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3

Krystaldxe
首页 > 英语培训 > 博物志英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依依0317

已采纳

我正在读的“疯狂的功名成就”不错!一个德国人什么沃尔夫冈.舒尔茨写的!里面的观点比较新颖~此书能对你工作的方向有所引导~此外我觉得易中天的书也不错~品三国,大话方言,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很多。。。有盗版的合集,不过推荐正版~此书符合你的要求,拓宽知识面~小说推荐“玉观音”,情节不错还有网络小说“老板我动了你的老婆”

博物志英文

287 评论(15)

杨枝甘露儿

诗歌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引发共鸣。诗能够自成一格,也能与其他艺术相结合,如诗剧、圣诗、歌词或散文诗,文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诗”根源于简洁、有力地想像与觉察,或与经验、想法、情绪反应作联想,将意义、意识和潜意识的表现、象征化、正式或非正式的式样、声音和韵律等以某种规则加以重组安排。这种文学类型包含叙述性、戏剧性、讽刺性、训诫式、情色和个人形式。诗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早期企图界定诗歌的有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主要聚焦于修辞以及戏剧、歌曲与喜剧中措辞的运用。后来人们认为诗的特点在于可以吟诵,以及对字句段落的格式与韵律的要求,并强调诗的美感,称为韵文,以此与散文相区别。至二十世纪中期,诗的定义转为宽松,即以语言作的基本创作。诗来源于上古人类的原始宗教、神话及口传文学、劳动号子和民歌。古时很多诗是可以歌唱的,诗常常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因此亦称为“诗歌”。最早有纪载的诗歌是印度的《吠陀》(公元前1700-1200 年) 。欧洲在古希腊时期开始有诗歌,著名的诗人有荷马、萨福和平达等。古罗马时期著名的诗人有卡图鲁斯、维尔吉和贺拉斯等。中国诗很多时称为“诗词”或“诗词歌赋”。中国的诗词有悠久的历史,早期的诗词有《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等。唐宋元是诗词鼎盛的时代,一般称作唐诗、宋词、元曲,但古体诗和近体诗在唐以前已经出现,在唐宋之后亦有很多人创作诗词。诗词有一定的格律要求,据考证有不少诗词本来是可以歌唱的,但大多数音乐已经失传。明清两代章回小说和戏曲兴起,不少小说和戏曲之中亦含有诗词。民国时期五四运动推广白话文,不少人开始创作现代诗,打破了以往诗词对格律的要求。散文散文是四大文学体裁之一,一种自由的、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我们通常所说的散文是狭义的散文,主要是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先秦散文:目前可知中国最早的散文集,是《尚书》,专记言辞;而最早的一篇散文,应属《尚书?商书》中的〈盘庚〉。历史学者一致认为这是殷商可靠的文献。盘庚相传是商朝的中兴君主,他曾经迁都到殷地去,却遭到臣民的反对,因此作了三次演讲,说明必须迁都的原因。〈盘庚〉三篇,就是这些演讲的纪录。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散文的发展因而突飞猛进。著名的诸子散文有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载老子思想的《老子》、以及许多重要思想家自己撰写的,如《墨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荀子》等等;而《左传》、《国语》、《战国策》的出现,为中国叙事文学树立楷模。汉代散文:汉代最有影响力的散文,当属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紧接着是东汉班固的《汉书》,两者交相辉映,构成中国史书的最佳典范。其他政论性的散文有王充的《论衡》、仲长统《昌言》、刘邵《人物志》、桓宽《盐铁论》等。唐宋散文:针对六朝时骈文的奢华风气,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开始号召古文运动,力图以清新的散文,取代厚重的骈文,因此易写、易读的散文在唐诗盛行的年间,也渐渐风行起来。追随韩愈的脚步,宋代的散文更是广泛被写作,以欧阳修、三苏(苏洵及其儿子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为先导者。其六人加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并称“唐宋古文八大家”,在中国散文的写作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明代散文:明代八股取士的政治特色,使当时的一些知识份子产生对八股文的反动,以前后七子为首的文学集团,主张拟古、复古,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一时之间,对秦汉散文模拟的风气大盛。然而一味地抄袭、模拟,终究不是良好的创作心态,产生的作品价值有限。因此,公安派、竟陵派等反对模拟风气的小品文出现,倒是为明代的散文,注入了一股新的气息。现代散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现代散文吸收了西方的思潮,被鲁迅等作家推广之后,成为与诗歌、小说、戏曲并列的文学主流。散文易读、易写的特性,使这种文体被运用得极广。学生的作文,也几乎都是用散文的形式表达,可说是人人懂写。