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2

Rainbow蓓
首页 > 英语培训 > 小学英语教案导入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桑珠欢穆

已采纳

导语: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巧妙的导入,会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应,能够扣住学生的心弦。为此,锤炼导课艺术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更是打造精彩课堂的突破口。

一、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

谈话导入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效果得到更好地词句和提高,并且师生之间通过交流和表达,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实现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对于谈话的话题进行设定,围绕不同话题来与学生之间进行交谈,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利用,提高知识理解深度,同时也能更好地引入到新知识的教学当中。例如,在《In class》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问答“Hi…”、“how are you?”、“Can you see…over there?”、“What can you see in our classroom?”、“How many classrooms can you see in our school?”这种问答的设置要遵循由简单到困难的方式,让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步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来。

二、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实物实景进行课堂导入

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于目所能及、耳所能听的实物实景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动力。任何教学关于直观实物的教学内容,教师都可以借助具体的事物形象强化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之后感觉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其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实际并没有什么两样,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和教室学习目所能及的事物,更能起到导入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下册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时,就涉及了很多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常常见到和用到的学习用品。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凭借教材进行纯粹地朗读、积累和记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就会大打折扣。此时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教材中pen/pencil/ruler/rubber等用品,为学生出示卡通式样的图片认知,帮助在单词与实物之间进行有效的认知联系,学生的认知才能形成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实物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导入

实物导入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其受到教学内容方面的限制相对较多,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小学阶段学生本身的年龄相对较小,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有限。教师采取有趣、新颖、直观且形象的教学导入,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效果。通过具体实物的引入,学生可以更加具体地对英语知识进行感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就可以得到更好地提高。例如,《my school bag》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文具,让学生结合实物来对于所学的词汇进行表达,这样导入方式也更加生动、自然,并且符合实际。

四、通过问题的设置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引导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疑问设置的方式来对于教学问题进行导入,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主动性。适当地对问题进行提出,可以让学生产生求解的心理和期望,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会变得更加主动,学生也可以更加自然地进入到新知识学习的状态之中。教师在问题创设上,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中。例如,在《it’s late》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一个圆形的时钟,问学生现在的时间,并且提问我们上课的时间是几点。这样教师就自然而然地可以对于后续的教学内容进行引入了。

五、强化情境创设,通过简笔绘画进行课堂导入

教材中的内容有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并不能完全处于相同的节奏与韵律中,有些事物或者场景并不能直接进行出示,没有相应的事物与之对照,缺少实物导入课堂的便利资源。于是,教师就采用简笔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的导入。简笔画不仅更易接近学生的认知条件,还能在教师主观创造发挥的过程中,将导入更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言语世界。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常去的公园为蓝本,在教师写意的寥寥数笔中勾勒出其公园的特点,将学生的全部身心浸润在简笔画形成的意境之中,照样促进学生认知意识的有效提升。

在这样的导入环节中,学生的身心意识有效地调动学生原始的认知基础,将学生的关注力瞬间聚焦,为感知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依循儿童天性,通过多样游戏进行课堂导入

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更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点。而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外来语种,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鲜有直接运用和历练的机遇。只有在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内在意识的充分运转。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从教材编排内容的实际出发,选择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实际相互关联的游戏方式,在熏染气氛、调节心理感应的作用下,使得教材中较难理解的内容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

例如在教学中年级的英语教材时,教师可以充分把握教材内容和儿童认知之间的有效联系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在先行运转学生思维的基础上,为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导入环节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猜测谜语、思维竞赛、头脑风暴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悉心感悟。

这种新课的导入方式有助于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方式,打开他们的思维,调整他们的心态,从而以更加放松、平和的心态进入课堂的学习当中。

七、链接旧有知识,通过提问复习进行课堂导入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科,有着承上启下相互关联的内容体系,新授的内容常常建立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之上。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原始的语言储备,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将旧有知识和要教学的新知识进行有效对接,找准两者之间的联系点,依托这样的联系将学生的思维迅速转入教学的内容之中。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下册Uuit 4 Where’s the bird?Story time环节的导入中,教师就紧扣着教材编排体系中设置的“Is this/that your…”中相关信息进行简单的提问设置,譬如:Is this you pen?Is that your book?教师这些精心设置的提问不仅让学生借助原有的知识积累形成对本节课教学重点“Where is your…”的自主突破,更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积累。

