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47

完善自已
首页 > 英语培训 > 校正光路英文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真锈菜刀

已采纳

我最轻巧,一个网页就解决问题了:新手解答~了解一下数码相机~许多问题你们都可以找到答案

校正光路英文

106 评论(14)

武汉王钦

1.He came in and took a seat opposite to me. 。2.She played opposite Charles Chaplin in that film. 3.Father was admiring the lovely scene opposite the hotel. 4.Put the wardrobe in the corner opposite the door. 5.She's my opposite number in the company's New York office. 1Order go out to prepare for the evacuation of the city. 。2.The teacher urged his students to prepare for the exam. 3.Have you prepare your christmas presents? 4.The accountant prepare a balance sheet for the first half-year. 5.I won't prepare a speech: I'll talk off the cuff. what do you want to bring for picnic?ten diferrent kinds of

306 评论(8)

添喜lucklily

传感器类型 我们常说的数码摄像头的传感器相当与传统相机的胶片,传感器是数码摄像头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它是一种用来接收通过镜头的光线,并且将这些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的装置。目前数码摄像头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传感器尺寸 传感器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英寸的300万像素相机效果通常好于1/2.7英寸的400万像素相机(后者的感光面积只有前者的55%)。而相同尺寸的传感器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也会导致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缩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 传感器尺寸较大的数码相机,价格也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响数码 相机的体积重量。超薄、超轻的数码相机一般传感器尺寸也小,而越专业的数码相机,传感器尺寸也越大。最大分辨率显卡的最大分辨率是指显卡在显示器上所能描绘的像素点的数量。大家知道显示器上显示的画面是一个个的像素点构成的,而这些像素点的所有数据都是由显卡提供的,最大分辨率就是表示显卡输出给显示器,并能在显示器上描绘像素点的数量。分辨率越大,所能显示的图像的像素点就越多,并且能显示更多的细节,当然也就越清晰。光圈范围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 = 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白平衡许多人在使用数码摄像机拍摄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日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发绿,在室内钨丝灯光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 那么什么是“白平衡”呢?这必须先说明什么是白色,物体反射出的光彩颜色视光源的色彩而定,人类的眼睛之所以把一些物体看成白色的是因为人的大脑可以侦测并且更正像这样的色彩改变,因此不论在阳光、阴霾的天气、室内或荧光下,人们所看到的白色物体颜色依旧。人眼可以进行自我适应,但是数码摄像机就不具有这么智能的功能了,这是由于CCD感光元件本身没有这种适应功能,为了贴近人的视觉标准,数码摄像机就必须模仿人类大脑并根据光线来调整色彩,也就是需要自动或手动调整白平衡来达到令人满意的色彩,数码摄像机的白平衡感测器一般位于镜头的下面,可以自动的感知周围环境,从而调整色彩的平衡,这一对数码摄像机输出的信号进行一定修正的过程就叫做白平衡的调整。 掌握白平衡的调节,就可以拍摄出真实的色彩画面。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所有数码摄像机都具有了自动调整白平衡功能,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某些型号的数码摄像机同时还具有手动白平衡调整,手动调整的精确程度要胜过自动调整,而且一般还都配备了一些预置好的模式,例如阴天、晴天、荧光灯等,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来进行调整,相对来说方便一些。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摄象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什么叫ISO感光度许多数码摄影爱好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难得的美景,按下了快门,回到家兴致勃勃地打开电脑一看,却发现其中有一些是废片;或者因为曝光不足无法表现细微处的精彩;或者是手持曝光时间过长发生抖晃,也可能是因为选择了高ISO而导致画面噪点严重……这些问题在数码相机背后的小LCD上都难以察觉,但在电脑屏幕上却暴露无疑。期间,拍摄者浪费的时间、精力和心情实在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多数的数码相机(包括早期的胶片相机)都是按照最普通的光照环境进行设计的。在这样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往往可以通过最合适的光圈、快门选择进行拍摄,从而获得比较好的拍摄效果。但是,正如一位摄影大师所说的:摄影本就是光和影的艺术。既然如此,摄影就不一定是在一个确定的光照环境中进行的。比如,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又要拍摄运动的物体,就不能依靠延长快门时间的方法,否则拍摄的物体会变得模糊。因此,要让你的相机能够应对各种拍摄环境,最根本的方法是提供一个宽广的感光度选择范围。 在胶片时代,改变感光度的办法是选择不同ISO值的胶卷,比如ISO100对应的是基本拍摄环境,那ISO200就说明对光有高出一倍的灵敏度,可以应对比较暗的环境,而ISO400则再把感光度提高了一倍,以此类推。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是固定在机身内的CCD,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调整CCD的感光度来适应不同的拍摄场合。本来,能够不需要拍完一卷胶卷就可以随时改变ISO值,是数码相机相对于胶片相机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 但是,大多数的数码摄影爱好者却享受不到这个好处:因为多数的数码相机虽然提供了ISO200、ISO400这样的选项,但在实际拍摄中会发现这些选项其实华而不实。