小说小说是文学的一种样式,一般描写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而对话是不是具有鲜明的个性,每个人物说的话是不是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是衡量小说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的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所说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谈、小的道理,与现时所说的小说相差甚远。文学中,小说通常指长篇小说、中篇、短篇小说和诗的形式。英文“Novel”是指篇幅较长的小说,而“Fiction”是指虚构的故事作品(不限于文字),中文的“小说”严格来说没有单一合适的英语单字可以对应,但是大多会将Novel译为小说。在19世纪以前,东西方的小说可以说是独立发展的。东汉班固《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即谓春秋战国时代,小说指街头巷尾的民间杂谈,并无现在小说的意义(虽然在当时,如《燕丹子》等文,已可视为现代意义的小说了)。又《庄子》尝云:“饰小说以干县令。”这里的“小说”指的是一些无关大道的言辞,也就是所谓的丛残小语,当时是跟“大道”对着提的。一直到汉以前皆为如此。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国开始出现笔记小说,志人类者如南朝宋刘义庆主编之《世说新语》、志怪类者如干宝《搜神记》、张华《博物志》等,这些书司法民间神话传说影响,内容已具小说之雏形。在隋唐两代,中国开始出现一类叫“传奇”的文体,已算是具完整情结、深刻主题及叙事技巧的文言短篇小说、大致分为爱情,如:元稹《莺莺传》;剑侠,如杜光庭的《虬髯客传 》;以及神怪三类,多收于宋李昉《太平广记》中。除此之外,唐代还出现了变文。变文是以诗歌和散文结合(韵白结合)、有说有唱的文学,以铺陈故事为主。最早是佛教为了宣传教义,出现了专门说故事的讲俗僧所说的故事,如:目莲救母,后有人依其韵白结合的方式来写作历史故事,如:《明妃传》、《列国传》。影响明清长篇小说,其内时时夹杂一些诗词歌赋或骈文,也算是变文的转用。宋代因为引进一年二熟的占城稻(绿色革命)和开始使用风箱(火力革新),使宋代经济快速成长,富有的下层阶级民众增多,有了闲钱,到茶馆喝茶及听说书自然流行起来,一说小说起于宋仁宗。其说书人所做的话本,内容多以口语白话文写作,以便讲解,而这些说书人的话本的故事内容很多被后世章回小说的作者拿来做参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条提供南宋临安讲史艺人名录”中国白话小说之代表为章回小说,在元代开始有具体的形式,到了明清成为小说主流,元代者有《水浒传》,明代者有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比较特殊,其内容文体为文言文章回小说)等,清代者前期有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等,晚期由于清朝受到列强入侵、以及内部腐败等因素,小说逐渐出现讽刺时政的内容,而此类小说被称为“谴责小说”,如李伯元《官场现形记》、曾朴《孽海花》、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等书,皆为满清晚期之讽刺小说之代表,以上四书,合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虽然明清小说文体以章回小说为主,明清时代依旧有非章回小说的小说作品出现,如明代之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等白话短篇小说集;又清代蒲松龄所著之《聊斋志异》以文言写成,内容体制近似于唐代传奇。民国以后,东西小说创作逐渐合流,鲁迅《狂人日记》为中国近代第一部白话小说,而时至今日,中国小说创作仍不辍,只是关于创作自由方面的问题,仍旧有着不少问题。戏剧戏剧是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他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扮演,透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别,不同文化所产生戏剧形式往往拥有独特的传统和程式,比如西方戏剧、中国戏曲、印度梵剧、日本能乐、歌舞伎等。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综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灯光、音效、服装、化妆,以及剧本、导演等的一切总称,也包括台上演出与台下互动的关系(一般称为“观演关系”)。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称之为剧本。中文戏剧一词的字源来自于“南戏北剧”的合称,戏指的是戏文,剧指的是杂剧,是在元代以前在中国南方与北方不同的政局与文化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表演艺术,将两者合称则是明代以后才出现的用法。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一词将近的词汇囊括的范围不一,例如在印度文中的lila一词除了是戏剧之外,也包含舞蹈、运动竞赛等意义。但是几乎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相关的词汇,几乎具备与“游戏”类似的意义,例如在英文中将一部剧作称为是play(通常指有剧本有对白的戏剧)。中文中“戏剧”的“戏”,也带有“游戏”的意义。世界上三种古老戏剧文化,包括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及中国的戏曲。称“戏曲”,以区别于西方“戏剧”。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上古中文,“巫”、“舞”、“武”三字同源,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另一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被认为起源于酒神祭祀。

