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6

miumiu6571
首页 > 英语培训 > 逃离德黑兰英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哈亮亮魔人

已采纳

逃离德黑兰 Argo (2012)导演: 本·阿弗莱克又名: ARGO - 救参任务(港) / 亚果出任务(台) / 逃离伊朗1979年11月4日,伊朗的革命军攻进了美国在伊朗德黑兰的大使馆,将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劫为人质。有超过50名人员被关押,但有6人逃脱,并躲在加拿大驻伊朗大使的家里。CIA高层找到专家Tony Mendez,让他协助将那六个人带回美国。经过讨论后,CIA决定采取Tony的办法,以拍摄电影的名义,Tony到伊朗将那六个人带回。Tony联系了他在好莱坞的朋友,化妆师,并联系了电影制片人。Tony在许多剧本中选中了《ARGO》,一部和《星球大战》极为类似的电影。于是他作为制片人带着剧本和各种道具前往伊朗,找到了那六个人,开始了艰苦的逃离德黑兰之路......

逃离德黑兰英文

296 评论(9)

洋洋和洒洒

前两天刚看。美国驻伊朗使馆被激进民众包围,有6个工作人员逃到加拿大驻伊朗使馆躲避,不能出境,美国CIA采取了一个ARGO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设计一部名叫《ARGO》的科幻电影,这6位工作人员在这个电影中分别担任不同的岗位,并为他们制作了6份加拿大的护照,谎称他们是加拿大人,是去伊朗采风的,然后成功将困在伊朗的6位工作人员带回美国。ARGO并无特殊含义,只是这部虚拟电影中一只宇宙飞船的称号,翻译为《逃离德黑兰》是因为他们的使馆地址在伊朗德黑兰,仅此而已。

256 评论(8)

月儿丸丸

去豆瓣电影找,会有里适合的

224 评论(15)

加菲慢半拍oO

2017年 《月光男孩》2016年 《聚焦》2015年 《鸟人》 2014年 《为奴十二年》 2013年 《逃离德黑兰》/ Argo 2012年 《艺术家》TheArtist 2011年 《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 2010年 拆弹部队 2009年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2008年 《老无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年 The Departed(2006)无间道风云 2006年 《撞车》 Crash 2005年 《百万美元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 2004年 《指环王3:王者回归》(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年 Chicago (2002) 芝加哥 2002年 Beautiful Mind, A (2001)美丽心灵 2001年 Gladiator (2000) 角斗士 2000年 American Beauty (1999) 美国丽人 1999年 Shakespeare in Love (1998)莎翁情史 1998年 Titanic (1997) 泰坦尼克号 1997年 English Patient, The (1996)英国病人 1996年 Braveheart (1995) 勇敢的心 1995年 Forrest Gump (1994) 阿甘正传 1994年 Schindler's List (1993) 辛德勒的名单 1993年 Unforgiven (1992)不可饶恕 1992年 Silence of the Lambs, The (1991) 沉默的羔羊 1991年 Dances with Wolves (1990) 与狼共舞 1990年 Driving Miss Daisy (1989) 为戴茜小姐开车 1989年 Rain Man (1988)雨人 1988年 Last Emperor, The (1987) 末代皇帝 1987年 Platoon (1986) 野战排 1986年 Out of Africa (1985) 走出非洲 1985年 Amadeus (1984) 莫扎特传 1984年 Terms of Endearment (1983) 母女情深 1983年 Gandhi (1982)甘地传 1982年 Chariots of Fire (1981)火的战车 1981年 Ordinary People (1980)普通人 1980年 Kramer vs. Kramer (1979) 克莱墨夫妇 1979年 Deer Hunter, The (1978) 猎鹿人 1978年 Annie Hall (1977) 安妮·霍尔 1977年 Rocky (1976) 洛奇 1976年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飞越疯人院 1975年 Godfather: Part II, The (1974) 教父续集 1974年 Sting, The (1973) 骗中骗 1973年 Godfather, The (1972) 教父 1972年 French Connection, The (1971) 法国贩毒网 1971年 Patton (1970) 巴顿将军 1970年 Midnight Cowboy (1969) 午夜牛郎 1969年 Oliver! (1968) 雾都孤儿 1968年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1967) 炎热的夜晚 1967年 Man for All Seasons, A (1966) 日月精忠 1966年 Sound of Music, The (1965) 音乐之声 1965年 My Fair Lady (1964)窈窕淑女 1964年 Tom Jones (1963) 汤姆琼斯 1963年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阿拉伯的劳伦斯 1962年 West Side Story (1961) 西区故事 1961年 Apartment, The (1960) 公寓春光 1960年 Ben-Hur (1959) 宾虚 1959年 Gigi (1958) 金粉世界 1958年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The (1957) 桂河大桥 1957年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1956) 八十日环游世界 1956年 Marty (1955) 马蒂 1955年 On the Waterfront (1954) 码头风云 1954年 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乱世忠魂 1953年 Greatest Show on Earth, The (1952) 戏王之王 1952年 American in Paris, An (1951) 花都艳舞 1951年 All About Eve (1950) 彗星美人 1950年 All the King&s Men (1949) 当代奸雄 1949年 Hamlet (1948) 王子复仇记 1948年 Gentleman's Agreement (1947) 君子协定 1947年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The (1946) 黄金时代 1946年 Lost Weekend, The (1945) 失去的周未 1945年 Going My Way (1944) 与我同行 1944年 Casablanca (1942) 卡萨布兰卡 1943年 Mrs. Miniver (1942) 忠勇之家 1942年 How Green Was My Valley (1941) 青山翠谷 1941年 Rebecca (1940) 蝴蝶梦 1940年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乱世佳人 1939年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1938) 浮生若梦 1938年 Life of Emile Zola, The (1937) 左拉传 1937年 Great Ziegfeld, The (1936) 歌舞大王齐格飞 1936年 Mutiny on the Bounty (1935) 叛舰喋血记 1935年 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4) 一夜风流 1934年 Cavalcade (1933) 乱世春秋 1933年 Grand Hotel (1932) 大饭店 1932年 Cimarron (1931) 壮志千秋 1931年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西线无战事 1930年 Broadway Melody, The (1929) 百老汇歌舞 1929年 Wings (1927)翼

