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bonbon
1、左思是我国西晋著名文学家,著有《三都赋》、《咏史》等。抄录读书法是在读书时运用抄写的方法来启迪思维,提高读写能力。左思抄录法的步骤是诵读一抄写一记忆。贯穿全过程的是“思”,读中思,写中思,记中思。 左思出身寒微,小时候跟人学书法、弹琴、读书,但学习成绩到不好。他父亲很泄气,认为这孩子没有出息。有一次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还赶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听了很不服气,从此发愤读书学习,决心追回失去时光。经过几年后,他开始着手撰写《三都赋》。他把读书、抄录、写作结合起来,发愤攻读,勤于动笔,抄录了无数书文警句。他在室内的门上、墙上,以及厕所里都挂满了纸、毛笔,随读随记。他还把随时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语句也随时记下。经过10年构思、琢磨及反复修改,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消息很快传开,一时轰动了洛阳,大家竞相传抄,因为用纸太多,洛阳纸张都涨价了,流传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2、苏秦是东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乘轩里人,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苏秦是五兄弟中最小的,故字季子,其兄苏代、苏厉、苏辟、苏鹤,均为一时著名的纵横之士。苏秦的准确生年,今已不可考。《史记·燕世家》载:“(文公)二十八年(前334),苏秦始来见。”根据《帛书》,这一记述有误。《帛书二十二》说:齐宋攻魏,楚围翁(雍)是(氏),秦败屈丐。”又说“今者秦立于门”,显然为苏秦初出茅庐,游说陈轸的谈话。按“秦败屈丐”在前312年,假设青年苏秦首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是20岁左右,则推算他大概生于前332年前后。 其时,正值战国中期,各国龙争虎斗,风云际会,很多纵横之士游说诸侯,以口舌博取功名富贵,成为白衣卿相,权倾人主,声震天下。苏秦对此非常艳羡,加之兄长对他的影响。从小便立志献身此道。他独自前往齐国,投身于一代纵横大师鬼谷先生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学成之后,苏秦曾先后游说周、秦。赵等国,然而均不为所用,碰壁而归,感到十分羞惭。苏秦回家后,妻子及嫂嫂都看不起他,讥讽他不务正业,不事农商,认为以他的才能想混取功名是痴人做梦。苏秦听后,不但不灰心丧气,反而闭门不出,发愤攻读。他日夜研习《阴符》、《揣情》、《摩意》等篇,揣摩打动人主的方法。夜半读书昏昏欲睡,他“弓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秦策一》)。此等刻苦攻读的精神历代为人们所传诵,锥刺股的苏秦与头悬梁的孙敬,都被编入《三宅经》中,成为发愤读书的楷模。当然,苏秦刺股攻读的目的是为了求取功名富贵,然而他那种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是值得提倡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期年,他的学问大进,揣情摩意的功夫也提高了不少,苏秦再次踏上了游说列国的征途。 3、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著「绵衣纨袴」、「饫甘餍肥」的富贵生活。在他十三岁时,即曹家被抄的次年,全家迁回北京,家道急遽衰落。从此,曹雪芹过著「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顿生活。关於《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以及曹雪芹的中、晚年生活,由於文献资料极少,很多问题无法确知,只能存疑。从曹雪芹的好友张宜泉、敦敏、敦诚等人的零星记载中,我们仅知道曹雪芹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嗜酒狷狂,对黑暗社会抱傲岸的态度。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部巨著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但全书尚未完稿,他就因爱子夭折悲伤过度而一病不起,「泪尽而逝」,终年还不到五十岁。 