132 评论(14)

哈密赖赖

胡桃[hú táo]:Juglans regia; walnut; corcassian walnut

胡桃: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核果球形,外果皮平滑,内果皮坚硬,有皱纹。木材坚韧,可以做器物,果仁可吃,亦可榨油及入药。又称核桃。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 张骞 使 西域 还,乃得胡桃种。”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因物得名》:“胡人常食核桃而名胡桃。”

例句:She watches him plane the surface of a walnut board .她看着他刨平一块胡桃木板。

Results Determination of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e in Juglans regia folium is 47.65%.结果比色法测定提取产物中主要活性成分胡桃叶总黄酮的含量平均为47.65%。

157 评论(10)

I小蘑菇I

Encyclopedia

333 评论(8)

evanzheng2013

[中国名著]:古典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中国名著]:韬略 易经· 孙子兵法 鬼谷子 [中国名著]:武侠 笑傲江湖 书剑恩仇录 萍踪侠影 天龙八部 [外国名著]: 哈姆雷特 安徒生童话 1001夜 [中国现代]: 野草 金粉世家 - 作家传记 - 金庸 鲁迅 林凯龙 曹操 《诗经》 02《国风》 03《雅》 04《颂》 05《诗序》 06《毛诗故训传》 07《毛诗传笺》 08《诗谱》 09《毛诗正义》 10《诗总闻》 11《诗集传》 12《诗缉》 13《诗经通论》 14《毛诗后笺》 15《毛诗传笺通释》 16《诗毛氏传疏》 17《诗古微》 18《诗经原始》 19《诗三家义集疏》 20《诗经通解》 21《离骚》 22《九歌》 23《天问》 24《九章》 25《远游》 26《卜居》 27《渔父》 28《九辩》 29《招魂》 30《大招》 31《楚辞》研究 32《楚辞章句》 33《楚辞音》残卷 34《楚辞补注》 35《楚辞集注》 36《楚辞通释》 37《楚辞灯》 38《山带阁注楚辞》 39《屈原赋注》 40《屈骚指掌》 41《屈子章句》 42《屈赋微》 43《周易》 44《尚书》 45《春秋》 46《左传》 47《国语》 48《论语》 49《孙子》 50《老子》 51《墨子》 52《孟子》 53《庄子》 54《荀子》 55《商君书》 56《韩非子》 57《晏子春秋》 58《吕氏春秋》 59《战国策》 60《穆天子传》 61《礼记》 62《列子》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名著] 01《古诗十九首》 02苏 李诗 03《孔雀东南飞》 04秦刻石 05《淮南子》 06《史记》 07《盐铁论》 08《韩诗外传》 09《汉书》 10《三国志》 11《典论·论文》 12《文赋》 13《文章流别论》 14《抱朴子》 15《玉台新咏》 16《乐府诗集》 17《古诗纪》 18《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19《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20《古诗选》 