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7

你真美呀?
首页 > 英语培训 > 硬膜英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海鸟2010

已采纳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手术) 【适应证】 1.表浅性尿路上皮肿瘤(Ta和T1期)。 2.分化良好(Gl)的T2a尿路上皮肿瘤。 【禁忌证〕 1.尿道狭窄,电切镜难以放入。 2.膀胱挛缩,无法充盈。 3.非尿路上皮肿瘤,如腺癌或鳞癌。 4.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经规范治疗后无法纠正。 5.脊柱或骨盆畸形不能平卧。 6.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行全身麻醉或硬脊膜外麻醉。 2.患者取截石位,消毒、铺巾。 3.放入电切镜,观察膀胱颈口、三角区、双侧输尿管口,确认肿瘤的部位、数目、大小和基底情况,充分估计电切的效果。 4.行膀胱循环灌注,保持视野清晰。 5.伸入电切环从肿瘤表面开始切除,直至肿瘤基底下的肌层。 6.电凝出血点,对肿瘤基底周围的异常黏膜下血管可同时电凝。 7.对可疑的黏膜再次做活检,做冷冻切片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若为肿瘤,需要继续电切。 8.用冲洗器冲洗出已切除的肿瘤碎片和膀胱组织,送病理检查。 9.复查膀胱和手术区,止血彻底后,退镜。 10.保留导尿管。 【注意事项】 1.辨清输尿管口的位置,对输尿管口周围的肿瘤采用单纯电切,尽量避免电凝,防止造成输尿管口狭窄。 2.位于膀胱侧壁的肿瘤,可改用高频电凝或封闭闭孔神经,减少闭孔神经反射。 3.术后保留导尿管,一般3~7d,根据电切的范围和深度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控制时间。 4.术后7d内开始行规则的膀胱内灌注化疗

硬膜英文

342 评论(8)

小袅袅09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的液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学名是乙醇, 分子式C2H5OH,因为它的化学分子式中含有羟基,所以叫做乙醇,比重0.7893(20/4°)。凝固点-117.3℃。沸点78.2℃。能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等以任何比例混溶。有吸湿性。与水能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点78.15℃。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极限浓度3.5-18.0%(W)。酒精在70%(V)时,对于细菌具有强列的杀伤作用.也可以作防腐剂,溶剂等。处于临界状态(243℃、60kg/CM·CM) 时的乙醇,有极强烈的溶解能力,可实现超临界淬取。由于它的溶液凝固点下降,因此,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可以作防冻剂和冷媒。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307 评论(13)

小乖candy

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学名叫乙醇,分子式为C2H5OH。酒精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 照这样说来,要使酒精的杀菌消毒效果好,当然是酒精越浓越好了。然而奇怪的是,纯酒精反而不能彻底杀死病菌。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浓度几乎达到100%的纯酒精使蛋白质凝固的本领固然很大,但是它却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一下子就凝固起来,形成了一层硬膜。这层硬膜阻止酒精分子进一步渗入细菌内部,反而保护了细菌,使它免遭死亡。 在纯酒精中搀入一定量的水以后,酒精就不会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一下子凝固,于是大量酒精分子钻进到细菌体内,使其中的蛋白质都凝固起来,细菌就难逃一死了。人们经过反复的试验,知道浓度为75%的酒精杀菌力最强,所以医用消毒酒精一般都是含75%的纯酒精和25%的水

211 评论(9)

糯米团子05

英文全称: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中文: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350 评论(13)

秋风扫落叶

在什么地方我可以看到答案,要下载吗!我没有威望啊

341 评论(9)

