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个西瓜
封建这个词最早是由一个日本人提出来的(叫啥不记得了),英文总是译为feudal.我们的教科书上所讲的封建制度并不全面.奴隶制与封建制最根本的区别应该是他们的经济性不同了.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封建的萌芽,最早的封建制出现在秦国,事件就是商央变法.奴隶制的根本是生产资料等全部公有,而后由国家分封各藩.而商央变法的根本是打破公有,改为私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至秦统一全国,此方法推及全国(之前各国也纷纷开始改革),从而开始了中国二千年的人民被固化在土地上的制度,从而使中国失去了一个变革的重要阶层--市民阶层.小农这个中国唯一的阶层使中国只能走向衰落....(说远了哈)
zhang小美123
神圣罗马帝国(拉丁文: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 中世纪欧洲封建帝国。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973在位),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从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1806年为拿破仑一世所灭亡。 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自命,对外大肆扩张。11~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罗马教皇为争夺主教叙任权发生激烈斗争,这不仅是争夺教会控制权的斗争,也是中央王权同地方封建分离主义势力的斗争。尽管如此,在整个中世纪,帝国和教会在维护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终紧密合作的。帝国统治者为称霸世界,多次入侵意大利,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帝国的实力。霍亨施陶芬王朝统治时期,中央权力衰落,国内各地缺乏经济联系,帝国成为承认皇帝最高权力的各封建公国和自由市的不巩固的联盟。1254~1273年是德意志历史上的空位时期。这个时期,各诸侯、骑士和城市间的纷争和内讧连绵不断。13世纪末,帝国出现许多独立的封建领主,皇帝对其直辖领地外的封建诸侯没有管辖权。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 神圣罗马帝国国旗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从15世纪初起至帝国各地开始割据,皇位均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13世纪下半叶后,由于勃艮第和意大利脱离帝国,其领土主要限于德语地区。1474年起,帝国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已成为徒具虚名的政治组合。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试图重振帝国,但遭到失败。由于罗马天主教和德国封建统治者对农民和市民的剥削和压迫日甚,16世纪初爆发宗教改革运动和德意志农民战争,农民战争是宗教改革运动的顶点。宗教改革后,帝国实际上分裂为信奉路德教的东部、北部和中部、信奉加尔文教的西部、西南一部分和信奉天主教的南部。这就是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由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建立,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击败法国,统一德国 德意志第二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它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起来的。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第二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由于共和国宪法是在魏玛城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因此这个共和国又称为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上台执政,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
loveless0122
1、时间不同
法兰克王国(Frankish Kingdom),是公元481年到843年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分为墨洛温王朝(481-751年)和加洛林王朝(751年-843年),加洛林王朝全盛时期称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帝国(Charlemagne Empire)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查理原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故又称加洛林帝国。 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版图西南至厄布罗河,北临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
2、地域不同
843年,根据《凡尔登和约》,帝国分裂为三部分: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斯海尔德河、默兹河以西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北起北海,循莱茵河而南,包括罗讷河,直到中部意大利,其国王洛泰尔一世承袭神圣罗马皇帝称号。大体奠定了德意志第一帝国、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三国的雏形。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中一支强大的部落,3世纪南迁进入高卢(今法国南部)东北,定居于莱茵河下游地区,处于原始氏族部落社会阶段。西罗马帝国开始瓦解时,法兰克人乘机扩展地盘。481 年,克洛维继部落酋长后,开始全力扩张,战胜了匈人,柔然人(阿瓦尔人)和日耳曼部落等法兰克其他势力。
3、分裂
法兰克王国
公元843年《凡尔登条约》签订后分裂为意大利王国、日耳曼王国、法兰西王国三个王国,并分别于911、987、887年覆灭。法兰克王国在日耳曼人所建国家中享国最久,对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和罗马教会在西欧统治地位的巩固起了重大作用。
西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后来的法兰西王国;
东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德意志王国,后来与北意大利、波希米亚(捷克)结合成为神圣罗马帝国;
中法兰克王国,后来分裂演变为勃艮第公国、洛林公国和意大利诸国,勃艮第公国、洛林公国先是加入神圣罗马帝国,后分别被法兰西王国吞并。意大利诸国则合并为意大利王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兰克王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查理曼帝国
龙发集团
一、构成:
1.法兰克王国:
是公元481年到843年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分为墨洛温王朝(481-751年)和加洛林王朝(751年-843年),加洛林王朝全盛时期称查理曼帝国。
2.查理曼帝国:
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
二、演变:
1.法兰克王国:
公元843年《凡尔登条约》签订后分裂为意大利王国、日耳曼王国、法兰西王国三个王国,并分别于911、987、887年覆灭。
2.查理曼帝国:
843年,根据《凡尔登和约》,帝国分裂为三部分: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斯海尔德河、默兹河以西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北起北海,循莱茵河而南,包括罗讷河,直到中部意大利。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查理原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故又称加洛林帝国。法兰克帝国在其存在的三个世纪中成为中欧最重要的国家,它当时是中欧的大国。
在它瓦解后它的组成部分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法国、德国和其它一些小国家。统治法兰克帝国的帝王出自墨洛温王朝和卡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统治时期它达到了其顶峰。
帝国后来在855年的普吕姆分割、870年的《墨尔森条约》和880年的《利贝蒙条约》中又多次被细分。此后法兰克帝国再没有被统一过。各个不同的帝国部分发展出不同的习俗、民风、语言,成为了独立的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查理曼帝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兰克帝国
午夜的咖啡香
查理曼帝国是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的一个时期拿中国做比喻:忽必烈帝国是中国的元王朝的一个时期查理曼是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的其中一位国王,也是最伟大的一位,他加冕为帝,成为查理曼大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帝国(王国)就被成为查理曼帝国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