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气娃娃TT
Rainbow蓓
课外培训政策的这只靴子终于落地了,7 月 24 日,针对校外教培和在线教育行业的 “双减” 文件正式落地。家长们纠结、焦虑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但课外教育培训机构却坐不住了。 与以往低调从容的教育政策出台不一样的是,此次政策的出台,国家通过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主流媒体进行的播报或发布。可谓层次之高,事情之重要,前所未有。 这个“双减”政策的出台可谓像一攻原子弹一样,瞬间炸开了锅,让教育股、培训行业瞬间蒸发数千亿,其中好未来、高途集团、新东方三家教育机构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1092亿。 作为行业的龙头老大—新东方一度暴跌50%,创史上单日最大跌幅,截止7月26日下午港股收盘,新东方收盘价为16.00港元/股,跌幅超过47%,单日内总市值蒸发近500亿港元。 A股市场大跌,跌得散户、机构都傻了眼,教育培训行业几乎“全军覆灭”,而它带来的影响是全生态链的。 这个“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新东方可谓是致命的打击,其中,文件规定"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节假日、 休息日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不得提供‘照搜题’,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 等条例,势大力沉,招招致命。 据说,在近日的新东方存亡之际的内部会议上,有人建议转型做托儿所,俞敏洪没忍住哭了。新东方高层也表示:" 现在教育行业被打击的范围,不只 K12 教育这么简单,还有成人教育,如考研和留学等,这些业务都会受到影响。 网络上有个段子,孩子不用补课了,开辅导班的崩盘了。不用补课,眼睛就变好了,所以眼科崩盘了。妈妈周末不用送孩子去补课,自己也就没时间去做美容了,所以医美也崩盘了。孩子不送辅导班,爸爸也没时间出去喝酒了,所以白酒也崩盘了…… 作为教育培训行业的标杆——新东方,一直是行业类存着的一个神话,其公司始人俞敏洪也被大众视为“屌丝逆袭”的典范,俞老师讲过很多课,出过很多励志的书,他的精典语录给不少迷茫中的大学带来了很多信心和希望。 这些年,教育培训(特别是K12)一直是资本追逐的对象,特别是线上教育更是炙手可热,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在线教育行业融资总额超 500 亿元,超过 2016-2019 年的融资总和。头部在线 K12 玩家获加持最大,猿辅导和作业帮这两家,加起来的融资额高达 380.1 亿元,拿走了全年总额的 7 成。 谋求上市的教培独角兽们来到生死关口,资本也不得不偃旗息鼓。而这背后,哭声最凄惨的莫过于之前蜂拥而入的投资人们,眼睁睁看着千亿资金被困在教培市场里。 马云说,教育一直会存在,但新东方不一定在。一语成谶,俞敏洪此次的哭声似乎是预料之中的事,只是来的早与来的迟的区别,我不怀疑俞老师的眼泪是真诚的,但是可以看出他的眼泪是五味杂陈。 政策的出台似乎让俞老师看起来很悲伤,但我觉是俞老师应该感谢中国的教育,俞老师赶上了中国教育的好几个风口,八九十年代,出国热,俞老师成立新东方,做雅思、托福的英语培训,可谓赚得盆满、钵满,就像他本人所说的,当年是用麻袋来装儿,后又有踩到K12教育的风口,可谓一跃升天,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教育股,俞老师不仅赚取了丰厚的资本,还赚得了满身的情怀,可谓名利双收。 资本的是嗜血的,中国的应试教育,让家长和孩子累得像条狗、简直是不堪重负,那为什么这么多人要选择课外培训呢?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解释:“大家一起看电影,本来坐的好好的,但前排的站起来看,你后排的也得站起来看,最后大家都站着看完了电影。电影还是那部电影,但大家都是站着看完的!最终搞得大家都特别不舒服!” 因为小孩教育带来的心理和经济上的不堪重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生孩子或少生孩子,这样的结果导致严峻的少子化、老龄化问题的到来。 为应对严峻的少子化及老龄化问题,今年5月份国家出台了开放三台的生育政策,但不是说政策允许,大家就会生,现在很多年轻人连二胎都不想生了,国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必须从教育、医疗、住房上下硬功夫,而教育当然是首当其冲的。 不难看出,此次国家出台“双减政策”,这是为了鼓励生育、扭转出生率下降趋势,现在国家首先对这教育行业进行整顿改善,降低人民群众生活成本、改善教育环境,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减负。 春江水暖鸭先知。国策转向早有动静,今年6月中旬,经中央编委批准,教育部还宣布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这个从未设立过的部门,预示着教培行业信马由缰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随后,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对猿辅导、学而思、新东方、掌门1对1等15家知名机构挨个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一系列动真格的雷霆手段,把教培行业推入了最后的时刻。迎接他们的是严厉的监管! 与此同时,今年北京实施入学随机摇号分配,彻底抛弃的学位房优先的条件,种种迹象表明,国家这次是来硬的,此次重镑出台的“双减政策”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下一步医疗系统也会跟上。 这个国策转向,不但关系到每个家庭和个人,也关系到一个家家未来的发展状况,暂时的阵痛是为了更好的明天。让教育回归初心,这样才能 健康 的发展,俞敏洪老师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不差钱的俞老师应见好就收,及时转型才是正道。 文/曾海伟
