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6

莎菲娜娜
首页 > 英语培训 > 没收违法所得英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结婚201314

已采纳

没收财产指的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而不是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财产较重;只能附加适用,不能单独适用;可以没收钱或其他财产;只能一次性没收。罚金较轻;可以附加&单独适用;只能剥夺金钱;可以分期缴纳,也可以一次缴纳。

没收违法所得英文

356 评论(11)

平淡的朝发夕至

无3c认证产品扣押依据如下:《产品质量法》是处于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认证认可条例》处罚较重:(1)第四十九条 列入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的,由地方质检两局依照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予以处罚。(2)第六十七条 列入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扩展资料:CCC认证是什么意思?CCC认证的全称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它是中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英文名称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CCC“,简称”3C“。作为国家安全认证(CCEE)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CCIB),中国电磁兼容(EMC)三合一的”CCC“权威认证,是中国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与国际接轨的一个先进标志,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对列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型式试验和工厂检查。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没有获得指定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没有按规定加施认证标志,一律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CCC认证是我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而作为强制性质量管理目录下的产品,只有(必须)通过CCC认证之后,才能够进行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即使是进口产品也不例外。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做3C认证,3C认证产品是有目录范围的。那么,若是在3C认证目录里面的产品,没有做3C认证而销售会怎样呢?对此,企业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如果你是生产厂家建议一定要去做个CCC认证,现在国家对CCC认证查的相当严格,就算做过CCC 认证,一旦抽到了不合格也要关厂整改,如果没做CCC的被技监局查到那公司会受到很重的惩罚。《产品质量法》是处于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154 评论(10)

夏内内爱吃饭

Because of the crime of theft, they were sentenced to five years of imprisonment and confiscation of their illegal income of fifteen thousand yuan.

149 评论(12)

princefrank

刑罚里的罚金、没收财产、没收违法所得有的区别:

一、三者的概念不同:

1、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这是罚金与其他刑罚方法显著区别之所在。

2、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没收财产也是一种财产刑,但它不同于罚金,是适用于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的刑罚方法。

3、没收违法所得,是指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依法将违法行为人取得的违法所得财物,运用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强制措施,对其违法所得财物的所有权予以强制性剥夺的处罚方式。

法律依据:《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根据本条规定,罚金数额应当与犯罪情节相适应。也就是说,犯罪情节严重的,罚金数额应当多些;犯罪情节较轻的,罚金数额应当少些,这是罪刑均衡原则在罚金裁量上的具体体现。

在裁量罚金数额时应否考虑犯罪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但2002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结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

由此可见,在司法实践中,从有利于判决执行的角度出发,在罚金裁量的时候应当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

二、没收财产与罚金虽然同属于财产刑,但二者的性质不同:

1、在适用对象上,罚金适用于情节较轻的贪利性犯罪;没收财产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及情节较重的其他刑事犯罪。

2、在内容上,罚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数额的金钱,这些金钱不一定是犯罪分子现实所有的;而没收财产则是剥夺犯罪分子个人现实所有的财产的一部或全部,既可以没收金钱也可以没收其他财物。

3、在执行上,罚金可以分期缴纳,如果缴纳确有困难,可以适当减免;而没收财产只能一次性没收,不存在分期执行或减免的问题。

三、处罚类型不同:

1、没收违法所得是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而没收违法所得,在执法实践中存在着两种观点:

(1)违法主体倾向于认为“得”是违法“利润”;

(2)处罚主体往往倾向于将“得”界定为全部违法收入(成本加利润)。

出现这种争论的根源在于立法解释、行政解释与司法解释给出了“获利数额”、“全部营业收入(包括成本和利润)”、“营业获利(扣除成本)”等多种解释。

对“得”的随意性解释为违法行政和不合理行政预留了空间,容易造成行政主体借此滥用权力,违法敛财,侵犯行政违法主体的合法权益,从而背离立法设定没收违法所得的初衷,违背行政处罚法确定的过罚相当原则。

3、违法所得是在营业额的基础上减去原始成本的剩余部分(营业额-原始量化成本)。在违法者的违法所得中,有可能包含尚未缴纳的税款。如果违法当事人在接受处罚之前已经缴纳税款,在计算违法所得时应当予以扣除。

扩展资料:

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的区别:

没收违法所得,是指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依法将违法行为人取得的违法所得财物,运用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强制措施,对其违法所得财物的所有权予以强制性剥夺的处罚方式。没收非法财物,是指行政机关将违法行为人非法占有的违禁品和其他财物无偿收缴的处罚形式。

1.当事人非法所得的财物。就性质来讲,这些财物不属于当事人所有,而是被其非法占有;

2.财物虽系当事人所有,但因其用于非法活动而被没收,例如用作赌资的金钱等;

3.违禁品。违禁品是国家法律、法规明文禁止生产、加工、保管、运输、销售的物品及在某些场所禁止携带的物品,如在车、船、飞机上查出的易燃易爆物品、黄色书刊、黄色录音录像带等污秽物品的宣传品等。

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没收财产也是一种财产刑,但它不同于罚金,是适用于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的刑罚方法。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是行政处罚,没收财产是刑事处罚。

35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