21《古诗源》 22《采菽堂古诗选》 23《八代诗选》 24《汉魏乐府风笺》 25《木兰诗》 26《七十家赋钞》 27《后汉书》 28《水经注》 29《洛阳伽蓝记》 30《弘明集》 31《颜氏家训》 32《文选》 33《古文苑》 34《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35《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36《骈体文钞》 37《六朝文□》 38《燕丹子》 39《博物志》 40《西京杂记》 41《搜神记》 42《拾遗记》 43《世说新语》 44《神仙传》 45《神异经》 46《十洲记》 47《汉武帝内传》 48《汉武洞冥记》 49《飞燕外传》 50《幽明录》 51《异苑》 52《述异记》 53《续齐谐记》 54《文心雕龙》 55《诗品》 56《华阳国志》 57《高僧传》 58《建康实录》 [隋唐名著] 01《唐人选唐诗(十种)》 02《河岳英灵集》 03《中兴间气集》 04《才调集》 05《唐音》 06《唐诗鼓吹》 07《唐诗品汇》 08《诗归》 09《唐贤三昧集》 10《唐诗别裁集》 11《唐诗三百首》 12《唐诗大系》 13《万首唐人绝句》 14《唐音统签》 15《全唐诗》 16《全五代诗》 17《唐诗百名家全集》 18《唐诗纪事》 19《唐才子传》 20《五代诗话》 21《五七言今体诗钞》 22《十八家诗钞》 23《花间集》 24《尊前集》 25《唐五代词》 26《教坊记》 27《乐府杂录》 28《文馆词林》 29《文苑英华》 30《唐文粹》 31《全唐文》 32《古镜记》 33《补江总白猿传》 34《离魂记》 35《柳氏传》 36《柳毅传》 37《霍小玉传》 38《南柯太守传》 39《周秦行纪》 40《无双传》 41《飞烟传》 42《虬髯客传》 43《昆仑奴》 44《聂隐娘》 45《红线》 46《莺莺传》 47《玄怪录》 48《续玄怪录》 49《纪闻》 50《集异记》 51《甘泽谣》 52《传奇》 53《三水小牍》 54《宣室志》 55《酉阳杂俎》 56《剧谈录》 57《云溪友议》 58《异闻集》 59《太平广记》 60《虞初志》 61《唐宋传奇集》 62《唐人小说》 63《伍子胥变文》 64《张义潮变文》 65《维摩诘经讲经文》 66《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67《敦煌掇琐》 68《敦煌变文集》 69《云谣集杂曲子》 70《敦煌歌辞总编》 71《诗式》 72《二十四诗品》 73《诗人主客图》 74《朝野佥载》 75《唐国史补》 76《隋唐嘉话》 77《大唐新语》 78《因话录》 79《文镜秘府论》 80《刘宾客嘉话录》 81《杜阳杂编》 82《本事诗》 83《阙史》 84《北里志》 85《唐摭言》 86《鉴诫录》 87《北梦琐言》 88《唐语林》 89《容斋随笔》 90《登科记考》 91《唐两京城坊考》 92《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 [宋代名著] 01《西□酬唱集》 02《瀛奎律髓》 03《宋诗钞》 04《宋百家诗存》 05《宋十五家诗选》 06《宋诗纪事》 07《宋诗别裁集》 08《宋诗精华录》 09《唐宋诗举要》 10《江湖集》 11《谷音》 12《乐府雅词》 13《碧鸡漫志》 14《花庵词选》 15《绝妙好词》 16《阳春白雪》 17《增修笺注妙选草堂诗馀》 18《乐府补题》 19《唐宋名贤百家词》 