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7

中基惠通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培训市值2020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uannuan暖

已采纳
1、校外补习乱象严重2021年6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强化校外培训机构市场监管。在5月初对作业帮、猿辅导两家机构开展检查的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检查。检查发现,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13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分别予以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被罚款的15家机构中,涉及虚构教师学历、教龄、荣誉等情况的机构有8家,虚构教师授课时长、工作履历等有9家,有7家机构存在虚构提分效果、夸大升学比例等情况,6家机构存在虚构机构背景、夸大课程开办数量、虚构课程报名人数等;13家涉及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校外培训近两年来收到的投诉也在增长,从全国12315平台投诉举报情况看,2020年全年受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15.5万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8.2%,在服务类投诉举报中排名第4名。2021年第一季度,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达到4.71万件,同比增长65%,排名升至第3名。2、教培行业野蛮发展的时代结束从政策方面来看,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会议指出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同时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在办学资格等8个方面做出整顿。市场方面来看,和今年初相比,教育中概股的总体市值已蒸发近千亿美元。截至6月3日,高途股价从1月27日最高点149.05美元/股跌至27.08美元/股;新东方的股价从2月16日最高点19.97美元/股跌至10.6美元/股;好未来的股价从2月16日最高点90.96美元/股跌至38.31美元/股。除了股价下跌之外,资本也开始陆续撤离教育行业。如高瓴资本披露的2021第一季度持仓情况显示,其在一季度清仓了好未来和一起教育科技;景林资产卖出持有好未来股数的77.61%;瑞银卖出8740万股持有的高途股数;老虎环球基金同样也再第一季度清仓了高途。我国教育行业在现有的政策监管下,已经不能再随意的资本化了,投资者的撤出也是教培行业野蛮发展的时代结束的信号之一。3、教育培训行业绝不能过度逐利国家今年对于校外培训行业的整改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教培行业有一下四点问题,首先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问题严重,家长的经济压力增大,然后是课外培训使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丧失,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教育这样立德树人的行业在资本化的影响下商业氛围浓厚,逐渐成为追名逐利的产业。——近年来学生校外培训增负严重根据国家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学生在校外的培训时间较长,参加培训的学科也较多。有36.5%的学生每周在校外参加培训的时间在4个小时以上;82.5%的学生在周末参加校外培训;21.6%的学生会参加4-6门学科的培训。

英语培训市值2020

134 评论(10)