4、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桑兰在面对人生中如此重大的变故时表现出来的乐观使人们为之感动 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17岁的中国体操队队员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 这确实是个意外。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 这个笑容甜美的姑娘来自浙江宁波,1993年进入国家队,个性温顺,但在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因为她的坚强、乐观,美国院方称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光辉形象”,而那么多美国普通人去看她,并不只是因为她受伤了,而是为她的精神所感染。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看望桑兰时说:“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都知道这位勇敢的女孩的事。”美国总统克林顿、前总统卡特和里根都曾给桑兰写过信,赞扬她面对悲剧时表现出来的勇气。桑兰与“超人”会面的经过在美国ABC电视台播出,这个电视台50年来只采访过两个中国人,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桑兰。桑兰还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自己的偶像里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席琳-迪翁。她的监护人说:“她太可爱了,像我们这些在她身边的人都愿意去帮助她……” 其实这样的人很多的,你找一些自强不息,或者身患重病但依然有所成就的都可以,霍金应该也算得

抬头走我路
有,龙芯 龙芯(英语:Loongson,旧称GODSON[1])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开发的通用CPU,采用简单指令集,类似于MIPS指令集。第一型的速度是266MHz,最早在2002年开始使用。龙芯2号速度最高为1GHz。龙芯3号还未有成品,而设计的目标则在多核心的设计。目前中科院有研发以龙芯为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计划。国产CPU,2002年8月10日,首片龙芯1号芯片X1A50流片成功.龙芯最初的英文名字是Godson,后来正式注册的英文名为loongson。
liuwenwenlesley
这里以txt文件中的汉字为例, 介绍文本编辑器如何显示汉字的过程:
1. 二进制(文件,你可以把一个文件理解为一串1+0构成的内容.也可以叫落地码编码的内容)——
2. 通过落地码识别出每个字符(落地码,就是utf-8/utf-16/gbk这一类编码, 它们能够将连续的1/0组成的数字串切割(解码过程)成能n个小块(块的长度不一定相同!),每块表示一个字符(一个汉字). 而如何切割, 就是这一类编码的意义所在,具体参考每个编码定义)——
3. 每个小块转成对应的unicode值(unicode也是一种码, 他是用来区分字符和字符之间的唯一性. 即每一个不同的字符的unicode都是不同的. 它一般有固定的长度. 从落地码转成unicode码, 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具体参考落地码的编码规范)——
4. 每个unicode值映射到字体库中对应的文字图案()——
5. 读取并显示含有文字的图片
注:
从2开始, 每取下一个块,就可以立即执行345,或者取特定个之后再一起执行345.
英文也可以参照这个过程, 只是比中文更加简单, 比如2的时候,每一个英文字符的块长都是一样的.
一个文件只能有一种落地码, 并且编辑器需要知道这个落地码是哪一个码. 如果不匹配,就会看到所谓的乱码. 也不是说一定只能一种码...除非你知道你在搞什么..
落地码无处不在. 比如windows系统的默认编码,这个会影响你的粘帖板. 有时候粘帖板中也会包含字体信息.
特别要注意的是, unicode其实也算是一种落地码,只是现在一般用的不多. 当作为落地码时, 格式有ucs-2/ucs-4这两种. 比如windows记事本保存的时候有unicode选项,它默认是ucs-2.
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忘指出, 谢谢!