海鸟2010
我们一直在说成长,在设置目标,努力实现个人成长、公司成长,但怎么成长呢?有没有什么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像青山资本的总经理李倩说的,任何事情都有成功的方法。 俞敏洪老师的《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就是一本不错的成长指导书。它讲述了新东方从无到有的故事,描述了新东方遇到的一次次机会与挑战,通过处理这些机会与挑战的故事,说明成长的理论知识。 不论你是创业者还是普通人,不论你是追求企业成长还是个人成长,这本书都值得仔细阅读与思考。 书中俞老师讲了他刚从北大出来,做英语培训的故事。那时刚开始做,没有场地,就在村里租了一个破旧的大楼,供学生暑假上课。 当时夏天没有空调,有时还停电,一天课下来,学生、老师的衣服早就被汗水浸湿,下课后每个人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那时条件虽然艰苦,但几百个人都这样过来了,没人喊苦喊累,大家都上课还都很有激情,即使晚上停电,也要点着蜡烛上课。 鱼哥说,那一辈人,他们经历过艰苦的条件、吃过苦,所以更懂的坚持。我们要学会刻意找些苦吃,把吃苦当吃补,它可以锻炼我们很多方面。 说起这样的环境,我想起自己大一暑假打工的事。那会我和同学一起去电子厂做暑假工,第一天晚上我就热的大半夜没睡着,6个人一间宿舍,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小风扇,放在房间根本没什么用。 作为流水线的工人,平时工作要跟上大家的速度,否则你那囤积很多待做产品,小组长会训你,甚至还会打人。 很不幸的,那时我就是那个做的慢的人。听着组长说“快点,你磨叽什么呢,还大学生呢,这都做不好、跟不上,你能做什么……”,当时他还拿着棍棒敲打我,虽然不怎么疼,但看着他的动作以及说的话,我心里特别委屈,眼泪都流下来了。 有了这次经历,从此以后就特别认真的学习,实在不想以后去流水线当操作工,被别人吗。这也就有了我专转本,然后再考研的经历。没有这次体验,我想自己不会有这么深的体会,也不一定有一定要上好学的决心。 吃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从中学到东西,我们要学会找点苦吃,然后把吃苦当吃补,从中吸收能量。 新东方从几个人的小作坊,到现在教育培训界的的老大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好的产品-老师。作为教育培训班,新东方就是售卖老师的服务,拥有好的老师就是它取胜的一大关键。 新东方的老师,只有学生喜欢才能发展下去。要让学生喜欢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更要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拥有个人魅力,说话风趣幽默,上课气氛活跃,吸引学生。 这些要求,除了拥有专业知识、传授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控场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引导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作为一名体制内的老师,自己和新东方的优秀老师还有很大一段差距,这需要我通过实践来获得。如学习演讲,让自己的讲课声音有波动。多看幽默视频,让自己拥有幽默特质。钻研自己的课程,让自己成为专家。 做好教育的一大关键就是老师。若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就要多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精英。 新东方对于老师的教学水平要求很高,它是让学生给老师打分,若是老师的分数没有达到4分(满分5分),老师是要被劝退的。而老师的薪资也是和老师的教学水平直接挂钩的,你教学水平越高,学生越喜欢你,你的奖金就越高,也就是高要求有高回报 这就像我们在工作中完成一个高目标任务,自己特别高兴,其他人会给你一些正面的反馈,这就相当于奖励,看着他们,你会受到鼓舞与激励,以后会更努力、更愿意接受挑战。 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一技巧。当我们自己或家人完成设置目标时,要及时的给予正面反馈。可以是一顿美食,可以是一件漂亮的衣物,又或者是其他你想要的东西,奖励大小根据自己实现目标的大小来定。 完善的监督机制,让我们努力前行,不敢懈怠。及时的奖励策略,激发我们的斗志,促进我们奔跑。 俞老师说“我是随着新东方的变革,一次次成长起来的。”即不论是新东方还是俞老师自己,都是一步步积累,慢慢强大起来的。新东方从单一英语培训,到后来的出国培训,再到现在全方位教育培育,一步步向前。俞老师开始干英语培训之前,已经是北大的优秀教师,因为有前期的这样的积累,所以才能做做好培训老师。 现在很多人都梦想自己能成为下一个马云,下一个俞敏洪。可是若是没有积累,你或许连你自己都做不好。 作为一名一年教龄的老师,我要一步步来,先钻研自己所教的课程,让自己成为这门课的专家,无可替代。然后再提高自己的讲课能力,通过练习演讲、幽默,让课程变得有趣有料。 很多人有了目标,就特别急。恨不得今天设了目标,明天就能实现。这种心态是要不得的,也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要想成功,不能求速成,而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向前,慢慢积累势能。 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找点苦吃,把吃苦当吃补,根据自己的目标,设置合适的监督、奖励机制,努力奋斗,逐步积累势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精英。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