Candy526368302

课外培训政策的这只靴子终于落地了,7 月 24 日,针对校外教培和在线教育行业的 “双减” 文件正式落地。家长们纠结、焦虑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但课外教育培训机构却坐不住了。 与以往低调从容的教育政策出台不一样的是,此次政策的出台,国家通过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主流媒体进行的播报或发布。可谓层次之高,事情之重要,前所未有。 这个“双减”政策的出台可谓像一攻原子弹一样,瞬间炸开了锅,让教育股、培训行业瞬间蒸发数千亿,其中好未来、高途集团、新东方三家教育机构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1092亿。 作为行业的龙头老大—新东方一度暴跌50%,创史上单日最大跌幅,截止7月26日下午港股收盘,新东方收盘价为16.00港元/股,跌幅超过47%,单日内总市值蒸发近500亿港元。 A股市场大跌,跌得散户、机构都傻了眼,教育培训行业几乎“全军覆灭”,而它带来的影响是全生态链的。 这个“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新东方可谓是致命的打击,其中,文件规定"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节假日、 休息日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不得提供‘照搜题’,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 等条例,势大力沉,招招致命。 据说,在近日的新东方存亡之际的内部会议上,有人建议转型做托儿所,俞敏洪没忍住哭了。新东方高层也表示:" 现在教育行业被打击的范围,不只 K12 教育这么简单,还有成人教育,如考研和留学等,这些业务都会受到影响。 网络上有个段子,孩子不用补课了,开辅导班的崩盘了。不用补课,眼睛就变好了,所以眼科崩盘了。妈妈周末不用送孩子去补课,自己也就没时间去做美容了,所以医美也崩盘了。孩子不送辅导班,爸爸也没时间出去喝酒了,所以白酒也崩盘了…… 作为教育培训行业的标杆——新东方,一直是行业类存着的一个神话,其公司始人俞敏洪也被大众视为“屌丝逆袭”的典范,俞老师讲过很多课,出过很多励志的书,他的精典语录给不少迷茫中的大学带来了很多信心和希望。 这些年,教育培训(特别是K12)一直是资本追逐的对象,特别是线上教育更是炙手可热,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在线教育行业融资总额超 500 亿元,超过 2016-2019 年的融资总和。头部在线 K12 玩家获加持最大,猿辅导和作业帮这两家,加起来的融资额高达 380.1 亿元,拿走了全年总额的 7 成。 谋求上市的教培独角兽们来到生死关口,资本也不得不偃旗息鼓。而这背后,哭声最凄惨的莫过于之前蜂拥而入的投资人们,眼睁睁看着千亿资金被困在教培市场里。 马云说,教育一直会存在,但新东方不一定在。一语成谶,俞敏洪此次的哭声似乎是预料之中的事,只是来的早与来的迟的区别,我不怀疑俞老师的眼泪是真诚的,但是可以看出他的眼泪是五味杂陈。 政策的出台似乎让俞老师看起来很悲伤,但我觉是俞老师应该感谢中国的教育,俞老师赶上了中国教育的好几个风口,八九十年代,出国热,俞老师成立新东方,做雅思、托福的英语培训,可谓赚得盆满、钵满,就像他本人所说的,当年是用麻袋来装儿,后又有踩到K12教育的风口,可谓一跃升天,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教育股,俞老师不仅赚取了丰厚的资本,还赚得了满身的情怀,可谓名利双收。 资本的是嗜血的,中国的应试教育,让家长和孩子累得像条狗、简直是不堪重负,那为什么这么多人要选择课外培训呢?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解释:“大家一起看电影,本来坐的好好的,但前排的站起来看,你后排的也得站起来看,最后大家都站着看完了电影。电影还是那部电影,但大家都是站着看完的!最终搞得大家都特别不舒服!” 因为小孩教育带来的心理和经济上的不堪重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生孩子或少生孩子,这样的结果导致严峻的少子化、老龄化问题的到来。 为应对严峻的少子化及老龄化问题,今年5月份国家出台了开放三台的生育政策,但不是说政策允许,大家就会生,现在很多年轻人连二胎都不想生了,国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必须从教育、医疗、住房上下硬功夫,而教育当然是首当其冲的。 不难看出,此次国家出台“双减政策”,这是为了鼓励生育、扭转出生率下降趋势,现在国家首先对这教育行业进行整顿改善,降低人民群众生活成本、改善教育环境,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减负。 春江水暖鸭先知。国策转向早有动静,今年6月中旬,经中央编委批准,教育部还宣布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这个从未设立过的部门,预示着教培行业信马由缰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随后,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对猿辅导、学而思、新东方、掌门1对1等15家知名机构挨个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一系列动真格的雷霆手段,把教培行业推入了最后的时刻。迎接他们的是严厉的监管! 与此同时,今年北京实施入学随机摇号分配,彻底抛弃的学位房优先的条件,种种迹象表明,国家这次是来硬的,此次重镑出台的“双减政策”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下一步医疗系统也会跟上。 这个国策转向,不但关系到每个家庭和个人,也关系到一个家家未来的发展状况,暂时的阵痛是为了更好的明天。让教育回归初心,这样才能 健康 的发展,俞敏洪老师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不差钱的俞老师应见好就收,及时转型才是正道。 文/曾海伟

206 评论(11)