附上两个工具:
unicode查询-网页链接
utf8转二进制等-网页链接
姐的烂手机
龙芯(英语:Loongson,旧称GODSON[1])其官方网站为 尽管今天的“龙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目前主流CPU相比性能上还有不少差距,还不能与Intel和AMD的CPU在PC市场上竞争,但坦率讲,今天“龙芯”的境遇已经比当年的“联想汉卡”好多了。回想当年的“联想汉卡”是由做大型机出身的毫无产业经验的科研人员一块一块的手工焊接而成、又一块一块的人工检测。据说1986年,联想第一线销售人员每天接到的投诉电话和定货电话几乎一样多----每卖出100块“汉卡”,就有30块出问题;而今天的“龙芯”不仅获得了中科院重大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和国家863计划的支持,通过了严格的成果鉴定、基准程序测试和产品测试,可进入商品化生产;还得到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已在北京、重庆、江苏、广东等地建立了产业化基地。 公司名称: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27号量子芯座1006# 公司网址: 电子信箱:(销售) (技术支持) 邮政编码:100083 总机:010-82357611 / 82357202 / 82357203 传真:010-82357612 技术支持:010-82357611-2208(IP) 技术支持:010-82357611-2601(IC) 技术支持:010-82357611-2206(系统) 营销咨询:010-82357611-6608 / 6005 / 6611 联系我们 龙芯课题组联系方式 Email: 龙芯技术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Email: 传真: 龙梦科技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Email: 传真:
奶油花生AAA
创业当然写史玉柱了,典型人物!史玉柱 史玉柱,安徽人。研究生毕业后1989年“下海”,在深圳研究开发M6401桌面中文电脑软件,获得成功。1992年成立巨人高科技集团,注册资金 1.19亿元,被1995年7月号《福布斯》列为中国大陆富豪的第8位,而且是惟一高科技起家的企业家。 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如果经商也是一场游戏,史玉柱玩了一场大翻盘,表现可圈可点。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史玉柱无疑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之一。从一穷二白的创业青年,到全国排名第八的亿万富豪,再到负债两个多亿的“全国最穷的人”,再到身家数十亿的资本家,史玉柱演绎的真实故事,情节之丰富、命运之跌宕,超乎财经小说的想象发挥。在民营企业家命运沉浮变幻的序列中,史玉柱再次崛起的故事,突显出“执著与毅力”的魅力与价值。2001年,史玉柱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大事年表: 1962年生,安徽怀远人。 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分配至安徽省统计局。 1989年1月,毕业于深圳大学研究生院,为软科学硕士。随即下海创业。 1989年,推出桌面中文电脑软件M-6401,4个月后营业收入即超过100万元。随后推出M-6402汉卡。 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推出M-6403。 1992年,巨人总部从深圳迁往珠海。M-6403实现利润3500万元。18层的巨人大厦设计方案出台。后来这一方案一改再改,从18层升至70层,为当时中国第一高楼,需资金超过10亿元。史玉柱基本上以集资和卖楼花的方式筹款,集资超过1亿元,未向银行贷一分钱。 1993年,巨人推出M-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其中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即达到3.6亿元。巨人成为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史玉柱成为珠海第二批重奖的知识分子。 1994年年初,巨人大厦动工,计划3年完工。史玉柱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1995年,巨人推出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1个亿。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决定将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保健品业务因资金“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巨人集团危机四伏。 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不久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巨人集团名存实亡,但一直未破产。 1999年注册建立生产保健类产品的生物医药企业——“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21日注册成立“珠海市士安有限公司”。在珠海收购巨人大厦楼花。 2000年,史玉柱又在媒体露面,据其介绍,他和原班底人马在上海及江浙创业,试图东山再起,做的是“脑白金”业务,据说还不错。经过几年的历练和反思,人成熟了许多。他一再表示:“老百姓的钱,我一定要还。”并定下了2000年年底还钱的时间表。 2001年,史玉柱“重出江湖”,正在上海申请注册一个巨人公司,谋求上市。 人物传记 关于史玉柱,笔者曾在他最辉煌的年代采访过他,人家当时说,史玉柱的发迹是挡都挡不住的运气;那么当写作本书时,史玉柱则早已露出兵败如山倒的颓势,正面临着人生的一次大起大落。有人说:正是史玉柱本人,狂写了九十年代中国企业家的一段兴衰史…… 狂热的失误 假设我们把史玉柱狂写巨人的这段历史反过来审视,先检讨他的失败,巨人何以像一座地基不稳的大厦说倒就倒?现在一种比较定论的分析便有两条。首先便是归咎于巨人的投资重大失误,其主因便是那座名噪一时的楼高70层、涉及资金12亿的巨人大厦。时至今日有人评论,巨人大厦是史玉柱有生以来第一个重大投资失误,他根本没有实力盖一座全国最高的大厦,这是个人狂热的一个典型之作。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动工到1996年7月,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持,做房地产,竟将银行搁置一边。