑料层层包裹、活性炭吸味、视频监控尸体、7个月后发案、网购30张身份证,这些情节无一不通露出此人躲避惩罚心思缜密,对母亲的死亡没有丝毫内疚。涉嫌杀人后还曾以母亲的名义借债140多万元,说明毫无廉耻,为自己及时行乐、长期潜逃做资金准备。他是一个法盲吗?都读到中国的最高学府了,法盲说的通吗? 残忍的手段,周密的计划,高智商犯罪,给这个极端的案件带来诸多疑团。太多问题没有答案,太多谜底未能揭开……当吴谢宇掌握着大量信息的人被抓消息传出,人们仿佛找到了一个久违的出口:激动?焦虑?心痛?遗憾?我们的心里可谓五味杂陈。 审讯还需时日,且耐心等待。只是在这些答案出来之前,我们依旧可以思考一些问题,探讨这起“完美犯罪”的失败之因。 出了什么问题?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并不仅仅只有智商,还应该有情商,有处理一些无法用公式、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在这起案件中,吴谢宇并没有选择其它“迂回”方式处理其与母亲的“矛盾”(案件尚未真相大白之前,我们姑且这样认为),代之以极端的方式,这并非一个正常人的选择。 导致吴谢宇出现这种处事方法的重要原因,无疑是教育结出的果。当我们的教育一味强调成绩,唯“分数”论时,势必也会让部分学生将“成绩”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唯一目标。时至今日,这个案件发生将近4年,我们谈论起吴谢宇时,依然将“学霸”、“北大”、“第一名”等置于最显眼的地方。成绩成了吴谢宇最引人注目的点,也成了他身上最醒目的符号,掩盖了其他的一切。 只是,教育的目的并非培养高智商的人,而是为了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格是怎样的?健全人格的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格的正常和谐的发展,是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个细节可以看出端倪:吴谢宇的父亲2010年因肝癌去世,谢天琴坚决拒绝了学校给她的抚恤金,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抚养好儿子。吴谢宇的学校在得知了他父亲病故的消息后,也想给他发一笔助学金,也被吴谢宇拒绝了。 不愿意在外人面前表露任何的“弱点”的吴家母子,都很要强,但在这要强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母子之间的矛盾呢? 从吴谢宇在弑母后以母亲的名义向亲友借款140万元来看,他对金钱的渴望并非如母亲表现的那样“抗拒”,甚至和母亲的态度相反。 管中窥豹,日常生活中,吴谢宇在做一些决定时,母亲的态度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猜测:极度克制自我的母亲,一直压抑着吴谢宇内心的真实想法,让他始终无法找出一个可以释放的出口,更无法做最真实的“自我”,时间越长,矛盾越深,“别无选择”的吴谢宇有通过最残忍的手段让母亲消失,从而获得“自由” 但是,这种“自由”的代价太大,太过惨烈。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家庭悲剧,也是一个社会悲剧。 但愿这仅仅是个案。

197 评论(14)