而在推行这一环节当中,教师还可以采用与个人特质相连的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生平阅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等不同的思维习惯,对学生进行单独的提问,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以真实性的提问方式换取了学生应答的真实性,从而针对不同的生命个体提升复习提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八、情境导入的模式的利用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合理设置,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英语知识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有效地对策。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情境当中来进行学习。例如,在《 Shopping》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一个小商店,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并配合不同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对于购买行为的情景进行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教师引入“Can I help you?”、“I’d like…”、“How much is it?”等不同的例句,在情景的烘托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并且在寓教于乐的氛围当中实现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导入设计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同时也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给予了良好的发挥空间。在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应用的过程中,导入方式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更好地体现出教学活动的差异性,并且积极地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高效、生动。

拓展阅读

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细则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实施有效课堂管理,保证适量教学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进竞争调控机制,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一)组织课前教学

英语教学中称为“Warming up”,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式可以有:唱英文歌曲,说韵句,做游戏,听口令做动作,加减运算,报数接龙等。

(二)明确课堂信号

课堂指令明确,高效,才能保证教学各环节顺利进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停止,安静信号。1.老师说one, two, three .学生说three, two, one. 2.老师说Ears, ears,学生说Listen, listen.( Eyes ,eyes--- look, look.)3.教师说:plus and minus .提醒学生接着有加减法算式。然后教师出一题,让学生回答。 4.有节奏地拍掌。学生模仿教师,拍出正确的节奏。 5.高举“STOP”指示牌。读书信号:Read, Read, sit up straight.笔记信号:pencil and rubber 。划线信号:ruler and pencil操练信号:开小火车信号:Let’s do , one by one或one by one, ready ,go .同桌合作信号:Let’s do , two by two.规定先叫到名字的一个学生为对话的A,另一个为B。小组活动信号:let’s do , four by four .按座位顺序规定分别为A,B,C,D。这样明确的人员和任务分配节省了解释活动规则的时间,使整节课紧凑,高效。在小组活动时,指定两位负责人:voice keeper和time keeper。voice keeper要密切留意组员的声音,若有学生提高音量要及时阻止。time keeper要提醒组员注意时间。实践发现,课堂信号要多样,定期更换或交替使用,否则经过一个阶段,学生会对这个信号不再感兴趣,使之失去原先的调控作用。

(三)制定课堂公约

1.课前三分钟进教室,准备好课堂用品,开始和同伴英语自由对话。

2.先举手,再发言。

3.朗读时,书本放桌上,用手指指着读,以便老师检查是否人人都开口读,指读可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识记。

4.有同学发言时,其他学生必须注视发言者,有不同意见要举手,不能打断,若发言有误,不能嘲笑。

5.当自己的学习速度较快,如笔记时,不能坐着等,要充分利用时间读背已学内容。

6.当同伴有问题(开小差或看不清,不会记录时)要及时提醒,帮助。

(四)实施奖罚制度

纪律要靠学生们自觉遵守,也需要制度来维护。对于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发小奖品。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也要适当处罚,如取消参与课堂游戏的资格,更不允许有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 1.The first one.第一个听懂老师要求,认真做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表扬。如:第一个做好上课准备,第一个翻开书,第一个举手发言,第一个记好笔记等。 2.发言积极的特别表扬,对知道答案,但不举手的同学适当惩罚,扣分,或为大家朗读一段课文,对话表演等。 3.参与小组活动,对话,表演的同学特别表扬。表扬方式:加分制。如举手一次一分,发言一次2分,老师特别表扬3分,参与表演4分。举手少于3次,扣1分。一次都没举手扣2分。开小差一次扣1分。奖品制。对于课上突出的表现及时奖给小苹果,或小贴纸。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发言。

小学英语教案导入

289 评论(12)

烂Pandade

导语: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英语教师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设置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英语课堂的导入方法和技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英语课堂的导入方法和技巧

