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钱包丶
补充几点:1.在同一个地方工作(高校英语教师以及其他对英语要求特别高的除外),如果你英语过了大学四六级或者专业八级(英语专业),那么你的地位会立刻飙升,工资也会相应提高。原因:尽管英语基本没用,但是这些证书可以说明你的学习能力,老板们看重的是这个,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英语还是能够派上用场的。2.你将来、现在以及过去学过的很多东西都不太常派上用场的,哪怕是咱们的汉语,也会有不少相对生僻的字词不常见,但可能会遇见,遇见时你若了解它,你便高人一等。结论:咱们一辈子所学的知识不可能全部派上用场,但是哪些会用上,哪些不会用,只有天晓得,你要成为社会精英,就一定要尽可能懂得多。3.等你上了大学你就可能会发现,学校里还有不少黑人和白人嘛,那些是留学生,到中国学什么呢?到我们学校的是来学中医的。你将来也可能像他们一样有机会出国的,公费出国访问和出国深造都有的,很多公司会把自己看重的精英送到国外进修,学习更先进的知识,或许你也有机会去哈佛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呢,呵呵。我曾经认为一个文科生不学好数理化也无妨,现在着实后悔得很哪,正寻思着补回中学的欠债呢。忠告:一路走来都要做精英,不要给自己找冠冕堂皇的理由放弃学习!没有无用的知识!4.最后要谈谈兴趣的问题了。说到这里也实在是让人头疼。本身,语言的学习应该是非常有意思的,可是奇怪的是,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对英语毫无兴趣,但对自己的母语,态度却截然相反,想想自己主动写的日记或者其他文字,想想自己口若悬河地说过的那些话,你会发现语言不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吗?为什么有的时候就是那么的枯燥无味呢?为什么有时候就是那么让人为难呢?为什么让你写篇作文就跟让你去英勇就义一样呢?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咯(像这样的思考题,学生不喜欢,老师也不作要求,这真是天大的错误呀,所以一定要琢磨琢磨,呵呵,也许琢磨完了就能拨云见日哦)。5.刚刚才发现你的问题没有悬赏分哪,不过还是很乐意继续写下去,就是不知道你乐意看不。
懒洋洋一家
最近微博王校长和花千芳的对骂很热闹,对于他们争吵的过程和结果我也不想说什么。可是这件事凸显出一个让人平时不会思考的问题--学英语到底有多大用? 首先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英语就是废物技能,虽然生活中多少能用到,但确实对于实际影响并不大,就算不会也无伤大雅。对于英语我的感受是深恶痛绝的,豪不夸张的说上初中高中时我数理化经常有满分的情况,但是我英语也曾考过全年级九个班倒数第一!29分!我记忆清澈!一辈子忘不了这个数字,五道对错判断题‘T’、‘F’我全部错了,没错、我全是蒙的。小时候仗着自己聪明就是不喜欢背课文,英语平时总能得个60来分,后来察觉小聪明在英语上不顶用已为时已晚,说实话宾主词什么玩意儿的我现在也不明白。就连我们班主任看我偏科严重有意专门辅导我英语、最后也莫名放弃了,我到现在还经常会思是什么原因而放弃,我多希望他当时没有放弃我,没有怨。只能说英语误极我类,一直觉得这是某种程度上教育体制的缺失,不仅仅是因为我自己。 不过我也要说一点的是,很多专业、比如计算机,很多高级课程文档文献都是英文,对于计算机语言本身会英语也同样更好理解,比较于死记硬背的会轻松许多。想再往上进阶升级就得会英语,或者你不怕麻烦找个人给你翻译,或许也可以。这也只能说某些专业或者某种程度是必须要用到英语。 国家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学有所成有所建树的,其实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学习好了不就是需要英语了吗?那何必考虑为什么要学英语?可事实上大多数人是半途而废、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不得不放弃继续晋级。考举制总归会分出甲乙丙丁、子午卯酉,现实中英语确实是造成某些人成绩差的原因,比如说分散精力、增加压力。我甚至感觉上学学英语就是浪费时间、至少上学时英语本身就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它跟数学语文完全没得比!或许把大学要学的东西多一点压缩到初高中英语省下来的时间里,如果布置妥当,那些不需要学英语的可以更早的去接触能接触的社会,毕竟人生短暂(可以早一点实现自己的价值),还有每个人多一点工作时间,社会不就是多丰收一点?另外专门在大学设置英语学科或者去雅思之类学习,那样学的还快!真的没必要给学生增加精力负担。 另外平时听到的的因材施教我感觉上只是口号、或者大方针而已,至少我上学时很少能感受得到,可能我的感受思想不到位,唯一感受到的就是让学习不好的孩子可以去技校学习有一技之长而已。而真正能用到的则是更细节的地方,却没有人有精力去注意的到。 顽固不化的教育体质真的拖累了很多聪明的人,上学时就在报纸上看到过类似的‘批文’,有很多文人试图用微弱的墨星来改变这一切,可徒劳无功一直被诟病却从来没改变,毕竟我们人多总会有出类拔萃的人出现,但是至于‘汲取效率’上来说真的不够优秀。 说回英语,常见的偏科现象,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很多聪明的孩子被偏科打倒在赶考的路上,反而有些不是很聪明却愿意踏踏实实死记硬背的孩子成为了尖端事业的中流砥柱,(当然你可以说活该谁叫他不愿意背,这就要说到因材施教上了,前文提到。)比如说科研,之所以说科研,原因是这个层面上极度需要创造创新、那种可以灵光一现的聪明人。当然这些能在层层考核中夺魁的人同样也是异常聪明的,这点没有人可以否认,如果有更好的汲取贤才得制度那岂不是更上一层楼?国家的速度不是会更快一点吗?我觉得科学应该有这些聪明的人的一席之地。 英语在现实中的地位不符合实际需要,我觉得甚至有点是教育布局错误,毕竟大多数人是‘用不到’英语的,还有一点我希望因材施教也不要只是一句口号。 随手写下,以表感言,抑或遗憾。
dodolong64
第一 互联网应用的需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了,很多文件和软件都是英语。如果你不懂英语,就不太好操作程序了。如今很多电子邮件都是英文,这也是新时代对外国语言能力的要求。很多时候,你对某个外国明星或者名人感兴趣,还是需要看懂英文的。第二 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们学习一门外国语言,等于在理解和懂得这门语言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是不同于传统中国文化,但是会使得你感到兴趣。假如你对历史比较感兴趣,阅读英文内容一定会使得你对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有所理解。第三 能够阅读和品位英文小说(文章)。原汁原味的英文著作,会使你领略到外国语言的美丽和文化内涵。原本比起翻译本来说,它所具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第四 阅读英文著作。很多英文著作还是别有趣味的。如果你从事某一专业的学习,你会有意识的去阅读这些英文作品,有些是比较经典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可以使你学到不少有意义的东西。第五 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英文学习的目的是能够用到实处。比如那些会英文的可以找到相关的职业,发挥自己的长处。第六 可以增添乐趣。我们学习多年的英文,还是有些意义的。在工作之余,听听英文歌曲、欣赏英文影视剧、阅读英文著作,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