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雨lollipop
学习英语兔老爹的:一个视频说清整个英语语法体系(重塑你的语法认知框架)-原视频地址
无论多么复杂的英语句型,都可以拆分成最基础的简单句。这些简单句除了一些感叹句,省略句,和一些向整句提问的问句之外,其他几乎全部都是在说: “什么怎么样”
绝大多数句子粗略地分一共只有这两个部分: 什么 + 怎么样 ; 而这个 什么 和 怎么样 分别对应了两个最基本的句子成分: 主语(Subject) 和 谓语(Predicate) 。 换句话说: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子结构都是: 主语 + 谓语
等等,不是5大基本句型吗? 不是,主 + 谓 + 宾 吗?
这里的主语 什么 一般是人或物,不管抽象还是具体; 这里的谓语 怎么样 都有一个广义的“动作/发生了什么事儿”, 注意,这个动作并不是我们平时狭义上说的要 “动起来” 的 “动作”。而这个广义的动作就是语法上常说的 “动词”(Verbs) 。
那么,世上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动作”呐?
像 “like” 这样的动词没有承受者就没什么实际意义。这样的动词属于“ 及物动词 ” (transitive verbs),而这个动词的承受者就是 宾语(object) 。
这里扽核心动词是teach,但是教授知识是English,而知识的接受对象是 you; 在语法上,我们把这样的动词的两个承受者分别称为: 直接宾语 (direct object)和 间接宾语 (indirect object)。
如果只说 “ Papa Rabbit teaches English ” ,其实语义已经完整了,所以English这里就是 直接宾语 ; 而如果只说 “ Papa Rabbit teaches you ”,没有上下文的话,明显语义不完整,感觉缺了什么,所以 you 在这里是 间接宾语 。
这样的既有直接宾语又有间接宾语的动词, 也是及物动词的一种,它是 双及物动词 (ditransitive verbs)
这样的动词, 必须要有个补充承受者的信息 才意义完整,而这个补充的信息,在语法上称为 补语 (complement),更明确的也可以说是 宾语补语 (object complement), 这样的需要补语的动词,称之为 复杂及物动词 (complex-transiitiv Verbs).
最后一种表达的“动作” 和咱们狭义上说的“动作”不太一样,比如:
这里的is在中文里经常翻译成 “是”,但实际上它的作用很简单,就是 把这个动词之后的信息赋予给前面的主语 。
is这样的词为代表的一类词,作用就是把这个词后面的信息赋予给前面的词;“Papa Rabbit is tall” 中的 is 说白了就是把 Papa Rabbit 和 tall连在一起,画上等号而已。或者说,把后者信息赋予前者。
如果把tall换成 in the room(在房间里), Papa Rabbit is in the room , 其实就是把in the room 这个状态性质赋予给 Papa Rabbit 而已。
其实,不是 Papa Rabbit 在看, Papa Rabbit在这里是被看,这句话的意思是 :“ Papa Rabbit看上去高” ,其实是把动词后的tall 赋予给前面的主语 Papa Rabbit,也算是画等号, 只不过这个划等号比之前的 is 多了个 “看上去” 的意义。
再看 Papa Rabbit smells nice .
其实,还是把Papa Rabbit 和香划等号,只不过还有“闻上去”这层意思。
系动词后的补充信息也自然是补语了,更精确的可以说是 主语补语 ; 而 主语补语 在中文英语教学中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 表语 (predicative)。
所以,最后一种情况的句子基本结构是:
说到这里,是不是就和我们之前脑海中的 “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 对应起来了:
现在明白了吧, 这些句型其实就是在说动词,以及动词需要几个对象才能完整表达意思 。
咱们快速做个小结: 英语中所有的句子,当拆到不能再拆后,都是在说:什么怎么样; “什么” 是语法上的主语, “怎么样” 是语法上的谓语 谓语都有一个核心动词,叫做谓语动词。 谓语动词有五个基本类别 :
而 这五种谓语动词 便是对应了 “五种基本句型”:
刚才不是提到过“主 + 谓语 + 宾语” 吗 ?