我就是小J

乙醇 中文名称: 乙醇 英文名称: ethyl alcohol 中文名称2: 酒精 英文名称2: ethanol 分子式: C2H5OH 分子量: 46.07 分子结构: C、O原子均以sp3杂化轨道成键、极性分子。一、乙醇的结构1.分子式:C2H5OH2.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键比较容易断裂。二、乙醇的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剂)。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酒香。 熔点(℃): -114.1 沸点(℃): 78.3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饱和蒸气压(kPa): 5.33(19℃) 燃烧热(kJ/mol): 1365.5 临界温度(℃): 243.1 临界压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32 闪点(℃): 12 引燃温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3.3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结论:(1)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但不如水与金属钠反应剧烈。(2)活泼金属(钾、钙、钠、镁、铝)可以将乙醇羟基里的氢取代出来。2.与氢卤酸反应C2H5OH + HBr==C2H5Br + H2OC2H5OH + HX==C2H5X + H2O注意:通常用溴化钠和硫酸的混合物与乙醇加热进行该反应。故常有红棕色气体产生。3.氧化反应(1)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CH3CH2OH+O2==2CO2+3H2O(2)催化氧化: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进行。2CH3CH2OH+O2==2CH3CHO+2H2O 工业制乙醛C2H5OH+CuO==CH3CHO+Cu+H2O即催化氧化的实质(用Cu作催化剂)4.消去反应(1)分子内消去制乙烯(170℃浓硫酸)C2H5OH == C2H4+H2O(2)分子间消去制乙醚C2H5OH + HOC2H5 == C2H5OC2H5 + H2O (乙醚简介)(140℃ 浓硫酸)三、乙醇的用途1.燃料2.有机溶剂3.化工原料4.饮料5.医用消毒剂四、乙醇的工业制法1.发酵法2.乙烯水化法CH2═CH2 + H─OH==C2H5OH五、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乙醇(酒精) Alcohol (Ethyl Alcohol) 【吸收与代谢】乙醇的吸收: 饮酒后,乙醇很快通过胃和小肠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一般情况下,饮酒者血液中乙醇的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在30~45分钟内将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当BAC超过1000mg/L时,将可能引起明显的乙醇中毒。摄入体内的乙醇除少量未被代谢而通过呼吸和尿液直接排出外,大部分乙醇需被氧化分解。乙醇的代谢: 在乙醇的代谢过程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布在肝脏,在胃肠道及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分布。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脏后,首先被ADH氧化为乙醛,然后在其他酶的作用下,乙醛迅速转化为乙酸,并最终被分解为CO2和H2O。在肝脏中乙醇还能被CYP2E1酶分解代谢。乙醇代谢的速率主要取决于体内酶的含量,其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并与遗传有关。【作用与用途】本品可渗入细菌体内,在一定浓度下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杀灭细菌。最适宜的杀菌浓度为75%。因不能杀灭芽孢和病毒,故不能直接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50%稀醇可用于预防褥瘊,25%~30%稀醇可擦浴,用于高热病人,使体温下降。 【副作用】大量误服酒精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麻痹呼吸中枢及心脏,使血管扩张,最后引起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 酒精不可与镇静药、催眠药及安定药等同服,以防中枢神经系统过度抑制。1、农作物秸秆生产乙醇工艺2、甜高粱秸秆生产乙醇工艺方法3、利用甜高粱秸秆制造乙醇液体发酵技术4、一种用甜高粱秸秆生产乙醇的生产技术 5、一种用甜高粱秸秆生产乙醇的干式生产技术6、改良的将纤维素转化为燃料乙醇的预处理法 7、燃料乙醇热泵恒沸精馏工艺及装置 8、改良湿法生产燃料乙醇 9、酒精及燃料乙醇专用糖化营养复合酶及其应用 10、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基因的克隆及应用 11、微生物发酵菌剂及用该发酵菌剂生产饲料或乙醇的方法 12、乙醇反馈控制流加的酵母高密度发酵方法及其应用 13、纤维素固相酶解-液体发酵耦合制备乙醇的装置 14、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资源化生产乙醇的工艺 15、稻谷生料发酵制备高浓度乙醇发酵液的方法

10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