20《宋六十名家词》 21《词综》 22《□村丛书》 23《四印斋所刻词》 24《词选》 25《宋四家词选》 26《全宋词》 27《本事词》 28《词林纪事》 29《唐宋词人年谱》 30《词苑丛谈》 31《宋文鉴》 32《四六法海》 33《南宋文范》 34《唐宋文举要》 35《括异志》 36《睽车志》 37《夷坚志》 38《稽神录》 39《幕府燕闲录》 40《赵飞燕别传》 41《王榭传》 42《流红记》 43《梅妃传》 44《江淮异人录》 45《谭意歌传》 46《王幼玉记》 47《绿窗新话》 48《醉翁谈录》 49《李师师外传》 50《隋炀帝海山记》 51《青琐高议》 52《五代史平话》 53《宣和遗事》 54《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55《全相平话五种》 56《京本通俗小说》 57《清平山堂话本》 58《潜溪诗眼》 59《岁寒堂诗话》 60《白石道人诗说》 61《归愚集》 62《沧浪诗话》 63《词源》 64《诗人玉屑》 65《诗话总龟》 66《苕溪渔隐丛话》 67《冷斋夜话》 68《后村诗话》 69《宋诗话辑佚》 70《能改斋漫录》 71《剑南诗稿》 72《东京梦华录》 73《云麓漫钞》 74《贵耳集》 75《吹剑录》 76《云谷杂记》 77《鹤林玉露》 78《春渚纪闻》 79《邵氏闻见录》 80《棠湖诗稿》 81《侯鲭录》 82《宋人轶事汇编》 83《宋朝事实类苑》 [辽金文学名著] 01《辽诗话》 02《辽诗纪事》 03《辽文存》 04《辽文存》 05《辽文萃》 06《全辽文》 07《中州集》 08《金文雅》 09《全金诗》 10《金文最》 11《河汾诸老诗集》 12《金诗纪事》 13《全金元词》 14《中州乐府》 15《金文雅》 16《金文最》 17《董解元西厢记》 18《刘知远诸宫调》 19《滹南遗老集》 20《归潜志》 [元代名著] 01《元诗选》 02《元诗别裁集》 03《元诗纪事》 04《全金元词》 05《元文类》 06《全元散曲》 07《西厢记》 08《包待制陈州粜米》 09《元刊杂剧三十种》 10《元曲选》 11《元曲选外编》 12《中原音韵》 13《录鬼簿》 14《太和正音谱》 15荆 刘 拜 杀 16《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17《南词叙录》 18《好儿赵正》 19《三国志平话》 20《修辞鉴衡》 21《吴礼部诗话》 [明代名著] 01《列朝诗集》 02《明诗别裁集》 03《明诗综》 04《明诗纪事》 05《明词综》 06《明夷待访录》 07《古文观止》 08《盛世新声》 09《词林摘艳》 10《雍熙乐府》 11《南词新谱》 12《吴骚合编》 13《顾曲麈谈》 14《散曲丛刊》 15《曲品》 16《传奇品》 17《盛明杂剧》 18《六十种曲》 19《曲海总目提要》 20《三国志演义》 21《水浒传》 22《西游记》 23《杨家府演义》 24《海公案》 25《封神演义》 26《金瓶梅》 27《石点头》 28《龙图公案》 29《禅真逸史》 30《醉醒石》 31《醒世姻缘传》 32《古今小说》 33《警世通言》 34《醒世恒言》 35《今古奇观》 36《英雄谱》 37《西湖二集》 38《明会典》 39《南濠诗话》 40《谈艺录》 41《四溟诗话》 42《艺苑卮言》 43《国雅品》 44《诗薮》 45《曲律》 46《历代诗话》 47《历代诗话》(丛书) 48《历代诗话续编》 [清代文学名著] 01《清诗别裁集》 02《湖海诗传》 03《清诗铎》 04《晚晴□诗汇》 05《清词综》 06《全清词钞》 07《清名家词》 