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34

筱晓鱼T3Y
首页 > 英语培训 > 马可波罗英文名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梦想空间小编

已采纳

Marc O'Polo马可波罗,是德国服装品牌,强项是面料,全部天然面料,不用化纤啥的,样式一般吧,穿上去比较舒服

马可波罗英文名

110 评论(10)

种菜的阿布

姓名:马可波罗国籍:意大利身份:旅行家,商人简介:出生日期: 1254年9月15日外文名 :Marco Polo出生地 :意大利威尼斯逝世日期 :1324年1月8日身份 :旅行家、商人朝代 :中国元朝代表作品: 马可·波罗游记

324 评论(13)

喵呜兔几

关于Marc O'Polo的10+1件事

1国际服装品牌

Marc O'Polo是一个国际服装品牌,在欧洲和亚洲拥有200多家专卖店。

2始于瑞典

1967年创立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并迅速拓展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其他地区。

3总部设于德国

位于德国慕尼黑附近的总部负责品牌全系列设计和国际业务运营。

4高端与休闲并存

产品采用优质面料并以精湛工艺制成,外形与风格均流露休闲随性。

5都市与自然的交融

为现代都市人设计服装,但Marc O'Polo和他们一样热爱大自然,更倾向天然材料。

6简约不失创新

Marc O'Polo忠于北欧品牌血统,崇尚简约风格并以此为主旨,且永远敞开创意大门。

7遍及主要城市

店铺遍及斯德哥尔摩、巴黎、布鲁塞尔、柏林、维也纳、阿姆斯特丹、莫斯科、苏黎世等城市的核心商业地段。

8名人之选

品牌代言人都是具影响力的名人,他们与Marc O'Polo一样崇尚自由,坚持“追随本性”的理念。

9精英团队

Marc O'Polo与业界顶级时装摄影师、模特和各界优秀人才共同致力将Marc O'Polo服装品牌推广到全世界。

10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深信环保和社会责任是实现企业长期价值的要素。

清新草莓

首个广告宣传以一只清新草莓为主题,它象征着Marc O'Polo的独特个性和回归自然的自由精神。

265 评论(12)

