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6

選擇淡定
首页 > 英语培训 > 丁蜀镇英语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沉默的玫瑰

已采纳
Su Dongpo, Shi's name, Sichuan Meishan. He in northern Yuanfeng years, three has come to Yixing, have a soft spot for Yangxian landscape. He saw the hill peaks such as Dai, enchanting scenery of Qingxi lingering, had said with emotion: "this mountain of shu". He is claimed in the "orange song", want to buy a small garden here, this kind of orange and three hundred for his old age. He said "the old Maida Yogo, from the beginning to mountain, with a virtual tour boat, chat from the creation" of the sentence, it is not because of career frustrations. The people of Yixing to commemorate Su Dongpo, Dushan will be renamed "Shushan", and "Tang Shu like lectures built in dongpo". Tomorrow Shun years, Yixing vice minister Shen Hui made artificial building "Dongpo academy", hall covers an area of more than and 30 acres, six Ying, Su Shi as a neutral, monthly lunar lecture, Kangxi of the Qing Dynasty, Emperor Qianlong had repaired, destroyed by the Taiping Army after the battle of Xianfeng, Tongzhi eight years of reconstruction, Guangxu eight years to repair, in Dongpo birthday anniversary. In 1983, dingshuzhen government re repair Dongpo academy. 苏东坡,名轼,四川眉山人。他在北宋元丰年间,曾先后三次来到宜兴,对阳羡山水怀有眷恋之情。他看到独山峰峦如黛,清溪萦绕的迷人景色,曾感慨地说:“此山似蜀”。他在《桔颂》是声称,要在这里买一小园,种桔三百本以度晚年。他吟有“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之句,后因仕途坎坷,未得如愿以偿。宜兴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就将独山改名为“蜀山”,并在东坡讲学处建造“似蜀堂”。明天顺年年间,宜兴人工部侍郎沈晖建筑造了“东坡书院”,占地三十多亩,讲堂六楹,中立苏轼像,每月朔望讲学,清康熙、乾隆间都曾修葺,后毁于咸丰太平军之役,同治八年重建,光绪八年再修,每逢东坡诞辰举行纪念活动。1983年,丁蜀镇政府再修东坡书院。

丁蜀镇英语培训

196 评论(10)