而这个自有资金,就是曾经令巨人风光一时的生物工程和电脑软件产业。但谁都知道,以巨人在保健品和电脑软件方面的产业实力根本不足以支撑住70层巨人大厦的建设,当史玉柱把保健品和电脑软件产业的生产和广告促销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大厦时,巨人大厦便抽干了巨人产业的血。史玉柱曾经在1994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一段话:这一个阶段我看传记、党史比较多一些,最深的感受是,办一个企业与建立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非常相象,从党史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越看越像。任何群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都必须建立严密的组织,组织对于团体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认为现在的企业组织和解放前四类军事武装相似。 二次创业 这是1995年记者采访史玉柱时的一段对话,当时的史是这样来介绍自己的想法的: 1994 年是巨人集团富有转折意义的一年,1至8月间巨人集团经营状况处于徘徊状态,甚至有少许倒退,9月下定决心进行全面改造后,10月份开始企业增长速度加快,员工队伍以每月200到300人的速度增长。尤其是生物工程,脑黄金项目从零开始,9月份我们一个工厂都没有,现在已有七、八个工厂。 也就是说我们进入了二次扩张时期。我们把它叫做二次创业,一段时间我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许多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时候,创业时的激情就消失了,开始了窝里斗,像我们巨人效益好一点,结果吃大锅饭比国营企业还厉害,有人不再考虑为企业做贡献,这个在1994年上半年非常明显,开始我想从美国企业中找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失败了。美国管理模式不同,人家职业道德感非常强,比如说上班时间从不打私人电话,因为他们认为上班的时间是被企业所买下来的,我们做不到。后来我研究,这种问题在国内则有相当普遍性,一批民办企业都有这个过程,正如民营企业许多都进行了二次创业一样,“四通”、“联想”都已经涉及到这样的问题了,但真正做起来的很少。 所以我于1994年底提出了二次创业……也就是说,重新利用创业来激活企业人的创造性激情。 做好一个公司的第二次创业,关键还有一个人的因素,也就是那句名言: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队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总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年轻人在战争时代成长得非常快,二十几岁就可以当师长军长,就可以领兵打仗,在和平时期就相对成长期长多了。就是因为战争时期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有非常的压力,所以现在我们花了许多精力去研究如何训练这支年轻队伍,要给年轻人非常大的压力。1994年下半年我们做了一次试验,模拟战争气候,当然我们不能说给他以生与死的压力,但可以给他们一些在常规下不可能完成的压力,迫使他们创造奇迹才能完成,如果创造出了奇迹可以得到可观的奖金,如果不能创造奇迹将被免职,让他在一年内做普通员工,一年后可以再次获得机会。结果证明,三分之二的人创造了奇迹,这样我们就有了一支很强的干部队伍。三个月前你见到他说话经常还说不到点子上,现在谈起自己掌管的那个部门头头是道。 三大战役 史玉柱把自己的企业发展称之为打战役,比如在1994年确立自己的三大主导产业时史玉柱就称之为要打“三大战役”,即电脑、药品、保健品。的确这三大战役在1995年初为史玉柱创造了奇迹,比如1994年底开始的脑黄金战役,在1995年1至3月,脑黄金的回款额居然做到了1.9个亿。即使在保健品做得最好的时候,史玉柱没有忘记自己赖以起家的电脑软件: 我们最主要的仍是计算机产业,从1995年8月份开始,进入了产品结构调整,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今后产品以软件为主,硬件将逐渐被抛弃,这是需要下大决心的。中国目前的计算机产业处于低谷时期,这里主要有两大因素: 一是国外大公司介入中国市场,令中国较大的计算机企业无处容身,只能成为他们的买办。二是国内出现几十万个小型计算机企业,相互竞争,相互杀价,这使得大型公司无力与之竞争。 所以我认为中国计算机产业要从低谷中走出来,必须要在中文软件上突破。要按照我们的长处发展,至少要先占领国内的市场中文软件开发对于组织管理的要求很高,中国管理跟不上,而外国企业却已开始踏足这一领域。中国目前圈套型的计算机企业都没有离开中文软件的开发,如四通公司的中文打字机其实就是一套汉字处理软件。巨人也是靠巨人汉卡起来的。中文软件的面很广,不仅是文字处理,还包括教育软件、商用软件等领域。各个方面推出几个革命性的产品,创造出新的需求,就可将中国计算机产业从低谷中拯救出来。 回答者:小松博客 - 董事长 十七级 4-24 21:39◇今天,我在决策任何一个项目时,都会作最坏的打算,都会先估算一下,如果发生亏损,损失会超过我净资产的三分之一吗?如果超过三分之一,再大的诱惑我也不干。而在过去,我是想到做什么,就不考虑其他。 ◇我想,在50岁以前,“死”多少次,还能“活”多少次,以后就不敢说了。 ◇我离破产永远只有12个月。 史玉柱的创业史 史玉柱,一九六二年生,安徽怀远人。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研究生。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分配至安徽省统计局。 1989年1月毕业于深圳大学研究生院,为软科学硕士。随即下海创业。 1989年,推出桌面中文电脑软件M-6401,4个月后营业收入即超过100万元。随后推出M-6402汉卡。 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推出M-6403。 1992年,巨人总部从深圳迁往珠海。M-6403实现利润3500万元。38层的巨人大厦设计方案出台。后来这一方案因头脑发热、行政暗示等各种因素一改再改,从38层窜至70层。 1993年,巨人推出M-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其中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即达到3.6亿元。巨人成为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史玉柱成为珠海第二批重奖的知识分子。下半年美国的王安电脑公司破产,史玉柱认为巨人需要新的产业支柱。 