08《古文辞类纂》 09《清骈体正宗》 10《湖海文传》 11《清文汇》 12《诗骚韵注》 13《桃花扇》 14《清人杂剧》 15《杂剧三集》 16《北词广正谱》 17《平山冷燕》 18《聊斋志异》 19《隋唐演义》 20《女仙外史》 21《说岳全传》 22《五色石》 23《绿野仙踪》 24《说唐演义全传》 25《夜谭随录》 26《娱目醒心编》 27《红楼梦》 28《儒林外史》 29《镜花缘》 30《野叟曝言》 31《虞初新志》 32《何典》 33《照世杯》 34《好逑传》 35《东周列国志》 36《闲情偶寄》 37《□斋诗话》 38《围炉诗话》 39《原诗》 40《带经堂诗话》 41《声调谱》 42《说诗□语》 43《一瓢诗话》 44《论文偶记》 45《随园诗话》 46《瓯北诗话》 47《石洲诗话》 48《赋话》 49《雨村曲话》 50《文史通义》 51《北江诗话》 52《剧说》 53《初月楼古文绪论》 54《清诗话》 55《词话丛编》 56《新曲苑》 57《清诗话续编》 58《山房随笔》 59《青楼集》 60《南村辍耕录》 61《万历野获编》 62《少室山房笔丛》 63《蠖斋诗话》 64《漫堂说诗》 65《脂砚斋红楼梦辑评》 66《小说考证》 67《小说旧闻钞》 68《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69《西湖游览志馀》 70《宋元戏曲史》 [近代文学名著] 01《近代诗钞》 02《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 03《晚清四十家诗钞》 04《全清词钞》 05《箧中词》 06《广箧中词》 07《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08《皇朝经世文编》 09《续古文辞类纂》 10《涵芬楼古今文钞》 11《古今文综》 12《当代八家文钞》 13《晚清文选》 14《儿女英雄传》 15《施公案》 16《品花宝鉴》 17《荡寇志》 18《花月痕》 19《三侠五义》 20《青楼梦》 21《彭公案》 22《海上花列传》 23《自由结婚》 24《负曝闲谈》 25《邻女语》 26《苦社会》 27《市声》 28《黄绣球》 29《六月霜》 30《晚清小说史》 31《榴花梦》 32《笔生花》 33《养一斋诗话》 34《昭昧詹言》 35《艺概》 36《白雨斋词话》 37《石遗室诗话》 38《饮冰室诗话》 39《人间词话》 40《普天忠愤集》 41《中国近代反侵略文学集》 42《晚清文学丛钞》 43《晚清文艺报刊述略》 44《晚清戏曲小说目》 [现代文学名著] 01《初期白话诗稿》 02毛泽东诗词 03《革命烈士诗抄》 04《陈毅诗选》 05《天安门诗抄》 06《现代十六家小品》 07《解放区短篇创作选》 08《红岩》 09《中国小说史略》 10《马克思主义与文艺》 11《谈艺录》 12《诗论》 [文学理论名著] 01《典论·论文》 02《文赋》 03《文章流别论》 04《抱朴子》 05《文心雕龙》 06《诗品》 07《诗式》 08《二十四诗品》 09《诗人主客图》 10《潜溪诗眼》 11《韵语阳秋》 12《岁寒堂诗话》 13《白石道人诗说》 14《沧浪诗话》 15《诗人玉屑》 16《词源》 17《诗话》 18《修辞鉴衡》 19《吴礼部诗话》 20《新旧唐书杂论》 21《南濠诗话》 22《谈艺录》 23《四溟诗话》 24《艺苑卮言》 25《国雅品》 26《诗薮》 27《曲律》 28《闲情偶寄》 29《□斋诗话》 30《围炉诗话》 31《原诗》 32《带经堂诗话》 33《声调谱》 