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4

dreamjennie
首页 > 英语培训 > 韦博英语老板跑路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梦溪shuer

已采纳

资金链断裂导致无法支付员工工资以及场地租金、物业费,是韦博英语短时间内大规模闭店的直接导火索。在《中国企业家》获得的一份北京6大中心校长及高管与韦博英语华北大区负责人高四海协商谈判的录音中,高四海称,“现在9月份,6所中心营业收入不到200万。今年北京、重庆、乌鲁木齐等各地的兄弟院校,在1~8月份支持了1600万,但还是难以改变经营困难的局面。”谈判时间在2019年9月23日,当时韦博英语北京的很多培训店甚至已经交不起电费,无法正常营业。

除了北京,别的城市的韦博英语教学点也早有困境。吴军是嘉兴市八佰伴购物中心韦博英语培训店的授课老师,从2019年8月开始,他们的工资就被拖欠,公司先是推迟发薪日,之后又在工资发放上有克扣,只发2400的基本工资,推迟发放绩效奖金,而后者往往占培训讲师薪资组成的较大比例,甚至8月的基本工资也都是直到9月下旬才发出来。

成人英语培训市场的衰落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韦博大规模闭店的背后,是成人英语业务的衰落。韦博英语创始人高卫宇是上海交通大学1993届计算机系毕业生,此后又获得该校MBA和EMBA学位。关于高卫宇创办韦博英语的背景和初衷,2016年4月27日发布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一篇校友采访中写道,“大学期间,高考英语成绩94分(满分100分)的高卫宇却遇到和外国同学无法交流的窘境,这让他痛感国人哑巴英语的教学弊病;工作之后,他更是敏锐察觉到国内在英语口语培训方面的市场空缺,预见到英语口语教育事业大有可为。”

事实上,韦博英语的经营困难在很早之前就有征兆,《中国企业家》记者在实地探访韦博英语北京总部崇文门店时发现,韦博原本租用了便宜坊大厦的10层和17层两层办公场地,但是《中国企业家》通过给大厦物业打电话得知,从2019年5月租约到期之后,韦博英语就因为业绩不佳不再租赁第10层的办公场地,缩减到只租第17层。

此外,教育培训行业本身也进入一个并购和融资的整合期,华尔街英语已经两度易主,而同样成立于1998年的iTutorGroup则被中国平安入股,被纳入平安整体生态战略体系中。随着成人英语培训市场的规模收缩和行业整合,韦博英语在互联网时代逐渐失去了品牌优势,获客成本大大提高。在潘欣看来,就算是线上,很多成人英语培训发展也并不算好,获客成本高,增长乏力。

韦博英语老板跑路

321 评论(10)

小坦克秋

压根没弄像,30分钟的公开课,老师板书竟然单词拼错,还有发音不标准,所以不倒闭才怪

236 评论(12)

我究竟怎么了555

他那是跑路了,卷款跑了。以后充钱的还是要找渔夫卡包,免得钱回不来了。

198 评论(11)

漫野之弥

成立20余年的韦博英语全国大量门店关停,学员被套路贷、员工离职的消息近日引发广泛关注,《每日经济新闻》此前对事件进行了实地追踪调查(《韦博英语多地门店关停追踪:学员被“套路贷”、员工被离职,20年老牌机构为何突然崩盘?》)。 随着韦博英语创始人高卫宇发声,事情的来龙去脉逐步清晰,而数千名被拖欠薪水的员工以及学员的后续如何安置,成为目前各方关注的焦点。10月12日凌晨,韦博英语创始人高卫宇通过企业微信发布公开信回应近日风波,承认由于经营失败,资金链断裂导致了目前的局面。高卫宇在信中称,从去年开始,由于内外部多方原因,公司业绩持续下滑,成本攀升,运营遇到困难,曾尝试陆续做出多次努力,包括战略转型,架构调整,合伙制和转加盟以及股东追加投资借款等方式试图渡过难关,但均无所获,原本既定的融资计划随着韦博英语板块业绩的持续恶化,同时受近日各类负面舆论的影响也被推迟。 对于员工及学员们的后续安置,高卫宇做出了说明。对于拖欠员工的薪资、社保等问题,其表示“会开具欠薪证明给各位员工,如果有HR薪资员工愿意回来为大家计算,我们会把明细数据都记录下来,日后有能力的时候进行补发和补缴。” 而对于学员的安置,高卫宇称,“目前已与上海EF达成一致,由上海EF接受韦博的成人学员和青少年学员,具体的操作步骤后续公布。同时,韦博英语也正在和昂立少儿、朗阁、启德教育沟通中,以上机构表示愿意接收部分青少学员和出国学员。” 不过,备受学员关注的如何处理退费以及“教育贷”等问题,高卫宇并未在文中提及。据记者了解,这封看似言辞恳切的公开信发出后,却并未得到学员和员工的认可。 韦博英语一位上海员工表示,“我们不接受这样的解决方案,仍在通过其他途径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开欠薪证明,有能力再补缴和补发,这和空头支票有什么区别?”一位接近英孚教育的人士透露道,英孚目前已同意接收韦博的学员尤其是成人学员,但具体涉及到的学员数量有多少,这其中又有多少是愿意继续来英孚学习剩余的课程,后续授课如何安排,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 “英孚与韦博也并未有任何商业层面的往来和合作。”上述人士表示,“韦博要对学员尽最后的责任,本月21号之前他们需要先把涉及学员的数量、意愿登记清楚,然后双方再商讨进一步的解决方案,目前英孚可以承诺的是,对于转课过来的韦博学员,不再收取任何费用,直至完成课程。” 每日经济新闻

103 评论(10)

绝妙蓝调

前不久,知名培训机构华尔街英语,被曝出“将宣布破产”的传闻。 根据公开的信息显示,这家成人英语培训企业欠下了高达12亿元的学费。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巨额的学费,是大量学员通过预付的形式支付给培训机构的,其中还有贷款的方式。这样的消费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玄机呢?

