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无痕Sky
《我爸爸》这本绘本是英国安东尼·布朗为了纪念他的爸爸所写,这本绘本几乎是所有小孩子的必读绘本之一。 市面中讲述父子亲情的书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这样的角度和方式,真正撼动心灵地描绘了孩子对于父亲的热爱和崇拜。 不得不说《我爸爸》这本绘本太优秀,故事太好。对一本优秀绘本来说,匆匆读一遍和细细的嚼味思考,对孩子来说获得的心得是截然不同的。 那么,跟着我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一起来重读一下这本绘本吧,一起感受着爸爸那温暖得像太阳一样的爱。 这里先普及一下思维导图,国内将Thinking Map与Mind Map都翻译成“思维导图”,使很多人误认为它们是同一种工具。事实上两种思维导图不仅来源不同,而且在表现形式、使用方法、应用特点上都有较大差异! Mind Map (思维导图) 由英国东尼博赞发明,只有一种表现形式,从中心到四周的放射状。 Thinking Map(八大思维图示) 兴起于美国,有8种图形形式,主要有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括号图、树型图、流程图、复流图、桥型图等八种类型,它们分别对应人在思考时的八种思维过程,每一种表达相对固定的逻辑关系。 这两种“可视化思维工具”都可以应用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对于孩子来说,可以将枯燥的信息变成易于理解的图画,帮助孩子快速理清各种逻辑关系、构建知识框架,提升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 对于三年级以下的小朋友,可以先从八大思维图示学起,再学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符合低年级的认知特点的过程。 受生理发育影响,8-9岁以下的孩子在同一个时间只倾向思考一件事,比如在联想,就只谈联想,不用管分类,再谈分类,就只想分类这件事,所以八大思维图是个非常好的工具可以让孩子在同一时间聚焦一个思考维度,提高思考的质量。 今天用八大思维图示中的圆圈图教孩子们,如何对《我爸爸》这本绘本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回顾。 圆圈图: 一个小圆和一个大圆组成,思考的中心词写在小圆图内,关于中心词的联想写在两圆之间。联想出的关键词可以是文字,也是简单的图片。 圆圈图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产生有创意的想法、拓展思考问题的角度、回忆学过的知识、定义概念等等。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维、拓宽思路,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而且可以让我们对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当你没有想法的时候,或者做一件事情无从下手的时候,都可以尝试使用一下圆圈图! 思维工具一般在绘制上都会非常的简单,重要的是在思维上的正确引导,圆圈图和气泡图有相似的地方,这里一起列出来,可以做一个比较。八大图示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结合到一起综合应用,帮助孩子提高思维的能力! 回到《我爸爸》这本书,怎么用圆圈图进行复习呢?请看图例。 这幅圆圈图涵盖了《我爸爸》这本书的所有内容,用一些关键图帮孩子理清故事中的事实,这是他思考的基础,孩子可以在图的激发下,再次回顾内容或是由孩子的视角发散联想其他有趣的观点。 我们会发现一个绘本还可以有这么多个不同的阅读角度,看到孩子自己的想法。 推荐自制画圆圈图神器,一看就懂的制作~ 练习来啦(一起画出你的爸爸) 大家一定会被这样认真的场景感动吧。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大人们通过圆圈图对孩子进行引导,既可以帮助小朋友开拓思维,又提高了孩子的认知,最重要的是可以进行一场非常好的亲子互动。 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思维导图,日后在亲子沟通互动时就像有了一个共同的语言。 家长的角色不是一个陪读,而是和孩子共同学习,地位平等。思维导图本身对成人就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应用领域很多,所以大人学完之后,自己先作表率用起来,以身作则,这无疑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和带动。 思维导图画完一定要伙伴们分享,这样即可以回顾知识,又可以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位帅气的警察爸爸和孩子画的圆圈图真的是惊艳到我了,孩子虽然只有2周多,但是全程认真、专注,在和爸爸的分享中,让我们对这位爸爸肃然起敬,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女儿4周5,基本独立完成自己的圆圈图,为你点个大大的赞。 这位小朋友的圆圈图看似乱涂乱画,但是在花妈妈的引导下,每一个涂鸦背后都是对爸爸的认知,每一个笔画都有它自己的意义。 所以,从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思维导图和绘画,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绘画追求艺术效果,而思维导图注重的是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能够把学习内容逻辑清晰地展现出来,理清自己的思路。 画图只是锦上添花的一部分,而且画画好坏只是大人眼中的评价,每个孩子的画都有她的闪光之处。 看着美美的图,和大家开心的笑容,您心动了吗,父亲节来临之际,用《我爸爸》这本绘本,来场和爸爸特有的思维导图之约吧。