其实所谓 “主谓宾”,只不过是以上五个类别的其中之一而已。
严格来说,谓语和额额谓语动词是有区别的。
那我们为什么在这里要强调 “谓语动词” 这个说法那? 那是因为等下咱们还有提到 “非谓语动词” 这个概念。
句子成分除了刚才提到的 主语,谓语动词,宾语,还有可能有以下主要成分:定语、状语、同位语
The little white 就是主语 rabbit的定语,而a large就是宾语carrot的定语
quickly就是ate的状语
这里的an English teacher,其实就是把Papa Rabbit 用不同的方式再说一遍,在这里算是和主语同等地位。
咱们平时写文章经常会把这些基本的简单句,互相组合形成所谓的 compound sentences 和 complex sentences。
compound sentence 说白了就是句子简单的叠加,是并列关系,直接翻译为“复合句 or 并列句”
complex sentence 说白了就是把一个句子套在另一个句子里,甚至一个句子套在一个句子,还能再套一个句子…. 直接翻译为“复杂句”, ⚠️ 注意和复合句的区别。
在这里,一个句子套另一个句子, 在英语语法上分别叫主句(main clause) 和从句(subordinate clause)。
从句说白了就是把简单句修改一下来充当另一个句子的句子成分。
从句都具有名词的性质,所以又合称为“ 名词性从句 ”。 另外,修改一个简单句,它就可以充当另一个句子的定语 ,或状语,这就是 定语从句 和 状语从句 。
英语中这种“套娃”的从句和咱们中文习惯区别挺大,所以是英语难点之一。
动词就是上面着重讲的谓语动词
名词在句子中表明人和物
冠词在句子中说明人和事物
代词(pronouns)替代人和物
形容词(adjectives)形容人和物
数词(numerals)表数量
副词(adverbs)修饰动作或形容词,等等
介词(prepositions)表示和其他词关系的词
叹词(interjections)表示感叹
连接词和句
综上所述,就是英语中的10大词类(也叫词性)。
你也许注意到了, 句子成分中最特殊的似乎就是谓语动词 这一类别。 其他句子可能是不同词类,但是 谓语动词,很显然只可能是动词 。 英语谓语动词有些很厉害的本领,而这些本领,咱们中文里的动词都没有,所以是英语语法难点之一。
谓语动词有咱们中文动词没有的“三大本领”:
比如动作可能发生在过去或者将来; 比如动作可能已经是完成的状态,或者正在进行的状态;
以上两者合在一起称为 时态 (tense),英语的时态是 时间 + 状态 合在一起,而 并非只有时间 。
英语描述动词时间可能是4种 :现在,过去,将来,从过去某个时间点“算将来”(即:过去将来) 英语描述动词状态也可能是4种 : 未说明(一般状态),完成,进行中,不但完成而且还会继续(完成进行)
而动词的4种时间和4种状态可以自由排列组合,理论上就有16种可能的时态。时态也是英语的难点之一,因为咱们中文动词没有这样的特性。
接下来说谓语动词的第三个本领:动作的假设,情感… 这个叫做动词的语气,和咱们平时说话的那个“语气”,并不是一个语气,这里的语法的语气,比如:
虚拟语气 ,用来表示意愿,和事实相反的额假设等。 在例句 “If I were a rabbit…(如果我是只兔子…)”中, I后面的were(而不是was)就暗示了,我其实并不是只兔子,中文动词也没有这样的特性,所以也是一大难点。
以上三个概念在专业术语中称作动词(Verb)的 Tense,Aspect,Mood,合称TAM,中文往往翻译为:动词的时,体,气。
英语的 谓语动词本身往往是不能独立完成刚才说的那些本领 ,以及另外一些其他的本领。而且谓语动词独自也无法完成比如表示否定,可能性,必须性等意思。 想让谓语动词充分发挥,我们必须用到另一类经常和动词一起用的词,帮助“完成任务”。 它们就是 助动词 (auxiliary verbs)
比如 :“吃” 这个谓语动词,eat。 为了协助它表示吃过了,完成的状态,就需要用到助动词,have,(have eaten) 为了协助它表示正在吃,进行中的状态,就需要用到助动词,be,(is eating) 为了协助它表示是“被”吃,就需要用到助动词,be,(is eaten) 为了协助它表示有能力吃,就要用到助动词can,(can eat) 为了协助它表示有可能吃,就要用到助动词might,(might eat) 为了协助它表示有义务吃,就要用到助动词must,(must eat) 为了协助它表示否定,不吃,就要用到助动词do,(do not eat)
