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enhoney
关于你说件事,唉:怎么说,这件事在社会不公平的事情中只是一个冰山小角呀,所以说一些制度设的还真是垃圾!!!!!!!看开一些吧!!!就像这一件事,某大城市一超市立一醒目的标语:严禁偷窃之类的话(用中文)它为什么也不用英文同样写呢,难道外国人就不会偷东西吗?他们又有多高尚,在这种社会~~~~~只能说无奈呀!!
大庆张总
专科生如果勤奋努力,加上自己为人处世做的好,在职场也会取得不俗的成绩。 我认为大家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更不要盲目地学历崇拜或学历歧视。
专科,大学专科的简称,是高等学历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多数为三年(非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视情况而定)。
专科学历主要分为全日制专科和非全日制专科两种。全日制专科通常是由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的在校全日制学习。非全日制专科通常为成人高等教育的脱产、函授、业余和电大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
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术和能力。专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应视情况而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
中等教育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专科高校录取,取得专科生入学资格。专科教育由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实施。
自1999年起,专科教育陆续改革为专门由高等专科学校实施,同时,教育部开始试点发展高职教育,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逐步调整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学生毕业时获得专科学历证书。
从教育类型上分,大学专科教育分为学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以前实行的大学专科教育是学科教育,毕业生包分配。1999年以后除了师范、医学、公安类的高等专科教育外,都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的合理调整,它比传统的学科教育更贴近人才市场,毕业生不包分配。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规范校名后缀为“高等专科学校”,而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则逐步规范校名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
肥肥来了啊
不同的学校4年下来,
真的可以产生类似“阶级”的差别
得知我被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读研时,我所在学院的全体师生都惊呆了。这是一座位于广西桂林的二本院校,整个学院已经7年没有保研名额了,我是7年来独一个,当时真的是风光无限,天天被约着采访和演讲。
大四那年,我提前溜到华科来上了几天本科生的课,看到一些课上展示的PPT是全英文的,一下子懵了,这跟我之前学的完全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嘛!一道很简单的题目,大家都会,就我不会,那种场面真是相当的尴尬。他们问我:“这么基础的东西你为什么不知道?你本科这门课不是考了90多分吗?”可我真是不知道。
说实话,在一个二本院校学物理,大家都知道你出去肯定不可能是搞研究的,所以老师上课讲的很浅,连教材都不用,专业课的份额已经缩减到不能再缩减了,考试也就抄抄完事儿。记得有一次,我问老师教材上的一道题目,他支支吾吾说回去研究一下,之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连老师都不懂教材上的问题,更别提我们这些学生了。
真的来华科读研了,导师也一眼就看出了我有几斤几两:给他做助教,批改本科生的作业时,我连这边大一的高数知识也不懂。但因为导师也是在一所“双非”学校读的本科,读研时去了中科院,所以他完全能理解我的窘迫,刚见到我时,他就对我说:“你得比别人更努力啊。”
导师是鼓励,但同学不一定如此包容。最气的是,有一次我想和几个本科“大神”级别的学弟交流,加了他们QQ,没想到他们要么直接把我删了,要么就屏蔽我。就连路上遇到了,我主动跟他们打招呼,他们看我的眼神也冷冰冰的。
后来听别人说,这些“大神”也不是针对我一个人,而是对外校学生一贯如此,更别说是二本外校来的了。
这让我挺憋屈的。大学时代,同学们都在宿舍躺尸和刷淘宝的时候,我天天泡在自习室学习。大二那年,因为成绩优异,拿到了去美国游学的名额。我能保送到华科,真的全都靠自己努力换来的。
可我不得不承认,到了这边,我意识到了自己还是很“渣”。 尽管研究生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我也不是其中最差的,可偏偏我们组的同学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是上课能指出老师错漏的那种。感觉我天天被虐,他们总笑话我说:“长得矮也就算了,成绩还这么差。”
学习习惯就更没得比了,说出来都惭愧,他们自制力超强,可以心无旁骛地看很厚的全英文的教材,而我,直到上个学期也没忍住,还偷偷出去玩了几次。
环境真的很重要。截然不同的学校,4年下来,完全可以产生类似“阶级”的差别。而打破阶级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对所有人都是如此。可这种“阶级”差别能怪谁呢?我只能归罪于自己,为什么读高中时还翘课出去玩。
所以,可能真的有你说的原生学历歧视吧,但我也改变不了别人怎么看,只能改变自己。最怕有些时候,这种“歧视”来自于自己内心,那可能更糟糕。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