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56

冰冷的火夫
首页 > 英语培训 > 认识钟表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rincess小姐

已采纳

分针走了一圈。

可知日常时间是1小时=60分钟=3600秒,时钟一大圈划分为12个大格,60个小格,那么当时针走了一大格,相当于过了一个小时也就是60分钟,而时钟总共60个小格,那么分针正好走了一圈。

扩展资料:

1.小时是一个时间单位。小时不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而是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相协调的辅助时间单位。除闰秒外,一小时一般等于3600秒,或者60分钟,或者1/24天。在英文或数学中常用“h"表示。

2.分又称作分钟,是时间的量度单位。分的英语是minute,原意是“微小”的意思,也表示min。刻=15分钟、字=5分钟(闽南广东地区用法)。

3.秒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是s。有时也会借用英文缩写标示为sec.。

国际单位制词头经常与秒结合以做更细微的划分,例如ms(毫秒,千分之一秒)、us(微秒,百万分之一秒)和ns(纳秒,十亿分之一秒)。虽然国际单位制词头虽然也可以用于扩增时间,例如ks(千秒)、Ms(百万秒)和Gs(十亿秒),但实际上很少这样子使用,大家都还是习惯用60进制的分、时和24进制的日做为秒的扩充。

认识钟表英文

152 评论(13)

护手霜adb

Monday 星期一Tuesday 星期二Wednesday 星期三Thursday 星期四Friday 星期五Saturday 星期六Sunday 星期日

308 评论(11)

胡来,任性

意思是时针指在了10,也就是10点。在认识钟表的时候,有很多人可能分不太清楚时针和分针,其实两者之间是很好区分的。分针是指时钟上面以分钟为单位移动的指针;计时器上指示小时的指针,钟表等计时器表面上的针形零件有长针和短针之别,短针指示“时”,称“时针”。分针和时针的区别1、长短不同。分针要比时针长;2、粗细不同。一般较粗的是时针,较细的是分针;3、转动速率不同。时针转动一圈为12个小时,分针转动一圈为1个小时。时针以小时为单位移动,分针以分为单位移动,分针在钟表上每走一小格是1分钟;4、代表意义不同。时针代表的是时间的点数、小时数,分针代表的是分钟数。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232 评论(9)

Greta:)杨婷

时针指到十了 意思是已经十点了

83 评论(9)

佑玲天涯

这是星期的英文简写,取前两个字母。手表上星期的显示有几种不同的语种,分别是:英语:MON 周一、TUE 周二、WED 周三、THU 周四、FRI 周五、SAT 周六、SUN 周日西班牙语:LUN 周一、MAR 周二、MIER 周三、JUEV 周四、VIER 周五、SAB 周六、DOM 周日德语:MON周一、DIE周二、MIT周三、DON周四、FRE周五、SAM周六、SON周日法语:LUN周一、MAR周二、MER周三、JEU周四、VEN周五、SAM周六、DIM周日意大利语:LUN周一、MAR周二、MER周三、GIO周四、VEN周五、SAB周六、DOM周日

327 评论(11)

小野妹渣

时针走一大格, 分针走一整圈。 一整圈是60分钟。 所以,1时=60分。

时钟有12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时针走5小格,刚好走了1大格,就是1时;

时针走1圈,走了12大格,刚好走了60小格,就是12时。

时针之所以“顺时针”转动,是源自其前身日晷。时针首先出现于北半球,其作用与日晷投射在地上的“影子指针”相似。太阳由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它投射在日晷上的影子之运行方向相反,是由西向东,所以日晷上代表时间的数字排列也是如此,现代时钟表面数字沿用了这种排列方式。

(1)普通钟表相当于圆,其时针或分针走一圈均相当于走过360°;

(2)钟表上的每一个大格(时针的一小时或分针的5分钟)对应的角度是:360°/12=30 °;

(3)时针每走过1分钟对应的角度应为:360° /(12x60)=0.5°;

(4)分针每走过1分钟对应的角度应为:360°/60=6 ° 。

224 评论(8)

呵呵呵达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六十圈是六十分钟。

小时是一个时间单位。 1小时hr(h)=60分钟min(m)=3600秒sec(s)

分钟表示时间长度的词语,一分钟等于60秒。

换算:一天=1440分钟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

一刻=15分钟,一字=5分钟(闽南广东地区用法)

时间单位,是7种基本单位之一,长度、时间、质量、物质的量、光照度、电流 和(热力学)温度 是七种基本单位。

中国古代用"铜壶滴漏"的方法来计时,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与西方钟表的两个钟点。当钟表由西方传入中国后,人们把中国的一个时辰叫"大时",而把西方的新时间一个钟点叫"小时"。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逐渐消失,而"小时"一直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成立以前,采用十二地支计时,地支既表示年、月、日,也表示时,将一天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元记年、月、日、时,同时又保留中国的阴历,公元记时,把一天分成24个时辰,比传统的十二个时辰小一倍,故称之为小时。

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23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