一、抓住学生爱表现的心理,用歌声或者童谣来导入

小学生都表现自己,用歌曲或者童谣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教育相辅相成。学生在唱歌时,随着旋律起伏的变化,在感到放松、愉快的同时,会产生兴奋情绪。把唱歌的形式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英语字母时,先让学生听一曲《英语字母歌》,小学生活泼,爱说爱唱,而且这首英语歌曲曲调欢快,节奏明快,学生能在悦耳的音乐声中无意识地感知新课内容。这种用唱歌导入新课进行英语单词和句子的学习,使学生既学习了英语语言,又在熟悉的旋律中学到了新知,轻松自然。

二、用轻松、简短的日常用语导课

运用一些轻松、简短的日常用语来导课,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用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通常情况下,新课之前,英语教师都会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与学生进行“freetalk”。通过一番“freetalk”,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热情进入新课。我们知道每节课的教与学都不是孤立的,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旧知识的拓展与深化。语音、语感的培养必须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具备较高的语音修养。因为学生年级越低,年龄越小,教师在语音方面的责任就越大。要使处在低年龄段的小学生英语发音准确就必须有语音素养较高的教师才能让他们听到一个标准的发音,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1,What is your name?How are you?It is time for class.What is your favourite fruit?有的语句我们可以经过人为的调整,使得重轻交替出现的规则保持不变。比如,What is your name?My name is Mike .该句按表意重音来划分语句重音和升降调。形成了一定的节奏模式,十分均衡,听起来就悦耳多了,学生也容易接受。

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谈话内容。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8 In class时,笔者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Hi…,how are you? Can you see…over there? What can you see in our classroom? How many classrooms can you see in our school?”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既对已学知识进行了复习,又自然地引入了新知识的教学。

三、用游戏的方式导课

游戏导入法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做游戏而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认真听讲,激发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听、说、读、写教学游戏可以满足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寓教于乐例如:学习“数词”zero——ten时,我采用“过关游戏”,十人一组报数,看哪组报的又准又快。同时还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用到的数字有哪些,看谁最细心。如:年龄,日期,手机号码,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在教“时间表达法”时,我采用学生熟悉的游戏引人新课。先让一个学生扮演“老狼”,让几个学生站成一队依次问:“老狼,老狼,几点钟,几点钟?”老狼回答:“六点钟, 六点钟……。”学生通过游戏学习“ What’s the time ,Mr Wolf ? It’s six. It’s dinner time.”又如:教Body(身体)时,做“摸脸拍手”游戏。Touch your face.反应慢的淘汰。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玩中学,学中玩。

四、用直观形象的实物来导课

直观形象的实物导入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之前,通过借助实物、教学挂图、卡片、投影片、幻灯片、教学录像或小学英语空中课堂等,采用问答、讨论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之中的.一种教学导入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物是最简单有效的直观教具,它的作用十分明显。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教“服装名称”时,我把课前向学生们收集来的玩具娃娃的各类小服装衣帽等展示给学生,这些小道具十分漂亮可爱,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的情绪十分高涨,在把已知的服装名称说出之后,都急切想用英语正确地说出其余服装的名称,于是我就顺势导入了新课,学习词汇:a pair of gloves / jeans /shorts…这些教具的运用往往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因而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出示实物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感知事物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2 A Unit 2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物,如勺子、护士帽、教棒、听诊器等,通过引出单词,导入新课。

五、创设情境,让英语融入生活

新课程实施后,小学的英语教学离不开情境的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特别是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创设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导入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阶段的英语对话和课文多出现在一定的情景中。英语教师可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让同学们触景生情,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新知识。

例如,在导入What would you like?时,我将整个教室布置成一个快餐店,自己扮演餐厅的服务员,引发学生的食欲和兴趣后,再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这两个句型,这就使句型的操练变得生动、形象、有趣多了。再如:伴着“一阵电铃声,”学生们猜出“教师 ”引出单词teacher ; 接着传来“急促而响亮”的声音,学生猜到是警车,引出“警察”policeman.有汽车的声音经过,学生猜到是“司机”driver. 拖拉机声音一出现,老师问:“有谁要开拖拉机”?学生猜“农民”farmer.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的情绪高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是全部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是课堂教学的启导环节,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一步。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能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自己教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教学的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有约定俗成的导入方法,也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学生的方法,这就要起我们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不断反思和总结,设计出能适用于自己的有效的课堂导入,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十分有利。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技巧