言小旭他妈

丁蜀镇 丁蜀镇龙溪公园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东濒太湖,西部为天目山余脉,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14万,属宜兴市市区。2000年江苏省将宜兴市规划定位为“我国著名的陶都,江苏省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苏、浙、皖接壤地区的商贸综合服务城市”。 丁蜀镇山水相依,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是著名阳羡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江南旅游胜地之一。 丁蜀镇以盛产陶瓷而闻名中外,陶文化源远流长,制陶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 。目前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产品销售集散地,被誉为“中国陶都”。丁蜀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08年通过江苏省卫生镇考核,正式成为"江苏省卫生镇"。 丁蜀镇早在1995年就被江苏省列为对外开放工业卫星镇,目前已形成了陶瓷、纺织、机电、化工、轻工、建材、工艺品等富有地方特色、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流通服务业十分发达,是苏浙皖三省交界处重要的人流、物流交汇中心。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陶瓷原料、石灰石等资源,物产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丁蜀镇是太湖“西走廊”上的重镇。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过境的宁杭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新(沂)长(兴)铁路和104国道使之成为沟通宁、沪、杭的交通枢纽,至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的车程均不超过2小时30分钟。河网交错,大型船队可直达上海、张家港和江阴等港口,建有集装箱码头一座,水路运输经济便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丁蜀镇--这座具有5000多年文化的历史名镇,必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丁蜀镇位于宜兴市东南部。东濒太湖,南靠浙江省长兴县,西邻湖父镇,北接宜城镇、大浦镇。面积97.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788万。镇驻地建成区面积10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丁山解放路,在市政府驻地东南10千米处,邮编:214221。 由丁山、蜀山、汤渡三处合并而成,取前二者首字得名。1956年成立丁蜀镇,1959年1月成立丁蜀公社,1959年5月,仍改为丁蜀镇,1986年周墅乡并入,1992年川埠乡并入,2004年伏东镇并入。 2005年,全镇辖定溪、双桥、尹家、西望、蜀山、通蜀、芳溪、三洞桥、周墅、塍里、建新、任墅、红卫、赵庄、蒋笠、上坝、凰川、前龙、大港、兰山、洑东、陶渊、川埠、查林、洛涧、潜洛、头阳、紫砂28个村和蜀北、航运、南河、蠡墅、湖渎、丁山、解放、西庄、东山前、化新、张边、鑫圩、丁南、公园路、彩陶、南山、龙溪、画溪、汤渡、潘南20个社区(其中,川埠、查林、洛涧、潜洛、头阳、紫砂6个村实际由环科园管理)。 2006年,宜兴市委、市政府决定调整环科园下属部分行政村的管理权属,将川埠村、查林村、洛涧村、潜洛村、头阳村、紫砂村等6个行政村成建制划归丁蜀镇管理。 [编辑本段]文化概况: 丁蜀镇,地处宜兴最南端,南与浙江省接壤,东靠太湖,依山傍水,中部一马平川,交通便利,是宜兴的人口大镇、工业重镇、历史文化特色镇和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丁蜀镇工业区经过几轮乡镇合并,现在的丁蜀镇由原丁蜀镇、周墅乡、川埠乡、洑东镇和大浦镇组成。面积2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3万。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山、林、竹、茶、陶俱佳,是环太湖旅游圈和阳羡风景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丁蜀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江苏省文明镇”。 丁蜀的历史源于陶瓷,兴于陶瓷。丁蜀的制陶历史可上溯到6000多年以前,悠久的陶瓷历史,积淀了丁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紫砂文化,独步千年,更是丁蜀陶都立足于世界文化殿堂无可替代的文化标志,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由于陶瓷的兴旺,丁蜀很早就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奠定了较好的工商业基础,现在的丁蜀秉承历史和自然赋予的独厚优势,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经济、社会、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呈现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已经初步显示出小康社会的现实模样,正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奋勇迈进。 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于2006年7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涵盖高档陶瓷区、韩资集聚区、高新产业区三个部分,是特色鲜明的陶瓷主题园区、新兴产业汇集地、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将在大力发展高端陶瓷产业、形成完整陶瓷产业体系的同时,着力发展机械、电子、环保、生物、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并大力发展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等现代服务业,使园区成为一流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省无锡太湖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原名江苏宜兴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丁蜀太湖西岸,始建于1997年,总面积1.8万亩。园区是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成员、江苏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重点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无锡(宜兴)台商投资农业园”核心区。2007年被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评为“中国十佳观光农业示范区”。园区依托太湖西岸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土壤优势、气候优势和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并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精致蔬菜、农业观光、休闲渔业、优质稻米、生态茶果、加工贸易特色产业,建设太湖农业会展培训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本投资农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企业化、产业产品特色化、产业导向外向化,提高产业的集聚度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扩大外贸出口,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的园区经济优势,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农业示范区。 中国陶都陶瓷城紧靠城区西侧,北近西山,南至民主路,西至新104国道,东临城区,是无锡市重点项目之一,是宜兴市的重点市场。她将丁蜀的陶瓷优势和现代服务发展以及城市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紫砂陶、日用陶、工艺陶、化工陶为核心的中国最大综合性陶瓷商贸城;彰显购物、营销、会展、旅游、餐饮、休闲、电子商务、仓储七大功能,形成以陶瓷商品展示交易为主,以文化旅游、休闲消费为辅的集约化、多功能的大型现代特色旅游商贸城。 而今,古老的丁蜀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丰厚悠久的陶瓷文化和人文传承,依托欣欣向荣的现代文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正日益彰显出蓬勃的活力和无穷的魅力,朝着富裕和谐秀美现代化新丁蜀的目标阔步前进。

200 评论(11)

欧欧里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官方语言)的法定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但是,推广普通话和方言保护并不矛盾,并非是一个取代另一个。而且,一些地区过度推普,导致了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并没有限制方言的相关法律。

332 评论(13)

