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开`心心
英语翻译的三大原则为忠实原则、准确原则、统一原则。首先是语序问题,注意不要直译,要调整为翻译后的语序。其次是连贯达意,一词多义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第三就是要复合当时的环境来进行意思的扩展或者延伸。
一、忠实原则
在英语翻译中,译文对原文的忠实,是要求译者能准确地将原文信息表达出来,相比起形式,意义更为重要,因此无需刻意苛求语法与句子结构的一致,而应追求信息对等。
如涉及贸易、合同、保险、金融等领域的商务体裁的文章,译文则应该从措辞、结构及行文方式上忠实于原语言的行文规范。
二、准确原则
准确原则指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选词要准确,概念表达要正确,数据与单位要精确,尤其是商务英语中出现的大量专业词汇,缩略语等等,要实现译文的规范性与功能方面的对等。
三、统一原则
统一原则是指要遵循惯例,“译名、概念、术语等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统一,不允许将同一概念或术语随意变换译名”,以免产生误解,造成信息上的不对等。
ZJ张某某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活动。翻译在某中程度上讲也是一个思维再创造的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标准与原则。对于考研翻译而言,“忠实”和“通顺”是两项最基本的要求。 忠实:由于翻译是在理解了别人用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后,把同样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译者首先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也就是说翻译的过程主要是传达别人的意思,而不是自己进行创作,不得篡改、歪曲、遗漏原文所表达的思想。可见准确地理解原文是翻译好一篇文章的关键。 通顺:这条原则指的是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译文要流畅、明了、易懂。具体到英译汉来说,就是将英语翻译成汉语后,语言必须符合汉语的习惯和规范,用词要准确,文字不晦涩、不生硬、不洋化。 介绍一下怎样才能让译文达到“信、达、雅”的标准。我本人不是毕业,也没有翻译过外国文学作品,按理说没有资格谈这个问题,不过我还是想根据我的一点体会,简单聊一聊。 首先请看下面这段文字,这是17世界英国女诗人Katherine Philips的一首诗的前四行,是我在Google检索时偶然发现的。 I did not live until this time, Crown'd my felicity, When I could say without a crime, I am not thine, but thee. 我首先按照“信”的标准,将它翻译为: 我没有活过,直到现在为止, 给我的快乐加冕, 我可以无罪地说, 我不是你的,而是你。 您可以看出来,译文虽然“信”,但不“达”,因此我必须根据我的汉语知识,使译文在“信”的基础上,尽可能“达”一些,因此我将译文改写成: 我直到现在才算真正活着, 我的快乐得到了加冕, 我可以无愧地说, 我不是你的,我就是你。 至此,译文基本达到“信”和“达”的标准,但还没有达到“雅”的标准。此时,假如我有很过硬的古汉语基础,我可以将译文再次改写成五言古诗(或者七言古诗),那样一来,就真正符合“信、达、雅”的标准了,可惜我不会,实在惭愧(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真正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实在是太难太难啦,没有十年汉语底子,没有十年英语底子,没有十年翻译实践的底子,也就是说,没有30年积淀的底子,靠突击、靠速成、靠耍小聪明等等,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的,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那些真正能够达到“信、达、雅”标准的翻译家,往往都是一些鬓发斑白的老先生。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