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yang2336903
我也报了,扔了十多年的英语,为了一个考试,所以就报名了,事实上,我只看了除公开课以外,关于应试的几个视频,有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写作,也就七八个吧,看了一个星期,一套题都没刷,而且答题时英译汉只写一句,作文只写一句,因为时间不够用,即使这样,我居然也通过了。说一说我的看法,对于学者的经验,拿过来用就完了,它们一定是对自己有帮助的,是条条大路中的相对捷径。对与不对,好与不好,完全是看个人理解。不知道你有没有在读书的时候,质疑老师说的话不对的经验,很显然,谁都有过。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也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总结出属于你的方法,只要它能够帮到你,它就是真理。如果自己没有更好的理解,那就站在别人的(也别说巨人了)肩膀上离目标更近一些。
Q小茗同学
逻辑无非就是一种思维规律,英语逻辑就是一种语言的思维规律,大家应该都清楚汉语的教育是没有逻辑学的,尤其是在义务教育当中汉语教育是不存在逻辑的。不过英语逻辑非常重要,有些人之所以会说“中式英语”就是因为我们缺乏英语逻辑,缺乏英语逻辑,具体表现在语法和词汇的运用与理解上面,说白了,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只是单纯地去学用法,机械的去记忆每个词汇,从而忽略最重要的语言逻辑的理解,所以有很多人的英语口语都非常的好,听起来很“中式化”。
大家要清楚一件事情,语言是传递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就是有逻辑的,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逻辑英语,如果说不重视这一点的话,也就相当于在死记硬背英语的知识。这样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非常困难。其实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就是建立一种新的逻辑过程,我们在汉语当中会使用主谓宾,而这种习惯也会运用到英语当中,所以我们义务教育阶段从很早开始学的英语一直到大学,学生一直运用的都是机械用法和记忆,并不能将它当作一种沟通方式来运用,所以现在有很多学生明明可以考出非常优异的英语成绩,但是他的口语能力却不好。
当然也与于目前教育资源紧缺有一定的关系,毕竟大部分英语老师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去接受过英语母语,或者是长时间处于英语的环境之中,教给学生的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知识,所以大部分学生所接受的也只是“中式英语”,也是一个死循环。总之,在我看来现在之所以很多学生英语口语不好,就是因为他们只是机械的学会了英语知识,并没有彻底的掌握这门知识。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