天蝎兔兔

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   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尽管财报数据不容乐观,但俞敏洪却对新东方的业务表达了信心。新东方也在积极探索各种新商机,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   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1   4月26日,中国民办教育服务供应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东方”)(纽交所:EDU;港交所:9901)公布其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核综合业绩。   财报显示,新东方2022财年第三季度的净营收同比下跌48.4%至6.1亿美元,其中来自教育计划及服务的净营收为5.1亿美元,同比下跌54.1%。下跌的主要原因为终止K-9学科课后辅导业务所带来的影响。   本季度新东方经营亏损为1.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亿美元经营利润;Non-GAAP经营亏损为1.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2亿美元Non-GAAP经营利润;经营利润率为-23.0%,而上一财政年度同期的经营利润率为8.5%;本季度的Non-GAAP经营利润率(不含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18.1%,而上一财政年度同期的Non-GAAP经营利润率为9.7%。   财报显示,三季度新东方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5亿美元净利润;本季度Non-GAAP新东方股东应占净亏损为0.9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6亿美元盈利;Non-GAAP新东方股东应占每ADS基本和摊薄亏损分别为0.56美元和0.56美元。   本季度的经营成本及开支为7.6亿美元,同比下降30.6%;Non-GAAP经营成本及开支(不含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7.3亿美元,同比下降32.5%。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过去两个财政季度的重组导致设施和员工人数有所减少。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新东方学校及学习中心的总数为847间,与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的1625间相比减少了778间,与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的1669间相比减少了822间。   新东方董事会执行主席俞敏洪表示,尽管公司正处于业务重组阶段,但新业务和举措呈现积极和良好的增长势头。此外,在本财年的前九个月,新东方剩余主要业务——出国考试准备和出国咨询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5%,而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同比攀升约59%。   同时,新东方也在积极探索各种新商机,包括非学术类辅导、智能学习系统及设备、游学与研学营、教材和数字化智能学习解决方案,以及专升本考试准备。他表示,虽然这些新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利用新东方从多年经营历史中积累的品牌知名度和教育资源,预计上述的新业务能从下个财政年度起为集团的总收入带来具意义的贡献。”   新东方首席执行官周成刚表示:“在过去两个财政季度,我们已大致完成业务和运营重组以配合政策。我们的纯线上教育平台新东方在线(Koolearn.com)会持续拓展针对成人和大学生的在线教育服务,并积极在直播电商、企业合作、智能学习创新等新领域寻求商机。”   2021年12月28日晚间,俞敏洪与新东方在线CEO孙东旭分别在俞敏洪个人抖音直播间与东方甄选直播间带货销售农产品。据第三方直播数据统计平台灰豚数据统计,俞敏洪此次农产品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到182万人次,订单总量达到5.7万,音浪(打赏)收入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销售额为481万元。   此次直播完成后,俞敏洪表示农产品类商品将主要由新东方的直播带货新平台“东方甄选”专卖。抖音信息显示,东方甄选主体是东方优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而后者是新东方在线100%控股的企业。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新东方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14.7亿美元。此外,公司的定期存款为9.2亿美元,短期投资金额为20.3亿美元。   新东方的.递延收入结馀(即是从注册学生收取的课程现金,并在交付有关服务时按比例确认为收入)在2022财年第三季度末为9.7亿美元,与2021财年第三季度末的18.7亿美元递延收入相比减少了47.9%,下跌的主要原因为配合中国政府的政策而终止K-9学科课后辅导业务所带来的影响。   2022年4月26日,俞敏洪在公众号更新周记《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俞敏洪称,其个人日常依然是每天到新东方上班,未来一段时间将不断动态调整工作方向和经营方针。他表示,“信心最重要,哪怕是盲目的信心,也比没有信心要强。”   另外,俞敏洪在文章中透露,“新东方上都首府酒店”开始对外营业,该酒店是新东方三年前买的一家四星酒店,之前主要用来培训新东方内部老师与管理者,原本不对外,后来新东方业务压缩,该酒店便开始接客了。   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2   4月26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以下简称“新东方”,09901.HK)在港交所披露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报告期内,新东方总营收为6.141亿美元,去年同期总营收约为11.905亿美元,同比下跌48.4%。   财报中,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称,尽管公司正处于业务重组阶段,但是剩余主要业务持续做好,前景明朗。“新业务和举措都亦呈现积极和良好的增长势头。”    “由盈转亏”主要受K9业务影响   细分数据显示,三季度,新东方来自教育计划及服务的总营收为5.1亿美元,同比下跌54.1%。下跌的主要原因为政策而终止K-9学科课后辅导业务所带来的影响。   从净利润数据来看,三季度新东方经营亏损为1.41亿美元,上年同期经营利润为1.01亿美元,同比由盈转亏,跌239.1%;新东方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1.51亿美元,同比跌180.9%;股东应占每ADS基本和摊薄亏损分别为0.72美元和0.72美元。   从开支和成本数据来看,三季度新东方的经营成本及开支为7.6亿美元,同比下降30.6%;经营成本及开支(不含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7.3亿美元,同比下降32.5%。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过去两个财政季度的重组导致设施和员工人数有所减少。   尽管财报数据不容乐观,但俞敏洪却对新东方的业务表达了信心。   