那一缕幸福

吴谢宇在分享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和高考复习的经验。  教师住宅楼,踩过13级台阶,就是案发的102室。张维摄   原标题:弑母疑凶吴谢宇消失前的这半年   警方对吴谢宇的悬赏通告,就贴在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大门口。他涉嫌以异常缜密的手段杀死母亲谢天琴。   在此之前,吴谢宇是母亲及这座中学大院的骄傲: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福州一中,高分通过自主招生,进入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他开朗、热情而自律,计划去美国深造。   母亲谢天琴性格内向,在这所学校任教高中历史。   警方公布的信息显示,悲剧发生于7月11日,但案发于2月14日。   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内,吴谢宇正常活动于福州、北京等地,伪造母亲辞职信,骗取亲人巨款;据财新网报道,他爱上了一位性工作者,拿出十几万彩礼向女孩子提亲。   剥洋葱获得的信息显示,春节前的2月5日前后,他以短信的形式,委婉提醒亲戚到福州家中。至亲报案后案发。   之后,吴谢宇像谜一样消失了。   7月,“小宇要回家了”   对于母亲谢天琴来说,7月,是期待已久的日子。   6月份,谢天琴回到老家福建莆田仙游县。她和至亲谢瑶(化名)提到儿子吴谢宇,“小宇(吴谢宇的小名)7月1日就放假回家了。”   7月5日,谢天琴给谢瑶打电话,“她很高兴,说小宇已经放假回家。过几天带他回老家看望外婆。”谢瑶说。   一位邻居回忆,7月初的一天上午,她在楼道碰到谢天琴母子,吴谢宇主动大声打招呼“阿姨好”。“母子俩当时都挺高兴,谢老师还说小宇瘦了,发愁该做些什么好吃的补身体。”   谢天琴曾是整个家族的骄傲,她是同辈中唯一的大学生。上世纪80年代末,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谢天琴分配到福州分局南平铁路子弟中学,做初中历史老师。   在南平,谢天琴结识丈夫吴志坚。1992年左右,二人结婚。1994年,吴谢宇在南平出生,是他们的独子。   1996年底,福州分局南平铁路子弟中学被撤销,所有老师被分流到福州。   谢天琴进入福州铁路中学(2003年,该校更名为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继续担任历史老师。   谢天琴是一个很容易被看出职业是教师的人,她个子不高,清瘦,喜欢穿深色衣服,带着金属框眼镜,“夏天从没见过她穿裙子,都是短袖加裤子。”   “夫妻俩关系特别好。”老邻居回忆,谢天琴性格内向,吴志坚则相对外向。她经常看到谢老师和先生在校园里散步,也从未见过夫妻俩吵架。   2010年,吴志坚患癌症去世。当时,吴谢宇16岁。   这对谢天琴打击很大。她变得沉默而易怒。谢天琴家楼上住户有小孩,有时候,稍微有点吵闹,谢天琴会冲上楼去数落几句。   16岁的吴谢宇却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坚强,他对妈妈说:“别难过了,爸爸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2012年,吴谢宇高分考入 北京大学 。   吴谢宇的高中挚友向剥洋葱回忆,读大学后,谢天琴和儿子也保持着每晚通话的习惯,主要聊聊当天的饮食、活动和学习情况。  8月,辞职“去美国”   7月中旬左右,谢天琴的亲戚们陆续收到吴谢宇发来的短信。   短信大意为:大四学年,他要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交换生,母亲一同前往陪读。两人将乘坐7月25日的飞机去美国。   随后,亲戚、朋友们又收到谢天琴手机号码发出的、以本人语气编写的信息:出国需要借钱,希望亲戚们把钱打到自己的银行卡上。   警方消息称,这期间,吴谢宇通过手机短信、QQ等方式,向多位亲戚朋友借钱,借款总额达144万元。   7月底,有学校老师还在校园内见到吴谢宇,他和这些邻居打招呼,说要去美国读书。“他说回来办点事,妈妈在北京。”   去美国,一直是吴谢宇的梦想。   早在高中时,吴谢宇便向挚友说过,要去美国读经济,之后,做学术研究。   一切也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大学后,吴谢宇的网络痕迹,几乎全部与表彰有关。大一学年,吴谢宇获得 北京大学 “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大二学年,获得 北京大学 廖凯原奖学金。   他在校外英语培训机构学习GRE(课程),获得极高分数,至今还能查阅到吴谢宇分享GRE考试经验的相关文章。   媒体报道显示,8月份,吴谢宇复印了母亲的日记,并剪下其中一些字,伪造成一封辞职信,向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提出辞职。   10月份,谢天琴所在年级的年级主任还收到一封从上海寄出的辞职表格。   “表格有两页,第一页的字迹有明显模仿痕迹;第二页上有签名,一看就不是谢天琴本人的字。”谢天琴的至亲告诉剥洋葱。   辞职被批准,所有人都相信谢天琴陪儿子去了美国。   一位老师回忆,9月份开学后,校领导在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提到谢天琴去了美国陪读。   “谢老师终于熬出头,跟着儿子去国外风光了。”一些老邻居感慨。  2月,“舅舅,接我们回家过年”   吴谢宇再次和亲戚取得联系,是在2月5日前后。2月8日,是春节。   2月5日前后,吴谢宇的舅舅接到吴谢宇发来的短信,说他和母亲要从美国波士顿回来,将于2月6日到达福建莆田高铁站,希望舅舅接母子俩回家过年。   警方事后获取的监控显示,2月4日深夜,吴谢宇仍在国内,他在一台ATM机上取钱。   按照约定好的时间,谢天琴的家人赶到莆田站。   当然,他们没有等到谢天琴和吴谢宇。   亲戚给他们发短信,没有回复;拨打两人手机,关机。   亲戚猜测他们回到了福州的家。当晚十点多,他们赶到谢天琴位于福州的家里,敲门,没人。   谢瑶开始怀疑谢天琴出事了,她说自己“直觉强烈”。   亲戚们连夜到附近的茶园派出所报案。警方分析,谢天琴和吴谢宇都是成年人,又欠了亲友大笔债务,躲债的可能性比较大。   2月9日,正月初二,亲戚们辗转联系到与谢天琴和吴谢宇走得近的人,疑点越来越多。   一位与谢天琴相熟的老师说,7月底,他还在校园里面见过吴谢宇,而吴本人却跟亲戚们说,他和妈妈是7月25日飞美国。   疑惑一旦被触动,很容易就有越来越多的疑点被发掘出来。   和谢老师关系要好的一位老师说,谢从没当面和她说过自己要去美国。   谢瑶越想越不对。她联系谢天琴所在学校的领导,希望学校出面打开谢天琴家的门。   案发时间再次被错过。学校说,谢老师已经辞职去美国,不可能还在学校。   “我怀疑谢老师遇难了,但说出来没有人相信。”作为直系亲属,谢瑶有强烈预感,她和剥洋葱说,她当时已经怀疑到吴谢宇。   预感终于在2月14日被证实。   正月初七,片警第一天上班。谢天琴的亲属们带着警察一起撬门,进入房间。

27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