一方面,这些相机在ISO200、ISO400下的画质表现完全无法与ISO100相提并论,数量巨大的噪点的出现,使得画面惨不忍睹。另一方面,在外部光照昏暗的情况下,这些相机往往对焦迟缓,再加上严重的快门迟滞(有时长达半秒),使得无法捕捉转瞬即逝的瞬间,摄影的乐趣也随之骤减。 以往,能够在高ISO情况下拥有正常表现的,属于那些价格昂贵的专业级选手——数码单反相机,因为这些相机拥有比较大的CCD(CMOS)尺寸,因此每个像素的面积比普通的数码相机大许多,这就可以有效抑制噪点的产生。但是,大面积感光元件也是这些相机身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自然不是家用数码相机可以模仿的途径。进入2005年,也有不少的数码相机厂商推出了一些具有高ISO选项的数码相机,但是由于仅仅是简单地提升感光度,因此在高ISO情况下噪点情况相当严重,无法使用;或者不得不在高ISO设置时大大降低数码相机的分辨率,通过这种不得已的手段来保证画面干净。但是,在这个年代,你还愿意你拍摄的照片只有300万像素吗? 那么,具备“高ISO”能力的数码相机究竟会带来哪些直接的好处呢?首先,“高感度”技术能够解决夜景拍摄的难题。以往拍摄夜景,要么采用长时间曝光,要么使用闪光灯。如果是长时间曝光的方法,必须使用三角架才能保证相机本身的稳定,但沉重的三角架是外出旅游的一大负担。 而闪光灯的特性也决定了它只能解决前景的亮度,无法兼顾背景的状况,导致拍出的夜景只有前景却没有背景。而“高感度”技术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由于对光更敏感,因此在“高感度”状态下,只需要正常的快门速度就能够进行拍摄,即不需要三角架,更不会出现前景明亮背景漆黑一片的现象。 其次,“高感度”技术让我们在相同的拍摄条件下,可以采用更高的快门速度,实现抓拍的目的。我们发现,小孩和宠物是目前最重要的拍摄内容之一,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很难摆一个稳定的pose让你拍摄。以多数用户的经验,如果快门的速度低于1/15秒,排出的照片往往就是模糊的。通过“高感度”技术,我们可以成倍提高快门速度,如在ISO400的状态下,就可以比ISO100提高4倍,1/60秒的速度可以抓住每一个生动的神态。而如果是在ISO1600下,速度更可以快到1/250秒,即使是快速奔跑的宠物也逃不出你的镜头。 最后,“高感度”技术也使得拍摄变得更轻松,因为“高感度”带来的高快门速度不仅解决了拍摄对象的运动,更可以杜绝拍摄者手部的轻微抖动。其实,在许多情况下,拍摄者手部的轻微抖动是影响拍摄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又轻又小的数码卡片机,按下快门的动作就可能带来相机的抖动,解决的唯一方法是提高快门速度,“高感度”技术就是可以在不影响拍摄的情况下提高快门速度,实现“防抖”的目的.曝光模式曝光英文名称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AE锁等模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曝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快门和光圈优先: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拍摄的时候,用户应该结合实际环境把使曝光与快门两者调节平衡,相得益彰。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举例说明,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因为快门快了,进光量可能减少,色彩偏淡,这就需要增加曝光来加强图片亮度。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手动曝光模式:手控曝光模式每次拍摄时都需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调节,这样的好处是方便摄影师在制造不同的图片效果。如需要运动轨迹的图片,可以加长曝光时间,把快门加快,曝光增大;如需要制造暗淡的效果,快门要加快,曝光要减少。虽然这样的自主性很高,但是很不方便,对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时间更不允许。AE模式:AE全称为Auto Exposure,即自动曝光。模式大约可分为光圈优先AE式,快门速度优先AE式,程式AE式,闪光AE式和深度优先AE式。光圈优先AE式是由拍摄者人为选择拍摄时的光圈大小,由相机根据景物亮度、CCD感光度以及人为选择的光圈等信息自动选择合适曝光所要求的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也即光圈手动、快门时间自动的曝光方式。这种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优先考虑景深的拍摄场合,如拍摄风景、肖像或微距摄影等。多点测光:多点测光是通过对景物不同位置的亮度,通过闪光灯补偿等办法,达到最佳的摄影效果,特别适合拍摄别光物体。首先,用户要对景物背景,一般为光源物体进行测光,然后进行AE锁定;第二步是对背光景物进行测光,大部分的专业或准专业相机都会自动分析,并用闪光灯为背光物体进行补光。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测光方式数码相机的测光系统一般是测定被摄对象反射回来的光亮度,也称之为反射式测光。测光方式按测光元件的安放位置不同一般可分为外测光和内测光两种方式。(l)外测光:在外测光方式中,测光元件与镜头的光路是各自独立的。这种测光方式广泛应用于平视取景镜头快门照相机中,它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一般不使用这种测光方式。(2)内测光:这种测光方式是通过镜头来进行测光,即所谓TTL测光,与摄影条件一致,在更换相镜头或摄影距离变化、加滤色镜时均能进行自动校正。目前几乎所有的单镜头反光相机都采用这种测光方式。在单镜头反光相机中,测光元件的放置主要有两种方案:一是放置在取景光路中目镜附近,如图中A、B、C所示,这种测光方式称为TTL一般测光;二是放置在摄影光路中,光线从辅助反光镜或由胶片平面、焦平面快门的叶片表面反射到测光元件上进行测光。目前相机所采取的测光方式根据测光元件对摄影范围内所测量的区域范围不同主要包括点测光、中央部分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平均测光模式、多区测光等。点测光模式:测光元件仅测量画面中心很小的范围。摄影时把照相机镜头多次 对准被摄主体的各部分,逐个测出其亮度,最后由摄影者根据测得的数据决定曝光参数。 中央部分测光模式:这种模式是对画面中心处约占画面12%的范围进行测光。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这种模式的测光重点放在画面中央(约占画面的60%), 同时兼顾画面边缘。它可大大减少画面曝光不佳的现象,是目前单镜头反光照相 机主要的测光模式。 平均测光模式:它测量整个画面的平均光亮度,适合于画面光强差别不 大的情况。 多区测光模式:它对画面分区域由独立的测光元件进行测光,由照相机内部的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求得合适的曝光量,曝光正确率高。在逆光摄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时都能得到合适的曝光,而无需人工校正。理,求得合适的曝光量,曝光正确率高。在逆 光摄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时都能得到合适的曝光,而无需人工校正。