他表示,在本财年的首9个月里,公司剩余的主要业务:出国考试准备和出国咨询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5%,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同比上升约59%。   同时,新东方也在积极探索各种新商机,包括非学术类辅导、智能学习系统及设备、游学与研学营、教材和数字化智能学习解决方案,以及专升本考试准备。“虽然这些新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深信它们会为公司带来光明未来。我们预计新业务能从下个财政年度起为总收入带来贡献。”俞敏洪表示。   而新东方执行总裁兼CFO杨志辉则表示,新东方在重组过程中一直维持稳健的现金周转状况。截至本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金额约为44亿美元。   “上半年,公司因关停学习中心涉及的租约终止和裁员产生多项一次性支出,但我们认为重组造成的损失只是暂时性的。”杨志辉表示,他对所有目前主要业务的可持 续盈利能力及新举措的增长和盈利潜力充满信心,并称新东方管理团队将继续努力寻求盈利增长。    俞敏洪发文称“盲目的信心也比没有信心要强”   财报发布当天,俞敏洪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谈到了新东方的工作,他表示,因为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未来的一段时间都要不断动态调整工作方向和经营方针了。   他还提到,“新东方上都首府酒店”开始对外营业,该酒店是新东方三年前买的一家四星酒店,之前主要用来培训新东方内部老师与管理者,原本不对外,后来新东方业务压缩,该酒店便开始接客了。   新东方正处于剧烈的业务转型期。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新东方学校及学习中心的总数为847间,与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的1625间相比减少了778间,与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的1669间相比减少了822间。   新东方CEO周成刚表示,已大致完成公司业务和运营重组来配合政策。“展望未来,将持续开发及进一步加强OMO平台,并致力在剩余的重点业务和新举措中运用教育基建和技术,为各个年龄层的学生提供更先进及多元化的教育服务。”   公司旗下在线教育平台新东方在线(Koolearn.com)会持续拓展针对成人和大学生的在线教育服务,并积极在直播电商、企业合作、智能学习创新等新领域寻求商机。   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3   “双减”转型的阵痛正在被新东方消化。   截至今年2月底的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2财年前9个月(即从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底),新东方公布的净营收为25.812亿美元,约1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2022财年前9个月归属于新东方股东的净亏损为 9.984亿美元,约亏损65亿元人民币 ,而上一财年同期的收入为 3.799 亿美元,约赚25亿元人民币。   "双减"政策发布后,K9(幼儿园至初中)学科教育受到严格监管,新东方已从今年起正式结束K9学科培训业务。今年2月,高中教培也被监管部门叫停。目前,新东方在线已经完全没有涉及K12学科的科目,涉及学科教育为大学阶段的英语四六级及考研相关内容。   一个时代的落幕,新东方半数门店关停,大量教培人员转行。财报数据显示,截止今年2月底,新东方学校及学习中心总数847间,较2021年5月底1669间相比,减少了822间。新东方高管则在电话会上指出,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将会降到约600间。   业务缩减、利润下滑伴随的是股价下跌和市值缩水。目前,新东方在香港和美国有3家上市公司,港股新东方和新东方在线市值分别为133亿港元、32亿港元;中概股新东方市值18亿美元,合117亿元人民币。   公司股价较一年前大缩水:以美股新东方为例,目前10.40美元的价格较一年前高点已经缩水95%。   新东方中概股股价一路走低,能否依据交易所要求而继续留在美股市场,成为新东方最近的一道压力测试题。   今年4月,新东方股价跌破1美元,为避免收到退市警告,新东方美股股票10股合为1股,每股股价也变为之前的10倍。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写到,“10股并成了1股,这样表面上新东方的股价会显得好看一点,但实际价值并没有什么改变。”   4月26日,俞敏洪则在微信公众号上以《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刊文表示,   “我的日常,依然是每天到新东方上班。因为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未来的一段时间都要和大家紧密沟通,不断动态调整工作方向和经营方针了。好在大家做事情的心气还在,对未来还有着乐观的期待。此时此刻,团队的信心是最重要的。我能做的,就是把信心给大家。哪怕是盲目的信心,也比没有信心要强。”    业务积极调整转型    教培中心改酒店   这家教培龙头转型阵痛并不意外,能否找到增长的方向十分重要。最新财季,新东方续亏1.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亿元。新东方指出,关停门店及裁员等一次性减值主要发生在上半财年(2022年11月前),最新财季的亏损主要是开展新业务和投入导致,新东方高管也对2023财年扭亏为盈充满信心。   成人教育业务以及素质类业务的收入仍有望成为公司未来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2022财年的前九个月,新东方剩余主要业务——出国考试准备和出国咨询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5%,而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同比攀升约59%。   近日新东方仍在积极布局主营业务:4月22日,新东方宣布发布全新商务英语产品,董事长俞敏洪在致辞环节中解释,对于成人英语培训的相关细分领域,未来仍然会看重:   “新东方最初就是靠培训大学生出国和英语学习起家,现在又回到了这条业务主线上,此次商务英语产品的发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回归,希望以后能让该项业务焕发新的生机。” 同一天,新东方还宣布与ETS在商务英语领域展开全新合作,并联合发布托业考试产品。   4月25日晚间,新东方国际教育在线上发布了混合式学习的平台"融慧课堂"。该平台将线上与线下学习彻底融合,通过凝练的学习内容 、 生动的呈现形式和趣味性交互体验 以及大数据驱动的学情反馈 、 定制化习题推送和教师1对1诊断式教学等 。   除了在留学、大学教育等主营业务以外,新东方还上线农产品直播带货平台东方甄选,新成立公司悄然布局芯片周边,酒店业务也成为新东方的经营范围。   俞敏洪今日透露,新东方三年前买一处酒店,叫“新东方上都首府酒店”,原本用来培训内部老师和管理者。他表示 :“这个地方原来是不对外的,后来新东方业务压缩了,就开始接待散客了。   因为环境还可以,冬奥会之前被相关部门看上了,成为冬奥会专用酒店,接待冬奥会服务人员等。上周我们对内部员工进行了表彰活动,感谢他们在宾馆坚守六十多天,为冬奥会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现在宾馆已经解封,继续对外营业。北京的朋友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23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