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01

米果janicefeng
首页 > 英语培训 > 汉诺塔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新民娜姐

已采纳

The+Maridien+Tower的中文翻译是玛丽安大厦

重点词汇:tower

词语分析:

音标:英 [ˈtaʊə(r)]   美 [ˈtaʊər]

n. 塔, 高楼

vi. 远远高于, 远远超过

短语:

water tower 水塔

distillation tower 蒸馏塔

例句:

The tower is fifty feet in height.

塔高五十英尺。

This town is beset with towering mountains.

这座城市为高山所环抱。

The peak towers up into the clouds.

那座山峰高耸入云。

近义词:

vi. 高耸;超越 rise,top,rear

汉诺塔英文

170 评论(9)

唔记得叫咩名

The+Maridien+Tower英语翻译成中文是:“玛丽安大厦”。

重点词汇:Tower

一、单词音标

二、单词释义

三、词形变化

四、短语搭配

五、词语用法

六、双语例句

224 评论(9)

站在时光深处

“六度空间”理论又称作六度分隔(SixDegreesofSeparation)理论。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年代,由一个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来的。

355 评论(14)

haozai4130

1、斐波拉契数列:1,1,2,3,5,8,13,21,34,55,。。。每一项都是前两项和;2、卢卡斯数列:4,14,194,37634,。。。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平方减二;3、费马数列:3,5,17,257,65537,。。。,每一项都可表为 2^(2^n) + 1 ;

145 评论(10)

亲爱的猪小呢

六度空间理论是一个数学领域的猜想,名为SixDegreesofSeparation,中文翻译包括以下几种:六度分割理论或小世界理论等。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六度分割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

/iknow-pic.cdn.bcebos.com/908fa0ec08fa513d0c0ba1b2326d55fbb2fbd93d"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08fa0ec08fa513d0c0ba1b2326d55fbb2fbd93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08fa0ec08fa513d0c0ba1b2326d55fbb2fbd93d"/>

扩展资料:

这种现象,并不是说任何人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都必须通过六个层次才会产生联系,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显然,随着联系方式和联系能力的不同。

社会网络其实并不高深,它的理论基础正是“六度分割”。而社会性软件则是建立在真实的社会网络上的增值性软件和服务。有这么一个故事,几年前一家德国报纸接受了一项挑战,要帮法兰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最喜欢的影星马龙·白兰度的关联。

84 评论(14)

fabregas89

1、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 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

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斐波纳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推的方法定义:F(1)=1,F(2)=1, F(n)=F(n-1)+F(n-2)(n>=3,n∈N*)。

2、Prufer数列是无根树的一种数列。在组合数学中,Prufer数列由有一个对于顶点标过号的树转化来的数列,点数为n的树转化来的Prufer数列长度为n-2。它可以通过简单的迭代方法计算出来。它由Heinz Prufer于1918年在证明cayley定理时首次提出。

3、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4、等比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G、P表示。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等比数列a1≠ 0。其中{an}中的每一项均不为0。注:q=1 时,an为常数列。

5、帕多瓦数列是由帕多瓦总结而出的。它的特点为从第四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面2项与前面3项的和。帕多瓦数列是:1,1,1,2,2,3,4,5,7,9,12,16,21,28,37,49,65,86,114,151……

238 评论(10)

天才少女JESSICA

米晓彬 | web2.0 | 出处:原创-IT| 2005年09月16日 15:46 | 阅读 1208 次 “六度空间”理论又称作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年代,由一个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来的。1998年初,康奈尔大学的两名研究者通过构建社会网络的数学模式---“小世界模型”,解释了六十亿人如何靠着六条“联系”与别人相连,从而开辟了社会网络研究的源头。对于这个理论,我并没有通过数学模型那么复杂的方法去验证。我用了一种较为粗略的方法:既然两个人之间由六个人介绍,那么他们一定是通过了七次介绍,现在世界人口是65亿,我对65亿开七次方根,结果是25.2257,我们就算26个,那么如果满足六度空间的结论,每个人至少和社会中的26个人有联系----至少是可以介绍的那种。26个联系,我觉得是个非常保守的数字:学校里每个班的学生就有50多个,一个人的亲属也有20多个,再加上同事,100个应该是有的。所以六度空间的结论是值得相信的。而如果按照26个联系去计算,五度空间可以覆盖的人群大约是3亿,四度空间是1千万。日本人口约为1.3亿,所以两个日本人之间只需要5个人去介绍,成都人口是1千万,两个成都人之间只需要4个人去介绍。上面的推断也许不够科学和严谨,其中可能发生重复的情形没有考虑进去,但我觉得这对理解六度空间来说,已经足够了。我觉得六度空间理论是哲学中普遍联系理论极好的注解。上学时,哲学课中有个物质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规律,那时老师讲了很多例子,大家还是感觉很懵懂,如果有六度空间理论去佐证,那就容易理解多了;当然,六度空间的结论和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普遍联系是分不开的,没有最起码的26个联系人,六度空间的结果是不可能存在。六度空间的结论也说明指数运算是一种可怕的运算,因为在7和26的各种运算中,只有指数运算能超过65亿,而乘法的结果还不到200。学过计算机语言大多知道有个汉诺塔问题,也能证明指数的可怕:在印度,有一个关于汉诺塔的传说:在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汉诺塔。有一个僧侣不停移动这些金片,他们被要求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在大片上面。据说,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概针上时,世界将会灭亡。汉诺塔问题是一道典型递归调用,但谁也不敢把层数设计为64,因为运行的时间太长,如果无法退出,电脑将会死机。这个问题的结果约是2的64次方,如果每次移动移动需要1秒,移完这些金片需要5800多亿年,比地球寿命还长,当前最快的计算机也不能模拟64层的汉诺塔。类似的故事还有舍罕王用棋盘奖励宰相粮食的传说,当然,结果同样是大的可怕的天文数字-----国王奖励给宰相的粮食超过人类世界两千年农业产量。指数运算的确是一种可怕的运算,人们习以为常的几十个经常联系的人,通过指数运算的7次推演居然能联系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形成了这个这个既让人吃惊而又不得不信服的“六度空间”理论。

22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