92 评论(13)

许清池79

传感器类型现在只有CCD和CMOS,就是感光元件,就是起以前底片的作用。优点当然是无限次使用,呵呵~~传感器尺寸就是指CCD和CMOS的尺寸,当然越大越画质高!最大分辨率当然是相机最大象素(多少乘多少)。光圈范围,先要知道什么是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白平衡:许多人在使用数码摄像机拍摄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日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发绿,在室内钨丝灯光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那么什么是“白平衡”呢?这必须先说明什么是白色,物体反射出的光彩颜色视光源的色彩而定,人类的眼睛之所以把一些物体看成白色的是因为人的大脑可以侦测并且更正像这样的色彩改变,因此不论在阳光、阴霾的天气、室内或荧光下,人们所看到的白色物体颜色依旧。人眼可以进行自我适应,但是数码摄像机就不具有这么智能的功能了,这是由于CCD感光元件本身没有这种适应功能,为了贴近人的视觉标准,数码摄像机就必须模仿人类大脑并根据光线来调整色彩,也就是需要自动或手动调整白平衡来达到令人满意的色彩,数码摄像机的白平衡感测器一般位于镜头的下面,可以自动的感知周围环境,从而调整色彩的平衡,这一对数码摄像机输出的信号进行一定修正的过程就叫做白平衡的调整。 掌握白平衡的调节,就可以拍摄出真实的色彩画面。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所有数码摄像机都具有了自动调整白平衡功能,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某些型号的数码摄像机同时还具有手动白平衡调整,手动调整的精确程度要胜过自动调整,而且一般还都配备了一些预置好的模式,例如阴天、晴天、荧光灯等,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来进行调整,相对来说方便一些。ISO感光度,许多数码摄影爱好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难得的美景,按下了快门,回到家兴致勃勃地打开电脑一看,却发现其中有一些是废片;或者因为曝光不足无法表现细微处的精彩;或者是手持曝光时间过长发生抖晃,也可能是因为选择了高ISO而导致画面噪点严重……这些问题在数码相机背后的小LCD上都难以察觉,但在电脑屏幕上却暴露无疑。期间,拍摄者浪费的时间、精力和心情实在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多数的数码相机(包括早期的胶片相机)都是按照最普通的光照环境进行设计的。在这样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往往可以通过最合适的光圈、快门选择进行拍摄,从而获得比较好的拍摄效果。但是,正如一位摄影大师所说的:摄影本就是光和影的艺术。既然如此,摄影就不一定是在一个确定的光照环境中进行的。比如,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又要拍摄运动的物体,就不能依靠延长快门时间的方法,否则拍摄的物体会变得模糊。因此,要让你的相机能够应对各种拍摄环境,最根本的方法是提供一个宽广的感光度选择范围。曝光,在摄影学上是指让光线通过镜头形成结像光,进入暗箱到达感光片上,使胶片感光乳剂在光化作用中产生潜影。有时候感光胶片不恰当的暴露于光线当中而失效也叫做曝光。曝光补偿简单的说就是用来弥补暴光不足。如果相机支持手动设置曝光补偿,则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解决,如果相机不支持这个功能,那么可以设置在相机的手动档,记录下相机用自动档第一次测光得到的光圈快门数值,随后切换到M档,通过适当增减快门速度来实现曝光补偿的目的。测光方式,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或传统傻瓜相机,大多数都具备这几种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中央局部测光、点测光以及评价测光。这几种测光方式基本可以应付目前所有的拍摄,但是在影楼以及一些专业场合或者广告拍摄,摄影师依旧依赖测光表的数值来进行拍摄。