华尔街英语停止营业

学员依然要还贷款

央视 财经 《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2000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成人英语培训机构华尔街英语,将自己的客户定位为中高端人群,课程报价虽高,但却并不妨碍其成为教培市场的“宠儿”,曾经一度年均收入增长率超过40%。

然而如今, 一夜之间,华尔街英语在全国11个城市的39个学习中心,全部停止了营业。

根据天眼查的查询结果显示,华尔街英语培训中心(上海)有限公司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经营异常;同时,天眼查风险信息也显示,华尔街英语数家分公司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一夜之间关门停业,让华尔街英语的学员感到无助,众多学员在当地派出所、线上法院、消费者热线上不断反映自己的遭遇,寻求退还学费的解决之道。

与此同时,一段8月11日华尔街英语高管与员工的对话录音也在网上流传, 虽然管理层对“华尔街英语将破产”的传闻不置可否,但却让消费者的维权之路,成为了网络的热门话题。

培训机构关门停业了,学员的学费能不能及时退还呢?目前华尔街英语没有给出任何官方的答复,而其中更为复杂的问题,也浮出了水面,那就是贷款进行培训学习的学员,现在深陷“没学上仍要背贷款”的尴尬境地。

23岁的小罗是一名普通白领,2021年1月, 她以22600元的价格在华尔街英语培训机构,购买了为期一年的培训课程。在销售顾问的介绍下,她通过一个名叫“度小满”的应用程序,以贷款的方式完成了支付。

短短两个月之后,小罗又在华尔街英语销售顾问的极力推荐下,以20500元的价格续费购买了一年的培训课程,这一次她是通过办理信用卡的方式完成支付的。

回忆起整个办卡过程,小罗说快得出乎意料,更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月收入仅5000元,却轻而易举地获得25000元的贷款。但这也意味着, 为了偿付两笔华尔街英语的学费,小罗每月光是还贷就需要开支3000元左右。

一份由学员自发填写的华尔街英语维权统计表显示, 仅北京大望路中心,就有49名用户的购课合同金额超过10万元,最高一笔购课合同金额高达57万元。

而网上一份来自广州华尔街英语培训机构学员自发填写的维权统计表显示,购课合同金额超过10万元的用户有65位, 最高一笔购课合同的金额更是高达151.8万元。

另外有志愿者对各地华尔街英语学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 截至8月14日中午12点,不到半天时间里,有6000多名学员参与登记,涉及合同金额4.8亿。

而这些学员中,52%的人是通过银行或金融平台贷款的方式支付学费。课程费用高昂,推荐贷款成为了华尔街英语销售顾问必备的售课流程。在两三个小时,甚至五六个小时强大推销话术的进攻下,让自己背上一身学费债的学员,不在少数。

2020年11月,大学生小向在北京西环广场中心的华尔街英语以180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年的课程,其中贷款支付的部分将近一万五千元,每个月要还1000多元。

作为一名生活费仅2000元的在校大学生,这笔钱大大超出了小向的支付能力。

不等小向过多思考,办理信用卡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出现在了现场,明明知道小向还是在校学生,没有出具任何收入证明等的情况下,甚至连信用卡都还没拿到手,就直接在应用程序上开通了贷款额度,并当场支付。

上不了课还要还贷款

学员欲哭无泪

随着华尔街英语线下门店的关闭,如今学员们普遍面临的窘境是:购买的课程既上不了,也退不了,但贷款却必须要还,否则会对个人征信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也有学员向贷款机构提出退贷申请,多家向学员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都表示,要想解除贷款合同,需要华尔街英语先向金融机构退款,并申请解除学员的贷款合同。然而,当小罗再次拨打华尔街英语的热线电话时,电话已经无法拨通。

已经关门停业的华尔街英语,如果未来走到了破产清算的程序中,学员们是否就有机会退还学费呢?

早在2019年,成人英语培训的三巨头之一韦博英语就因为资金链断裂,关闭全国多家门店,相关负责人“跑路”。直到2021年8月,部分学员在深圳法院起诉该培训机构胜诉,但由于韦博英语无资产可供执行,最终仍然没能拿回学费。

作为消费金融行业的热门场景,“培训贷”一直受到很多金融机构青睐。但近年来,教育培训分期风险也逐渐暴露在大众面前。相关培训机构可以一夜关门、停课,学员贷款的钱,培训机构早已拿到了手,丝毫不会归还给消费者。但金融机构更不会担心贷款的学员赖账,因为贷款者“逾期记录上征信”的规定,是卡住贷款消费者“命门”的一只“大手”。最终,贷款消费的学员,只能自认倒霉。

半小时观察:

消费金融呼唤有效监管

早在2021年年初,央行就发出了预警: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消费者不要轻信商家的忽悠,消费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的权益,会不会受到损害?

同时,期待更多监管细则的出台。消费金融是要发展,但绝不能成为商家坑害消费者的一只黑手。

来源 | 央视 财经

31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