易超风格

蠡河蜀山古南街比起一幢幢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商住楼,那些古意的老街,作为历史文化的积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象征,将远逝的沧桑或多或少地显现了出来。一个城市,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如果没有了老街,好比历史行走到这里突然停下了脚步,没有了温暖的民间烟火,也断掉了城市的文脉之根。正如一个暴发户,大腹便便,油头粉面。你可以羡慕他的财富,但你对他貌似的富足却尊敬不起来。在这点上,我对我所生活的城市是打心眼里满意的。这个有着七千多年制陶史并被称之为“中国著名陶都”的江南小城--宜兴市,便有着许多老街,其中保存比较完好被当地人称之为“南街”的老街,绵延在苏东坡所说“此山似蜀”的蜀山脚下,紧挨着归隐乡野的范蠡泛舟过的蠡河,不温不火在演绎着陶都的故事。 蜀山古南街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南临蠡河,北依蜀山。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享誉中外的紫砂壶,而是由水、火、土所揉合成的一种质朴恬淡的紫砂精神。蜀山古南街是显得那么的孤独和微不足道,好象只能在孤芳自赏中找到自在的美丽。但是不然,老街的美是一份古色古香的返朴归真的美,是一种现代文明所无法创造的文化的美民俗的美和乡情的美。南街尚处在“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境地,这是好事。毕竟可以杜绝人来人往拥攘的游客,可以杜绝提蓝小买的追逐和毁灭南街的商业俗气。南街在陶都的心脏,不喧哗不浮躁,含蓄而内敛,紫砂文化的积淀,早磨砺得它荣辱不惊。一扇幽暗的不起眼门的背后,里面都会蕴含着一段超越时空的紫砂故事。在南街从容悠然的背后,南街的子孙们也匆匆地追赶着时代的脚步,他们用陶瓷艺术特有的魅力,为老街增添着别一种深层次的美。蜀山古南街,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葆自然的本真,在极端落寞的美丽中给陶都保留了一份充满了吴地文化底蕴的骄傲。地址:宜兴市丁蜀镇蜀山西麓东坡书院苏东坡,名轼,四川眉山人。他在北宋元丰年间,曾先后三次来到宜兴,对阳羡山水怀有眷恋之情。他看到独山峰峦如黛,清溪萦绕的迷人景色,曾感慨地说:“此山似蜀”。他在《桔颂》时声称,要在这里买一小园,种桔三百本以度晚年。他吟有“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之句,后因仕途坎坷,未得如愿以偿。宜兴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就将独山改名为“蜀山”,并在东坡讲学处建造“似蜀堂”。明天顺年年间,宜兴人工部侍郎沈晖建筑造了“东坡书院”,占地三十多亩,讲堂六楹,中立苏轼像,每月朔望讲学,清康熙、乾隆间都曾修葺,后毁于咸丰太平军之役,同治八年重建,光绪八年再修,每逢东坡诞辰举行纪念活动。1983年,丁蜀镇政府再修东坡书院。在宜兴闸口乡永定村,有宋元丰七年,苏东坡手植于邵氏庭院的“西府海棠”,所以又称“东坡海棠”,每逢春日海棠盛开。地址:宜兴市丁蜀镇东北隅的蜀山山麓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前身是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陈列室和宜兴陶瓷陈列馆,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馆区20000多平方米,展馆3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我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陶瓷博物馆,并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宜兴悠久的制陶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藏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反映,从新石器时期中期至今的7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陶瓷是宜兴引以为豪的生命赞歌,无数的能工巧匠孕育了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汉代的陶器、两晋的青瓷、宋明的均陶和明清的紫砂,以及当代的彩釉陶、美术陶、精陶等品种,展示了宜兴的风采和凸现了陶都的地位,新中国建立以来,它始终是宜兴对外宣传的“窗口”和走向世界的“名片”。多年来,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积极发挥了展示、传播保护、研究的功能,多次承办了国内外的大型活动,接待了无数的国内外重要来宾。