一、做游戏技巧

1. 游戏与小同学学习英语的联系

英语课堂上的游戏不只来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同学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目的是协助同学学习语言,协助同学进行语言交流,发挥同学的想象力、协作和互助的能力。

2. 课堂游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游戏活动的布置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每一项活动都对教学目的的实现有协助。

(2)游戏活动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不要为“玩游戏而玩游戏”。

(3)游戏活动的选择要考虑同学的年龄、程度和兴趣。

(4)游戏的种类应丰富多彩且富于变换。

(5)游戏活动前要讲清楚规则并做示范。

3. 游戏技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编出适合的游戏。 活动1如:“黄金眼”游戏。这是训练同学记忆力的游戏。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放在讲台上,让上来猜的同学先看半分钟,然后背向讲台面向同学站立,再让另一位同学上来取走一样东西。然后说:“What is missing?”猜的同学要在10秒钟内用英语把缺的东西说出来。如此反复,便让同学在无意当中加深了单词的印象。

活动2:“秀一秀“游戏,把所学的单词分类.让同学找出所学过的能通过形体表示出来的动词.例如:cry(哭),run(跑),jump(跳),dance(跳舞),sing(唱歌)等词.教师说出一个单词,同学做出这个动作。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会很清楚的记住这个单词,并且印象会非常深。

活动3:“画一画”游戏,给一个单词,让同学画出相关的简笔画,让全班的同学猜这个单词是什么.如:河流,山川,拖鞋,袜子,苹果,小鸟,等等。这个活动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但是课堂气氛会很好。

活动4:“单词接龙”游戏,从每一组找一个同学到黑板前,教师说出一个字母,让同学写出以这个字母开头的单词,写出的单词越多越好,组里的其他同学可接替他写出更多的单词。写出单词最多的组获胜。课堂游戏既有趣,又紧张,既能控制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又能使同学在玩玩、猜猜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二. 讲故事技巧

1. 故事与小同学学习英语的联系

故事可以给小同学学习语言提供一个自然的、有意义的语言情景,用于语言教学的故事中的词组和句子重复率高,并且小同学喜欢一遍一遍地听故事,所以即使小同学在语言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大量地吸取成块的语言(chunk),并用于语言交际,同时激发同学的想像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2. 英语教学中讲故事技巧

① 将要讲的故事和同学的实际生活中的类似经历联系起来。

②使用图片、动作或多媒体来创设情景协助同学理解故事。

③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使用身体语言、手势等来协助同学理解。

④在故事中让同学参与,可以让他们猜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或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人物等。

⑤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以制造悬念,给同学时间考虑。

3. 讲故事技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在课堂中应用讲故事技巧,创设情景让同学感知语言,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第二课时要求同学掌握八个水果类单词,在导入新课时,我尝试运用一个保守的儿童从小就喜欢的<<西游记>>故事进行教学。 故事大意是猪八戒去为师傅找吃的,他发现一个果园,里面有一些水果(设计成今天要教的水果),他却忍不住把水果都吃了,后来受到孙悟空质问。我用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子来介绍这个故事,同学在听和参与讲故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八个水果单词:apples, oranges, bananas, pears, peaches, mangos, pineapples, watermelons.用此法教水果单词比以往利用实物或图片,师生一问一答出现单词,然后一个个进行机械模仿、操练单词的效果要好得多,同学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掌握了所学单词,并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课堂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但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往往流于形式,外表上师生一问一答,实际上缺乏实用价值,造成了课时浪费现象。如何使课堂提问成为有效提问,真正起到激发同学积极思维、培养同学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作用呢?首先看两个场景:

场景一:教师手拿一张图片,指着图片里书桌上的一本书,问同学:“What’s this?”要求同学回答:“It’s a book.”继而又问:“Where’s the book?”要求回答:“It’s on the desk.”这种操练在初学句型时固然不可缺少。但从交际教学的观点看,这种明知故问、缺乏信息沟通的问答训练只是通过直观的手法,出现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机械性操练。

场景二:当学了喜欢和不喜欢的句型,教师会问同学一系列句子:如你喜欢猴子吗?你喜欢春天吗?你喜欢机器人吗?我们的同学虽然有时听不懂,但只要是这样“yes or no”的问题,都会容易回答,反正不需要讲理由。

317 评论(14)

相关问答