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meimilly
导演英文是director。
Director是一个英文单词,名词,作名词时意为“主任,主管;导演;人事助理,人名;(英)迪雷克托”。
短语搭配:
film director 电影导演 ; 导演 ; 出品总监 ; 职业。
creative director 创意总监 ; 创作总监 ; 创意指导 ; 创意设计师。
Director的双语例句:
1、Which director do you like best?
你最喜欢哪个导演呢?
2、Do oneself of director!
做自己的导演!
3、If is not, where please tell me to teach director in?
如果不是,请告诉我教导主任在哪里好吗?
十二季财富
英文的,实在给不了!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男,生于1946年12月18日,美国俄亥俄州 美国导演,生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曾就读加州州立学院三年,12岁开始用8厘米的电影摄影机拍家庭影片。1960年,他编导了一部片长四十分钟的战争片《无处容身》,在“峡谷影展”中获胜,并使他获得了一台十六厘米的摄影机作奖品。1968年,他获得一位开光学仪器公司的富翁投资十万美元,让他导演一部用三十五厘米摄影机拍摄的短片《安培林》,讲述一对年轻恋人在莫哈威沙漠相遇后一齐坐车到加州海边的故事,结果在第二届亚特兰大影展上获奖。环球公司的行政总裁恰好看到了这部短片而与他签约。从此开始了他在好莱坞呼风唤雨的时代。作品以卓越的讲故事技巧著称,名字已成为好莱坞的化身。 乔治·卢卡斯 George Lucas 男,生于1944年5月14日,美国加州 1977年,初出茅庐的卢卡斯以其非凡的艺术才华执导了影片《星球大战》(《Star Wars》)并藉此树立了其导演道路上的首座里程碑。该片一上映便在世界影坛引起轰动。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提出并探讨了一个由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给人类和世界带来的社会问题,更在于它在一个极富想象力的故事框架之内运用现代尖端科技成果如激光、电脑、机器人等向观众展示了一种神奇的宇宙奇观。影片的特技含量极高,令观众们叹为观止。它在世界科幻影片的创作与生产中具有开拓性意义并因之而获得了第五十届奥斯卡奖的6项大奖。 《星球大战》的大获成功也使卢卡斯获得了巨额利润,用这笔钱,卢卡斯在加里弗尼亚创设了他个人的电影制作公司。《星球大战》虽然使卢卡斯名利双收,但是为拍好这部影片,卢卡斯耗废了大量的精力。基于此,他曾发誓再也不导演巨片了,而是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他的制作工作上来。 80年代初,他先后担任了影片《星球大战》的续集《The Empire Strikes Back》(1980) 和《Return of the Jedi》(1983)的制片人。同时,他又与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合作,制作了《印第安纳·琼斯》系列(《Indiana Jones》)。这些影片都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收入。尤其是《印第安纳。琼斯》系列,更是屡创佳绩,反响不俗。1986年制作了影片《Howard the Duck》后,卢卡斯又开始从三、四十年代的流行影片中提取素材,把它们制作成一些具有英雄式 冒险经历的影片,它们受到了年轻人的广泛欢迎。八十年代中期,卢卡斯开始大力构建他的未来事业。他曾在三番市附近设立包括音乐制作在内的电影制作公司,又曾于1992年在美国ABC公司发展电视事业。卢卡斯总是喜欢制作那些融现代娱乐和具有教育意义的情节与一体的影视作品,而这一风格也正符合了大多数观众的兴味。近来,卢卡斯在其影视事业上更加孜孜以求,他总是把眼光投射到那些风格独具的小说作品上,希望从中挖掘素材并用他那天才的制作能力创造出更具影响力的影视作品来。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男,生于1954年8月1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 1977年,卡梅隆看到了乔治·卢卡斯的经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战》,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想要做什么了。他在影坛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罗杰·考曼(Roger Corman)1980年影片《世纪争霸战》(Battle Beyond the Stars)中任艺术总监,制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在电影《食人鱼2》(Piranha Part Two: The Spawning)开始了他的导演之路。该片在意大利拍摄,由于卡梅隆和剧组的工作人员有些矛盾,在拍摄结束后,制片人甚至不让他参加影片的最终剪辑。心高气傲的卡梅隆一怒之下,自己学会了使用意大利剪片机的操作,花了几个星期剪辑了整部电影。从此,卡梅隆发誓要为自己制作电影。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凭借着在梦中得到的一个灵感,撰写并导演了电影《终结者》(Terminator)。这部以未来世界为背景的动作片由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主演,影片投资很小,但是却非常的卖座。实际上,《终结者》是一部具有卡梅隆典型风格的电影,如富有创意的剧本、完美的特技、鲜活的人物以及在他后面的电影中频频出现的女性英雄。这部影片的成功使得卡梅隆受到广泛关注。 1985年,卡梅隆和史泰龙一起撰写了《第一滴血2》(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的剧本,该片由史泰龙主演并广受好评。随后卡梅隆又推出了一系列的科幻动作片,有《异形》(Aliens)、《终结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等。他的电影常常启用迈克尔·比恩(Michael Biehn)、詹妮特·戈德斯坦恩(Jenette Goldstein)、兰斯·亨利克森(Lance Henriksen)、比尔·帕克斯顿(Bill Paxton)和施瓦辛格等明星为主演,并且经常有核战争的故事线索包含在内。为了营造完美逼真的效果,詹姆斯的电影镜头中,尤其是在追逐戏中,常常有巨大的破坏场面。他之所以成为电影业界最成功人士之一,大部分要归功于1997年拍摄的票房巨舰《泰坦尼克号》。尽管这部电影在电影史上可谓是毁誉参半,既有大肆吹捧者,也有极力贬低者,但却忠实地保持了詹姆斯·卡梅隆电影的一贯风格,情节扣人心弦,特技出神入化。当然,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电影的前半部中对故事的情感铺垫缺少灵性。这表现出詹姆斯·卡梅隆善于在紧张的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却不善于在细小的情节中表现人的情感。即便有着这些瑕疵,《泰坦尼克号》仍然是当今最卖座的电影之一。巨大的拍摄成本,高额的票房以及多达14项的奥斯卡提名和11项奥斯卡大奖使得导演卡梅隆和电影在好莱坞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卡梅隆曾经和他的制片人吉尔·安·赫德(Gale Anne Hurd)结为夫妇。1989年,他与凯思琳·比吉洛(Kathryn Bigelow)结婚。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