作为宜兴重要的文化载体,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的四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中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地址:宜兴市丁蜀镇丁山北路150号江苏宜兴农业科技观光园江苏省宜兴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太湖沿岸,南北总长5.5公里,面积13500亩。1997年,被列为江苏省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2002年被批准为省重点农业科技师范园区。园区已初步形成十个产业基地:1、粮油生产基3500亩;2、银杏丰产林基地1500亩;3、绿化苗木基地610亩;4、花卉培育基地50亩;5、新品水果基地80亩;6、蔬菜基地870亩(设施种植200亩);7、水产养殖基地100亩;8、畜禽养殖基地200亩;9、农副产品加工基地100亩。园区已创办了“宜兴晨凯花业有限公司”、“宜兴市安康绿色环保公司”、“丁山油品加工厂”。已建标准化玻璃温室5500平方米,配套了2吨级环保型锅炉1台,250KV变压器1台。园区完成了土地整理、防洪保安设施、交通运输道路、园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园区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农业、现代农业为目标,创建了一个科技领先、设施先进、产业独特、结构优化、环境优美、高产高效,集新品开发、生产经营、科技示范、观光休闲于一体,全省一流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争创国家级科技示范区奠定基础。整个园区规划为“一带八区”“一带”:太湖生态农业科技观光带将充分展示现代农业和太湖自然风光;“八区”:绿色粮油科技示范区:面积4000亩、新优名品花木园艺区:面积3800亩、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区:面积2400亩、超市蔬菜科技示范区:面积2000亩、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区:面积1000亩、太湖游乐休闲渡假区:面积300亩、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区:面积250亩、农业科技服务培训区:面积20亩。地址:宜兴市丁蜀镇湖滨公路南娘娘庙娘娘庙旧址在蜀山东面偏南一端的山脚下,再往东是城隍庙。《重刊宜兴县旧志》说,相传三国时期,十五岁的孙权出任宜兴县县长。在一次带役追捕盗贼来到蜀山时,突遇群寇袭击追杀。情急之中遇三少妇出手相救,把他藏于柴堆而躲过一劫,而三少妇却因此被盗贼追迫跳崖殉命。孙权称帝后,多次查访三女姓名而未果,逐于其地设祭,并于赤乌三年(公元240年)立庙,称娘娘庙。据说宋太平兴国时三少妇成神显灵异,被朝廷加封三夫人,寺称三夫人庙或三姑庙,后世尊号显圣禅寺。娘娘庙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多次被毁于兵荒战乱,又多次得以重建。清光绪二十年,蜀山民众再度集资打造。建成的显圣禅寺占地二十余亩,三进,有东西看楼各六间,大殿十九间,后宫楼五间,观音殿三间,大门十六间等,供奉菩萨二百多尊。每年夏历八月初一至初十为庙会日,民国中期庙会时,车水马龙,日客盈万,信众远及沪宁杭地区。抗战时再遭损毁,后大修,解放后破除迷信,寺庙改造为蜀山农业社仓库。七十年代末期,其址建成了紫砂新村。今天我们看到的显圣禅寺为1994年宜兴市政府批准,并由上海宝山净寺法师福海负责的重建庙。新庙从山脚造到山顶,占了蜀山整整一面东坡。重楼叠升,飞檐张阔,气势恢宏。从山门殿向上,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等。观音殿和地藏殿在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相向而建。天王殿南侧有无量寿殿,供奉三位娘娘的显圣殿在无量寿殿后上方,两殿规模略小,内部陈设也显得紧凑。天王殿里有韦陀像,这是唐宋以来中国佛庙的惯例。韦陀是四大天王手下三十二将第一将,并与珈蓝一起成为印度佛教里的两大护法神,但韦陀来到中国后面容体貌明显汉化,着装也是一身中国武将装束。印度珈蓝供奉给孤独长者或波斯匿王,中国则干脆换成了关公。天王殿中的韦陀神像一般手持降魔杵,也称韦陀杵。这个韦陀杵的持法在过去却极有讲究,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僧侣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僧侣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点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僧侣免费吃住。古人真是聪明,如此开诚公布,使云游僧侣一目了然,免得问讯起来双方尴尬。地址:宜兴市丁蜀镇东北隅蜀山

20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