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6

汤糖躺烫湯
首页 > 英语培训 > 小学英语思维导图培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纯度装饰

已采纳
大家好,非常开心能和大家分享思维导图。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岩,我是一个宝妈,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思维导图践行者和推广者,还是英国东尼博赞思维导图认证管理师。  这是我用导图做的自我介绍,导图有三种形式:文字版,图文版和全图版。这个自我介绍是全图版的。最中间的部分是中心图,大家看到了什么呢?是的。一个小女孩站在岩石上,向往着更高的追求。她是谁呢?大家已经猜到了,这就是我。立在岩石上,也代表着我的名字:李岩。这个导图我从四个方面来介绍。这四个分支叫作主干,也叫做第一分支。第一主干是身份,分了三个二级分支:姓名,位置是山东,年龄31岁。第二主干是爱好,分别是:看电影,做导图,去旅行,听听音乐,喝个小酒。第三主干是性格:我的脾气比较大,外表坚强内心柔弱,还有点小执着。第四主干是梦想,我有三个梦想:第一个是思维导图深入课堂,第二个是多挣钱,财务自由,第三个梦想是开加盟机构。这就是我。这样的自我介绍是否吸引到你呢?你想不想也做一个这样的自我介绍呢?      说导图之前,先说以下几个情况你是否遇到过:常常感觉到事情太多,很难理清思路?或者读一本书,读完一部分不想再继续读了,读了结尾忘了开头?看了就忘,看不下去,看不到重点?又或者作为一名家长,孩子学习效率低,知识点记不住,不系统?想拓展孩子思维,又力不从心?         我想大部分小伙伴都会有遇到过这些情况。当然,我也有过。当我碰到了思维导图,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以前只是对它有种好感而已。现在它是我的挚爱。 在我学习导图的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女儿大朵。大朵已经上大班了,拼音也都学了,但我发现她掌握的并不是特别好。然后我引导者她用导图学习拼音。下面这是大朵做的关于韵母a的导图。         大朵说:这是单韵母a的导图,中心图画的是a的小房子。因为我喜欢粉色,所以把a的房子涂成粉色了。我从四个方面介绍a。分别是发音,书写,声调和拼读。第一部分发音:张大嘴巴啊啊啊。第二部分书写:a有两笔写成。第三部分声调:āáǎà。 最后一部分拼读:m-a ma 妈妈 b-a ba爸爸 l-a la 啦啦 h-a 哈哈       通过这一张导图,关于一个韵母的所有的知识她都能掌握了,而且这都是她自己主动做的,不再是灌输式学习,而且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有图有颜色,孩子很喜欢。学习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大朵现在能够做简单的导图,她的思维也有所改变提升,这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我学习导图纯属个人喜好,能影响到我的女儿,让我非常开心。很多小伙伴儿想学导图,是为了教孩子。那我想说,你的选择没错!因为导图可以提升孩子学习能力。里面的配图、关键词等能提高记忆力、思维能力,梳理知识预习和复习能提高学习效率。现在各个学校各个城市也都有在普及思维导图,老师也有布置关于导图的作业,可是孩子不会做啊。说实话,就连老师也不一定会做,即使会做,也并不专业。大都是只懂得皮毛,知其一不知其二。       导图带给我的是全新的思维,全新的体验。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工具,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一种可视化的工具。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工作、学习、生活都有涉及。比如阅读,能够让我们快速有效的掌握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内容。不再像以前看完一本书,也不知道到底看了什么。    这一个导图是小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新型玻璃。中心图是课文的开头小故事,内容是:有人想偷东西,不料玻璃有防盗功能。从而引入各种新型玻璃。通过导图能很清晰的看到整篇文章讲的内容,而且逻辑清晰。里面的配图也有效的加深的记忆。这样的阅读才能让我们真正吃透文章的内容。       我是一名老师,受到了导图恩惠,自然最想的就是让我的学生受益。我把导图带入我的课堂,孩子们都很喜欢,学习效率也大大的提升。原来两节课的内容,现在一节课就能讲完,而且孩子们都能掌握的很好。学生告诉我说:老师,思维导图太好了,记单词记课文非常快,一点儿也不费劲儿。确实如此。比如六年级的一篇对话课文,按照传统方式,从开始讲课文重难点单词到最后学生会背,至少两节课的时间,关键学生背的快,忘的也快。而现在用了导图讲课,从开始到会背,不到一节课就能搞定。孩子们不仅记得劳,还记得久。对于复习来说,思维导图更是很好用,作为家长也可以在家指导孩子用导图复习,下面以四年级下册英语单词整理为例,介绍一下如何用导图整理:    第一步确定我们要做的主题是:四年级下册英语单词。然后画上中心图和主题。中心图选择你喜欢的图片,最好和主题相关的内容。如果时间有限,真的不会画,那就画个圆圈或者云朵,在里面写上主题。我选的中心图是小蜗牛在叶子上爬。想告诉孩子们,我们要像蜗牛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学习,稳步提升。     第二步:把整册书的单词看一遍,看看能分为几类。这几类也就是我们说的主干,把主干画好,写上关键词(也就是你分的那几类)。注意主干之间分布均匀,如果哪一类的单词比较多,就多留一些空。我分了七大类。分别是:学校,课程,日程,天气,农场,衣服和商品。   第三步:将分好的单词填入相对应的主干当中去。单词的颜色要和主干的颜色一致。第一主干是学校,从first floor 开始,顺时针写。如果单词比较多,线条可以一长一短,单词错开写。接着写课程的三个单词。第三主干的单词我又分了三类,分别是单词,以go为开头的短语和以get为开头的短语。go 又分了两类,一类是go to school和go to bed一类是go home.以get为开头的是get up.天气这一主干分了五个天气情况,还有四个形容感觉的单词cool,cold,warm和hot.这四个词我放在了cloudy,snowy和sunny的后面,更好的描述了这几种天气情况带给我们的感受。第五主干农场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类,复数形式用了不同颜色标出,起到强调作用。第六主干衣服从上衣和下衣进行分类。从头到脚很清晰。最后一类是商品,分别从商品名称和形容商品的词分类。   第四步:既有趣又能进一步提高记忆的一步:给单词配上小图标。如果可以,最好都能标上小图标,或者在不好记的单词旁标上小图标。如果有的确实画不出也没有关系。小图标的颜色要丰富多彩,最好和支干的颜色不一样。起到强调的作用。 这样,一副关于整理英语单词的导图就做好了。你学会了吗?  下面是我做的其他的一些导图,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小学英语思维导图培训