马铃薯菇凉

● 王彼得(1323年)威尼斯报道 威尼斯闻人马可波罗去世了。这位 享年70岁的旅行家临终仍然坚持他有关 东方的所有叙述,都“童叟无欺”,完 全属实。 一名见到马可波罗最后一面的教士 说,老波罗气息奄奄地表明他没有欺骗 这个城邦的人。“他说,他只是没把另 一半所见所闻讲出来而已。” 教士尼希奥原是要马可波罗承认, 他那本游记全是一派胡言。 马可波罗17岁时离开出生地——威尼斯,游历了25年后,才在29 年前(1295年)带着一大堆财富和东方的故事回来。他告诉家乡的人, 他大半岁月在蒙古帝国生活、旅游甚至当官。 这个靠马匹和剽悍牧民建立起来的世界最大帝国,势力遍及整个 亚洲和东欧大片地区。但在马可波罗之前,欧洲人对它所知有限。 教会的东方“观念”,不是那里空无人烟,就是说住的都是野兽 和妖魔。当然,在一般基督徒心目中,和妖魔打交道是灵魂的堕落。 马可波罗却带回了完全不同的版本。作为第一个足迹横跨亚洲大 陆的欧洲人,他告诉老乡们,蒙古可汗并不可怕,他还很希望直接和 欧洲贸易。而更为重要的是:可汗政权的根基地中国,拥有远远在欧 洲之上的文明。 这些东方故事,主要写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全书共四卷,问 世后被大量翻译、出版,成为中世纪最畅销、影响欧洲人最大的游记 著作。 当然,游记也引发大量争议。一些威尼斯人说,“那是他在波斯 商旅的营帐中听来的”。当时做买卖能去到波斯,已是“天的尽头” 了。 圣马克广场附近卖水果的蓬皮耶里回忆说:“马可回到威尼斯时 ,没人认得他,也不相信他的话。看他一身鞑靼人服装,还说他是冒 认的。不过,后来他掏出宝物,大家才不得不信。” 当时,马可波罗“东方博览会”的展示品有象牙、玉器、瓷器、 丝绸以及纸币等,消息很快地掀起轰动。他告诉威尼斯人:“任何人 ,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 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不论有没有夸张,很多当地人确实对东方感到好奇,或有了致富 的梦想。 船夫佩拉林虽不识字,没读过游记,不过他说故事听到他心痒。 “如果我还是十几岁的小伙子,我一定到东方去碰碰运气。” 钦佩马可波罗的不只威尼斯人。随香料船抵步不久的一名阿拉伯 商人私下说,丝路的使用,是蒙古人给阿拉伯人的特权,威尼斯如果 和中国直接贸易对他们不利。不过,他说,自己对马可波罗的毅力, 和他冒险、进取的精神非常的敬仰。他说:“你要知道,从这里去到 中国,走一趟要好几年啊!” 特写 欧洲首个中国通 商人、官员、旅客、冒险家、军人、语言天才、讲古佬……你要 什么身分,马可波罗都有。 他生命的过程太精彩了,以至由他讲述,比萨作家鲁思梯谦笔录 的游记,轻易成了中古欧洲最畅销的著作。 这名游记的最原始版本《世界奇异录》作者,这样评论他的“故 事人”:“从上帝创造亚当到现在,从没有人,无论是基督徒、异教 徒、鞑靼、印度人或任何种族的人,像马可波罗那样到过世界那么多 地方观察和探险,知道那么多的奇风异俗。” 1271年,父亲和叔父开始他们第二回的东方之旅。那次告别威尼 斯的,还有17岁,对欧洲以外的世界充满好奇的马可。 3人先到以色列,再穿过叙利亚、伊朗、阿富汗,翻过帕米尔高 原,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入新疆,然后是甘肃……1275年才走到北 京不远的行宫上都,见到当时很渴望了解欧洲的元顺帝忽必烈。 旅途中,马可波罗曾因高原缺氧而病了一年多。其他必须克服的 凶险包括沙暴、雪崩、干旱以及土匪等。他们也多次在瘟疫区,以及 十字军和伊斯兰教徒的冲突地带死里逃生。 忽必烈很钦佩3人的毅力。对聪明、好学,懂得东方风俗和语言 的马可波罗更是器重。在元帝国生活的10多年里,马可波罗最高做到 扬州总督,也出使过越南、爪哇、苏门答腊。 1292年夏天,利用护送蒙古公主到波斯(今伊朗)的机会,波罗 家3人从泉州出发,花了3年多时间,才奇迹般的回到威尼斯。 带回许多东方珍宝的马可波罗成了富豪,人称“百万君”。但同 时也得了“百万谎言的人”的称号,因为很多威尼斯人认为他的“天 方夜谭”不可尽信。 他的游记说,前南宋首都杭州,有10个庞大市集、房屋160万栋 、工场14万4000家…… 欧洲人视胡椒为奢侈品,杭州人每天却消耗4740公斤,这简直是 “人间天堂”嘛!另外,他说城内石桥有1万2000座之多,桥下都可 通大船!试想,水乡威尼斯的人,怎咽得下这口气? 