1994年初巨人大厦一期工程动土,计划3年完工。8月推出脑黄金,一炮打响。史玉柱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1995年,巨人推出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1个亿。史被《福布斯》列为大陆富豪第8位。 1996年保健品方面因为巨人大厦“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巨人大厦资金告急。 1997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客观上进一步封堵了巨人的迂回余地。不久巨人大厦停工。巨人名存实亡。 2000年,史玉柱开始运作“脑白金”,全部清偿了巨人大厦所欠的预售楼花款。 2005年网游玩家史玉柱进军网游,成立征途网络。 2007年5月20日《征途》成为同时在线突破100万的第三款网游。 征途公司已于2007年3月28日进入沉默期,预计年内在美国上市
dragontattoo
LenovoCompany Description: Lenovo Group was established in 1984 by the CA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invested 200,000 yuan, 11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was founded, and today has grown into a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a large-scale enterprise groups. Lenovo in May 2005 to complete the IBM Personal Computing Division, the acquisition, which marked the birth of the new Lenovo!At present, Lenovo is headquartered in New York, Purchase, at the same time in Beijing and Raleigh, North Carol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two main operations center, through Lenovo's own sales organization, Lenovo business partners and the alliance with IBM, the new Lenovo's sales network throughout the world. Lenovo's worldwide staff of more than 19,000. R & D center located in China, Beijing, Shenzhen, Xiamen, Chengdu and Shanghai, Tokyo,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Raleigh, North Carolina.The new Lenovo is an 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mpany, from Lenovo and the former IBM Personal Computing Division, composed of.As a global leader in the PC market, Lenovo develops, manufactures and markets the most reliable, safe-to-use technology products and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services to help global customers and partners to succeed.Company History: In 1981, IBM envisioned in a new dimension - the individual level -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ing power, so that the potenti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 from the mainframe be extended to people at home and work. August 12, 1981, IBM released the first in history, PC, from the human entered the personal computer era. In 1992 a legendary brand of loud-ThinkPad born! 24 years, IBM Personal Computing Division in the field of personal computing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mong them, an important support as part of Think strategy ThinkVantage Technology (TV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VT technology goal is to make under the Think brand PC products are self-monitoring, self-configuring, self-optimizing and self-recovery capability to the user's PC to minimize the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and ultimately help our customers gain commercial success.In 1984, in the East, Liu led 10 Chinese computer scientists recognize the forward-looking PC will change the way people work and live. Carries over 20 million yuan (25,000 U.S. dollars) in start-up capital as well as R & D results into successful products行行好,分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