34《说诗□语》 35《一瓢诗话》 36《论文偶记》 37《随园诗话》 38《论诗》 39《石洲诗话》 40《赋话》 41《雨村曲话》 42《文理》 43《北江诗话》 44《剧说》 45《初月楼古文绪论》 46《养一斋诗话》 47《昭昧詹言》 48《艺概》 49《白雨斋词话》 50《石遗室诗话》 51《饮冰室诗话》 52《人间词话》 [少数民族文学名著] 01《蒙古秘史》 02《宝贝念珠》 03《黄金史》 04《仓央嘉措情歌》 05《萨迦格言》 06《贤者喜宴》 07《猴鸟故事》 08《福乐智慧》 09《突厥语辞典》 10《宇宙人文论》 11《越人歌》 12《白狼王歌》 13□勒歌 14《江格尔》 15《格斯尔传》 16《成吉思□的两匹骏马》 17巴拉根仓的故事 18《达那巴拉》 19《勇士古那干》 20《智勇的王子希热图》 21沙格德尔的故事 22《嘎达梅林》 23《格萨尔王传》 24唐东杰布的传说 25《尸语故事》 26《茶和盐的故事》 27《乌古斯传》 28《艾里甫和赛乃姆》 29《阿凡提的故事》 30《尼山萨满》 31《老罕王的传说》 32苗族史诗 33《阿细的先基》 34《勒俄特依》 35《梅葛》 36《阿诗玛》 37《创世纪》 38阿一旦的故事 39《玛纳斯》 40《密洛陀》 41《盘王歌》 42《广西特种部族歌谣集》 43《马五哥与尕豆妹》 44《锦鸡》 45《黄黛琛》 46《米拉尕黑》 47《遮帕麻与遮米麻》 48《拉仁布与且门索》 49《逃婚调》 50《生产调》 51《牡帕蜜帕》 52《布伯》 53《刘三姐的传说》 54达架和达仓 55吴勉的传说 56《骆驼泉》 57《望夫云》 58《辘角庄》 59《召树屯》 60《娥并与桑洛》 61《阿勒帕米斯》 62《阔孜库勒帕什与巴彦苏鲁》 63《萨里哈与萨曼》 [外国名著] 01《壬辰录》 02《春香传》 03《沈清传》 04《兴夫传》 05《伊瑙》 06《昆昌与昆平》 07素可泰碑文 08《马来由史话》 09《杭·杜亚传》 10《吠陀》 11《梨俱吠陀》 12《夜柔吠陀》 13《娑摩吠陀》 14《阿达婆吠陀》 15《摩诃婆罗多》 16《那罗传》 17《莎维德丽传》 18《诃利世系》 19《罗摩衍那》 20《毗湿奴往世书》 21《薄伽梵往世书》 22《五卷书》 23《百喻经》 24《小泥车》 25《嘉言集》 26《伟大的故事》 27《故事海》 28《僵尸鬼故事二十五则》 29《舞论》 30檀丁 31《诗庄严论》 32《韵光》 33《十色》 34《诗光》 35《文镜》 36《佛本生故事》 37《地王颂》 38《蒂鲁古拉尔》 39《西拉巴提伽拉姆》 40《安塔拉传奇》 41《一千零一夜》 42《卡勒瓦拉》 43《伊戈尔远征记》 44 鲁斯塔维里 45《拉奇普列西斯》 46《马纳斯》 47《萨逊的大卫》 48《卡列维之子》 49英语《圣经》 50《贝奥武甫》 51亚瑟王传奇 52《罗兰之歌》 53《特里斯丹和绮瑟》 54《列那狐的故事》 55《玫瑰传奇》 56《百科全书》 57《熙德之歌》 58《塞莱斯蒂娜》 59《阿马迪斯·德·高拉》 60《阿本塞拉赫人和美女哈里法的故事》 61《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 62《偷窃的艺术》 63《松迪亚塔》 64《黑人和马尔加什法语新诗选》 65《引导盲人的小拉撒路,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利马》 66《阿劳加纳》

28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