游记中提到的亚洲城市超过100个,叫欧洲人吃惊的描述还很多 ,例如他说看到了喷油的泉(巴库的油田)、可燃烧的石头(煤)、 用轻巧的纸张来作货币(钞票)…… 铁匠奇劳洛说,他打死也不信。“大家卖命工作,都为了铜币或 银币,给一张纸,谁肯收呢?” 但自称看过马可波罗拿出珠宝的船主佐罗说:“如果不是鞑靼的 国王,谁能给这么多财富?” 评论 如果中国也有“西游”记 马可波罗骗了当时的威尼斯人? 大概没有一本游记能引发如此多世纪的争论。时至今日,还有怀 疑者如英国图书学者伍德所说的:“故事太精彩了,但……就像很多 伟大的历史传奇,记载的都是神话。” 她说:“如果马可波罗真到过中国,为什么最重要的事物如长城 、茶、筷子、方块汉字、女人绑小脚……全给漏掉了?” 也有学者翻查了中国文献。他们的最大疑点是:中国史官的记录 ,就像记流水帐那样详尽,可是马可波罗连名字都没出现过。 扩大了欧洲人地理和心灵视野 不过,这些意见,改变不了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的正统看法, 更改变不了游记扩大了中世纪欧洲人的地理和心灵视野这一事实。 在马可波罗之前,威尼斯人认为他们是地中海甚至是整个基督教 世界中最富裕的城邦;都叫“地中”海了,不是世界的中心是什么? 但这位伟大旅行家却指出,在东方,还有一个更大的文明和权力 中心,加上了一些夸大的叙述,他的游记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 的东方情意结。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变革 ,在科技、工业、军事上开始出头时,他们对世界的所知,远胜过所 有竞争对手。 事实上,欧洲人拥有的第一张精确亚洲地图,便是参考马可波罗 游记制作的。有人因此认为:帝国主义和东方学是同一天诞生的!而 马可波罗是这一切“单向学习”的启动者。 这里有两个奇想。一是:如果马可波罗看到的,不是“马上得天 下”的蒙古帝国,而是较早文弱的宋朝,或稍迟封闭、僵化的明朝, 西方是不是不必等到船坚炮利了,才来打一场鸦片战争?而中国近代 史的进程,是否也将大为推前? 二是:千年不遇的马可波罗不是威尼斯人,而是出生杭州或北京 。 15世纪郑和下西洋,最远也只到了非洲。假设在欧洲人搞文艺复 兴、大航海事业或工业革命时,就有“中国的马可波罗”写了一部真 正的“西游记”告诉天朝大国,并激励中国人走出闭塞,走向全球, 近几个世纪的世界史也许也要改写。 少了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 总之,没有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等到大炮打到门前, 才有魏源的《海国图志》来“以夷制夷”是太迟了。 从马可波罗开始,东西方文明的天平上,倾斜角度开始倒转。不 管威尼斯以至整个欧洲有没有受骗,他们“哥伦布改变地理,马可波 罗改变历史”的说法是绝对真实的。 拾遗 马可波罗带回眼镜和冰淇淋? 走访14世纪的威尼斯,最惊讶的发现是当地已经有了眼镜的生产。 据父老说,这种“玻璃”,也是马可波罗从东方带过来的。 噢,又是马可波罗。 顺便一提,眼镜的问世,对后世影响非同小可。其中一个观点是 :它确保了“世界不被40岁以下的年轻人统治”。(得) 欧洲人要感谢马可波罗的,看来还很多。 例如,威尼斯人从没见过像中国颜料那么缤纷的作画材料,是马 可波罗让他们见识到的。 中国人是最先使用纸币的民族。还在用宝贵的金、锡、铜矿铸币 的威尼斯人,也大表诧异。 还有,要不是马可波罗把中国人的配方带回去,现代意大利人差 点就无福消受面食(pasta)和冰淇淋的美味。 未来人语:东西方两大洲距离靠拢 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带给欧洲人一片全新的知识天地。游记打 破了很多猜疑和宗教谬论,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自此两大洲的 距离,才开始拉近。 许多中世纪很有价值的地图,是参考游记制作的。欧洲后世不少 伟大航海家,受到马可波罗的鼓舞和启发。 事实上,美洲大陆的发现是一个意外,因为游记的忠实读者哥伦 布原本的目的地是富庶的中国。当时欧洲人相信,中国东面是一片广 阔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欧洲老家了。