⚠️ 但是有个麻烦的事情,就是很多助动词特别喜欢伪装,它们除了 做助动词 (没有实义,只是帮助谓语动词而已), 还可以做实义动词 ,甚至其他词性。
比如can还可以是 名词“易拉罐” 的意思 might可以是“力量” 的意思 musty 可以是形容词“发霉的” 的意思 do 可以是“做某事” 的意思 have可以是“拥有” 的意思 be可是是“存在” 的意思
这些也恰恰是容易让人混乱的地方。所以,千万不要把助动词和它其他的身份(作为实义动词时) 弄混淆。
也许我们一直有疑问,干嘛非要叫谓语动词呀? 光叫动词不行吗? 那是因为,除了谓语动词,还有所谓的“非谓语动词” 这个概念。
因为 动词 除了充当句子中的 谓语动词 , 动词 还有可能充当句子成分中的:主语,宾语,宾语补语,主语补语,定语等...
只不过需要把谓语动词稍微修改一下,改成非谓语动词.
不仅如此,非谓语动词几乎可以取代所有的从句,从而简化句子。
只不过这样的动词就不再具有表示动作时间,状态,语态,语气的功能,也就是动词丧失了时态,语气,语态这些本领了。它们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句子中,包括: 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动名词,过去分词 。
只这里也有个麻烦事:
不定式长的和谓语动词原形一样,比如我告诉你句中出现了eat,如果没有上下文,你并不能确定它谓语动词,还是不定式,除非我告诉你其他还有什么词;
现在分词和动词名长的和谓语动词的进行中状态一样,比如句中出现了eating,如果没有上下文,你并不能确定它谓语动词进行中,还是现在分词,还是动名词。
过去分词长的和谓语动词的完成状态一样,比如我告诉你句中出现了eaten,你并不能确定它是谓语动词完成状态,还是过去分词
所以说,非谓语动词也是英语语法中一大难点。
你可能已经感觉到了,咱们说来说去怎么一直是在说动词那? 你这么感觉就对了,英语语法的核心就是动词, 动词能够串起几乎所有的英语语法概念 。
高度概括一下英语所有语法结构
概括完毕,以上就是英语语法体系的主体框架,绝大多数语法规则,都逃不出这个框架,而无数的规则和特例也不过是让这个核心体系更加丰富而已。
其实,我们主要掌握了核心语法,就基本够用了,剩下的只是不断积累和改进。
huangxinru7
因为英语兔刚起步, 所以这次兔老爹我想和你说一说关于”开始”的英语. 其实, 关于”开始”,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出于老子的 道德经 的那句: 我记得小时候被家长逼着上课外书法班的时候啊, 这句就写了不知道多少遍. 它的英语翻译是: 这句话的音标(美式英语)为: /ðə ˈʤɜːrniː əv ə ˈθaʊzənd maɪlz bɪˈgɪnz wɪð ə ˈsɪŋgl step/. 接下来, 我们来仔细看看这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这句话语音方面需要注意的几点. 加音 第一个词journey的结尾和之后of的开头都是元音, 所以出现在一起时, 会发生一个叫做”加音”的语音现象, 英文叫intrusion(和”侵扰”是一个词) , 在这里体现为of前面会加一个微弱的/j/的音, 所以这里journey of连在一起听上去是/ˈʤɜːnɪjəv/. 其实这个加音现象完全是上一个单词结尾的元音的口型和舌位在自动过渡到下一个词开头的元音而自然而然带出来的一个音. 再比如说, 在in the end这个短语中也是一样, end前会加上一个/j/的音, 所以整个短语听起来是/ɪn ðiː jend/而不是/ɪn ðiː end/ 在它后面的of 和a, 以及with和a还会出现一个”连读”的语音现象, 英文叫catenation, 也被称作linking或liaison. 总之就是of和a连在一起读ofa, with和a连在一起读witha. 英语的连读现象非常普遍, 可以说每个稍长一点的句子中都可能存在. 