348 评论(9)

蝶澈0825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8)本节课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内容,了解阅读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以及在谈论节日话题时可能会涉及的内容;最后,教师用课件向学生呈现利用MindManager软件制作的思维导图,向学生介绍该软件和简单的使用方法,建议学生进行尝试。   2. 在Halloween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基础之上对思维导图有了初步了解。在本单元第二篇课文Thanksgiving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独立绘制思维导图,理顺文章脉络。下面是笔者在两个班级先后两个课时的授课情况。   (1)第一课时授课情况   ①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答活动复习与Halloween相关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Halloween的主要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然后,学生参考教师的板书,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整理自己的Halloween思维导图,并在此基础上复述或背诵课文。多数学生能在板书辅助下,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条理清晰地复述课文,但是背诵有一定困难。   ② 教师将黑板上思维导图中的Halloween一词替换为Thanksgiving,并教学单词Thanksgiving;然后,学生阅读Thanksgiving的课文,参考Halloween的思维导图,将自己对课文结构和内容的初步理解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学生阅读和画图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全班,并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在板书中保留了思维导图的大体框架,但提示学生可以创新或改进。由于这是学生首次独立在阅读一篇文章后绘制思维导图,耗时较多,将近一半的学生不能完成。部分学生存在内容理解及结构分析方面的困难,以致在思维导图中不能准确使用关键词。   ③ 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学习生词,解决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内容理解方面的困难,为下节课的复述活动扫清语言障碍。   ④ 布置作业,学生课下完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并加以完善。回家后听录音跟读课文,下次课参考自己的思维导图讲述Thanksgiving的相关内容。   (2)对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的调整及教学效果   利用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笔者对第一个班级的授课情况进行了反思,对下一个班级的教学步骤做了适当调整。在复习阶段的教学中,考虑到时间因素,教师没有让学生整理自己的Halloween思维导图,而只是停留在口头复习的层面,效果不佳。调整后,教师首先通过板书呈现Halloween的思维导图,然后学生参考思维导图,尝试复述或背诵Halloween的相关课文内容,这一调整有助于学生体会思维导图在理解、分析及记忆课文等方面的辅助作用。   从调整后的课堂教学实践来看,这一改变节约了一些时间,但复习中的复述环节用时较多,使得后面环节的时间略显紧张。在初步阅读了Thanksgiving的课文后,有接近半数的学生没有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开始尝试复述。   (3)第二课时授课情况   ① 上课伊始,笔者让学生拿出自己在上次课中绘制的Thanksgiving思维导图,自愿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并参考思维导图介绍Thanksgiving的相关内容。出乎笔者的意料,学生对这个活动的反应比较冷淡,只有2~3位学生积极参与。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参与展示的3位学生完成的作品较好,并能复述全文,其他学生对她们展示的作品表示欣赏和惊讶。针对学生的反应,笔者在课后进行了反思,分析可能是多数学生对课文还不是很熟悉,不会读或不会说课文中的个别词句,因此不敢在全班展示。   ② 笔者以学生A的作品为范例,讲解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并组织学生再次在全班范围内以问答的形式分析全文,同时板书呈现本课思维导图的框架,尤其是改进了Symbol中介绍turkey身体特征的部分。图2为学生A在第一课时整理的初稿:

25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