229 评论(9)

ling爱吃

马可孛罗〔公元1254—1324年〕,又译作马哥波罗。意大利旅行家。他出生在意大利商业城市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尼古拉孛波罗和叔父玛窦孛罗都是威尼斯的巨商,常在地中海东部一带进行商业活动.一次在布哈拉,有伊儿汗国朝觐蒙古大汗的使臣路过,约尼古拉兄弟前往中国。 二人便随同伊儿汗国使臣骑行一年,到达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见和赏识,并派他们代表元朝政府,随同蒙古使臣出使罗马教廷。在中途得知教皇已死,新教皇尚未选出,兄弟俩便顺道回威尼斯探家。。尼古拉在威尼斯家中住了二年,便携带著马可孛罗回元朝复命。公元1271年,他们从威尼斯出发,渡过地中海,沿丝绸之路东进,途经土耳其、伊拉克、伊朗等国,越帕米尔到达东方,又取道新疆、甘肃东行。他们在甘州〔即甘肃张掖〕居住了一年。在此期间,曾游历过今额济纳旗、西宁等地。然后东北行经宁夏、陕北等地,历时三年半,于公元1275年到达元朝上都,以后又到达大都〔今北京市人这时,马可孛罗年仅二十岁左右,因其父、叔的关系,得以接近忽必烈。由于他年轻有为,聪明伶俐,很快学会了蒙古语,并熟知元朝的礼仪, 加上他能说会道,知识渊博,善于揣摩和迎合他人心意,因而深受元世祖的宠信,长期在朝廷担任要职。他在元朝任职达十七年之久,忽必烈曾派其为钦差大臣先后巡视过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并任扬州总管三年;他还参与外交活动,代表元朝政府出使过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尼、爪哇、苏门答腊等国。因此,他很熟悉当时中国各地和亚洲各国的情况,也熟知元朝的许多重大事件。公元1292年,马可孛罗父子离开中国,从海上经苏门答腊、印度等地,历时两年零两月到达波斯。不久,意大利的两个商业大国威尼斯和热那亚为争夺海上贸易权与通道,爆发了战争。马可孛罗作为威尼斯的巨商,参加了威尼斯舰队。1298年9月,在一次与热那亚人的战斗中,马可孛罗受伤被俘。在热那亚监狱中,他请同狱的作家鲁恩蒂谦用法语笔录了他二十多年在方各国的经历和见闻,这就是著名的《马可孛罗行纪》〔又称《东方见闻录》〕。这个抄本一问世,便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并被传抄和翻译成数种文字。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欧洲通往亚洲大陆的陆路交通路线,介绍了中国、中亚、西亚及南亚地区的地理状况和繁荣富庶景象,介绍了东方高度发展的文明和文化,使欧洲人大开了眼界,被当时人称之为"世界一大奇书"。七百多年来,吸引了亿万读者。其中对敦煌、酒泉、张掖,对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可做燃料的"黑石头"〔煤〕,均有不少的记载。这本书也是研究中国、研究丝绸之路的珍贵史料,并对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也有一定影响。1254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的马可·波罗,自幼便对神秘的东方充满了向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为一种探险旅行的渴望。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是风景秀丽的著名水城,也是商贸繁荣之地,诞生过许多闻名于世的巨商。马可波罗的父亲尼可罗马可、叔父马菲奥,曾在世界各地进行商贸活动,周游过许多国家,于1260年曾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直至1269年才返回威尼斯。他们在中国时,受到了忽必烈的礼遇。以下是马可一生的简介年代 年龄 生平大事1269 15 四月,波罗兄弟回到威尼斯,首次见到马可,马可之母已逝。1270 16 年底,波罗家三人离开威尼斯,向元朝出发。1271 17 九月一日,罗马教皇十世即位,波罗三人抵达阿雅斯,又折回阿格,谒见新教皇,年底,波罗三人离开阿雅斯,经忽鲁模斯,由丝路东行。1274 20 夏天,波罗三人从阿雅斯出发后的第三年,抵达上都,觐见忽必烈、成为忽必烈之臣下。1290 36 年底,波罗三人奉忽必烈之命送阔阔真公主由泉州出航,往伊儿汗国。1294 40 波罗三人回塔布里斯,逗留九个月,再赴特烈比宗,遭热那亚人之掠夺,随后往君士坦丁堡,这年忽必烈逝世。1296 42 威尼斯与热那亚之战激烈化。1298 44 马可参加海战,遭热那亚俘虏,关进牢狱。在狱中口述东方见闻,由鲁思蒂谦笔录,成《东方见闻录》。1324 70 马可去世,葬于威尼斯的圣·多雷兹教堂。

233 评论(9)

侯总大大

马可·波罗(MarcoPolo)[1254年~1324年],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马可·波罗各种画像与塑像(11张)尼斯商人。据称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历时三年多,于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与大汗忽必烈建立了友谊。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RustichellodaPisa)写出《马可·波罗游记》(IlMilione)。但其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却引发了争议。《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纪》、《东方见闻录》)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130 评论(8)

yuxinchen008

你可以根据我的英文名来改编,我地是WEINASI NANNA

96 评论(15)

坤坤890206

Marco 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商人,1254-1324)而且香港有一位很出名的经理人也叫这个名字哦,他就是那个把古巨基再次捧红的人,也是郑中基和杨千桦的经理人哦

204 评论(11)

紫衣Helen

Marc O'Polo是服装品牌。

Marc O’Polo服装品牌创立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以简洁的款式和高品质的面料,配以利落明快的轮廓造型,迅速成为国际市场的新宠。Marc O’Polo服装设计表现出现代、休闲的风格,展现当下时尚与沉稳,同时能够融入各种场合,凸显出着装者的自我个性。

Marc O’Polo在世界各地有153家专卖店,出售女装和男装,以及童装和服装配饰、鞋、眼镜、沙滩装、袜子、金银饰品、钟表和香氛。

扩展资料:

MARC O'POLO是一个起源于瑞典的北欧高端时尚品牌。品牌自1967年成立于斯德哥尔摩以来,便完美地继承了“追随本性”这一自由主义哲学理念,目前总部位于德国,在超过30个国家拥有200多家专卖店。

2013年11月,Marc O'Polo品牌开始拓展中国市场。

随着店铺陆续开业,为进一步满足中国的消费市场需求,MARC O'POLO对品牌做了重新定义——MARC O'POLO代表一种精致标准的休闲生活方式,致力于追求将精选的天然优质材料与精湛制作工艺相结合的完美品质;崇尚闲适的都市生活方式,在坚持真我的艺术中诠释自由主义理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arc O'Polo

24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