再举个例子, take it easy, 这个词组的常用意义是”放松点儿”, “别太较真儿”, 一般读成takiteasy, 如果你不习惯它的连读, 可能在听到它之后完全反应不过来听到了什么. 在之后呢, thousand这个词末尾的/d/这个音, 和后面紧接着的miles的开头那个鼻音/m/ 会发生一个叫做”无声除阻”的语音现象, 英文叫unreleased stop, 有些英语老师或者教材也会称它为”不完全爆破” , 意思就是前面这个thousand末尾的/d/这个爆破音啊, 不完全发出来. 再比如我们经常说的good morning, 早上好, 不是”古德毛宁”, 那个/d/和/m/碰到一起, /d/就不会完全发出, 听上去是goo(d) morning. 所以在这里, thousand miles在一起, 读作thousan(d) miles, 也就是/d/不完全读出来, 像是说话时”停了一拍”似的. 注意不要读成”thousan的miles”哦, 也就是别在中间加上一个不存在的”的”这个音. 这是一个咱们中国人说英语常见的错误, 也就是在辅音结束的词尾加一个不存在的/ə/这个音. 还要注意的就是这个thousand开头的th啊, 要读准, 舌尖放在上下齿中间 , 不要读成/s/, sousand就不对了. 后面那个with的th读/ð/, 也是舌尖放在上下齿中间, 但是声带要震动, /ð/, 注意不要发成/z/, wiz就不对了. 最后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呢, 就是begins和with中间那个e和i是发/ɪ/的音. 咱们很多中国人会把这个/ɪ/发成我们中文普通话里”医生”那个”医”的音, begins和with会说成”笔个音斯”, “为一斯”. 注意这个/ɪ/没有”医”的嘴型那么扁, 而且舌尖也没有那么靠紧上颚.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词汇和语法. 这句话的词汇和语法也不难, 注意mile是英里, 相当于1.6公里. 公里在美式英语里是kilometer, 读/kɪləˌmiːtər/. 在英式英语里是kilometre, 读/ˈkɪləʊˌmiːtə/. 也就是 拼写和重音有所不同 . 而begins with的意思就是”由…开始”, 这句话直译就是”一千英里的旅程由一个单独的步伐开始”. 最后再说journey这个词. 你可能还知道trip这个词, 也有”旅行, 旅途”的意思. 但是 journey一般是指长期或长途的旅行, 比如千里之行; 而trip一般是指短期或者短途的旅行 . 比如, 如果我去美国或者英国几天, 那么就是a trip of several days. 但万一我是一路走过去, 或者游泳游过太平洋, 那就不得了, 是个journey了. 当然这都是相对的, 总之journey一般听上去更费事儿更辛苦一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啊, 兔老爹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而且也挺适合现在的英语兔. 因为啊, 兔老爹我早就想让英语兔上线了, 结果因为各种原(jie)因(kou), 一拖再拖, 拖到今天. 不过好在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也算是英语兔千里之行的第一步吧. 而英语中还有一句俗话, 我也很喜欢. 这句话是: 句子也很简单, 意思就是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 第二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意思引申开来 就是你不管像做什么, 早就该做了. 但是如果你还没有行动的话呢, 现在就是第二好的时间, 也就是现在行动也不迟啦. 兔老爹我也想在这里把这句话送给你. 不管你自己在生活中有什么目标, 即使有了延误, 也不要紧, 现在开始也来得及. 比如说, 学英语. 当然不管你有其他什么目标, 也祝你能早日达成! 如果你有什么疑问, 建议或意见, 请在评论中告诉我.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