安然若水
来一时快感的快餐文化,阅读绘本会带给孩子愉悦的心灵体验。1Dear Zoo《亲爱的动物园》适合年龄:3-6岁推荐理由:这是一本可以与孩子互动的书,打开笼子可以看见一种动物,凶猛的狮子、狡猾的蛇或者桀骜不驯的骆驼。每种动物都有相应的形容词,让小读者仿佛置身可爱的动物王国。2Where Is Baby's Belly Button?《宝宝的肚脐在哪里?》适合年龄:2-4岁推荐理由:讲述了可爱的宝宝们在玩儿躲猫猫的游戏,适合父母与孩子们做有趣的互动游戏。通过绘本可以让孩子了解到眼睛、嘴巴、手、脚等身体部位的英文名字,还对“在什么后面”(behind)和“在什么下面”(under)等方位词有非常形象地认知。3Chicka Boom Boom《叽喀叽喀碰碰》适合年龄:2-4岁推荐理由:《Chika Chika Boom Boom》这个绘本在童书当中知名度极高,通常都会出现在英文绘本Top100排行榜之中。 通过这个绘本,孩子对英文字母的兴趣表现的更浓厚。从此字母再不会没有生机,而是充满了灵性和童趣。那些小写的字母仿佛都变成了一个个淘气的小宝贝,相约着到一棵椰子树上聚会。4I Am a Bunny《我是一只兔子 三岁》适合年龄:2-4岁推荐理由:非常简单而又唯美的画风,以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为主角,简单易懂,朗朗上口。舒缓而明亮的色调,给孩子完美地展示了自然四季更迭之美,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非常适合初期学习英语的孩子阅读启蒙。5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好饿的毛毛虫》适合年龄:3-6岁推荐理由:这本书讲述了一只毛毛虫从虫卵变成蝴蝶的故事,内容上要稍微长一点。可爱的毛毛虫吃了好多好多食物,最后蜕变成美丽的蝴蝶。这本书画风很可爱,非常适合孩子。书中巧妙引入了一星期的时间概念、一到五的数字概念、各种食物、以及毛毛虫会变成蝴蝶的自然知识,深入浅出,越读越有味道。
一览佳肴
绘本是给孩子课外读物的最佳选择之一,不增加课业压力,也能让孩子培养阅读兴趣!1、《Town is by the Sea》海边小镇适合年龄:5-8岁作者:Joanne Schwartz 绘图:Sydney Smith这是一本适合孩子与家长们一起看的书。书中描绘的小男孩儿,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明媚的阳光;波光粼粼的大海;友好的邻居……年少的孩子们可以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家长们也会被书勾起童年的回忆。2、《There is a Tribe of Kids》一个部落的孩子适合年龄:3-6岁作者&绘图:Lane Smith《一个部落的孩子》是一部以寻找自我与归属感为主题的绘本,书中的小男孩是一个可爱又孤独的孩子,他学企鹅滑冰,像水母一样游泳,跟猴子一起前行,渴望找到一个能接纳自己的群体。3、《Captain Jack and the Pirates》杰克船长与海盗适合年龄:3-6岁作者:Peter Bently 绘图:Helen Oxenbury绘本的画面童真有趣,描绘出一个只属于孩子们的冒险世界,让男孩们在海滩上搭建自己的船只、探索寻宝,并用自己的想象力开始海盗之旅。4、《Under the Same Sky》 同片天空下适合年龄:3-6岁作者&绘图:Britta Teckentrup在这本精彩的绘本中,生活在陆地上,海洋里和天空中的动物聚集在一起,展现着不同物种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地球生物共同的希望和梦想。从屋顶、草原、海洋、森林到河流,不同的地貌在作者的笔下自然地过渡,以独特的绘画风格,带着孩子们开始了一趟环游世界的发现之旅。5、《A First Book of Animals》动物的第一本书适合年龄:5-8岁作者:Nicola Davies 绘图:Petr Horáček喜欢动物的孩子们,绝对不能错过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动物世界的美妙诗集,插画中充满了美轮美奂的动物生活细节,引人入胜。在书中,孩子们能看到北极熊在冰上玩耍,老虎在丛林里捕猎,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夜莺在灌木深处歌唱...6、《King of the Sky》天空之王适合年龄:6-9岁作者:Nicola Davies 绘图:Laura Carlin这本书的叙事富有有力,充分体现了一个关于移民故事的纤细和敏感。此外,本书还获得《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儿童绘本。7、《The Song from Somewhere Else》来自别处的歌适合年龄:9-12岁作者:A.F. Harrold 绘图:Levi Pinfold这是一个关于两个孤独的少年是如何从陌生人变成了好朋友的动人故事。在那个有着巨魔和古老音乐的魔法世界,展开属于青年人的童话。8、《Thornhill》荆棘山适合年龄:10-15岁作者&绘图:Pam Smy这是一个关于归属感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孤儿院中,以小女孩Ella的视角,重新开启了一段令人难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探索,充满悬念。9、《Night Shift》夜班适合年龄:10-15岁作者&绘图:Debi Gliori如果孩子总会有负面情绪,不妨看看这本书!《夜班》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分析了抑郁和焦虑这些负面情绪。 在书中,恶龙的形象被用来代表抑郁症:它让受害者不能发声,滥杀滥伤,而且难以打败;形象地表达了深深苦于这些情绪之中的受害者的感受,也道出了抑郁、焦虑的内在成因,治愈的希望。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