294 评论(11)

刺xin的刺刺儿

描述光的常用物理量有4个,它们是:1、发光强度,为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单位candela,即坎德拉,简称坎、cd。有人仍然用烛光来表示发光强度,那太老了,要知道1940年(又一说1948年)已经采用新烛光了,只不过“烛”=candle罢了。1968年以后烛光被废除。2、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光量称为光源的发光通量,单位流明,lm3、光照度,1lm(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m2表面上所产生的光照度,单位勒克斯,lx4、亮度,单位光源面积在法线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出的光流,单位尼特,nit衡量手电筒和LED一般用发光强度,但早期的LED“亮度”低,因此都用毫cd来衡量,即mcd,后来出来了上千、上万mcd的,单位也不改了,因此10000mcd=10cd。同样管芯的LED,5mm的mcd值就没有10mm的mcd值大(我这里避免使用亮度一词,因为意义太容易模糊了),原因是10mm的聚焦好、光点小。实际它们发出的光通量显然是一样的。衡量发光效率的一个指标,就是每瓦的电功率可以发出多少流明的光通量,理论极限是683流明(而且需要是0.54微米波长的黄绿色光)。白炽灯是每瓦10流明左右,好的白色LED应该可以达到200流明以上。白色的LED,本来就是篮色的LED,在管芯周围加上了荧光粉。因此,看看白色LED的发射谱线,有两个峰值。弄不好偏篮是很自然的。发光强度的业余测量:找一个照度表(即lx表,我就有一个),探头放在地上向上,在暗处把手电或LED距离1m向其照射,得到的lx最大读数就是cd值,乘上1000就是mcd值。

337 评论(14)

我还是杰

light path ohmelectric resistance

303 评论(8)

爱旅游的小M

目前消费级的数码相机 高感光(ISO)拍照时的大量噪点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一般ISO200及以上时,拍出的片就很难以接受了。

358 评论(15)

你怎么都注册了

nit就是流明,是亮度单位所谓的流明简单来说,就是指蜡烛一烛光在一公尺以外的所显现出的亮度nit(尼特),1nit=1坎德拉/平方米[cd/m2] 亮度指物体明暗的程度,定义是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是表示眼睛从某一方向所看到物体反射光的强度。亮度是指物体明暗的程度,定义是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它的单位是nit(尼特),1nit=1坎特拉/平方米,流明(LM)是光通量的单位,它表示单位时间辐射光能量的多少,那么为什么本来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同的单位混在一起用,用流明来表示亮度呢?这是有一定原因的。通俗地讲,亮度就是人眼对可见光感受的程度,物体发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可以发光,如各种灯泡,各种光源,另一类是本身不发光而靠反射光的物体,对于后一类物体,它的亮度一般用光通量的大小“流明”来表示,这是因为它的亮度不完全决定于灯泡功率的大小,而还与光路的设计,各种镜片、反射板的透光率折射率有关,人们总是通过光的反射画面来感受亮度。用流明表示的亮度“ANSI流明”,是美国国家标准局制定的一种测量方法,它是用通过测量光的反射画面的平均照度乘以面积从而计算出流明数,流明数大表示光通量大,进而表示输出能量大,亮度高,反之亦然,这种表示方法,人们更容易理解。ANSI流明测定环境如下:1) 投影机与幕之间距离:2.4米。2) 幕为60英寸。3) 用测光笔测量屏幕“田”字形九个交叉点上的各点照度,乘以面积,得到投影画面的9个点的亮度。4) 求出9个点亮度的平均值,就是ANSI流明。

99 评论(13)

玲珑金月

①opposite (造五个句子)(英文);prepare(造五个句子)(英文)②去野餐要带什么?(英语作文)③十个不同种类的商店(英文)拜托啦!!!!!!!

30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