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样的胖子
冬至英语:The Winter Solstice。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冰峰之晶
冬至英语读法:Winter Solstice
冬至:Winter Solstice
“solstice[ˈsɒlstɪs]”这个词我们不太看到,因为它的意思很特别,表示“the time of either the longest day in the year (about June 22) or the shortest day in the year (about December 22)”。
这么看来,这个词的用武之地似乎局限性很大了。基本上也就用在“Winter Solstice”(冬至)以及“Summer Solstice”(夏至)之处。
在中国北方,有一个像这样的传统说法:“冬至饺子夏至面”。遵循这样的习俗,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冬至这一天都会吃饺子。
冬至的传统习俗:
Winter Solstice is a time for the family to get together. One activity that occurs during these get togethers (especially in the southern parts of China and in Chinese communities overseas) is the making and eating of Tangyuan or balls of glutinous [ˈglu:tənəs] 粘;黏的,胶质的 rice, which symbolize reunion.
冬至是家族团聚的一天。在这天,中国南方的家庭会包汤圆、吃汤圆,以象征团圆的意思。不过在中国北方,似乎更多的人会吃饺子。比如说会有“冬至到,吃水饺”这样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