351 评论(9)

autumngold

电影《逃离德黑兰》观后感这部电影是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家中闲得无事,于是怀着敬意与期待,下载了这部两个小时的电影。能击败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斯皮尔伯格的《林肯》,想必是一步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极高的作品。看这样预期的电影,对于我来说是得做足准备的,必须暂时抛下杂念,全情投入,以防漏掉一丝线索,或错过一次震撼。看完了影片,我想说的却与之内容无关。我很好奇地百度了一下,试图确定这部影片获奖的缘由,看我的想法会不会有幸与事实不谋而合。这是一部标准的美国爱国主义题材和个人英雄主义题材影片。身为美国人,看完应该会有大快人心的舒坦。美国好莱坞发达的电影工业总是能生产出这样制作精良的电影,每年位于南加州的这条电影产业流水线源源不断的产出优质作品,供应全球。《逃离德黑兰》当然也是其中的一部。整部影片在讲述一件真实的历史事件的同时,运用成熟的叙事风格、巧妙的摄影技巧,以及饱满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其在充分反映人物内心活动,取得与观影者连线的同时,又不乏娱乐性。无论是追求精彩刺激、悬念迭生的普通观众,还是追求人物心灵活动变化体验的文艺观众,都可以从中有所收获。但欲拿此片来角逐奥斯卡,从电影本质来讲,最多给他一个安慰奖便不能再多了,它真正是第二梯队的参赛选手了。《逃离德黑兰》就是这样一部被其他更为复杂因素影响了的电影,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拆弹部队》,和这部一样,同样因为一个因素而备受争议——政治。如今,凡事和政治沾上边的东西,总是争议不断。奥运会沾上政治,玷污了伟大的奥林匹亚精神;诺贝尔奖沾上政治,违背了逝去先人的初衷。可政治就像是咱们这挥之不去的雾霾天气,虽然人人欲避之,但你就生活在其中,怎么能避开呢。大家都知道美伊关系,地球本是一家亲,不承认美国大哥的世界警察身份,无视地球领导的指点。大哥当然不高兴了,不管什么方法,定要制裁叛逆的伊朗小兄弟。开了这么多国际会议,讨论了无数套制裁方案,发表了一篇又一篇严正声明。可哪知伊朗这厮不吃软不吃硬,任凭你四处堵截、拉帮结伙将我孤立,我仍纹丝不动,照样研究我的核武器。这样那样方法不行,还有一种武器叫文化武器。美国得利于经济领先全球的基础,文化实力也大步超前。经济发达带来的文化需求,促成了华尔街大把大把钞票从美国东部转移到西海岸,造就了好莱坞电影工业帝国。这个帝国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制造的电影已经走遍世界,凭借其精致的制作折服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这样的文化价值观输出是其他国家,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国家无法阻挡的,像朝鲜那样使用愚民政策是行不通的,要发展经济必须开放国家,但瀛弱的电影工业根本不可能抵挡强大的好莱坞电影。《逃离德黑兰》简直就是为了这个时刻而诞生的,这样一部宣扬美国国家精神,而又使伊朗形象受损的影片。如果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那美国大哥岂不美滋滋了。在颁奖典礼上,美国第一夫人远程视频为之颁奖,这一举动更是让人不得不思考其中的政治因素几何。电影的本质从来没人说清楚,但它至少是一门艺术,是高科技与文化内涵相结合的现代艺术。它是人类心灵的窗户,是悬崖峭壁上的一朵玫瑰,是烈烈沙漠中的一潭清泉。给我们心灵的共鸣,视觉上的震撼,精神上的补给。这样一项纯美的艺术,着实不该和政治扯在一起,更不应该沦为一种政治工具。逃离华盛顿,逃离政治。才能回归电影的本质。

17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